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889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docx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

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尤其是1983年至1986年的全省文物大普查,初步查出地面文物17623处,基本摸清了全省文物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

同时也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

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曾一直是个空白。

80年代以来,“和县猿人”、“巢县智人”,以及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揭开了境内古人类和旧石器研究的序幕。

至90年代,全省已发现旧石器地点近50处,丰富了旧石器文化研究的内容。

尤其是繁昌瘌痢山早期灵长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98年5月,在繁昌孙村镇瘌痢山人字洞发现一批更新世早期灵长类化石,计有上颌骨4块、下颌骨5块、下颌联合部1块、牙齿45枚,初步观察为四五个个体。

伴出的脊椎动物化石,计有龟鳖类、鸟类、翼手类、啮齿类、食肉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等600多件,50余种。

同年秋,在洞的上部堆积中出土40余件人工打制石器、10余件骨器,以及许多小铁矿石块。

其中,石、骨器打制疤痕明显。

人字洞哺乳动物群化石含古老种类比例较大,并有第三纪残存种,与四川巫山龙骨坡中部动物组合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其地址年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200万年以上。

繁昌人字洞发现的更新世早期的灵长类化石,时代早,个体多,并伴有打制石器共存,材料之丰富,实属罕见,在长江下游地区尚属首次,对寻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境内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主要分布在水阳江、巢湖、沿江及皖河等流域或地区。

石器出土地点大多位于二、三级阶地,埋藏于网纹红土层中,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或偏晚。

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点多面广,以宣州陈山旧石器地点最为典型。

该遗址于1988年至1992年发掘,出土700余件石制品。

地层堆积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下蜀黄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偏晚或中期;下层为网纹红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石器类型有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和镐等。

其文化面貌独特,代表了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的特点。

巢湖和皖河流域出土的石制品,与水阳江流域出土石器比较,总体上特征相近,属于砾石工业类型,应归为中国南方主工业区。

1997年,在宁国毛竹山遗址。

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露天生活遗迹。

遗迹为东西长10米、南北宽6米的半圆形砾石环带,面积60平方米。

环带中空,宽2米,由1200余件石制品和砾石构成。

初步统汁,石制品与砾石的比例为1:

20。

石制品多为石片、石核,成形的工具较少,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和镐等。

有的石片直立于地面,属就地打制形成。

根据地层判断,砾石环带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大于40万年。

迄今为止,类似毛竹山遗址的早期遗迹,在国内尚属罕见,其用途很可能与早期露天营地或石器制造场有关,对研究早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怀宁腊树、潜山彭岭等地发现的小石器,比较特殊。

石器含在灰白色粉砂质岩粘土层中,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器有石片、石核、石片刮削器等。

这类石器组合的性质属石片工业类型,在省内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接近北方主工业区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我省有着广泛的分布。

1978年以前,仅开展了一些调查和试掘工作,发现萧县花家寺、亳州钓鱼台等一批史前遗址。

1979年以来,随着潜山薛家岗遗址的发掘及“薛家岗文化”的命名,集中在江淮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重点发掘了潜山天宁寨、宿松黄鳝嘴、望江汪洋庙、霍邱红墩寺、定远侯家寨、肥西古埂、含山凌家滩等一批遗址,初步揭示了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的内涵。

近10年来,随着苏鲁豫皖先秦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开展,在淮北及江淮地区发掘了一批史前遗址,同时在皖南也做了一些调查和试掘工作。

这些工作,为研究安徽地区原始文化的谱系及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濉溪石山子遗址,是淮北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该遗址经1988年至1993年发掘,包含四期文化;其中一、二期文化面貌相近,时代较早,比较典型。

陶器以夹砂含蚌末的红褐陶为主,胎质疏松厚重。

常见纹饰有指窝纹、指甲纹、划纹、弦纹、堆纹、戳印纹。

流行半月形扁鋬手、竖装方形单孔或半月形双孔耳、鸟首形耳突等。

器形有釜、鼎、罐、钵、盆、孟、器盖、柱形支座等。

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石凿、石杵、石臼、石磨盘、石磨棒、蚌器、陶拍和鹿角靴形器等。

与一期文化相近的遗存,在宿州小山口和古台寺下层均有发现。

但后者不见双耳罐、鸟首形耳突、角质靴形器,时代可能略早。

小山口下层C—14年代测定,分别为B.C.6077-B.C.5720年(ZK--2622),B.C.5958—B.C.5650年(ZK--2621),距今约七八千年。

石山子一期文化遗存,与山东北辛文化大体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但有明显的地方差异,是分布于淮北及周邻地区一种新的原始文化类型。

与石山子二期文化相同的遗存,有凤台夹山口(1992年发掘)和怀远双古堆(1990年发掘)。

此时,除保留一期文化特点外,薄胎红陶略多,流行鸟首形耳突。

常见器形有侈口深腹釜,长锥形罐形鼎、钵形扁足鼎、杯、钵、盂及柱形支座等。

其文化分布可达沿淮地区。

1993年,在亳州后铁营发掘一处新时器时代墓地,清理墓葬30座。

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属二次葬。

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玉石器较少。

陶器以泥质黄褐陶为主,少数为泥质黑陶。

陶器种类较多,有之筒杯、觚形杯、鼓腹杯、罐形鼎、钵形鼎、釜形鼎、卷沿盆、平底碗、圈足碗、扁圆壶、豆、器盖等。

后铁营文化遗存与石山子二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时代略晚,或与大汶口文化早期相当。

淮北地区含大汶口文化因素的遗址分布比较普遍,约40余处,基本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除60年代和80年代发掘的萧县花家寺、亳州付庄等遗址外,近十年来发掘的遗址,有萧县金寨(1991年发掘)、宿州小山口中层、古台寺中层、芦城孜下层(1990年发掘)、蒙城尉迟寺下层等,为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蒙城尉迟寺,是淮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大汶口晚期聚落遗址。

1989年至1995年连续发掘9次,揭露面积近1万平方米。

共发现红烧土房址41间、各类墓葬210余座、灰坑160余个,以及兽坑、祭祀坑、广场、围壕等遗迹现象,出土各类文物数千件。

遗址分二期,一期属大汶口文化晚期,二期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遗址以大汶口文化遗存为主。

已发现的房址,围绕遗址中心分别以2间、4间、5间为一排,呈东南——西北走向四面排列,一般面积为10平方米,大者近30平方米。

室内平台普遍遗留器物。

墓葬集中分布在遗址北部,有成人土坑墓和儿童瓮棺葬,头向均为135°左右。

随葬品有多寡之别,多为日用陶器。

少数墓设二层台。

发现个别拔牙现象。

儿童瓮棺葬多为2——3岁的婴幼儿,葬具有2——4件陶器套合组成。

在大口尊上发现5中刻划符号,部分涂朱。

这些符号,与山东境内大汶口晚期发现的符号相同。

围壕环遗址构筑,椭圆形,南北跨度约230米,东西跨度约200米。

壕沟宽29.1——31.4米,深4.5米。

广场位于遗址南部,总面积约280米。

尉迟寺遗址是迄今为止大汶口文化保存最完整的聚落形态,布局之严谨,在我国史前考古中属罕见。

它作为一种新的史前聚落模式,学术价值颇高。

尉迟寺一期文化以陶器为主,常见器形有鼎、鬶、罐、壶、杯、大圈足豆等基本组合。

文化面貌具有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般特征,但自身特点也很浓厚,属于一个新的地方类型,即尉迟寺类型。

龙山阶段的文化遗存,除蒙城尉迟寺二期外,还有宿州小山口上层、古台寺上层、芦城子中层、灵壁玉石山上层以及固镇苇塘(1992年发掘)等。

这一阶段,石质工具较少,骨角器和蚌器较多。

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

常见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等。

轮制陶器普遍。

主要器形有罐形鼎、大口罐、子母口罐、平底盆、单把杯、双耳壶、高领罐、薄胎鬶、黑陶杯、浅盘豆、甗、平顶器盖等。

这一阶段的文化性质自身特点不明显,因地处河南龙山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相碰撞地带,两者因素兼有,其中早期与“王油坊类型”关系密切,至中晚期在京沪线东区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较多,如鬼脸式鼎足等在宿州小山口、芦城子均有出土,南可达淮河南岸的怀远禹墟。

蚌埠双墩遗址,经1986年至1992年连续三次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非常丰富,文化内涵很有特色。

陶器以夹蚌末粗砂红褐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器大胎厚,均为手制。

器表流行半圆形鋬手、鸟首形耳及扁牛鼻式耳等装饰,纹饰多素面,有蓖点、刻划、戳刺纹.并有少量的彩绘和红衣陶。

主要器形有罐形和钵形釜、瓶、小口罐、器座、矮圈足碗、钵、支座等,鼎较少。

生产工具,石器有锛、斧、网坠、砺石等,骨角器有锥、针、凿、镞、镖、匕、管和角质靴形器等,蚌器有锯、刀、匕等。

其中,以带鋬钵形釜、罐形釜、矮圈足碗、祖形支座、角质靴形器等最具特征。

该遗址分为两期,早期以带鋬钵形釜、牛鼻耳罐、红衣碗为主,鼎少见;晚期以带鋬罐形釜、盂、鸟首形耳罐、彩绘豆盘等为主,出现长锥足鼎。

在部分陶器底部刻划符号较多,有鱼、鸟、猪、蚕等动植物或几何形图案20余种,是研究汉字起源的极好材料。

遗址内含有大量的蚌壳和动物骨骼,表明当时采集和渔猎经济占有很大比重。

双墩遗址是沿淮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存,距今约7000年。

它的发现,为探讨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

1990年,发掘六安王大岗遗址,出土一批陶器及玉石器,陶器主要有高颈折腹釜形鼎、高圈足镂孔豆、广肩罐、盆、觚形杯、鬹、壶形器、瓮、缸、陶球等。

该遗址文化面貌比较复杂,含有薛家岗文化因素,但更接近肥西古埂文化遗存。

其时代介于古埂早晚期之间,填补了江淮中部原始文化中晚期谱系研究的缺环。

含山凌家滩是江淮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1998年秋再次发掘,发现祭祀遗迹1处、墓葬29座,出土遗物300多件,取得重要收获。

祭祀遗迹面积约500平方米。

祭祀遗迹上有祭祀坑和少量火烧痕迹,表面有不少石块。

墓葬均围绕祭祀遗迹分布,尤其是西、南两面比较密集。

墓葬均为土坑墓,有的叠压或打破祭祀遗迹。

墓葬大小不一,随葬品多寡不同,主要为陶器和玉石器。

陶器多红陶和灰陶,火候低,易碎。

器形有三足鬹、罐、壶、豆、杯等,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石器有斧、舌形和风形铲、锛、戚、环等,器形规整,磨制精致。

玉器较多,有龙、人、鹰、璜、玦、环、管、珠、铲、斧等。

尤其是衍尾龙形环、鹰形饰、人形诵、乳丁头石钻等比较罕见,甚为珍贵。

凌家滩遗址祭祀遗迹及氏族墓地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氏族社会结构、原始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薛家岗文化的研究,是重点发掘了安庆夫子城(1990年)和望江黄家堰(1997年)两处墓葬,其中黄家堰比较典型。

这批墓葬为氏族墓地,计发现56座,均为土坑墓,少数有二层台,并有叠压打破关系。

墓向均为东北。

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亦有二次葬。

随葬品主要有陶器和玉石器,一般为3-10件,大墓达30多件。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墓有猪下腭骨,1-6件不等,多放在墓主的头部和胸部。

M7内有大量的朱砂,其北端有用小石粒堆塑的鸟形图案,比较罕见。

出土遗物除陶器外,玉石器较多,有斧、锛、刀、璜、玦、管、簪、钺、珠等,材质有阳起石、透闪石、石英、玛瑙等,通体磨光,制作精良。

该墓地可分早晚两期,年代分别相当于薛家岗二、三期文化卿。

这两批墓葬的发现,丰富了薛家岗文化埋葬制度的研究内容。

皖南地区的原始文化发现较少,可分四类。

繁昌缪墩遗址是皖南地区所知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存。

遗址坐落在峨溪河床中,发现过成片的木桩,估计为干栏式建筑遗迹。

陶器以夹蚌末和炭的红黑陶为主,也有少量的泥质陶。

器类以平底器、圈底器为主,亦有少量的圈足器,未见三足器。

器形种类简单,有釜、罐、壶等,釜的形式较多。

在泥质陶器上有用戳印、蓖点、贝纹等纹样压印的精美图案,其手法与湖南安乡汤家岗大溪文化早期、宿松黄鳝嘴的陶器图案相似,但更显得原始。

缪墩文化遗存与河姆渡三、四层文化和马家浜下层文化风格比较接近,其年代大体相当,距今约7000年左右。

文化性质应归于长江下游地区原始文化系统。

晚于繁昌缪墩的遗存,有以芜湖蒋公山、莲塘,宣州孙埠下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以繁昌洞山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以及以马鞍山七庙田,郎溪欧墩,泾县四古墩、丁家塌、瑶庄等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三类遗存的时代分别相当于北阴阳营期、崧泽和良渚阶段。

文化内涵与宁镇地区相近,但相互之间缺环较大,尚需进一步研究。

新安江上游地区的遗址,主要有歙县新洲、桐子山、下冯塘等。

陶器多夹砂红陶,褐陶和泥质灰陶次之。

器形有鼎、豆、釜、壶、钵、罐、鬹等,其中以广肩垂腹壶和罐最具特征。

石器有斧、铲、锌、凿、网坠、半月形刀、柳叶形和三角形散等。

该地区原始文化含有崧泽、良渚文化的因素,时代当与之大体相当,其地方特色也比较明显,文化性质尚待确定。

另外,在黄山区蒋家山、龙王井,青阳中平等遗址,还发现了双肩石刀、马鞍形石刀,与江西山背文化相似,说明该区原始文化与长江中游地区原始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夏商周时期,境内曾发生过“桀奔南巢”、“征人方”、“淮夷兴邦”和吴越楚争夺江淮等重要历史事件。

建国以来,有关这一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有寿县斗鸡台、含山大城墩、屯溪西周墓、南陵千峰山土墩墓、舒城九里墩春秋墓、寿县蔡侯墓,以及肥西、阜南、颖上等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吴越楚蔡青铜器和群舒青铜器等。

这些发现,对研究安徽境内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中原和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近十年来,这一时期的考古又取得了新的收获。

1989年,发掘了枞阳汤家墩遗址。

遗址时代为商末至西周。

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铜器和陶器。

陶器以黑衣夹砂陶为主,并有少量的印纹硬陶共存。

纹饰有绳纹、菱形绳纹、附加堆纹,尤其菱形绳纹最多,颇具地方特色。

陶器有锥足鬲、袋足鬲、鼎、甗、斝、罐、篮、碗、豆、盆等。

铜器有臿、锛、镰、斧、镞、刀等。

在西周文化层中还发现陶范和坩埚残片,陶范上的器形与出土的铜质生产工具雷同,表明当地曾有铸铜作坊。

该遗址的文化面貌与江淮中部周文化相近,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怀宁跑马墩遗址于1992年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铜器和骨器等一批遗物。

陶器为大宗,主要有鼎、鬲、罐、盂、豆、钵、壶、缸、盘、碗、甗、纺轮、陶拍等。

遗址分两期,早期以夹砂黑皮陶居多,流行锥足盆形鼎,多甗;晚期以夹砂红陶为主,平足高多见,足上饰绳纹。

其时代早期为商周之际,晚期为西周早期。

该遗址出土的锥足鼎、带流三足盉、附环耳罐、圈足罐等,与潜山薛家岗商周文化一致,具有皖西南土著文化的特点。

六安东城都是一处重要的古城址。

该城址现保留南、北、西三面城垣,南北长310米,东西宽220米,城垣高9米,过去关于该城址的年代一直不清。

1997年,通过对该城址的解剖,发现城内堆积除含新石器时代晚期堆积外,主要为西周时期。

其城垣的构筑年代应定为西周。

该城年代的确定,为探讨六国的地望提供了线索。

继皖南古铜矿发现之后,近年来在皖南南陵围绕古铜矿、古城址和土墩墓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收获。

1989年至1991年,在南陵重点发掘了江木冲、刘家井、西边冲等3处炼铜遗址。

发现炼铜炉及残迹15座、残房基4座,出土一批重要的冶铜遗物和生活器皿。

在江木冲发现的3座炼铜炉比较重要,尤其是冰铜锭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掌握了采冶硫化铜矿技术,大大提前了中国冶炼硫化铜矿的历史。

据江木冲炉C-14标本年代测定,其跟钜今2755士115年,树轮校正年代为2815士115年,属于西周晚期。

刘家井、西边冲两遗址的年代略晚,约为春秋时期。

1997年,运用遥感技术对南陵牯牛山遗址进行了探查,并结合考古钻探和局部试掘,确认其为西周时期的古城址。

该城址属水城,外围由古水道即护城河环绕,南北长900米,东西宽750米,总面积70万平方米。

城内北半部有五个台地,其间以水道隔开,相互独立,水道均与外围护城河相通。

钻探表明,城内台地文化层含灰坑、灰层及红烧土较多.并有夯土遗迹,属于重要生活区。

城内南半部地势平坦,文化层较浅,包含物少,应为生产活动区。

城内出土遗物有陶器、原始瓷器、铜器和石器,其文化面貌与宁镇地区湖熟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

牯牛山古城址的建造方式与江苏淹城类似,带有南方特色。

南陵是皖南土墩墓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1996年至1998年,应用遥感技术对该县境内的土墩墓进行了初步调查。

土墩墓主要沿漳河及支流分布,计发现千峰山、吴家大山、九龙凸、戴家汇等土墩墓群23处,确认现存土墩墓3019座。

这项研究工作,对总体上了解南陵境内土墩墓的分布、数量及特点,有着积极的意义。

南陵境内发现的古城址、铜矿遗址和土墩墓群十分重要,三者之间的年代和文化面貌基本一致,内在关系紧密。

这一现象决非偶然,它表明西周至春秋时期,南陵曾是皖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巾心,对研究吴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和青铜器,各地均有发现。

1992年,在六安金陂塘发现3座西周晚期墓葬。

其中1号墓规模较大.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连墓道总长23.4米,宽8米,深8.5米。

出土器物较少,计有黑衣陶罐26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

1989年,在六安走马岗发现一座春秋中期墓葬,出土铜器有尊、盘、鬲形盉、勺、盖、柄等,另有原始瓷碗和印纹硬陶碗。

其中鬲形盉,与舒城凤凰嘴、怀宁人形河等地出土的相同。

1994年3月,桐城长岗出土一批春秋时期的铜器,有尊、鼎、矛、锛等。

这些墓葬及铜器的发现,为研究群舒的文化面貌提供了资料。

铜陵是青铜器发现较多的地区。

近年来,在境内的金口岭、谢垅、董店、西湖等地点集中出土4批春秋中晚期青铜器,多为墓葬出土。

器形主要有鼎、牺鼎、甗、盉、甬钟、矛、戈、剑、镞、车軎等。

这些青铜器,除有吴越文化的越式鼎、无首剑等外,还有群舒铜器中常见的牺鼎、弦鼎和带流鬲形盉等,表明这一地区的青铜文化与群舒文化有较多的交流关系。

1995年,青阳龙岗发现2座春秋晚期墓。

其中l号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

墓内置有一椁一棺,并有陪葬棺和边箱各1个。

其主棺系用整段圆木剖制而成的独木棺,比较特殊。

出土随葬品有铜器、陶器和竹木漆器等,吴越文化特征比较明显。

该墓还出土2件铜鼎,与楚式鼎雷同,风格一致,为研究吴楚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实物例证。

战国时期,安徽全境渐为楚属.因而考古发现的各种遗址、遗迹、墓葬和遗物特征多具楚文化色彩。

战国初年,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一度称雄江淮。

但为时不久,楚国重返淮河流域,于公元前447年灭蔡,公元前333年灭越,扩地泗上、远至江南,形成了势力强大、版图空前的南方大国。

考古发现的战国遗址与遗迹主要有以寿县寿春城为代表的一批古城址,南陵至铜陵一带发现的战国秦汉古矿冶遗址,还有寿县、贵池等县市发现的楚金币、铜器窖藏,肥西、固镇、巢湖、广德、临泉等20多个市县发现的楚贝币窖藏等。

战国墓葬群的发现以寿县、长丰、六安最多,分布最为集中,发掘的材料也最多。

其他在宣州、潜山、舒城、淮南、蚌埠、凤阳、枞阳、安庆等地也有一些发现,多属于小型的楚墓、越墓。

在重要遗物的发现方面,寿县出土过“大焤”铜牛、“鄂君启金节”,凤台出土过“大焤”铜量,繁昌出土过楚贝币钱范,巢湖出土过楚砝码,寿县、六安、阜南等地发现过为数多少不一的楚金币,阜阳市所属各县市还出土过不少战国有铭兵器,淮南、合肥、蚌埠等许多地方出土过楚五山镜、四山镜以及其他式样的铜镜等。

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中心东移。

公元前278年楚都迁陈;考烈王十年(前253年)又徙钜阳(今安徽太和县境内);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郑”(《史记·楚世家》),直到秦灭楚国,寿春一直是楚晚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关于寿春城的地望,古今皆以为在寿县。

但其具体位置的确定,却是20世纪80年代才获得的科学结论。

80年代初,安徽省文物考古部门采取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钻探和发掘验证,确定了楚寿春城位于寿县城关镇东门外和东南方一带。

城廓西垣从今城南门向南经马家圩、小岗至范河村南250米处;城廓南垣从范河村南向东经葛小圩、小刘家圩至顾家寨一带;北垣和东垣因水患破坏,北部至柏家台一带。

该城南北长约6.2公里,东西宽约4.25公里,总面积26.3平方公里。

城外有护城河和天然河道,还有分布密集的陶瓷井,城内有城壕、纵横有序的水道。

宫殿建筑区、墓葬区、城区布局呈中轴线对称。

在柏家台南发现了一座大型建筑遗址,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

已挖掘的部分表明:

该建筑建在一个大型夯土台基上,基址面阔53.3米,进深42米,每间面阔5米多。

外围安放大型石柱础,附有一排小石柱础和两排槽形砖,地面铺设素面地砖,还发现大量凤云纹、树纹、云纹、四叶纹瓦当等,推测此为楚宫殿建筑的一部分。

江淮之间的楚墓,据不完全统计已发掘了200多座。

其中仅有几座战国早期墓,绝大多数为中晚期墓葬。

六安市城西2号墓是一座早期楚墓,长方形竖穴土坑,东端有墓道,重椁重棺。

椁室内分棺室、头箱、足箱和左右边箱。

主棺置于椁室中间,在右边箱和足箱中各放一具陪葬棺。

随葬器物有铜器、陶器、竹木器、玉器和皮甲片等。

椁周填青膏泥,棺作悬底,具有典型的楚墓特征。

战国中期的墓葬,在六安市城北窑厂发掘了40多座。

均为土坑竖穴,无墓道。

椁周多填青膏泥,少数墓积沙积石,葬具有单棺、一椁一棺或一椁重棺。

随葬品多见仿铜陶礼器,青铜礼器少见。

较典型的墓葬是1991年在城北窑I一发现的一座中期楚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

墓长6.4米,宽5米.一椁重棺。

椁室分成棺室、头箱、足箱、边箱四部分。

随葬品分置于各隔箱内:

头箱放铜礼器、仿铜陶礼器;边箱放兵器、车马器;足箱放衣物丝织品,计110多件。

在寿县至长丰一带,有3处分布密集的战国晚期墓葬区:

第一处是寿县寿西湖至双桥一线,为战国中型墓葬区;第二处是寿县八公山之南、肥水之北,为战国小型墓葬区;第三处是距寿县城30多里的长丰杨庙、朱集一带,为战国大型墓葬区。

《越绝书》记载的“寿春城东凫陵亢者,古诸侯王所葬也”,即指此处。

30年代曾两次被盗掘的长丰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和1977年至1982年发掘的长丰杨公11座楚墓,均是在此范围内的楚王室贵族墓。

李三孤堆楚王墓是迄今唯一可以确定的楚王之墓,也有学者认为是考烈王后、李园之妹的墓葬。

此墓东西长41.2米,南北宽40.2米,东端有一条22米长的斜坡墓道,坑口下每壁设9级台阶,总深度约15米。

因被盗掘,椁室布局不清楚,估计有多重棺椁,出土各类文物4000多件。

铜器上铸造或镌刻许多铭文,有“铸客”鼎(即楚大鼎)、“王后”鼎、“集脰”鼎、“王后”镐、“太子”鼎等等,为研究墓主身分及铜器铸造年代提供了文字依据。

在长丰杨公发掘的11座楚墓均为中型墓葬,其共同特点是地面上原都有高大封土堆,墓坑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坑中多为木椁,极少有石椁。

坑口以下均以台阶的形式逐层内收,一般有2至5个不等,台阶以下,斜收至底。

多数墓在后壁设二层台,墓道分斜坡与阶梯式两种。

大木椁内用纵横隔梁分成3至5室,椁室四周普遍填青膏泥:

常见两墓并列的现象,此特点与淮阳地区的楚墓相同。

随葬品以仿铜陶礼器为主,基本组合为鼎、豆、壶、盒、钫、罐、簠等,铜器多见兵器戈、矛之属,少见铜礼器。

值得注意的是杨公楚墓随葬大量的玉器,种类有璧、磺、佩、环、觹、圭、管和条形、三角形饰件,玉质坚硬,雕刻精细。

为其他地区的楚墓所罕见。

在寿县、舒城、潜山、六安、淮南、蚌埠、枞阳等地发现的一些小型楚墓,其特点是地面上一般没有封土,均为土坑竖穴,无墓道。

上层填土多经夯实,坑内填青膏泥。

葬具为一棺一椁,个别为重棺,椁室均小,有的仅能容棺。

舒城秦家桥2号墓的结构比较特殊,椁室外设头龛、边龛各一,室与龛之间有直棂窗相通。

这些小墓的随葬器物有铜、陶、玉、漆木器等。

陶器组合为鼎、豆、壶、盒;铜器为鼎、壶、盘、匜、盉、勺、戈、剑、镜等;漆木器有奁、盒、盘、耳杯、木俑、棂床、梳、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