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240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0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创新导学任务单第1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任务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成因。

2.能够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自主学习】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本节基础知识。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_______。

2.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_状分布,逐级下降。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例如,我国农业具有西____东____、南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____,西部______。

5.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地理差异的界限。

其中,_______—_______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互动探究】

任务1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成因。

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1.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2.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东西降水的差异。

3.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东西地势的差异。

任务2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差异。

(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

比较项目

(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干湿类型

温度带

河流

植被类型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

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随堂检测】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图对话是家住湖南某地的小明与好友小亮的QQ聊天记录。

小明的家乡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

2.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

C.洋流因素D.气温和降水

3.珠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B.湿润程度不同

C.热量的南北差异D.海拔高低悬殊

4.“除夕夜,北方包饺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显著。

据此回答:

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南岭B.秦岭—淮河

C.长江D.长城

5.“除夕夜,北方包饺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显著。

据此回答:

关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B.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

C.长江沿岸耕地以旱地为主D.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苹果等

6.长春的学生寒假时间较长,而杭州学生暑假时间较长,其原因是()

A.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B.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

C.教育主要部门统一规定D.使用教材不一样

B卷

7.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8.读下面两幅“南方民居”和“北方四合院”景观图,四合院占地规模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则占地少,一般有二、三层楼房,其主要原因是()

A.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

B.北方比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

D.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

9.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图

(1)中①②③与图

(2)中的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C.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10.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甲:

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

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

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

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11.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

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错误的是(  )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

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

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

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

【拓展延伸】

秦岭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

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

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

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省郧县。

秦岭山脉全长16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

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淮河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252千米。

值得一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撰文《淮河找不到自己的家》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将淮河看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流域有关。

参考答案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A

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油料作物是油菜;东北平原的油料作物是大豆;华北平原的油料作物是花生;黄土高原的油料作物是黄芥,故选A符合题意。

2.答案:

D

解析:

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其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故选:

D。

3.答案:

C

解析:

珠江三角洲和东北平原地势都较低,两者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差异大,导致了热量不同。

4.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地理差异相关知识。

我国南北方地区受纬度因素的不同,气候差异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

由题目可知,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明显,南北方地区地理界线大致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B正确。

5.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相关知识。

关于南方农业的叙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A正确;热量充足,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两熟或三熟,B错误;长江耕地是以水田为主,C错误;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等,苹果是北方水果,D错误。

故选A。

6.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地理差异相关知识。

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冬季时间越长,越往南夏季时间越长。

长春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长,所以寒假时间长,杭州位于南方地区,所以是气候的影响造成的,B正确。

B卷

7.答案:

C

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根据题意,C正确。

8.答案:

C

解析:

在我国,南北地形差别很大,北方有大面积的平原,南方则多为山地环绕。

北方因平原多,地面平坦,耕地多,选择做房子时,一般无需考虑土地的稀缺,因此都做的比较大;而南方则不同,土地十分有限,十分珍惜稀少的耕地,人口又多,加上南方较潮湿,低层房子不易储存货物,所以在小面积的地方做房子,只有往上做,一般选择做二、三层楼房。

9.答案:

D

解析:

①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可以判定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丙南方地区;②地年降水总量少,在40﹣50之间,我国甲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③地海拔在5000﹣5050米之间,乙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10.答案:

D

解析:

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

可以看到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可以看到沙漠之舟骆驼,高原之舟牦牛;四地降水最多的是南方地区;我国的热带雨林景观位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故看不到。

11.答案:

C

解析:

读图分析可得:

路线①从广东省经过湖南省,最后到达山东省,故A叙述正确;路线②从云南省、经过四川省,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故B叙述正确;路线③从西藏自治区、经过青海省、最后到达山西省,山西省位于北方地区,故C叙述错误;路线④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瓜果特别甜,还有美味孜然羊肉串,故D叙述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