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612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3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x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市×××高架快速路建设工程××

桥梁桩基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国建筑第×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ConstructionSeventhEngineeringdivision.corpLtd.

2012年6月

 

 

一、编制依据

1、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C-2011);

2、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3、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5、交通部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6、交通部标准《公路勘查规程》(JTG/TC10-2007);

7、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8、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年版);

9、国家标准《工程岩土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1、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2、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3、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4、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5、建设部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查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6、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和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2.1本工程为××市×××高架快速路建设工程×标段,起讫点桩号为K0+000~K9+999,全长9.9Km;主线设置平行匝道×对,分别位于规划×××以北、×××以南、×××以北和×××以南。

2.2桥梁采用水下C30混凝土的钻孔灌注桩基础,主线桥梁桩径一般为Φ200cm和Φ220cm两种,长度范围为11m~44m,匝道桥梁桩径一般为Φ120cm和Φ150cm两种。

全线桩基均为嵌岩桩。

三、施工条件

3.1、地形、地貌

(1)桥位区位于×××市×××路上,两侧建筑物较为密集,由于修建公路、桥梁、房屋等人类活动,原地貌形态略有改变。

根据地质勘察所揭示底层,根据形态+成因+微地貌特征,本桥位区地貌类型自南向北分为岩溶丘陵区(剥蚀残丘)、冲积平原区、冲~湖积平原区。

(2)K7+950~K10+210路段地貌类型属于岩溶丘陵区(剥蚀残丘),主要由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更新统黏土和古生界寒武系灰岩构成。

(3)K10+210~K11+150路段地貌类型属于冲积平原区,浅表部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统粉土,下伏基岩为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

(4)K11+150~K13+237路段地貌类型属于冲~湖积平原区,浅表部主要分布第四系全新统粉土、软塑黏土、粉细砂,含砂姜黏土,下伏基岩为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其间局部路段见燕山期侵入闪长岩。

3.2、地质条件

3.2.1沿线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特殊性岩土种类较多。

详见工程地质特征表。

工程地质特征表

层号

岩土名称

工程地质特性

1-1

填筑土

主要为路基结构层,中等~低压缩性

1-2

素填土

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有砖瓦、碎石等杂物,不均匀,强度低,透水性较强

2-1

粉土夹粉质黏土

稍密,中压缩性,轻微液化,工程地质特性较差

2-1A

黏土

可塑,中偏高压缩性,工程地质特性一般

2-2

粉质粘土夹粉土

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工程地质特性较差,易缩孔

3-1

黏土

可塑,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3-1A

粉细砂

中密,局部密实,含砂礓石,工程地质特性较好

3-2

黏土

可塑,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3-3

含砂姜黏土

硬塑,中偏低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4-1

含角砾黏土

硬塑,中偏低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RD

溶洞

以硬塑黏土夹碎石、风化岩屑充填

5-1

强风化闪长岩

风化强烈,呈砂土、砂石状,局部夹中风化硬块

8-1

强风化灰岩

岩体破碎,呈砂土、砂石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

8-3Y-1

强风化泥质灰岩夹页岩

岩体破碎,呈砂土、砂石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

8-2S-1

破碎状中风化砂岩

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8-2PS

破碎状中风化灰岩

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见溶蚀孔洞

8-3Y-S

破碎状泥质灰岩夹页岩

中风化,岩体破碎,呈砂石状,工程地质特性一般

5-2

中风化闪长岩

岩体较完整,属较软岩,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8-2

中风化灰岩

岩体较完整,属较硬岩,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8-2S

中风化砂岩

岩体较完整,属较软岩,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8-2T

中风化灰岩

岩体较完整,属较硬岩,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8-3Y-2

中风化泥质灰岩夹页岩

岩体较完整,属较软岩,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3.3自然地理情况

3.3.1水文

××地区水系主要属于沂、沭、泗水系中的泗运水系下游,上接微山湖,下泻骆马湖,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经徐州通过。

区内河流主要有京杭大运河、废黄河、奎河、房亭河等。

其中京杭大运河在徐州境内的支流自北而南有:

园河、掴城河、万寨河、荆马河、不牢河等。

区内湖泊、水库主要有云龙湖和大龙口水库。

3.3.2气候、气象

(1)××市气候属于南温带的鲁淮区,具有长江流域及淮河流域的过渡性质。

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

春秋季短,冬夏季长。

冬寒干燥,夏季多雨,春秋干旱突出。

(2)常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40.6℃(1972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22.6℃(1969年2月6日)。

(3)历年平均降水量842.5mm,最大年降水量1213.4mm(1963年),最大月降水量481.3mm(1982年7月)。

(4)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2261.9小时,最多年日照时数2592.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51%。

(5)历年平均风速2.6m/s,实测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5.8m/s(SSW),全年主导风向ENE(频率12%),夏季主导风向ENE、E、ESE(频率11%),冬季主导风向:

ENE(频率13%)。

(6)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5cm(1964年2月15日),最大冻土深度24cm(1968年1月2日)。

3.3.3地下水位情况

(1)桥位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层类型多、变化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的分布、埋深与含水层(体)的富水性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微承压水、基岩裂隙水、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

(2)稳定水位情况见下表:

稳定水位埋深最小值(m)

稳定水位埋深最大值(m)

稳定水位埋深平均值(m)

稳定水位标高最小值(m)

稳定水位标高最大值(m)

稳定水稳标高平均值(m)

0.70

3.50

1.47

33.45

34.56

34.42

3.3.4地下管线情况

施工地段没有提供管道资料图纸,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地下管进行探测,要先开挖样洞,弄清管线位置后再进行施工,遇到地下管道时注意加以保护。

四、施工方法

根据本标段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部分桩基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吊车安装钢筋笼,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运输车运输,采用导管法灌注混凝土。

钻孔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1)由于K7+950~K11+175(起点-PM95)路段上部土层较少,无砂性土层分布在该段,桩基较浅,且以中风化灰岩和泥质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而且为了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和施工期间尽力不扰民,桩长小于25米,所以采用人工挖孔桩。

(2)K11+175~K14+560(PM95-终点)上部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浅,浅部普遍分布有粉层夹粉质粘土,,以泥质灰岩加页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故采用冲击钻孔灌注桩。

4.1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4.1.1工艺原理

挖孔桩系人工挖孔成桩。

挖土由人工以上至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岩层用锤钎破碎或浅眼松土爆破开挖,开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部分,护壁厚度控制截面允许尺寸误差3cm,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箩筐内,垂直运输,在孔上中部安装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或搭三木塔,用1~2T慢速卷扬机提升或挖孔较浅时可用木支架或木辘轳,借助粗麻绳提升。

吊至地面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地下水采取随用吊桶(用土堵缝隙)将泥水一起吊出,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坑,用水泵抽排出孔外。

4.1.2作业特点

挖孔桩具有以下特点:

(1)施工机具操作简单

(2)占用场地少

(3)桩基质量可靠。

(4)对周围建筑无影响,环境污染少。

(5)可全面展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4.1.3机具设备

根据挖孔桩作业特点,选用以下机具施工:

电葫芦、水泵、通风机、风镐、空压机、混凝土搅拌机、吊车、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导管、钢筋调直机、钢筋切割机、电焊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镐、锹、吊桶、活动钢梯,防水照明手电筒等。

选用机具数量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4.2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4.2.1整体施工原则及顺序

(1)采用隔位挖孔的施工原则,在主线高架桥(PM1-PM95)桩基施工期间,拟配置47个人工挖孔施工作业班组,除第47个作业班组施工3个墩位的桩基外,每个班组负责施工2个墩位的桩基,即4根人工挖孔灌注桩。

(2)施工前所有桩基进行统一编号,每个作业班组在施工完所负责的施工区域中的1#桩后,开始施工位于下一个墩位的2#桩,同一墩位的两根桩基不得同时、接连施工,详见《人工挖孔桩总体布置图》。

4.2.2施工流程

见人工挖孔桩施工流程图。

 

场地平整

支护壁模浇注第一节混凝土锁口

安装活动井盖.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葫芦.吊木桶.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

第二节桩身挖土

土土

重复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

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

浇注桩身混凝土

土土

挖孔桩工艺流程图

4.2.3场地平整

(1)桥位区位于为徐州三环东路老路,混凝土路面较为平整,少许平整即可。

(2)施工前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安装破碎锤),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以桩径+80cm为直径的范围内老路路面破除,以便人工挖孔桩施工。

4.2.4放线定桩位

(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5cm×5cm,在桩面钉铁钉作为标志点。

(2)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控制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

(3)每次桩位放样不得少于4个桩位(控制桩),4个桩位两条对角线交点即为桩基中心点,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桩位放样示意图

(4)测量人员所放的每个桩位需附带高程,并在合适位置设立水准点,以便施工过程中测量高程。

4.2.5开挖第一节土方

(1)土层部分采用人工持铁锹进行挖掘,石层部分采用人工持风镐(需安装空压机)进行挖掘。

(2)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地控制开挖孔的截面尺寸。

(3)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1m为宜。

(4)遇到淤泥等软弱地基,每节挖深50cm为宜。

(5)开挖尺寸为:

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以桩径+护壁厚度(20*2=40cm)为直径开挖。

(6)每节桩身均呈八字形开挖,上口径为桩径+护壁厚度,下口径外扩10cm。

4.2.6护壁立模

(1)桩身护壁采用20cm厚的C30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护,地面上加30cm×30cm(高度*厚度)井口护壁。

护壁纵横向钢筋采用φ10@100mm的钢筋网格。

(2)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的联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柱身混凝土与护壁的粘结,也为了混凝土入模方便,护壁方式采用喇叭错台状护壁。

(3)护壁模板采用自制的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

钢模板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3mm,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6号槽钢钢圈紧,钢圈由两半圆圈组成,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注混凝土和下一节挖孔操作,浇筑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

(4)第一节护壁高出地坪(原路面)300mm,便于挡土、挡水。

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当混凝土强度达1Mpa即可拆模。

人工挖孔桩护壁示意图

4.2.7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

(1)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

桩孔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采用电葫芦升降吊桶进行运输,人工浇筑,人工捣实,混凝土强度为C30,坍落度控制在100mm,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4.2.8第一节桩身桩位检查

(1)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

(2)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

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3)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护壁出现裂缝或者破损,应人工凿除不小于破损面积1.5倍范围内的混凝土护壁,修整孔壁,使之平稳牢固,然后采用C30混凝土进行填充。

4.2.9架设垂直运输架

(1)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在桩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2)本工程桩径较大,采用电葫芦作提升工具。

(3)地面运土用手推车或翻斗车。

4.2.10安装安全保障设施

为保证施工安全,需安装的安全保障设施有:

(1)钢爬梯;

(2)安全带锚固端(可在地面开挖30cm*30cm*30cm的土槽,埋设φ20钢筋弯钩,C30混凝土浇筑);

(3)活动井盖

(3)通风机及通风管;

(4)井底照明设备;

(5)抽水泵(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若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水的措施,再进行开挖);

(6)路面安全防护围挡,具体布置形式见《人工挖孔总体布置图》。

4.2.11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

(1)待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初步凝固后,才可进行第二节桩孔的土石方挖掘运输工作。

(2)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应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4.2.12第二节护壁立模

(3)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的方法依次周转使用,即先拆除第一节护壁模板,然后将拆卸下的模板用于第二节护壁。

(4)模板支立好后,按第一节护壁钢筋的放置方法放置钢筋,模板上口留出50mm的混凝土浇筑口,接口处应捣固密实。

拆模后用混凝土或砌砖堵严,水泥砂浆抹平,拆模强度达到1MPa。

4.2.13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

(1)混凝土利用电葫芦升降吊桶送至孔底,人工浇筑,人工插捣密实。

(2)护壁混凝土可由试验确定掺入早强剂,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4.2.14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

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

4.2.15循环作业

(1)按照一、二节桩身的施工方法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2)每节桩身开挖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

4.2.16成孔检查验收

(1)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

做好施工记录,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2)人工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人工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顶面位置

50mm

测量检查

2

孔的中心位置

不大于5cm

测量检查

3

孔径

不小于设计桩径

测量检查

4

倾斜度

小于0.5%

测量检查

5

孔深

超过设计孔深不小于0.05m

测量检查

4.2.17制作及吊装钢筋笼

(1)对于较短的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

对于孔深较大的桩基,钢筋笼需要现场焊接的,钢筋笼分段长度不宜少于18米,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

现场焊接须采用单面帮条焊接。

(2)钢筋加工厂采用组移动式钢筋加工厂,三个移动钢筋加工棚拼装而成,每个钢筋加工棚6.0m*6.0m*3.5m(长*宽*高),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数量、位置进行灵活调配。

详见《人工挖孔桩总体布置图》。

(3)制作钢筋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

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

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

钢筋笼加工制作应符合下表要求:

挖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mm)

±10

保护层厚度(mm)

±20

箍筋间距(mm)

±20

中心平面位置(mm)

20

外径(mm)

±10

顶端高程(mm)

±20

倾斜度(%)

0.5

底面高程(mm)

±50

(4)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5)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当骨架长度在9m以内时可用两部平板车直接运输。

当长度超过9米时,应在平板车上加托架。

如用钢管焊成一个或几个托架用拖拉机牵引,可运输各种长度的钢筋笼,或用炮架车采用拖拉机牵引或人工推,也可运输一般长度的钢筋笼。

(6)钢筋笼放入前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垫块的间距在竖向不应大于2m,在横向圆周处不应少于4处。

(7)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

遇有两段钢筋笼连接时,应采用焊接(搭接焊或帮条焊),双面焊接,接头数按50%错开。

4.2.18浇筑桩身混凝土

(1)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灌注,最大水灰比0.5,最小水泥用量320Kg/m3。

(2)桩身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进行浇筑。

(3)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

分层高度以捣固的工具而定,每层50cm为宜,最大高度不大于1.5m。

(4)混凝土浇筑应超过桩顶设计标高10cm,以保证在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五、爆破技术方案

5.1整体设计方案

(1)竖井掘进爆破只有一个自由面且竖直向上,岩石的夹制作用大,单消耗大、飞石和冲击波向上飞散和传播。

因此必须在井口进行严格的防护,以避免爆破有害效应对周围建筑和人员的破坏。

(2)桩基直径有2米、2.2米,因此采用分层掘进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石质和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每次开挖1米左右。

采用手持风镐进行掘进,受工作断面的限制,只能采用平行空孔直线掏槽的方法。

5.1.1爆破参数的设计

5.1.1.1孔网参数的设计(以直径为2.2米的桩基为设计标准)

(1)炮孔深度(L)

根据掘进深度,确定炮孔深度为1.0至1.5米,此处取1.2米。

(2)炸包和炮孔直径(d)

手持式风镐钻垂直孔,孔径d取36mm,对于炸包,选取包装直径为32mm的岩石粉状乳化炸药或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这种炸药便于填装。

5.1.2掏槽孔的设计

(1)由于受开挖断面的限制,决定采用平行空孔直线掏槽方式,菱形布孔,中心为一空孔,四周布置5个掏槽孔,孔距分别为0.45米。

中心孔的孔深为1.2米,其余四个孔的孔深为1.4米。

(2)根据经验,装药系数一般取0.6~0.8,则装药长度为0.84~1.12米,此处取0.8米,则由此推出单孔装药量Q=0.5kg.

5.1.3辅助孔的设计

(1)孔间距:

0.3米

(2)孔深:

1.2米,单孔装药量:

Q=0.3kg

5.1.4周边孔的设计

(1)孔间距:

0.45

(2)孔深:

1.2米,单孔装药量:

Q=0.2kg。

孔网参数图如下图所示:

5.1.5装药方法和装药结构设计

采用连续装药的方法,耦合装药结构。

5.1.6起爆网络设计

采用电雷管串联起爆网络,掏槽孔先响(瞬发电雷管),其次为辅助孔(3段),周围孔最后响(5段),依次间隔时间为50ms,起爆网络见图示。

5.1.7爆破安全设计与校核

5.1.7.1爆破震动效应的控制

(1)根据萨道夫斯公式

V=K•(Q1/3/R)a

式中:

R-从测点到爆破中心的距离,M,此处为20米。

V-质点允许震动速度,cn/s

Q-爆破时一次齐爆最大药量(kg),此处为2kg;

K、a-与爆破场地的地质和岩石有关系的系数、衰减系数,此处K取100,a取1.5。

(2)带入得V=100*(21/3/20)1.5=1.58cm/s。

(3)比“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2.7-3.0cm/s小,因此爆破产生的震动不会对北面建筑物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在爆破时应先进行试炮,采取符合现场条件的爆破起爆药量。

5.1.7.2爆破冲击波的校核与控制

(1)由爆破冲击波计算公式

RR=Kn·Q1/2

式中:

冲击波安全距离单位为米;

Kn,系数,取1;

Q:

一次齐爆最大药量,2kg。

(2)代入得RR=1.414米。

(3)爆破冲击波的理论影响范围为1.414米,但冲击波在孔中传播衰减的速度慢,因此必须保证每一个炮孔都有一个良好的填塞质量合理的填塞长度,才能使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最大的消耗在孔中,作用于岩石。

5.1.8爆破个别飞散物的校核与防护

(1)桩基掘进爆破只有一个自由面(竖直向上),岩石的夹制作用大,因此必须在井口做好覆盖和防护。

(2)在井口先用钢筋网片覆盖在井口覆盖,且在钢筋网片上盖木盖,然后满铺棉被,并压砂袋两层。

5.2爆破施工方法

5.2.1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

见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流程图。

人工挖孔桩爆破施工流程图

5.2.2施工准备

(1)根据已批准的爆破方案,组织机械设备、施工作业人员入爆破现场;有工程技术人员向涉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2)对施工现场和其他项目进行管理,完成爆破无关的工作,根据爆破方案合理安排钻孔作业机具的位置,准备现场药包临时放置与制作场所。

(3)进入爆破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应佩戴胸牌或肩标,并应携带作业证。

(4)作业区周围交通要道和行人通道的地区应设置防护屏障,安排警戒人员,严禁与爆破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5.2.3标孔

(1)为了保证钻孔质量,钻孔前必须按照爆破设计的方案将炮孔位置、深度和角度清楚的标记在爆破体上,标孔工作应由方案编制小组完成。

(2)标孔时应事先清除爆破体表面的灰尘、积土和破碎层,在用红色油漆标记清楚或用粉笔统一的符号进行标孔。

(3)当遇到与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符时,方案设计小组成员应同有关人员现场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4)对不装药的空孔,除标定孔的位置外,还应在孔的周围做出特殊标记,以防与装药孔混淆。

5.2.4钻孔

(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孔的孔深、孔位和孔角钻孔。

(2)施工技术人员随时对孔的质量进行检查,质量标准为:

a.孔深:

当孔深小于50cm时,允许误差为2~4cm;

当孔深在50~80cm时,允许误差为3~5cm;

当孔深大于80cm时,允许误差为5~6cm;

当孔深大于100cm时,误差控制在7cm以内;

b.孔位:

标孔中心偏离距离不大于5cm;

(3)炮孔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封盖,以防堵塞。

5.2.5药包制作

(1)药包制作应在选定的安全场所内进行

(2)参加制作药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