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768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docx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

从大气演化和碳循环的角度证伪暖化说

作者:

柳下再会

前注:

看标题就明白,这篇东西是给二氧化碳洗白的,不,准确说是洗冤,洗刷罪名,因为二氧化碳是给污名化的,它本就无辜。

不是二氧化碳让地球变暖,而是地球有自身的冷暖。

暖化教的神棍一门心思和二氧化碳较劲,制造冤狱,加之以暖化"元凶"的莫须有罪名,目的无它,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妖魔化,推动强制减排必要化、神圣化,这和"拯救地球"有关嘛。

如此一来,就有了排放权的商品化,做局者便可借助排放权的操弄来劫掠世界财富,谋求利益最大化了。

对此,本人的拙作《以碳之名》中已经做过详细论述。

一、永恒的变化

万事万物都在变,每时每刻的变,须臾不曾少息,所以有人问什么叫永恒,我说没有永恒,唯变永恒

天上三光有明灭,地下四季在轮回,人世间则有说数不清的悲欢离合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中。

大到文明兴替,小到你内心偶然袭来的刹那暗灭,乃至前一分钟你键盘上敲击出灰尘的舞姿。

人说"岁月有不动声色的力量",不经意间,我们已经由呱呱堕地的起点,走出嗷嗷待哺的襁褓,走过懵懂无邪的天真,走进灼热的青春,肆意挥霍那一直追忆却再也无法寻回的激情狂放,而挣扎于中年奔波的迷惘中.最终任如何不甘心,也只能撒手尘寰去,名位、财富、爱恨情仇.既往执于斯的种种与己统统归零,徒留下臭皮囊一具等待同物归尘。

所谓白云苍狗、如驹过隙,人生几十年,就这么在日复一日的变化中,完成了一个生命的熵减进程,不可逆转。

古往今来,不知触发过几多忧思怆然,不甘又无奈,一如大苏借《前赤壁赋》抒发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的确,以我们生命的刻度来衡量,天上明月和地上长江,他们都是永恒的象征,亘古如一的在那里流逝流照,而另一方面,如果将尺度放大开来,则无论是长江还有明月,也都在做消磨生命的游戏,时时刻刻变化中。

今时的明月不再是当年的明月,今尘只有今月照,今月又何曾照古人?

同样,今天的长江更不是昨日的长江,德谟克利特不是说过嘛,"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中的"。

他说的就是变化,万事万物的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人如是,长江和明月如是,我们赖以生长的地球亦如是。

地球诞生近46亿年了,46亿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幻一直在持续中。

以人的感官信息体察,这种变化无疑是漫长的,漫长到你根本无从感知,可放到地质演化史的尺度上,则不过霎那明灭。

地心在变,地幔在变,驱动地壳和地壳上附着的生物圈、水圈、岩石圈都在变,当然,也包括大气圈的成分。

好了,言归正传,这里重点说说大气成分的演变,主要是大气圈成分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已知目前的地球大气圈主要由氮氧为主的混合气体组成,排除水气因素,其中氮78.08%、氧20.95%、氩0.93%,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则为0.038%,即浓度385PPM,此外,还有多种微量的惰性气体以及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

需要指出的是,地球大气目前的成分构成只是一个进行时,动态的,它既不是地球大气的最初面貌,也不是最终形态,而是几十亿年一路演变的阶段性表现。

下面就给诸位回顾一下地球大气演化史上的几个关键阶段,主要是考量点在于二氧化碳浓度。

1、根据推断,地球最原始的大气46亿年前形成,和地球本体同步伴生,主要由最基本的宇宙物质氢氦组成,二氧化碳不存在。

由于受太阳风的吹拂以及地球高温的冲击,原始大气最终逃逸掉了,其存在时间有限。

2、大约38-35亿年前,次生大气圈开始形成,对于当时的大气主要成分,说法不一,有说主要有甲烷和二氧化碳和组成,有说80%水气、10%的二氧化碳以及10%的其它气体,如甲烷和氮组成,尽管口径上不统一,有争议存在,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此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非常高的,以最保守的估计来推断,也至少达到10%的比例吧,即10万PPM.。

3、6.35亿年前元古代末期,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地质学家施普特尔通过分析那个时代形成的沉积岩中的同位素后发现,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2000ppm,已知目前这个数字为385PPM,也就是说6.35亿年前的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现在的32倍

4、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前的石炭纪,当时气候温润,陆地沼泽中遍布各种蕨类植物和早期裸子植物,其中不乏等参天巨木,苛达、苏铁、松柏、银杏等都发育得非常高大威猛。

异常茂密的植被加上地质运动活跃,这给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现在地层中所储藏的煤炭中,至少50%以上源头上可以追溯到石炭纪时的茂密植被。

能孕育出如此巨量的煤炭资源,最起码一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须保持相当高的浓度,给当时的植被吸收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将大气中无机形态的碳元素转化为有机体的组成成分,同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贮藏体内。

据推断,石炭纪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最起码是现在的20倍以上。

5、三叠纪和早侏罗纪时,地球走出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气温一路攀升,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大繁盛,是地质史上继石炭纪之后另一个重要的造煤期。

这决定了当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也是非常高的,据研究发现,早侏罗纪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一度达到4000PPM以上,是现在的十多倍。

6、起始于1.5年前至于6550万年前的白垩纪,地球物候表现上侏罗纪雷同,同样是地质史上的一个著名高温期,同样的爬行动物大繁盛,二氧化碳浓度为目前的6倍以上,即2000-2400PPM7、6500万年到4900万年前始新世,欧美科学家在研究过相应的矿石证据后,确定出当时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高于1125ppm,甚至一度逼升到1700的峰值,是工业化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5倍以上。

8、3350万年前的渐新世早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760PPM,235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这一数字这降到560PPM(注:

这都是欧美气候学家重建地质史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研究工程得出的成果)

9、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降到350-400PPM,基本和现代持平,所以,才有了暖化鼓吹者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由于人类的工业排放,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210万年来的最高值",还有说2000万年的,不过这个蛋扯得有点远了,估计是小数点上做了文章,嘿嘿

10、1850年前,二氧化碳浓度为279PPM,现在385,这个已多次强调过了三、地球温度走向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漠然

通过对以上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回顾,我们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1、和地质地貌上的沧海桑田巨变一样,自原始地球大气形成以来,大气成分构成也在一路演化中,其中二氧化含量的变化尤为明显。

具体到某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升降上的反复,但总体走势呈现出一种明显下降态势,即波动中下降。

35亿年间,由最初的至少10万PPM降到震旦纪末期的12000PPM,历古生代、中生代各纪继续一路下跌,峰值由7000+→4000+→2000+,新生代始新世后跌破1000,其后,日趋衰微的走势还是一如既往,3300万年前760,2300万年560,200多万年前破400,慢慢下滑到279的低位,直到近代才开始有所反弹。

2、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和地球温度走向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地质历史上,地球温度也一直在波动变化中,这种变化有其自身规律遵循,而对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似乎丝毫不予理会。

比如,远在27亿年前,地球上就发现有冰川活动迹象,而当时的二氧化碳PPM值至少是目前的二三倍倍以上。

6.35亿年前的震旦纪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目前的32倍,按二氧化碳决定论的观点来推断,那当时的地球应该是个大蒸笼才对。

而恰恰相反,事实是震旦纪-前寒武纪时,地球正经一场旷日持久,历时近3亿年的大冰期,绝大部分海洋和陆地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是为地质历史上的"雪球时代"。

石炭纪早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尽管不比从前,但以目前的标准来衡量,无疑是仰之弥高的,后来怎样呢?

地球还不是进入一个绵延近7000万年的大冰期。

待走出冰期后,地球也开始迎来以高温和爬行动物盛行为标志的中生代,尽管总体上二氧化碳浓度还是波动走低中,但凡整个中生代,地球气候的酷热则基本上一如既往,平均较现代高出近10摄氏度,三叠纪高温、侏罗纪高温,白垩纪也一样高温,即使到6500万年后的新生代,始新世早期,地球走出大撞击导致的短暂冰期后,气温也是一路高歌,紧逼此前恐龙时代的水平,尽管二氧化碳浓度上已大不如昔。

回首这些地质年代所表现出的温度特征,再对比相应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规律,可以肯定:

地球温度走向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漠然,套用一句时髦话就是:

无论你是情浓还是意淡,地球的体温它还在那里,该冷就冷,该热就热。

否则的话,你就无从解释,为啥那些大气碳浓度非常高的地质年代会有冰期出现,而在碳浓度持续走低的大气演化背景下,地球又会告别冰川肆虐,不止一次的再现高温原貌。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既然你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上越来越低,地质历史上,这一数值曾经非常高的,那此前大气中那么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都到哪里去了?

这个就涉及到碳循环的问题,也就是笔者下面重点要厘清的一个问题

四、狭义碳循环

伴随着全球暖化议题的持续发酵,碳循环已经成为一个新兴学科,就关注度而言,可谓炙手可热。

碳循环,简而言之就是地球碳元素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含土壤层)之间,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地质作用,所做的分子结构和存在形态上的变化。

这个定义,是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给的。

碳循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碳循环主要指大气圈、生物圈(主要指陆地)、水圈以及土壤层之间的碳元素交换。

大家知道,海洋藻类和各种陆地植物是整个生物圈的基座,它们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转化和自身有机体合成。

再经由食物链的层层传递,为各种动物提供能量以及组成肌体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

与此同时,所有的动物植物,终其一生也都在做呼吸作用。

将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到释大气中,另一部分则作为维持生命活动和成长机体必要成分贮藏体内。

这些生物死亡后腐败分解,在微生物作用下,残体内的碳元素最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馈给大气,从而完成一个大气-生物机体-大气之间的碳元素循环。

同时,这一碳循环过程也有土壤圈的参与,比如植物主要通过根部进行呼吸作用,其所排放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被土壤吸收储存。

另外,生物死亡后后,除了向大气回馈之外,还有一部分碳元素以腐殖质形式进入土壤,为各种微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命给养。

除了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层之间的互动交换外,狭义上最突出的碳元素循环方式还存在于大气和水圈之间。

一方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被海洋水体大量吸收溶解,同时,海洋也在反向排出二氧化碳给大气。

这一交换主要通过表层海水来进行,碳的吞吐量基本持平。

毋庸置疑,上述的碳循环进程在自然界中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对此,那些主流气候学家们告诉我们,因为碳循环的存在,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能维持一种平衡态势。

而工业革命后,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这些燃料所释放出来的碳元素,超出大自然的吸收能力之外,由于消化渠道的缺乏,而滞留在大气中,原本的碳循环平衡给打破了,于是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持续攀升,温室作用随之加强,地球也就被搞热了。

对于将元凶锁定于"碳"的暖化说教,我们前面已作过证伪,两重意思,1、地球温度走势不理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2、从次生大气形成到近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呈现下降走势的。

其中,第二意识已经清楚表明,暖化鼓吹者口中的碳循环平衡根本不存在,即使在完全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情况下。

如果真如他们所言,完全自然状态下的碳循环能维持收支上的平衡的话,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缘何持续下降?

如二氧化碳浓度坚挺如一,别说我们都要窒息掉,就是生命进化也无从谈起。

所以,碳循环是存在的,但平衡不存在,没有人类干预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能维持一种平衡,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目的是制造冤案,将地球的一个正常升温进程的原因归罪到二氧化碳头上其实,除了被广为渲染的狭义碳循环外,大自然中的碳元素在一个更广义的层面上做着大循环。

已知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有两个:

1、地壳中的化石燃料2、岩石圈中的各种碳酸盐。

这两个碳库占到全部碳元素的99.9%之上,其中各种碳酸盐又是绝对主力,所储存的碳元素达2.7*10的16次方吨,是大气中所有碳元素的近1.4万倍。

这两个碳库的存在,决定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降低。

比如化石燃料中的煤,来源于地制造煤期的那些植被,而这些植被的碳元素又吸收自当时的大气。

它们死亡后给埋藏于地壳中,经过亿万年地质运动变成煤炭。

同样,石油来自地质历史上的海洋生物遗体,这些海洋生物体内的碳元素,源头上也是由当时大气中的碳通过食物链传递而来,其它的化石类燃料,如天然气、可燃冰基本上也都是这一路数。

所以,有人问地质历史上大气中那么高浓度二氧化碳都哪里去了?

那我首先告诉你,变成化石燃料了。

当然,由于绝大部分陆地动植物的遗体,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体内的碳元素回馈给当时的环境,因缘际会下,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完成化石形态的转化,所以,通过这种途径固化的碳也只是一小部分。

而地质历史上,那些从大气中消失的二氧化碳,绝大部分都给循环到岩石圈中。

简单说,由于海洋生物的沉降作用,变成沉积岩了六、海洋生物对碳元素的沉积作用

大约38-35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次生大气圈和海洋圈形成,几乎与此同时,地球生命也开始诞生于海洋中,由是,生命便和大气互动演化,此后的几十亿年间,一直承担着作为改变大气成分主要推手的重任。

已知最早的原核生物是各种蓝绿藻,它们已经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死后富含碳元素的残体逐渐逐渐沉积到海底,在地质化学作用下慢慢固化成岩,以叠层石为代表的最早的生物沉积岩便出现了。

元古代时,原核细胞生命演变为真核细胞生物,海洋中的生命活动更加活跃起来。

各种藻类大繁盛,除了原始的蓝藻外,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也出现了。

古代结束前,又出现了海绵等低等无脊椎动物。

而伴随着海洋生命的繁盛,海洋生物的沉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了。

海洋生物吸收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死亡后的遗体将碳元素沉积到海底。

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正因为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续不断的沉积作用,到元古代末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由最初的10万PPM降到12000PPM。

进入中生代后,寒武纪出现生命大爆发,大量物种纷纷涌现,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物大蕃兴。

此后生物进化一路高歌猛进,品类、种群日趋壮大。

这些海洋生物群落,无论是藻类、细菌还是无脊椎动物,它们体内那些赖以合成生命物质的碳元素,归根结底都是藻类光合作用吸收来的,也就是源头上追溯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它们生生不息、生生死死,死亡后的遗体向下沉降,或分解于深层海水中,为底层动物及无比庞大的深海微生物提供给养。

或沉到海底后混同于泥沙层层累积。

最终所有海生生物的遗骸连同那些深海微生物,都要在旷日持久的地质化学作用中,完成有机体到无机物的转化,部分富含碳元素的生物残体,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再合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而主体和碳酸钙质的甲壳、骨骸则生成新的生物沉积岩。

志留纪时,珊瑚虫开始在海洋中出现,这些腔肠类生物聚集生长,生前通过食物摄吸收碳元素合成身体,死后骨骸积沙成丘,随着岁月的累积,堆砌出一丛丛、一列列、一座座的珊瑚礁乃至珊瑚岛,那可都是固化有大量碳元素的碳酸钙啊。

即使珊瑚礁系统崩溃后,残骸也将滑落海底完成生物沉积岩的嬗变。

此后的4亿多年间,尽管无数的生命粉墨登场,又匆匆谢幕,地球海洋生物在生生灭灭的新老替代中一路变换面孔,走过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

但无论生命演出的规模如何起伏,角色怎样变换,海洋生物沉降作用对碳元素的固化还一如既往地进行,没有时刻停息。

而基于二氧化碳导致变暖观点的碳循环说,往往强调生物圈--大气--水圈之间的碳交换平衡。

而对于海洋生物沉积作用这一大自然界最主要的碳捕集手段,却很少提及,即使有涉及,往往还可以强调一个子虚乌有的"大平衡":

即海洋生物消耗大气中的碳元素,死亡后遗骸变成沉积岩,板块运动将这些生物沉积岩插到大陆板块底部,再以火山喷发的方式将碳元素回馈给大气。

很显然这种大平衡说是有BUG的,死穴那种。

我不否认这种循环存在,它就是笔者正在论述的广义碳循环嘛,但循环归循环,平衡则绝对是伪命题。

因为某个时期可能因为强烈的火山活动,将原本海洋沉降作用固化的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大量回馈给大气。

但长久来说,碳元素的这种回馈量和沉积量是不成比例的,回馈到大气中的只是极小一部分。

否则的话,目前海洋中、陆地上,那些遍布的各种碳酸沉积岩也就无以存在了。

在海生物脊椎动物走向繁盛的同时,部分生物也开始脱海上陆,揭开了陆地生物演化的序幕。

陆地生物群落出现后,除了重塑地球面目外,由于它们的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碳元素的循环交换过程,也自然影响到了大气中的碳浓度。

比如前面说过的地质史上那一次次的造媒运动,就是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固化,也是大气碳强度的消减。

此外,这种削减还体现在陆地生命活动改造土壤层,陆地湖沼系统中的生物沉积等多种形式上。

当然,由于总量上差海洋生物很多,并且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除了极少比例的陆地生物,它们体内的碳元素可以在地质运动中被固化外,绝大部分要与环境作交换的。

正常时期,它们对碳元素的固化是通过身体成长和种群繁衍来完成的,假定陆地常保生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碳循环的存在,可以视作吸收-回馈上的一种平衡。

所以,陆地生物活动对大气碳强度的削减是无法和海洋生物相提并论的。

正是因为亿万年间地球生命活动对大气圈的改造,主要是海洋生物的沉积,这个用来削减大气中碳浓度的累计减少变量的存在,才决定了,30多亿年间,大气中的碳浓度由最初的10万PPM一路降到279PPM的水平。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势必进一步降低,当然由于过程的缓慢和波动的存在,在小尺度时间内,你无法感知,或者感知到的是一种逆转镜像。

毫无疑问,大自然中存在的碳元素的循环,循环方式不一而足,远不止笔者上面提到的那些,比如岩石的风化,还有溶有二氧化碳的降水对石灰岩的溶解,溶解后再由地面径流带到海洋沉积,甲烷的溢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自然等等都很重要,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第七:

结语

笔者之所以费这么多笔墨着力于碳循环的阐释,主要是以前针对为二氧化碳正名,批驳暖化教的碳原罪说时,质疑者都局限于自然排放和人类制造的比例,言之人类排放那点微不足道,不足以导致地球变暖。

可暖化教则祭出碳循环的大杀器,人家说了,再没有人类干预时,大自然中的碳循环能保持一种平衡,吸收和吞吐量相当,人类排放的尽管很少,但因为额外追加的,缺乏消化渠道,就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

这平衡一打破可不得了,蝴蝶效应下,啥后果不能给催化出来?

而今,我,柳下再会用科学的论证和数据,给碳循环正本清源,让世人了解:

碳循环存在,而暖化教信誓旦旦的"平衡"却根本是个伪命题。

归纳一下:

对于七九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这一百多年间,导致地球温度波动上升的主要推手是谁?

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正常变动,背后遵循的是地球温度自然波动规律。

二氧化碳绝不是所谓的"元凶"。

因为自远古到近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在波动中下降的,而地球温度变化对此几乎丝毫不理会。

二氧化碳具有温室作用,是一种温室气体不假,但不能将两者划等号。

温室气体是个大概念,二氧化碳只是它涵盖的小子集。

毋庸讳言,温室效应对维持地球温度的平衡很重要,但从次生大气圈形成到今天,温室作用的绝对主力,从来都是水气。

就目前来说,大气中的水汽总量26倍于二氧化碳,并且吸收红外辐射能力强,几乎全波段吸收,对温室作用的贡献率占到95%以上。

而二氧化碳虽然也吸收红外线,但吸收波段限于13.5-17微米之间,由于这种频谱上的限制,决定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温室作用存在极值,也就是说达到一定浓度后,其PPM值得继续提升,所具有的只是数字上的意义而以。

暖化鼓吹者在强调温室效应的影响时,撇开水气,无限夸大二氧化碳的威力,甚至有意无意的混淆概念,引导人们习惯上将二者等同,说起温室作用则本能对号到二氧化碳头上。

目的不会那么单纯吧?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