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857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0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8高炉操作规程.docx

1008高炉操作规程

印度***公司1008m3岗位操作规程

岗位

名称

值班室

1008m³高炉

编制

审查

规程

编号

批准

实施

日期

岗位职责:

a)搞好本班高炉操作,保持炉况稳定顺行。

b)协调并组织高炉生产。

c)处理生产和设备发生的一般事故。

d)了解各岗位设备点检情况,作好各种原始记录。

e)三班统一操作。

1、引用文件

《工艺技术规程》

2.工作内容

2.1工作前准备

2.1.1查看槽上料仓原燃料贮存数量、质量情况。

2.1.2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发现设备隐患及未处理完的设备

故障要及时通知厂调及有关单位加紧处理。

2.1.3认真查看日报原始记录,了解上一班操作指导思想,组织好班前会,搞好本班安全生产。

2.2原燃料质量和高炉用料管理

2.2.1原燃料质量要求:

2.2.1.1炉料结构:

烧结矿80%,块矿20%。

2.2.1.2对烧结矿的质量要求:

品位TFe≥59.5%,AL2O3≤1.6%

铁分波动≤0.5%

碱度R=2.0波动≤0.05

FeO波动≤0.75%

转鼓指数≥76%(+6.3mm)

还原度指数:

≥65%

筛分指数:

<5mm≤5%

2.2.1.3对块矿的质量要求:

品位62-63%,

AL2O3:

3-4%

SiO2:

2-2.6%

2.2.1.4对焦碳的质量要求:

灰份<12%,S≤0.6%,M40≥80%,M10≤10%。

2.2.2高炉用料管理

2.2.2.1高炉所使用各种原燃料必须按品种分别卸入规定的料仓,严禁混料。

2.2.2.2料仓改换品种,应在清仓后进行。

2.2.2.3槽上卸料工每班至少两次跟工长汇报原燃料质量及储存数量,有问题及时通知工长并汇报厂调。

2.2.2.4了解并记录原燃料化学成分、粒度分析和筛分情况。

2.2.2.5烧结矿、焦碳取用应从各仓均匀取用,对于存放时间长,粉末增多的烧结矿,应均匀按比例搭配入炉。

2.2.2.6每班检查焦碳和矿石的称量准确性和上料系统的操作情况,并监督上料工至少空振矿筛、焦筛各一次,及时清理振筛。

2.2.3变料标准:

2.2.3.1下列因素变动时,当班工长应调整焦碳负荷:

A、焦碳水分、灰份、硫份及冶金性能变化时;

B、熟料率变化或性能不同的块矿对换时;

C、烧结矿的强度,还原性能,含粉率有较大变化时;

D、原料中的铁硫等元素有较大变化时;

E、需变动熔剂用量时;

F、需变动风温或喷煤量时;

G、铁水温度偏离正常时;

H、需调整生铁含硅量时;

I、采用发展边沿的装料制度或有引起边沿发展的因素时;

J、冶炼强度有较大变动时。

2.2.3.2下列因素变动,当班工长应调整配料以保持要求的炉渣碱度:

A、因原料带入的SiO2、CaO、MgO数量变化,引起炉渣碱度变化时;

B、因改变铁种需调整炉渣碱度时;

C、因调整生铁含硅,而导致炉渣碱度有较大变化时;

D、硫负荷有较大变化时。

2.3高炉操作管理

2.3.1热制度管理

2.3.1.1高炉热制度应根据生产任务,冶炼品种,原燃料的质量、数量,炉型及设备情况,确定生铁含硅和冶炼强度。

2.3.1.2工长利用各种调节手段,确保热制度的稳定:

调节参数起作用快慢的先后顺序为:

风量、风温、煤粉、负荷。

提高炉温调剂顺序:

风温―煤粉―负荷。

降低炉温调剂顺序:

煤粉―负荷―风温。

2.3.1.3生铁含[Si]应力求稳定,波动范围应小于0.15﹪。

2.3.1.4原燃料条件好时,炉温可控制在下限,反之,炉温应控制在上限。

2.3.1.5[Si]在规定范围内,但铁水物理热不足,[Si]要控制在上限。

2.3.1.6冶炼条件变差或炉役后期,不宜低炉温操作。

2.3.1.7处理设备事故或炉况不顺,恢复炉况时,炉温应控制在上限,[S]高有出格可能时,炉温应控制在上限。

2.3.1.8遇长期休风、炉况失常时,炉温应控制在上限。

2.3.1.9禁止长期低炉温、高碱度或低碱度操作。

2.3.2造渣制度管理

1)造渣制度根据本厂当前原燃料实际情况、生铁品种要

求、炉况顺行情况等,确定炉渣碱度和炉渣成分,一般情况下,R2=1.1-1.2,MgO=8-11%。

2)工长根据原燃料成分变化,及时调整各种原料配比,使炉渣达到流动性好、物理热高、碱度和成分稳定。

2.3.3装料制度管理

2.3.3.1矿批、焦批:

2.3.3.1.1矿石批重:

22-35t;

2.3.3.1.2正常采用定矿批法操作;

2.3.3.1.3预计减风时间>2小时,减风率>15%,应按减风幅度酌情缩矿批。

2.3.3.2料流速度:

保证一罐料布9-14圈左右。

2.3.3.3料线:

2.3.3.3.1正常料线:

1000-2000mm;

2.3.3.3.2料线零点:

炉喉钢砖上沿;

2.3.3.3.3料线变更:

料线一般不作为调整煤气流分布手段,如需调整料线时,每次调整量应≤300mm,二次调整间

隔时间≥24小时;

2.3.3.3.4偏料时,料线以高探尺为准。

2.3.3.4环数:

每罐料最多可布环数:

14

2.3.3.5档位:

2.3.3.5.1布料档位总数:

11个。

由炉墙至高炉炉喉中心线的档位序数依次为11、10、9……3、2、1.

2.3.3.5.2布料档位及圈数选择:

1)增加焦碳外侧档位或圈数,可疏松边缘,加重中心。

反之,则相反;

2)增加矿石外侧档位或圈数,可加重边缘,疏松中心。

反之,则相反;

3)矿石和焦碳外侧档位或圈数同值增大,则边缘和中心同时加重。

反之,边缘和中心都减轻。

2.3.3.5.3档位和圈数变更对气流的影响程度如下表:

序号

变动类型

影响

备注

1

矿焦档位同时向相反方向变动

最大

不轻易采取,处理炉况失常选用

2

矿或焦档位单独变动

用于原燃料或炉况有较大波动

3

矿焦档位同时向同一方向变动

较大

用于日常调节炉况

4

矿焦档位不动时,同时反向变动圈数

用于日常调节炉况

5

矿焦档位不动,单独变动矿或焦圈数

较小

用于日常调节炉况

6

矿焦档位不动,同方向变动矿焦圈数

最小

用于日常调节炉况

从1→6对布料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1、2变动幅度太大,一般不宜使用。

3、4、5、6变动幅度较小,可作为日常调节使用。

焦碳平台对控制炉内矿焦比、粒度分布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操作中不宜多做变动。

正常气流调节一般主要通过变更矿石档位和圈数来完成。

2.3.3.5.4上部调剂要点

2.3.3.5.4.1基本要求

1)焦炭基本平铺,一般不作变动,形成平台。

2)矿石2-3个档位,调剂炉料分布。

3)根据气流分布变化和炉况需要调整矩阵内档位圈数。

2.3.3.5.4.2气流分布调整:

2.3.3.5.4.2.1总要求:

注意保持中心气流通畅,保证边缘、中心两道气流。

2.3.3.5.4.2.2疏松边缘的调剂方法和顺序

1)缩矿批,减矿石最外档的布料圈数。

2)如有条件,可以增加焦碳边缘档位的布料圈数。

3)减最外档矿石的布料圈数,加到外数2档或3档。

4)去掉最外档矿石。

2.3.3.5.4.2.3发展中心的调剂方法和顺序

1)减最内档矿石的布料圈数。

2)减矿石最内档布料圈数,加到内数第二档。

3)中心加焦。

2.3.3.5.4.3布料矩阵和料线关系

料线和布料矩阵相对应,料线变动超过正常料线0.5米,调整矩阵:

料线变浅,矩阵内各α角均相应扩大,料线变深,矩阵内各α角相应缩小。

2.3.3.5.4.4调整布料方式注意事项:

2.3.5.5.1改变档位、圈数时,应注意加权平均倾角的变动量,一般变动量不得过于激烈。

2.3.5.5.2布料方式作长期调整时,二次调整间隔时间一般

应≥24小时。

2.3.5.5.3布料方式作临时调整时,调整时间一般应为≤24小时。

2.3.5.5.4当班工长应监督上料工校正α角上、下限,料流调节阀开度,β角位置(休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车间。

2.3.4送风制度管理

2.3.4.1高炉原则上采用定风量法操作。

2.3.4.2风压超上限管理:

A、减风100-150Nm3/min。

B、减风后风压低于原水平,按当时风量水平,变更指定风量。

C、减风后风压仍高于原水平,再减风使风压低于原水平。

D、回风条件:

风压平稳,风压、风量相适应。

2.3.4.3下列情况允许减风:

1)风压超限或压差高于规定水平。

2)出现管道、崩料、偏料、或悬料等炉况失常时。

3)炉温向凉,不减风不能防止炉凉时。

4)料线低于正常料线1米以上,估计1小时内无法赶上正常料线或炉顶温度超限采取降温措施也不能制止的。

5)设备故障或动力故障(水、电、气)或渣铁排放故障,危及高炉安全生产时。

6)因故影响正常出铁时。

7)原燃料紧张,无法全风作业。

8)低料线炉料下达可能造成炉况波动时。

9)发生直接影响生产的事故。

2.3.4.4减风注意事项:

1)高炉生产发生异常时,应在确保风口不灌渣铁前提下,将风量尽快减至所需水平。

2)热风炉换炉期间,发生大管道、大崩料等大幅度减风时,不能因减风过多造成风口灌渣。

3)热风炉换炉期间,发生崩料或风压超限等需要小幅度减风时,必须将风压控制在低于换炉前10kPa以下,以防风压过高顶出大的管道或引起悬料、崩料等。

4)减风时,应保持一定的炉顶压力与风量相适应。

2.3.4.5下列情况允许加风:

1)风量低于规定水平,高炉具备接受风量条件。

2)减风原因消除。

2.3.4.6加风注意事项:

1)加风条件:

炉况顺行,炉温充沛,外部条件良好。

2)加风幅度:

风压≤100kPa,定风压操作阶段,每次加风10-20kPa;风压>100kPa,定风量操作阶段,每次加风100至150Nm3/min。

当风量接近正常风量或炉况基础条件较差时,加风应慎重。

2.3.4.7高炉放风阀放风管理:

1)放风条件:

风压≤40kPa。

2)高炉放风阀仅用于高炉休复风或紧急情况,其余情况不允许直接用高炉放风阀放风。

2.3.4.8风口及风速管理:

1)高炉实际风速220-260m/s。

2)高炉应尽可能全风操作,使风口风速处于管理基准范围,避免长时间低风量操作,由于炉况长期不顺,大量减风操作,需休风堵部分风口,以保证一定的鼓风动能。

3)连续坐料两次,一般应休风堵部分风口恢复。

4)外界条件恶化或原燃料供应紧张、限产等情况,造成风量长期不全,经分管厂长批准,可适当缩小风口面积或堵部分风口,外部条件趋于正常需要加风时,可逐步打开风口。

5)由于风口破损大、漏水多,更换后应临时堵该方位部分风口。

2.3.5风温操作管理:

1)在高炉能够接受、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风温尽可能稳定在最高水平。

2)提高风温应平缓,每次加风温20-40℃,在风温水平不高时,每小时可加风温2-3次。

但炉凉严重,风口涌渣时,可将风温迅速提高到最高水平。

3)降低风温时,风温可一次降至所需水平。

但禁止长时间低风温操作,风温用不上时,应进行其他调剂,尽快将风温提高到规定水平。

2.3.6富氧管理:

2.3.6.1氧量应和风量相适应,避免低风量高氧量操作。

2.3.6.2富氧应力求稳定均衡,正常情况下,每次富氧率变动≤0.5%。

2.3.6.3下列情况允许加氧:

2.3.6.3.1计划增加氧量,高炉具备接受氧量条件时。

2.3.6.3.2减氧因素消除时。

2.3.6.4下列情况允许减氧或停氧:

1)计划减少氧量。

2)高炉发生难行、崩料、悬料以及管道时。

3)高炉大量减风,不能维持原富氧水平时。

2.3.6.5开关富氧阀门注意事项:

1)不准吸烟;

2)准带有由污的手套;

3)关阀门可一次管到底,开阀门应缓慢进行。

2.3.7喷煤管理

1)喷煤应广喷、匀喷,力争全部风口喷煤。

2)调剂喷煤时,应注意其热滞后性,有计划增减煤比时,一般应在负荷调整2-3小时后,调整煤量。

3)喷煤量应和风量、风温相适应,风温>800℃时方可喷煤。

4)正常情况下,一般每次调煤量≤2t/h,每班同向调整煤量≤5t,一般情况下不得用停煤方式调炉温。

5)改变煤种时,应注意煤粉质量变化。

6)制粉系统故障时,应迅速了解煤粉仓和喷吹罐存煤情况,有计划的逐步减少喷煤量,相应退足负荷。

7)突然断煤时,应适当加净焦和一次退够负荷,必要时可适当减风控制料速。

8)个别风口停喷条件:

A、风口损坏,严重漏水时:

B、个别风口向凉、涌渣、挂渣、灌渣时;

C、风口未全开,进风量较少时。

2.3.8高压管理

1)正常情况下采用高压操作,调整风量时,必须保证一定的顶压。

2)均压制度:

一次均压采用高炉净煤气,二次均压采用氮气。

3)高压、常压的转换将引起炉内煤气流分布和设备负荷发生变化,因此转换要缓慢进行,防止损坏设备,引起炉况不顺。

4)一般情况下,禁止在高压时强迫坐料、大量放风和放散煤气。

5)由于炉外事故,来不及按正常操作时,可先放风,再立即转常压,但需避免灌渣事故。

6)采用高压操作时,应注意冷却强度,特别是风口的冷却水压应大于风压50KPa,如果冷却水压力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则应降低顶压或改常压操作。

7)上升管温度小于250℃,气密箱温度小于45℃,气密箱压力必须大于炉内压力50KPa。

2.3.9TRT相关操作

1)炉顶压力达到0.1Mpa,调压阀组置“自动”位置,通知TRT运行。

2)TRT正常运行后,将高压阀组置“手动”位。

3)TRT发生故障紧急停机时,快速开启旁通阀,并通知高炉值班室将高压阀组开关置“自动”位。

4)炉顶压力低于0.08Mpa时,通知TRT开启旁通阀,并

将高压阀组开关置“自动”位。

2.4炉况的判断及失常炉况的处理

2.4.1正常炉况的标志

1)风压、顶压和透气性指数平稳、合适、无锯齿状,风压和风量相适应,风量和料速相适应。

2)炉身静压力曲线、炉身煤气曲线正常。

3)顶温、炉喉钢砖温度、高炉本体各段温度及热流强度正常。

4)炉料下降均匀,顺畅,没有停滞和崩落现象,探尺记录倾角比较固定,不偏料。

5)风口明亮,风口前焦碳活跃,圆周工作均匀,无生降,无连续烧坏风口现象。

6)渣铁温度正常,流动性良好,化学成分合适,稳定,炉温在规定范围内波动。

2.4.2正常炉况时操作

1)为了达到稳定、高产、优质、低耗和高炉长寿,正常的操作制度应保持正常的煤气分布和充足的炉缸温度,以达到最有利的高炉冶炼正常进行的热制度。

2)稳定冶炼强度,稳定炉温,稳定炉渣碱度,加强炉况分析。

3)三班统一操作,严格标准化作业,做到勤观察、亲分析,准确地综合判断炉况,坚持早动、少动、小幅度调剂的原则,保证炉况的稳定顺行。

4)严格按规定的装料制度装料,严防低料线作业。

出现难行、悬料及时处理,坐料后要酌情赶料线,防亏料线过深和赶料线时间过长。

5)注意观察并掌握炉顶温度和冷却壁温度及水温差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上级,决定是否适当地进行调剂,以控制正常温差,严密监视未坏和已坏冷却壁的变化,严防向炉内大量漏水造成炉况向凉。

6)严格按作业时间出铁,加强联系和组织,及时出净渣铁。

7)当班工长应经常检查监督各班组岗位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影响炉况正常的不利因素。

2.4.3边沿煤气发展的征兆和处理

2.4.3.1征兆:

1)初期风压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透气性指数升高。

恶化时,风压升高且不稳,不接受风量。

2)初期下料快,以后料速不匀,有停滞和滑落现象。

3)炉顶温度升高,温度带变宽,波动大。

4)炉喉煤气温度升高,炉腹以上区域炉体温度升高、冷却水温差上升。

5)风口工作不均匀,个别风口有生降,炉缸温度不足,渣铁温度偏低,生铁含硫升高。

2.4.3.2处理:

2.4.3.2.1调整装料制度,疏松中心,抑制边沿。

矿批减至正常值的90-95%。

2)炉温不足,炉况尚顺,可适当提高风温和增加喷煤量。

2.4.3.2.2视炉况和炉温水平,适当减轻焦碳负荷。

2.4.3.2.3上部调剂无效时,应检查布料溜槽有无异常。

2.4.3.2.4长期边沿煤气发展,风速偏低时,应考虑适当缩小风口直径,或临时堵适当的风口。

2.4.4边沿气流不足的征兆和处理

2.4.4.1征兆:

1)风量、风压曲线不稳定,在出铁前后有较大的波动,导致料速相差大,下料不均,易出现崩料。

2)炉顶温度上升,温度带变窄,波动幅度变小。

3)炉喉温度下降,炉腹以上区域炉体温度下降、冷却水温差降低。

4)料速不均匀,料尺有停滞、滑落现象。

5)初期渣铁温度升高,恶化时,铁水温度不足,出铁初期硅、硫较低,出铁后期含硫升高。

6)风口发暗,工作不均匀,有生降,有时涌渣,但不易灌渣;严重时风口前端及下部烧坏。

2.4.4.2处理:

1)调整装料制度,疏松边沿,抑制中心。

2)视炉况和炉温水平,可适当减风、减氧,并减轻焦碳负荷。

3)上部调剂无效时,应检查布料溜槽有无异常。

4)长期边沿气流不足,风口风速偏高时,应考虑适当扩大风口直径。

5)如因原燃料粉末多引起,要尽可能提高原燃料强度,

改善粒度,提高筛分效果。

2.4.5管道行程的征兆和处理

2.4.5.1征兆:

1)风压和透气性指数剧烈波动,管道形成时,风压下降,风量自动升高,透气性指数增大,崩料后风压突升,风量锐减。

2)下料不匀,探尺有停滞或滑落现象,并常有偏料。

3)顶压波动,有时出现向上尖峰,管道严重时,甚至冲开炉顶放散阀。

4)炉身静压力曲线呈垂直状,某段高度上压差异常。

5)顶温显著分散(边沿管道)或集中(中心管道),管道方位煤气温度升高,并波动剧烈;管道行程严重时,近管道处的炉顶温度剧升,上升管发红且该处出现炉料撞击声。

6)风口工作不均匀,管道方位的风口有生降,渣铁温度波动大,严重时,风口涌渣,易烧坏风口,炉温下降,生铁含[S]升高。

2.4.5.2处理:

1)出现管道,风压急剧下降时应立即减风,如炉顶放散阀冲开,应减风20%-30%。

2)减氧或停氧,视风量情况相应减少煤量;炉温充足时,可适当降低风温。

3)管道行程,经车间批准可视情在管道方向采用小批量扇形布料。

4)视炉温水平,减风幅度和管道状况酌情减轻焦碳负荷,管道严重时,停氧、大量减风控制管道行程,并加足

净焦以防大凉。

5)在炉温正常时,料尺连续滑落,风压、风量剧烈波动时应改常压放风坐料破坏,并在放风时很快将料线填满,回风风压要低一些,然后根据炉况逐步恢复风量。

6)尽量及时出净渣铁,防止事故。

7)如经常发生管道应降低负荷,控制风量,并可考虑调整基本操作制度。

8)如因设备或炉型上的缺陷,则应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或将频繁发生管道方位的风口改小或堵死。

2.4.6炉冷的征兆和处理

2.4.6.1炉冷初期征兆:

1)风压逐渐降低,风量逐渐升高,透气性指数升高,下料快且顺。

2)炉顶和炉喉温度呈降低趋势。

3)风口暗淡有生降。

4)渣铁温度下降,生铁含[Si]降低,生铁含[S]升高。

2.4.6.2剧冷征兆

风压、风量不稳,两曲线相反方向变动。

风压波动

顶温波动大

下料不匀,有难行,崩料和悬料现象。

风口暗红,出现大量生降,个别风口挂渣、涌渣严重时风口自动灌渣。

渣铁温度急剧下降,流动性明显变差,渣色变黑,铁水暗红,生铁含[S]急剧上升。

炉体各段温度普遍下降。

2.4.6.3向凉处理:

凉阶段:

可增加煤量,增风温减O2减风量,控制料速。

2)酌情减轻焦碳负荷,必要时加入净焦。

3)边沿气流和中心气流兼顾,按透气性指数或压差操作,保持高炉顺行。

2.4.6.4剧冷处理:

1)停煤、停O2,将风量减到风口不灌渣的最低水平,迅速查明炉冷原因,对症下药,杜绝冷源。

2)集中加净焦,将综合负荷减轻20-25%或更多。

3)做好出渣铁工作,尽量放出炉内冷渣铁,条件许可时可两个铁口重叠出铁。

4)炉冷且碱度高时,应降低炉渣碱度

5)炉冷时,只要风口未全部灌死,应尽可能避免休风,如不得已休风,在休风后应打开风口视孔盖板并开倒流阀(风口平台用砂等做好挡坝)。

2.4.7炉热的征兆和处理

2.4.7.1征兆:

风压逐渐升高,接受风量能力下降,透气性指数降低

风速减慢,有时出现难行、崩料和悬料。

顶压波动,有时出现向上尖峰。

顶温上升。

风口明亮,渣铁温度升高,生铁[Si]升高。

2.4.7.2处理:

炉热程度减少煤量,若引起炉热的原因是长期的,应增加焦碳负荷。

2)视炉况和炉温,可酌情降低风温。

3)因炉热出现难行,可临时减O2或停O2或减风量,并撤风温50--100℃处理。

处理炉热时,应注意炉子的热惯性和改变喷吹量的热滞后性,防止炉温下行过多,造成炉凉。

2.4.8偏料的征兆及处理

2.4.8.1征兆:

1)两侧料速不同,料面倾斜。

2)炉顶温度差别大,各点分散。

3)风口工作不均匀,部分亮、部分暗。

4)炉喉CO2曲线差别大,料线低的方向,煤气CO2低。

2.4.8.2处理:

1)定点或扇形布料方式将炉料布到料面低的方位。

2)长期偏料,可将料面低方向的风口直径缩小或临时堵死。

3)炉温充足,可在出净渣铁后坐料破坏。

4)休风校正探尺零位,检查布料溜槽、节流阀的工作状况及炉喉钢砖破损情况,并采取措施消除。

2.4.9崩料的征兆和处理

炉料突然发生塌落现象称为崩料。

2.4.9.1征兆:

1)探尺有停滞、滑落或崩落现象。

2)风压、风量不稳,有剧烈波动,。

3)顶压波动,有时出现向上尖峰。

4)顶温波动剧烈,各点温度混乱,相互交错。

5)炉身静压力曲线变化明显。

6)连续崩料时,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出现生降和涌渣,炉温急剧下降,生铁含[S]上升,严重时造成炉冷。

2.4.9.2处理:

崩料时,应适当减风,减氧或停氧,使风压达到平稳的水平,一旦发生连续崩料,应将风量减到不崩料为止。

2)崩料后赶料线要视崩料深度,透气性指数或压差而定,不应过急,并注意控制顶温在规定范围内,低料线时间不超过1小时。

3)崩料后,应视崩料深度、频度以及炉温水平适当加入净焦,减轻焦碳负荷。

4)若渣碱度过高,应降渣碱度。

5)崩料现象消除以后,在恢复风量时要严格按透气性指数或压差操作,防止连续大量加风,使炉况出现反复。

2.4.10悬料的征兆和处理

难行、管道、崩料等失常炉况进一步恶化则变为悬料。

2.4.10.1征兆:

1)炉料下降停止或很慢。

2)风压、风量和透气性指数明显不相适应,压差急剧升高。

3)顶温逐渐升高。

4)风口前焦碳呆滞不活。

2.4.10.2处理:

1)应停O2停煤、减风量。

炉温充足时,减风温50-100℃。

悬料20min后,判断风口无灌渣危险时,应进行坐料,如炉内渣铁过多,炉温不足,风口有灌渣危险时,应先放尽渣铁再坐料,坐料时,如风量为零或风压减至30KPa,坐料时间不超过3min。

如果未坐下或坐料复风后再次悬料,要在送风一定时间后再次进行坐料。

顽固悬料,在厂部批准下可进行休风坐料,复风时应缩小风口进风面积,用低风压恢复。

坐料要彻底,回风风压应比坐料前风压低。

坐料后,应缩小料批,适当发展边沿及中心,并视坐料深度、频度以及炉温水平加入适当净焦,减轻焦碳负荷。

高碱度时悬料,坐料后,应降低炉渣碱度。

冷悬料比较顽固,坐料后应加净焦并酌情控制风量,待炉温回升后应小幅度恢复风量,注意顺行和炉温,防热悬,炉温反复。

坐料后,恢复过程中,应根据炉况及时适量地恢复喷煤、风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