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题报告.docx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题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
由常胜钦担任主持人的课题名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
我们于2013年12月上报课题申请、评审书,经巨野县教研室审批,于2014年3月26日正式立项。
2004年10月15日,省教研室委派南通市教学研究室、教科所(主任、所长)成达如等七人组成专家开题论证组到校现场开题,给予精心指导。
专家组成员有:
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如皋市教研室主任兼教科室主任姜健荣、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康衡、如皋市教研室教研员刘炜平、南通市教研室中学科科长陆子君、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林森等。
2、课题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我们开发和研究如皋地方文化校本教材,是基于以下思考:
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如皋地方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代代世世的如皋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一,也是145万如皋人民身份的标志,是凝聚如皋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的一个源泉。
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之下。
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的教育,实际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新世纪合格公民的需要。
⑵、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
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乃至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如皋地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蕴藏丰富,历来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让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也是在总体上增强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
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教育,其着眼点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繁荣具有如皋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实现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实现继承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如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而我们如皋县始置于东晋义熙七年,即公元411年,其时白蒲地区同时设置蒲涛县,石庄地区同时设置临江县。
古邑如皋有着3000余年的文明史,置县历史亦近1600年。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如皋市的人民群众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性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淳朴敦厚、勤劳俭朴的民风;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作风;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文风;刻苦自励、精于研究的学风;热情待客、诚实不欺的商风;……例如:
北京胡瑗、王观开一代儒风;明末冒辟疆、董小宛传千古佳话;清代许容、齐林领东皋印派之风骚;……千百年来名人辈出,硕果累累,优良传统和作风薪尽火传,代代不息,生生不止。
这些是我们如皋地方和人民的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和传统,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此,不仅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而且要使传统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使其在青少年的思想中生根、开花、结果。
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怎样使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我们在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充分体现如皋的历史传统,而且要体现出时代精神;不仅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倡导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美好情操,而且又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在编选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克服消极因素的同时,要突出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精神层面及其对现代的有益的借鉴意义。
⑸、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我国之后,克服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显得尤为急迫。
列宁说过,“要建设共产主义文化,必须学习、吸收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可置优秀文化传统于不顾,国粹主义固然是错误的,而在文化上搞民族虚无主义更是极其错误的。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中国之后,很多文化产品良莠混杂,对一代青年人往往产生不少负面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对外来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的同时,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开掘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就显得尤为急迫。
今天的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延续,今天的如皋是过去如皋的拓展。
历史的“因”,铸成了现实的“果”。
人们可以不提及历史,但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人为地割断历史。
事实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仍然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我们不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受传统文化的制约,更不能超越传统侈谈当代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如皋几千年的地方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凝聚力、消溶力、包涵力、再生力。
民族虚无主义者主张搞文化上的“全盘西化”,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毁于3500年前雅利安人的入侵;埃及文明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凭吊;欧洲文化的“家园”古希腊、古罗马,虽曾极盛一时,但也先后中断……世界上那些一度星汉璨灿的古老文明几乎全部光华暗淡过,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大幅度的“断层”,颇能引起后来者发出“白云千载,人去楼空”的感慨。
然而,只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一次又一次表现出
强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文化中不曾中断的古代文化,成为联结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炎黄子孙的强大纽带,成为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成为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丰富源泉。
我们的如皋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数千年生生不已,正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一个佐证。
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正是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是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是对现代社会广泛流传的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倾向的有力鞭笞。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是:
有力地策应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开发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
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突现,教育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
我国的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从“国定制”到“审定制”的转变,这一转
变为保证在统一要求、统一审订的前提下,编制出多种不同风格的教材,实
现中小学生教材“一纲多本”,构建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程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世界各国在课程开发、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过
许多可资借鉴的教训。
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
切地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是有
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
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
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实,考虑未来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
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教材。
如皋市别名雉皋、雉水,雅称东皋。
历史上的如皋曾包括今天如东、海安的部分地区。
它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是物产丰富的丰乐城。
古代的文化底蕴既是今日如皋人民前进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力材料。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人文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我们把如皋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开发,可以填补如皋地方校本课程的一项空白。
3、课题研究的目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⑴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在学习国内外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在过去办学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搭建强有力的研究机构,广泛征求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支持与帮助,本着培养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特色突出的学生和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的目的,拟通过三年左右的实验、研究,开发极富时代特征、如皋特色及蒲中特点的校本教材,促进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协调发展,探索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
对学生来说,目的是使他们能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
对教师来说,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有三个方面:
校本教材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
①开发机制:
着重研究编写《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创造性。
其一,关于校本教材的科学性。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作为校本教材,其科学性体现在:
它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无所不包,它应有适度的范围和重心。
它既以如皋地域的人群为主要对象,当探求和介绍各个社会各个时代“如皋人”所创造的生活情境、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所期盼的人生意义、所遗留下来的特具文化价值的成果。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首先应该是一面镜子,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所有史料的取舍都应该有根有据,切忌任何意义上的主观臆断和歪曲虚构;同时它又不是形而上学地反映历史,而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做到有取有舍,体现“厚今薄古”、“古为今用”、为现代教育服务。
丧失了科学性,则失去校本教材的灵魂。
其二,关于校本教材的普适性。
所谓广义的“普适性”,是指不受地域、民族、阶级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局限,被全人类共同接受、共同享用、共同创造和发展。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所体现的“普适性”是狭义的,它是有特定区域限制的普适性,它以数十万如皋市中小学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生活在如皋地域之中或之外的“如皋人”的阅读需要。
教材的编写语言应准确、简洁、活泼、明快、易懂、宜用,富有文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鲜明的教育实效。
失去了读者群的校本教材会成为丧失生命力的“废品”,普适性是校本教材赖以存在和发行的根本。
其三,关于校本教材的创造性。
批判是R·默顿所说的“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的实践,它要求课题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成果,不轻易确认和接受,而应在经验和逻辑的基础上反复考察、避免谬误。
批判是理性的、革命的,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科学继承和发展的前提。
创新是科学生命力的体现,它是批判的继续和必然发展。
批判和创新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衍生出校本教材的创造性,构成校本教材的鲜明个性。
我们的教材开发工作从批判开始,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又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批判与创新相辅相成,推动教材编撰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展,这正是使我们的认识无限地趋近客观真理,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理的必然要求。
因此,戮力同心,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教材的创造性,是课题组的重要使命。
②使用机制:
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在本校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两个起始年级试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使用人数为:
初一142人、高一1258人,计22个教学班级。
每周开设1节课时,列入校本课程范围。
至2009年6月止,通过三年滚动教学,覆盖全校4007名学生(其中初中399人、高中3608人),计66个班级。
经过三年试用,边使用边修改,最终完成定稿,交由正式出版社出版,并向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申报,争取列入全市范围兄弟学校可以选择使用的校本教材。
对使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过程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效果及时注意总结、交流和研讨,形成文字资料档案。
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课题的教育意义体现在教材的使用上。
③评价机制:
2009年9月至12月组织教育专家、历史学科同仁及有关师生代表对《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较客观的综合评价报告。
⑶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
教材的编写
1、概论篇:
从如皋地域和历史演进的特点,扼要揭示:
⑴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源泉;⑵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根基;⑶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遗产;⑷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演变及特点;⑸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融合与冲突;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如皋地方历史文化。
2、文学篇:
据现有资料,文学篇时限上溯至唐宋,下限至现在。
扼要介绍:
⑴如皋地方文学的沿革;⑵如皋地方历代名人名著;⑶如皋地方著名现代作家及代表作;⑷如皋地方文学团体与刊物。
3、戏剧篇:
据现有资料,戏剧篇时限上溯至明、清,下限至现在。
扼要介绍:
⑴如皋地方戏剧的沿革;⑵如皋地方主要剧种;⑶如皋地方戏剧创作;⑷如皋地方著名的演出团体。
4、音乐篇:
据现有资料,音乐篇时限上溯至宋代,下限至现在。
扼要介绍:
⑴如皋地方音乐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的戏剧音乐;⑶如皋地方的民间器乐;⑷如皋地方的民歌及参赛佳绩。
5、舞蹈篇:
据现有资料,舞蹈篇时限上溯至明代,下限至现在。
扼要介绍:
⑴如皋地方舞蹈的沿革;⑵如皋地方民间舞蹈精品介绍(如皋莲湘、如皋花担、如皋耥子灯、如皋倒花篮、如皋扒沟狮子、如皋木虾舞。
)
6、书画篇:
据现有资料,书画篇时限上溯至元代,下限至现在。
扼要介绍:
⑴如皋地方书法沿革;⑵如皋地方印章沿革;⑶如皋地方绘画沿革。
7、工艺篇
据现有资料,工艺篇时限上溯至东晋,下限至现在。
扼要介绍:
⑴如皋地方灯彩的沿革;⑵如皋地方风筝的沿革;⑶如皋地方贴绒的沿革;⑷如皋地方木偶的沿革。
8、文博篇:
据现在资料,文博篇时限上溯至1957年,下限至现在。
扼要介绍:
⑴如皋地方文博事业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⑶如皋地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⑷如皋地方其他文物点要揽;⑸如皋地方的重要考古发掘;⑹曲艺、摄影、图书、电影等。
9、人物篇:
人物篇拟选取60位如皋地方名人,按时间年代顺序逐一作介绍:
(1)吕岱;
(2)胡瑗;(3)王观;(4)王觌;(5)王俊义;(6)郭师古;(7)冒梦龄;(8)黄经;(9)李之椿; (10)李渔;(11)冒襄;(12)董小宛;(13)蔡含;(14)沈歧(15)许容;(16)姜任修;(17)石学仙;(18)冒春荣;(19)姚鹏春;(20)黄振;(21)姜恭寿;(22)范驹;(23)乔人;(24)戴联奎;(25)熊琏;(26)陈国璋;(27)顾锡爵;(28)沙元炳;(29)顾仲起;(30)沈卓吾;(31)许树桧;(32)冒广生;(33)陈一清;(34)沙元榘;(35)俞铭璜;(36)沈序;(37)黄七五;(38)戴师古;(39)宗教忱;(40)蒋峻基;(41)黄星楼;(42)许大同;(43)陈膺浩;(44)张德义;(45)冒舒湮;(46)吴敬基;(47)薛宝田;(48)邱陞;(49)何坤;(50)王玉文;(51)徐家瑾;(52)何景平;(53)季恺;(54)张正藩;(55)沙白;(56)叶邦瑾;(57)徐浩泉;(58)蔡迪;(59)黄蓓佳;(60)刘培林
10、民俗篇:
民俗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生活习俗和农历岁时,如:
(1)礼节;
(2)婚俗;(3)生育;(4)寿辰;(5)丧葬;(6)春节;(7)灯节;(8)清明节;(9)端阳节;(10)六月六;(11)中秋节;(12)重阳节;(13)冬至;(14)腊月、腊八、送灶、除夕等。
另附方言词句撷要60余条。
11、特产篇:
特产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一些久负盛名或驰誉海内外的土特名产和名菜名点,如:
(1)董糖;
(2)如皋火腿;(3)白蒲茶干;(4)白蒲陈元酒;(5)林梓潮糕;(6)如黄鸡;(7)如皋东串猪;(8)如皋白萝卜;(9)白蒲黄芽菜;(10)如派盆景;(11)吴窑山羊;(12)蟹灌鱼丸(蟹包腐);(13)如皋汤包;(14)水晶肴蹄;(15)董肉(跑油肉、虎皮肉);(16)如皋三醉;(17)赛海参;(18)芝麻肉;(19)扒红蹄;(20)五仁馒首;(21)如皋香肠;(22)如皋肉松;(23)“东皋牌”萝卜条;
12、人口篇:
人口篇由三个部分合成:
⑴关于姓氏的常识;⑵如皋人口变迁概况;⑶如皋主要姓氏寻踪溯源。
13、长寿篇:
长寿篇由三个部分合成:
⑴如皋长寿现象概述;⑵对119位人瑞的抽样调查;⑶长寿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
第二个方面:
教材的试用和推广
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本校起始年级连续三年试用本教材,着重探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的使用价值、创新程度和实际效果。
列入如皋市校本教材使用范围后,着重探讨6所省级重点中学和本镇范围初中使用本教材的实际效果。
第三个方面:
教材及课程的评价(略)
二、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关教育方面的文件:
1994年8月《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国家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课程论等基础理论:
⑴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辩证的科学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撑。
如皋地域的人们在形成对于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一般世界观(宇宙观)时,必然或首先会形成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即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是存在和意识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贯彻和特殊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同时强调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劳动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关系,地理环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人口作为自然前提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劳动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等等,以及作为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经济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对我们编撰《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⑵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即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也是课题组开发校本教材理论基础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关于世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规律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观点、关于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诸多规律和范畴(如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等)、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观点以及衍生出来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等等,都是我们开发校本教材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
尤其是,为了正确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做到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从而促进理论思维的发展,并进而完成向实践的飞跃,在实际运用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教育效益,我们就应当自觉地遵循辩证逻辑,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把唯物辩证
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阐明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理论思维,揭示出思维形式和过程的辩证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即辩证逻辑。
我们的编写开发工作应当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三者一致性。
⑶创新的理论思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思想武器。
胡锦涛同志指出: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
尤其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
快。
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
根据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理论工作上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也是全体《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编撰者的重要责任。
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课程,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不断开拓新境界,提出新观点,创建新学说。
此外,还必须敢于冲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不拘泥于某些个别词句,不固守某些确已过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