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1144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docx

超详细版健身新手手册

知乎靠谱助力:

优先级-1

营养:

1.学会区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食物;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食物:

2.学会如何查询食物的热量值,懂得避开高热量食物。

*高热量食物(且有时候你想吃的):

                                   

                                   

*常见食物热量值(且你经常能吃到的):

见附录食物热量一览表

*日需热量公式(17~30):

体重(公斤)×61+1880=基本热量(千焦耳)

第一月:

                                   

第二月:

                                   

第三月:

                                   

(没错就是这么自信啦!

`(*^_^*)′)

训练:

1.分析自身的需求,设定明确的长期健身目标,以及1、2星期内可实现的短期健身目标

*长期健身目标:

体脂率19%!

各项指标达到扉页标准!

    (推荐:

领客健康网计算各率)

 粗略地计算了一下竟是%。

吓死我了!

怎么会这样!

                                  

                                                           

                                                          

                                                          

                                                              

                                                        

                                                         

                                                     

                                                       

体脂肪率

男(百分比)

女(百分比)

很低

7-10

14-17

较低

10-13

17-20

平均

13-17

20-27

较高

17-25

27-31

很高

>25

>31

*短期健身目标:

①首先我得知道两周里我能干什么,我的身体能怎么发生变化:

第一周

第二周

体重

胸围

腰围

体脂率

臀围

②然后我再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计划名目栏后填写完成情况即本周变动数目(+/-)并填色(或否)

胸围

腰围

臀围

体重

体脂率

我的说辞

10

11

12

13

2.学会分析自身的身体运动能力(力量、心肺功能、柔韧性、平衡能力);

(这怎么算啊上网查吧)

力量:

                                                       

心肺功能:

                                                   

柔韧性:

                                                   

平衡能力:

                                                   

3.学会判断、调整训练的强度;

*最大心率计算方法:

(传说中的MAF训练法)

1.首先180减去年龄,然后根据健康情况调整结果

2.如果有严重疾病(指的是影响运动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或刚康复(刚病好或刚出院)减10

3.如果你是没锻炼过或只是断断续续锻炼过的初学者(近两年内),或者每年感冒有超过两次的,或有过敏症的,减5

4.如果你是持续两年以上每周锻炼最少4次,运动中没受伤,并无上面23点问题的,加5

得出最大心率了之后,最大的要点就是,你在训练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让你的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与-10区间。

                                                   

*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颈部喉管的任意一侧,默数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然后乘以6就是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既正常心率。

健康人的“有氧运动有效心律范围”应是最大心律的65~85%之间。

                                                   

*MAF简易记录跑步进度表:

(后附表)              [注:

以下每一标号都是全程第某公里数]

  日期

公里数

*用各路大神的话来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不舒服,就不要跑了。

 

4.

5.学会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模式(蹲、跳、推、拉);

名目

图示

讲解技巧

静蹲

1.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厘米。

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

2.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

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

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

  3.另外,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地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

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

  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

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

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

深蹲

1.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稍低,若臀部落到踝关节,则下蹲过低,既没有必要,又易造成膝踝等关节损伤。

2.深蹲时切忌下放速度过快,放得过低,否则极易损伤膝踝等关节。

3.深蹲锻炼价值最大的是蹲起阶段,此阶段注意力集中在腿部,腿部全和用力,同时呼气。

头要抬起,想象蹬腿用力使头能向上顶,而不要先抬起臀部后直腰。

整个蹲起过程要保持重心稳定,脚不能移动。

身体直立后,股四头继续用力,极度收缩,使膝关节保持过伸的趋向1-2秒。

4.膝盖不要超过脚尖的垂直线

*深蹲动作对于关节的活动要求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伸屈,严谨点说深蹲时髋关节和膝关节要同时屈和伸。

而实际情况中很     多人是膝盖伸展良好而髋关节伸展不足,很多人下蹲过程中屈膝良好,而屈髋不足。

伸髋不足的人看起来柔韧性比屈髋不足的好,至少是蹲的下去的,不过他们在训练上却更危险,膝盖伸直之后髋关节还没充分打开,这说明不会调动伸髋的肌肉发力,例如臀大肌。

 *如果一个人蹲不下去,深蹲到不了90度,可以选择双手在前的方式先达到90度,慢慢提高控制能力之后变成双手在脑后,学习如何让更多肌肉发力。

 *在进行深蹲或弓箭步时,在进行下蹲之前,我们应该强调开始的动作是将髋关节往后。

当髋关节往后推,接着身体开始向下蹲时,此时对于膝盖产生正面健康的效果,但当身体持续下降之后,身体为了保持重心的平衡,膝盖(胫骨)会开始向前移动。

若你的四肢比较长时,实际上就会发生膝盖超过脚趾的状况。

(哑铃)

正弓步蹲

哑铃正弓步蹲起,双脚分开一脚掌距离,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

  吸气,轻松向前跨一步下蹲,上身始终保持直立平稳。

弓步姿势,前腿上部捎低于膝盖水平。

  回到起始位置,呼气。

  哑铃正弓步蹲起主要锻炼臀肌,同时对股四头肌上部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哑铃正弓步蹲起动作要点:

  1.身体保持平稳,腰要挺直。

  2.向前跨步时,身体重量集中在前腿。

  3.动作中通过调整双脚前后距离,以达到强化相应的部位。

双脚前后的距离变小,对大腿前部股四头肌锻炼效果明显;双脚前后的距离变大,对臀部和大腿后面刺激增加。

开合跳

建议数量:

90、120、150、240,选个数量分为三组完成,每组休息60秒,组间可以踏步和滑步缓和。

 *每次运动时必须定下次数目标,比如我每天做150个,分为三组,每组做50个,每组中间休息1-3分钟。

 

1.挺立、双手放在两侧

 2.轻轻跳起来,双脚往外的同时双手往上拍(动作即可无需拍手)

 3.归位时:

双脚合并,双手归回两侧

 4.动作重复循环,每次必须做三组(组可以理解为套)

跳绳

热身运动:

1先做一些徒手练习让肌肉兴奋起来,比如模仿跳绳的跳跃动作。

(1分钟)

  2伸拉小腿腓肠肌和跟腱,这两个部位最重要,因为整个跳绳过程中它们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动作要领:

两腿前后开立,后腿绷直脚跟紧贴地面,前腿向正前方弯曲,即我们常说的弓箭步。

然后仰卧于垫子上,一条腿抬起伸直,用跳绳套住足弓,双手慢速用力将腿向躯干方向牵拉。

每条腿做30秒。

(2分钟)

  3肩部运动:

将跳绳对折,双手握住绳子两端将其拉直,两手之间距离略宽于肩。

双手用力保持绳子紧绷,同时模仿皮划艇划桨动作。

(1分钟)

  4四肢运动:

俯卧于垫子上,将跳绳套住右脚脚踝,右手握住跳绳两支手柄,慢速用力将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臀部方向前拉,保持绳子的张力20秒。

同样动作用左腿左手重复一遍。

  5拉伸大腿肌腱:

仰卧于垫子上,左膝弯曲,用跳绳绕过胫部阻止左腿的自然伸直,双手缓慢用力牵拉使小腿肚紧贴大腿背侧,保持20秒。

右腿重复以上动作。

  6拉伸背部肌肉及肌腱:

站立向前屈体弯腰,膝关节保持放松,让你的肩膀和手臂自然下垂,保持放松,持续20秒。

  7向外展体:

将跳绳对折,双手握住两端将绳拉紧,宽度略宽于肩,手臂向上举过头顶。

腰向身体一侧弯曲,保持10秒,然后向相反方向重复以上动作。

  8扩胸运动:

身体直立,尽量水平展开双臂。

肩关节收紧,使肩胛骨尽量靠拢,保持20秒。

  9全身运动:

双手握绳,在身体两侧做横“8”字形摆绳动作。

同时做屈膝下蹲和还原动作。

动作协调后可以把下蹲改为跳跃。

  10完整的跳绳:

以一个个完整的跳绳动作作为进入常规练习的过渡。

每一跳之间不必衔接得过紧。

这样可以让你慢慢适应接下来的练习。

(2分钟)

主题运动:

1.同步双脚跳

  “弹簧跳”:

想象一下你就是一根单腿弹簧,双脚并拢,前脚掌站立。

甩动一次跳跃一次。

  双跳:

甩动一次连跳两次,每次甩绳的周期比“弹簧跳”稍长一些。

这一动作节奏感明显,比上一组动作相对轻松,可以让你在紧张的“弹簧跳”后得以调整一下自己的呼吸。

  “滑雪跳”:

模仿滑雪者绕过障碍物时的动作,双腿并拢,跳跃时先向左边或右边跳30-40厘米的距离,下一跳时再向相反方向跳相当的距离。

如此循环往复。

  “铃跳”:

由“弹簧跳”演化出来的一种跳法。

双腿并拢,在第一个周期里摆绳先向前跳出一步,在第二个周期里再向后跳回一步,如此循环往复。

  横向分腿跨跳:

由“弹簧跳”动作开始,然后双腿在空中横向分开落回地面,在下一次摆绳周期中,双腿跳起后在空中并拢落回地面。

如此循环往复。

2.单腿轮换跳跃

  “漫步跳”:

每个摆绳周期中用一只脚有节奏地蹬地跳跃,轮流进行。

抬起的一条腿膝关节上提,小腿放松,如同在跑道上漫步一般。

  “高抬腿”:

动作要领与“漫步跳”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膝关节要抬高到与腰部相同的高度,同时躯干保持正直。

这一动作对于提高腿部肌肉和腰肌力量有很大好处。

“拳击步”:

重心前后移动,两腿轮流小幅度前踢使脚抬离地面,在一个摆绳周期中每条腿单脚跳跃1-2次。

这个动作幅度虽小,效率却很高,对耐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也是个很好的提高。

拉伸运动

1.人站直,一条腿尽量往后踏一步,保持鞋底着地,身后的那条腿保持笔直,前腿弯曲,身体垂直。

双臂尽力往后拉。

坚持8-12秒,换腿再做一次。

2.人站直,一条腿往前伸并保持笔直,后腿弯曲,身体微微向前伸,双臂在前拉紧。

坚持8-12秒,换腿再做一次。

3.人站直,跷起一腿,用手抓住鞋子,尽量靠近臀部。

保持臀部平衡,膝盖并拢,直立的那条腿微微弯曲,如有保持平衡的困难,可以扶住墙或椅子。

坚持8-12秒,换腿再做一次。

(撑)

6.学会各种常见健身器械的使用方法:

这!

五年内买不起!

没必要!

7.学会识别各种健身运动的风险:

常见健身运动疾病一览:

症状

病因

预防

治疗

髂胫束摩

擦综合症

·膝关节外侧肿胀疼痛,并且痛感时轻时重,大腿完全弯曲或者完全伸直时痛感最强

·股骨外上踝或其周围的疼痛,以刺痛为主。

·跑步时疼痛加剧,尤其在下坡时。

[因为下坡时股四头肌(前方大腿肌肉)处于离心收缩状态,增加了肌肉负担,附近的筋膜所受的张力也增加]

·屈曲20-30度或伸直时疼痛最明显。

·不正当的跑步姿势

·训练量过大造成髂胫束和周围肌群紧张,无法放松

·髋外展肌群过于薄弱

该动作要点在于两脚交叉,用一只脚去“别”另一只,让疼痛的腿部强迫性的内旋

·改善跑步姿势

·降低跑量,主动拉伸松解,按摩髂胫束和髋外展肌群(主要为阔筋膜张肌,臀中肌,也就是你的大腿外侧和臀部外侧)

·在任何体力活动或运动前后进行充足的热身和整理活动。

·休息-避免引致疼痛的刺激,如下坡跑。

·如出现肿胀,可予处理(休息、冰敷、包扎加压及抬高患肢)。

·髂胫束伸展运动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疼痛复发。

·用一球状物(网球、拳头)在大腿外侧来回用力摩擦,从臀部外侧一路按摩推揉盖外侧,摩擦期间配合拉伸髂胫束的动作,约十分钟,可明显减轻痛感

胫前疼痛/外胫夹

• 小腿前内侧胫骨骨干疼痛;

• 疼痛在开始运动时最为明显,但坚持运动后减轻;

• 运动后可再次出现疼痛,次日清晨起床疼痛明显;

• 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局部肿胀;

• 有时可感觉小腿内部肿块形成;

• 大足趾或踝关节背伸时(做踮脚尖动作)疼痛加重;

• 胫骨干内侧压痛(并不一直出现)

• 步态异常,如足过度内旋或外旋;

• 足部、小腿负荷过度;

• 训练量增加太快;

• 在硬地上跑步;

• 踝关节柔韧性下降

  (要是针对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进行预防,单纯靠休息或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则疾病很有可能复发。

• 对跑步锻炼者,每周不能增加运动量超过10%,以保证腿部肌肉不会过度负荷;

• 避免增加小腿负荷,不在水泥上跑步,可在柏油路、草地、跑道等较为松软的路上跑步;足跟部垫鞋垫也可以减小应力;

• 增加小腿肌肉力量、柔韧度训练,每日进行肌肉牵拉、按摩等放松治疗

• 休息直至炎症完全消失;

• 疾病早期阶段特别是疼痛特别剧烈时可行冰敷。

冰敷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

• 牵拉小腿肌肉,特别要注意胫骨后肌的锻炼

• 在鞋内加垫鞋垫以提供足部落地时的缓冲作用;

• 可进行一些对小腿负荷较轻的运动,如游泳、跑步、水中步行等;

• 急性期过后,特别是在恢复运动前可适当应用热敷及支持胶带,有助于减轻肌肉的牵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跟腱炎

·跟部上方的、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

·可能发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区域,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期间发作。

肌腱两端到挤压时会有强烈疼痛或者压痛。

当病变恶化,肌腱会肿大,在病变区域出现结节。

·运动前调整不当

身体没活动开或还没有调整好就开始运动,如打篮球、网球等需要频繁地停止、启动以及跳跃的运动,很容易发生跟腱炎。

·锻炼过度

·扁平足

·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逐渐停止下来,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

·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合理运动。

·运动时穿合适的鞋子。

选择适合运动的频率、运动的地面和运动的条件的鞋子

·经常牵拉和加强小腿肌肉训练,在日常运动中逐渐增加登山、爬楼梯项目。

如果需要,可逐渐增加速度和距离。

·步距离增加过快、训练过量,会给跟腱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在进行身体锻炼时,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

·避免会增加疼痛或是肿胀的活动。

不要忍着疼痛工作或活动。

休息对于组织的愈合是必需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完全的卧床休息。

可以进行其他一些不会影响受伤肌腱的活动。

·为了减少疼痛、肌肉痉挛和肿胀,可以试试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一天可以进行数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

·因为肿胀可能会导致受伤关节丧失活动功能,因此可以使用包扎带或是弹性绷带来包扎肿胀部位,直到肿胀消失。

足底筋膜炎

·脚跟疼痛不适

·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

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

·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导致的疼痛特点为搏动性、灼热、刺痛性

·由于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商店等活动。

·鞋前翘

·大体重/不正常的脚内外旋/过度运动而引起的足弓塌陷

对于筋膜,应该给予它适当的压力,才能促使它的再生过程。

静止不动并不是好的恢复方法。

既然筋膜需要加强和再生,所有朝着这个方向的方法都是有效的,包括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加足部的灵活性和力量,适当转移过多筋膜压力。

·日常走路时重心从脚跟前移:

增加足跟血液循环,减轻足跟压力;

·增加赤足活动(不是赤足跑):

在各种地面上赤足以锻炼足部的肌肉和灵活性;

·增加脚腕灵活性:

推墙动作锻炼脚腕(传统动作);

·换鞋:

平时千万不能穿运动鞋,支撑越少越好,鞋底越低越好,脚趾部位越平越好;

·加强筋膜组织和腿部肌肉:

增加赤足活动部分起到这个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下面的练习(传统动作):

 ·收缩脚(蜷脚趾脚弓):

5秒钟,十次一组,做2至三组;

 ·脚趾抓毛巾:

50次一组,做2至三组

 ·掂脚尖,再慢慢下落

·脚趾走路:

一次10至15步,做2至三组;

·下蹲练习

·按摩:

踩网球或足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综合建议:

8.学会各种运动种类的区分方法及它们的训练作用(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拉伸)。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之75%至80%)。

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的运动。

*力量训练:

*无氧运动:

*抗阻力训练:

*拉伸训练: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弄明白自己身体状况如何;我们健身时练的是身体什么的能力;我们吃的东西是什么。

附:

给适合女性及初学者的计划

  1个小时:

每次健身,时间应该控制在1个小时,并不是运动时间越长,运动效果越好,任何运动都对关节有损伤,超强度和长时间的运动对你的关节伤害更大。

  2个内容:

换句话说就是每次健身都要练两个部位,如果腰比较粗,就不能只狂练腰部,还要运动腹部或者胸部。

  3个动作:

每个部位都要结合3个以上的动作花样。

4组练习:

一次健身至少需要4组练习。

5餐饮食:

除了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食物选择的标准外,少吃多餐也很重要,除了正常的三餐饮食外,可以增加午茶和夜宵,当然,夜宵要用黄瓜代替汉堡包了。

6个部位:

全身可以分为6个部位,每个部位的练习重点都不一样。

如胸肩重点是推部练习;背、斜方肌重点是拉部练习;手臂(内、外)是弯举曲伸练习;其他如腰、腿、腹部练习可在教练指导下训练。

  7天循环:

训练周期应以7天为一个周期(肌肉训练),每三天休息一天,让身体放松,一周每个部位锻炼两次。

8个次数:

锻炼肌肉每组动作都在8个次数左右。

9个星期:

一次完整的健身训练计划不超过9个星期,这次训练完成后,最好休息一个星期,让肌体好好放松,然后再换一个训练计划,但在休息时要控制饮食。

                                                            

                                                         

                                                    

优先级-2

营养:

1.学会区分高GI、低GI碳水化合物;

2.学会区分不同蛋白质种类的食物;

3.学会区分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4.学会分配每天三大营养物质的饮食配比;

5.学会自己做健康餐。

训练:

1.根据自己制定的短期健身目标,在网上寻找对应的训练方法;

2.学会正确的练前热身、练后放松方法;

3.尽可能详细的学习训练方法里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并反复训练去做到最好;

4.学会判断自己做一个动作时目标肌肉是否在发力;

5.学会自我判断训练的效果并养成记录的习惯(围度变化、力量增长、动作完成度更高、肌肉形态变化、静态心率变化等);

6.学会如何具象化地表达心中的疑问,以便搜索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