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904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docx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王克修王露曼

2013年04月03日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全国只有中央一级政府,实行选区制管理体制,全国分为5个区,每个区成立社区发展理事会,5个区又划分为14个集选区和9个单选区。

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是社会发展及体育部,负责社区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职能策划;社区建设的指导机构是人民协会、社区发展理事会、市镇理事会等。

新加坡提出了具有亲和力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即个体——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庭——温馨而稳固;社群——积极并有爱心;社会——富有凝聚力和复原力。

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管理形成了“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导,民主自治;以人为本,积极参与”的显著特色。

主要做法和经验

1.大力培育民间组织。

每个选区都有人民行动党支部、市政理事会、基层组织、慈善团体四大组织,四大组织下面再有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邻里委员会、民众俱乐部管理委员会等组织。

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是:

政府指导与社区自治相结合。

一方面,政府通过对社区组织的物质支持和行为引导,把握社区活动的方向。

另一方面,政府充分给予社区组织发育空间,社区组织分担了政府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新加坡强调政府主导下的“大众参与”,新加坡每万人拥有非营利组织近20个,如此众多的非营利组织成为新加坡政府管理服务社会的“抓手”,对政府的管理起到了巨大补充作用。

新加坡很重视对基层领袖的培养,他们一般都受过良好教育、会两种语言、能言善道、有管理能力,能解决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新加坡社区的社会工作者都是有技能、有威望的专业人士或者是各领域有威望的领袖人物,这与我国一些地区社区工作者学历较低、年龄老化、思维方式落后、服务协调能力缺乏等形成鲜明对照。

2.大力培养志愿者精神。

在民众俱乐部中工作的大部分人都是义工和志愿者,居民委员会中没有全职工作人员,主要在业余时间组织和开展活动。

注重培养一种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工”精神,由国家义务工作中心推动,促进民众及社群的广泛参与。

据统计,新加坡义工和志愿者数量约占总人口的15%,即60多万人。

如拉丁马士区有义工350名,只有5个全职职员。

政府还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商家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针对不同群众开展特色服务,社区能够为民众提供有效援助,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积极向上的社区风气。

3.群众参与度高。

新加坡政府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设置多种渠道使民众之间加强联络沟通,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交流互动,使政府制定的规划目标与民众的需要愿望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

社区的重大事项都有社区居民广泛参与。

新加坡共有3000多个各类基层组织,形成了组织、参与和资助各种社区活动项目的群众基础,保障了开展活动的物力和财力。

社区发展理事会对居民从小培育“社区即家、家为社区、爱家、爱社区”的意识,使社区居民积极投身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管理。

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的工作者承担的工作完全是兼职的、义务的。

群众在基层组织中为社区建设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社区中有参与表决权,参加各类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对现实政治状况感到满足,以参加推进新加坡现代化的工作为荣。

4.建立多种伙伴关系。

新加坡社区内建立多种伙伴关系,加强社区与居民、企业之间的联系。

如公民伙伴、企业伙伴、社区伙伴等。

以西南社区为例,社区内有1330名公民伙伴,1250名企业伙伴。

一方面,使社区内居民、企业与社区之间能够紧密联系,建立起互利伙伴关系,增强凝聚力。

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公民伙伴、企业伙伴筹集社会资金,增加社区建设的投入,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

启示

社区作为社会管理与服务最基础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功能体,城市社区的发展即是整个城市发展水平的缩影。

社区与文化密不可分,社区是文化的土壤,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存在于社区活动和生活之中。

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社区的灵魂、核心,文化具有传承、教育、辐射功能。

社区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寻找新的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

社区文化活动具有平等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征。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居民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获得快乐,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养为目标。

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是区域内全方位的大文化建设,是社区居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文明素质。

因此,要加大力度建设社区文化。

2.重视社团组织,促进社区文化发展。

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协会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既可以为政府、为社会做许多事情,补充政府的服务功能,又可以满足居民自娱自乐、自我表现的精神需要,增强居民的亲近感。

从新加坡的社区文化建设来看,他们非常重视社区组织内的社团活动,各种文化组织和俱乐部星罗棋布,各类社团组织活动有利于个性的张扬,这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增强就业技能、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发达的社区文化组织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多元运作。

通过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和社团逐步实现由政府办文化到居民自主办文化的转变。

加大群众自治意识和自助意识的培育。

一是基层依法推动和支持群众自治。

二是加强群众自治意识的引导。

群众在行使自治权的过程中有效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能够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认识到自己不是被动接受服务的个体,而是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主体。

三是发挥基层领袖的带动作用。

在如何鼓励和选拔社区义务工作者和社区领袖,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发掘和鼓励义务工作者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经验。

3.创新社区文化的运行机制。

从新加坡的社区文化建设来看,从下到上都十分重视社区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并且由于国家和大企业集团的大力支持,解决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问题,这一点对我国的社区建设更有启迪意义。

要处理好社区文化的资源整合问题,建立起产业化运作机制,加大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双赢。

4.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

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居民群众广泛认同的社区文化,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内涵。

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和驻社区单位的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

可以根据季节、节日及社会热点开展不同的社区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活动吸引业主广泛参与,进而促进居民合作参与社区管理。

以健康、文明、向上的社区文化凝聚人心,推动交流,增进社区居民的归宿感、认同感,营造物业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

(作者: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决策咨询中心教授、副主任;湖南大学硕士)

新加坡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和启示

文/蔡坤泉

2010年7月6日

新加坡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昆山新世纪发展“三学”目标(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之一。

这个国土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独立建国历史只有45年的东南亚小国,不仅创造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奇迹,建成了赏心悦目的“城市花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加坡把打造全球化城市文化作为“再造新加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建设“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这对于昆山城市转型发展和“文化昆山”建设,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危机意识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

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各国各地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国家债务危机警示人们,即使欧美发达国家自身发展也有极其脆弱的一面。

新加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国,而且是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

这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城市国家,目前国土面积722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昆山市域面积的77%;主岛东西42公里、南北23公里,海岸线全长128公里,环岛一周也仅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新加坡几乎没有淡水资源(生活生产用水主要靠存储雨水和从邻国进口),也几乎没有农业(粮食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5%),连填海造地的沙土也依赖进口。

新加坡早期的历史记载并不多,1819年英国人在此建立贸易港,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被日军占领,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独立建国,其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不能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相提并论,与昆山的文化积淀也相去甚远。

正是基于对自身国情的清醒认识,新加坡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尽管多年来新加坡国家/城市竞争力排名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最近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新加坡更是超越美国位居榜首),但新加坡人还是坚持认为新加坡目前仍处于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世界一级核心城市的“外围”。

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他们认识到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艺术发展除了能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外,还能发掘人们创造潜能(而创造力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进而提升整个国家和人民的竞争能力,使其能在国际竞争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加坡政府2000年公布的《城市文艺复兴报告》明确提出,新世纪要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亚洲主要城市和世界级文化中心”,短期目标是建成为墨尔本、香港那样的地区性文化中心,长远目标是建成伦敦、纽约那样的全球性文化大都会。

2002 年,新加坡政府为配合“再造新加坡”目标,组织起草绿皮书,系统阐述“文化资产”的理念。

“文化资产”的内涵主要三个层面:

首先是充分发掘新加坡的创意潜能;二是强调学习和提升全体国民的知识和本领;三是编织情感纽带,强化国家认同。

同时推行“艺术无处不在”计划,计划通过较长时期努力,“把艺术带到新加坡每一个角落”,通过艺术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

与“艺术无处不在”计划相配套,新加坡政府还推出“巧思妙想计划”,推动设计以及其他与艺术相关行业的发展;“艺术之旅”计划,通过文化旅游,突出新加坡多元文化形象,使之成为推动艺术产业的引擎;“知识新加坡计划”,提供更便利和收费低廉的图书馆服务,创造一个蓬勃的求知环境。

新加坡学者韩山元先生认为,新加坡政府提出“文化资产”理念并推行一系列计划,实际上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对国家文化政策的战略调整,确立了文化建设在国家社会总体发展战略中的核心目标,使之成为新加坡新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新加坡更是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媒体等领域),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积极推进“新亚洲创意中心”建设,力争2012年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提高到6%。

二、科学规划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到过新加坡的人也许都有同样的感受,新加坡是个典型的花园城市,建筑多姿多彩,到处绿树成荫,马路整洁有序,社会秩序优良,“城市即花园”理念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这不能不主要归功于科学的城市规划。

事实上,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规划意识的国家之一,规划一直是“新加坡发展的中心任务”。

作为专司城市规划的法定机构,新加坡重建局以“建设新加坡为生活、学习、工作和游戏的伟大城市”为己任,既适应了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再造新加坡”的新要求,也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相吻合。

新加坡人认为,城市建筑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布局、空间结构所呈现的景观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连同其人文资源共同形成城市的风格和魅力。

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塑造城市文化的过程,综合城市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增强城市意境,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能够增强城市的文化力。

新加坡是多元文化社会,目前近500万人口中,华人占77%,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种族人占1%。

不同民族的建筑与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移民文化特征在其城市建设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你可以到牛车水重温“南洋”的中国文化,也可以到“小印度”领略印度风情,还可以到德国餐厅感受德式的豪爽饮食风格,到英式酒吧享受正宗的伦敦风味。

多民族决定了宗教的多元化。

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样,有圆顶的回教堂、尖顶的哥特式教堂、中国寺庙等。

由于开埠以来便是商港,商业文化一直是新加坡城市文化的主体。

近年来在努力保持独特性和本土性的同时,新加坡积极打造全球化城市文化,政府先后投入10亿多美元兴建各种现代化文化艺术场馆。

如2002年10月建成的滨海艺术中心不仅外观独特(宛若两颗大榴莲),内有2000个座位的戏剧院与1600个座位的音乐厅、可容纳220人的小剧场、250人的音乐室等,成为新加坡建设全球性艺术城市的象征。

新建的圣淘沙名胜世界占地49公顷,由云顶国际耗资65.9亿新元兴建,云集了全球赫赫有名的旅游品牌(其中包括东南亚独一无二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园等),正在成为新加坡新的文化旅游胜地。

由于新加坡原生态社区在社会变迁中已大部消失,80%以上的新加坡人居住在“组屋”中,政府在构建新的社区文化方面不遗余力,大力建设公共开放空间以适应民众各种活动需要。

目前新加坡拥有超过2500公顷的公开开放空间,绿地总面积达9431公顷,其中公园321个(包括55个区域公园、243个邻里公园、23个园林通道);积极开发遍布全岛的“公园连接网络”,不久的将来会把各大公园与居民区连接起来。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保存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新加坡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

在新加坡人看来,具有一国或民族意义的建筑物、雕塑、历史遗址等都是可保留的纪念事物,它们将因为与历史的联系成为其国或城市的地标。

曾任新加坡重建局局长、有“新加坡规划之父”之称的刘太格认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可以有三类:

自然环境、历史文物、现代建筑,一些看起来破旧的传统建筑是才是文化的精华,必须充分尊重。

在繁华的新加坡市区,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历史古迹,如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维多利亚剧院、最高法院、政府大厦等。

建于1939年的最高法院有科林斯式的石柱、经典的设计以及由意大利著名画家创作的壁画所装饰的宽敞内部,是英国殖民时期最精致的建筑。

英国人莱佛士是新加坡的创立者,如今他的深色青铜雕像傲立于维多利亚剧院之前。

二战时期虽短暂,可是日军占领的历史都明确地记载在为数不少的纪念碑上。

晚晴园曾是中国同盟会南洋总支部,在此建立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讲述着中国革命志士和爱国侨胞推翻满清政权的历史。

新加坡保留的建筑主要有三种:

一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这类建筑基本要求恢复原状;二是地区性保留,不仅保留整个片区的建筑,还要保留它的道路、树等;三是在历史传承上有某种重要性的建筑,一般50年以上的建筑都会保留。

与此相对应的法律是严格的,如果要保留的老房子被火烧毁,业主就要承担这栋建筑价值3倍以上的罚款。

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岛国,目前共有71个保存维护区计6500座建筑物受到保护。

保留下来的乌节路等街道,牛车水、小印度等古老房屋及各种风俗,不仅体现了建筑布局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完美结合,而且彰显了城市的特点,成为这个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文化景观。

三、教育为本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新加坡以一个历史不长、资源贫乏的小国,能在短短数十年间迅速成长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与政府坚持教育为本、不断提升国民素质是密切相关的。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国家,除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洲人等四大族群外,几乎汇聚了世界各国的人民。

如何避免族群冲突、实现共生共荣,成为新加坡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为此,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宽容的社会教育环境,政府立法保护四大族群的语言、地位,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积极推行“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亚洲道德价值观”。

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政策,英语被规定为学生必修语言,而各族群学生都必须学习母语。

这一政策使绝大多数新加坡人能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既有助于解决各民族间由于不同语言而引起的纠纷和矛盾,而且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新加坡人可以直接吸收来自全球多方面的信息,从而促进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加坡教育不但专注于学生的学业,还注重学生文艺素质的培育。

为加强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影响力,政府每年增加财政补助,扩充艺术教育委员会对中小学及学院推广艺术教育的监督。

在学校里,学生可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交响乐团、美术班、舞蹈班等。

这些课外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的摇篮。

一年一度的新加坡艺术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完全由官方出资主办的国际性艺术节(每年五、六月间举行),核心活动、外延活动、乡村节庆、儿童节和特别节目等丰富多彩,其目的就是提高新加坡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认知,并为国际艺术团体交流提供平台。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有十几个分支图书馆分散各地,会员人数超过200万人。

每个新加坡人年均借书量在7本以上,无论在图书馆还是在商业中心、地铁站、闹市区,当地人都可以免费借阅图书。

阅读不仅丰富了新加坡人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气质。

加强文化教育交流、积极吸引海外人才也是新加坡政府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和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之举。

一方面,新加坡设立“总统奖学金”、“公共服务奖学金”等,选派优秀大学生到世界上有声望的大学里深造,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固的伙伴关系,聘请大量外国专家来新加坡任教(目前新加坡大学的外教比例高达40%)。

另一方面,政府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从国外招揽学生,以优厚的待遇与工作环境吸引学习尖子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发展。

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较为宽松的移民政策,本科学位的人去新加坡工作,三四年之后即可按工作签证转为绿卡;新加坡认可的国外大学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符合某些条件可直接申请技术移民。

由于文化上的接近与良好的教育环境,近年来到新加坡留学和工作的中国人不断增多,目前在新加坡就读的中国学生就达2万多人。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日益显现。

比较美国权威经济周刊《幸福》杂志评选出的上个世纪10座最佳商业城市(新加坡位居10座城市之首),除了良好的交通、发达的金融、繁荣的商业、丰富的人才等共性因素外,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着各自独立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环境,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文化氛围,从而构成了卓尔不群的形象和魅力。

新加坡城市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现代化城市除了要有发达的工商业,还必须有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尊重历史传统,体现时代要求,突出城市个性,特别是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在内的各种文化元素在城市化加快推进中应该得到切实保护和大力弘扬。

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也需要以较高文化素质的广大市民作基础,而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市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突出开放性和独特性,把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节庆活动办成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可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结合点。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从而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昆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新加坡文化建设的科学之道值得借鉴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表时间:

2013-02-01

  新加坡崛起的秘密是什么?

文化担当了怎样的角色?

在新的时代,新加坡为保持全面持续发展又赋予文化怎样的历史使命、实施了哪些重大举措?

新加坡有哪些好经验可供我们在文化强国(强省、强市)建设的实践中加以借鉴?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深入到社区、企业、政府调研,与民众、官员、学者广泛交流,经过思考、讨论归纳出以下五个方的经验与启示。

  一、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全民创享"汇聚文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新加坡建国几十年,在优先专注经济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开始重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把文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使新加坡在国际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贩之地。

1989年,新加坡文化艺术咨询理事会提出了国家艺术发展报告书,成为新加坡文化艺术发展分水岭。

报告促进了国家对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认识:

赋予国家个性;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会凝聚力;为旅游和娱乐业服务。

同时直接促成艺术理事会、国家文物局、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新加坡美术馆、亚洲文明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体系等机构和场所的建设。

  2002年,新加坡政府公布"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把艺术、经济、科技结合起来,将新加坡建设成文艺复兴城市、全球文化和商业设计中心、世界媒体城。

政府(public)为落实这一战略,投入巨资分期实施了"艺术无处不在"(ArtsEveryWhere)计划、"巧思妙想计划"(DesignSingapore),"艺术之旅计划"(ArtsTourism),"知识新加坡计划"(KnowledgeSingapore),鼓励和扶持私人企业和机构(Private)举办文化创意机构从事文化创意活动,调动和扩大民众参与文化创意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面,形成新加坡特有的3P(Public,Private,People)推动,3E(everyone,everytime,everywhere)参与的文化发展机制。

  新加坡"政府主导",促进"全民创享"的文化发展实践启示我们:

经济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要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我国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既是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民族和平崛起的需要。

建设文化强国、强市,首先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有重大战略规划的引领、具体政策计划的实施、较大投入和人才的支撑;

同时要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广泛调动和激发企业、社会、全民的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

  二、坚持"多元包容"突出"主流引领"明确文化发展的时代方位

  新加坡是新移民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人分别占76.8%、13.9%、7.9%、1.4%,其信仰、语言、习俗都不相同。

新加坡实施"种族平等相处,文化多元并存"的政策,法律特别禁止伤害种族和谐、挑起宗教冲突的行为。

国花卓锦·万代兰的唇片四绽,象征新加坡四大民族和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的平等。

总理国庆讲话用多种语言,国家推行英语和本族母语双语教学;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并存;社区各族大杂居,政府组屋居住严格按种族比例分配;学生混合就读,学校即是各族文化沟通融合之所。

新加坡同时又是华人主导的国家,不仅华人人口占绝大部分,而且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主要由华人掌控。

带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深受英美文化的浸润、包裹在东南亚文化之中的新加坡,通过吸收多元文化的精华,成功支撑起国家的快速崛起,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新加坡华人的经济乡恋、文化乡愁日增。

早在1979年,新加坡政府主导了“讲华语运动”,华语成为新加坡华裔的母语,新加坡民间也通行各种汉语方言。

针对华人生育率低导致华人比例下降的倾向,政府出台了鼓励生育政策并实施了主要面向中国引进人才和劳工的计划。

新加坡"多元包容、主流引领"的文化发展实践启示我们:

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华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内部文化多姿多彩,外部文化影响巨大深远,我们的文化建设一是要保护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其融合性;二是要在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建设以汉族文化为主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现代中华民族文化。

 

对新加坡文化建设的体会和思考

中共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红

2012年11月06日

9月3日至16日,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培训活动。

期间,亲身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