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389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docx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

StandardizeTheManagementMechanismToMakeThePersonnelInTheOrganizationOperateAccordingToTheEstablishedStandardsAndReachTheExpectedLevel.

编订: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编号:

KG-AO-6987-93

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安全施工要点(正式)

使用备注:

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气化铁路的组成概述

  一、 AT供电方式

  简要的说,接触网馈出线侧带有自耦变压器,变电所馈出线电压为55kv的叫AT供电方式(见附图1)。

AT供电方式的优点是供电距离长(牵引变电所间隔100km左右),供供电臂末端电压降小;缺点是结构复杂(增加正馈线、AT所),投资费用高。

目前在高铁多采用。

  二、 BT供电方式

  BT供电方式也叫带回流线供电方式(见附图2),变电所馈出线电压为27.5kv。

BT供电方式的优点是结构较简洁,投资费用适中;缺点是供电距离短(牵引变电所间隔50km左右),供电臂末端电压降对运输有影响(相对于AT方式,在单位长度内,供电臂末端数量多)。

我国绝大部分电气化铁路及200km/h客货共线线路采用此种供电方式。

  三、 接触网的基本结构

  接触网的基本结构:

在铁路线路区间地段,是由支柱基础,支柱,腕臂(包括平腕臂、斜腕臂、腕臂),定位器(含定位管),接触导线,承力索,回流线,架空地线和其相关的支持件(托架、底座)及绝缘子(棒式、悬式及复合绝缘子)组成(见附图3)。

AT供电方式在组成结构中增加了正馈线。

在站场地段,除上述构件外,在岔区以内采用软横跨或硬横梁形式。

软横跨形式由软横跨支柱,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绳,下部定位绳,直吊线,斜吊线,定位器及相关的支持件(托架、底座)及绝缘子(棒式、悬式及复合绝缘子)支撑接触网的承力索,接触导线,回流线,架空地线的布置。

硬横梁形式则由硬横梁支柱,硬横梁,吊柱,腕臂,定位器及相关的支持件(托架、底座)及绝缘子(棒式、悬式及复合绝缘子)支撑接触网的承力索,接触导线,回流线,架空地线的布置。

  四、 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的结线方式分“桥接”和“T接”,主要和外电源供电系统有关,在牵引变电所下一级有AT所,开闭所,分区所。

与线路施工现场很少有因果关系,且不做详细了解。

  

   

   

  

   

  

   

   

  

  既有线电气化区段安全施工

  一、 安全施工报审程序

  在广铁集团公司辖区施工,要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51号文件精神,按照广铁(集团)公司《广铁(集团)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运发〔2010〕125号、165号)文件要求,做好既有铁路线施工安全工作。

  既有线电气化区段施工的报审程序:

与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及施工配合协议→办理施工许可证→报批施工方案→提报月施工计划→向相关单位发施工电报→提报日施工计划→施工前碰头会(枢纽地区施工)→填写运统-46表→施工→消点(运统-46表签字)→施工后总结会(枢纽地区施工)。

  1、施工单位与在施工区段的设备管理单位(如工务段、电务段、通信段、供电段、车务段、公安派出所等)签订安全协议和施工配合协议,界定各自承担的安全责任和配合范围,现场施工、配合人员的职责及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在与上述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和施工配合协议后,携带上述协议找广铁集团公司相关业务处会签后,到建管处办理施工许可证,同时获得广铁集团公司信息平台的账号及密码。

  3、编制施工方案,同时报送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由运输部门牵头,会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安监单位或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或优化,经施工方案审定会批准后方可启动下一步程序。

  4、在施工方案获得批准后,于每个月的十五日前,在广铁集团公司信息平台按工作日为单位提报月施工计划(样表见附表1)。

  5、每月底,根据广铁集团公司信息平台批准的月度施工计划,向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发施工电报(见附件1),通报施工项目、地点、里程、时间、配合单位、施工负责人及影响范围。

  6、距开始施工前3天16:

00时前,在广铁集团公司信息平台提报日施工计划(样表见附表2),次日浏览是否批准。

  7、在距计划施工天窗点前1小时,到车站运转室办理请点手续,认真填写运统-46表。

  8、在天窗点批准并下达了封锁命令后,在命令批准的时间和范围内组织施工。

  9、在命令批准的时间和范围内组织施工完成后,向行车部门报告施工完成,人员、机具安全撤离施工现场,在运统-46表中签字并消令。

  10、按照广铁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在枢纽地段施工,必须在天窗点计划实施前一日,由所在车站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将协调会布置事项及人员签到表(样表见附表3)电传施工台;在施工完毕消点后要召开施工小结会。

  二、 施工机具、人员安全生产过程控制

  1、在任何情况下,施工机具、人员不得侵入未封锁线路规定的铁路建筑限界。

  2、在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施工作业,必须在得到行车部门许可,下达封锁命令后,方可在命令指定的地点、里程、时间、范围内施工,严禁没有接到命令提前施工或超范围施工。

  3、在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和机具除接到行车调度封锁线路的命令外,还必须在电调下达停电命令并执行完毕,经现场验电确认停电,安装好接地线后,方可在命令指定的地点、里程、时间、范围内施工。

  4、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施工人员和机具,要在线路安全限界以外进行施工作业。

要设置安全防护人员,随时了解、注意邻线的来车情况,监护、防止施工机具和人员侵入限界施工作业。

  5、在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和机具必须在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以外施工,不得越过“邻线有电”警示牌。

  6、在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施工作业,必须遵循受令→封锁线路→停电→验电→接地→施工→清场→撤离→拆除接地→消令的程序。

  7、点内施工完毕,必须检查施工机具、器材、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段后,由施工负责人向驻站防护员报告,请求消令。

  三、 既有设备、设施安全防护保护

  1、在既有线施工中,必须对既有线设备、设施进行有效地防护保护。

  2、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动用或重新调试既有设备的,必须有设备管理单位配合施工人员在场,动用或重新调试开通前,必须会同设备管理单位现场配合施工人员对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开通投运。

  3、在既有线施工中,对临时改变现状的设施(如水沟,道砟,电缆沟,防护栅等),要在封锁点内尽量予以恢复,对不影响行车安全的,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恢复原状。

  4、在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施工如有断轨作业时,必须将断轨范围外的钢轨用电缆或导线联通后,方可进行断轨作业。

  5、在既有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局部改造施工中,要注意相关专业间的相互影响。

如接触网支柱是否影响信号机的位置,高柱信号机的位置是否在接触网锚段关节内,高压带电体距信号机的安全距离能否保证等。

  200km客货共线及客运专线接口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工作

  一、综合接地

  1、使用相关仪器(如QJ-42型双臂电桥),测量检查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线在桥墩,桥梁(包括梁片间),隧道各段衬砌中(焊接质量)和路基中的横向连接线应可靠连接。

  2、使用相关仪器,检查测量桥墩、桥梁(包括梁片间)、桥面系防撞墙或挡渣墙、信号电缆槽、接触网基础、隧道中的接地端子应与钢筋网中的接地线可靠连接(导通试验)。

  3、使用相关仪器(如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桥墩,路基,隧道的综合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二、过轨管施工

  1、检查核实过轨管的埋设位置、数量,型号(材质及管径)应和设计要求相符。

  2、核对过轨管的埋设位置应与为其服务设备、设施(GSM基站,中继站,红外线机房,箱式变压器,信号机)相匹配。

  3、对所有过轨管必须进行导通试验,特别是隧道区段。

强调做好管口的保护措施,防止异物进入堵塞。

  三、接触网基础施工

  1、认真复核接触网基础的平面布置位置,接触网基础距线路中心的限界(允许误差+50mm/-0mm)和基础水平面(允许误差±20mm)应符合要求。

基础螺栓间的距离(螺栓相邻间距±1mm,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应符合要求。

  2、检查接触网基础接地端子应与基础钢筋网中的接地线可靠连接;测试接地端子应符合要求。

  3、检查复核拉线基础的螺栓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基础底板锚环钢板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隧道槽道施工

  1、检查核对隧道接触网槽道位置,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隧道接触网槽道两部件布置应平行,槽道内应填充防浆填充物。

  3、隧道下锚补偿装置槽道各部件的垂直度,水平度,平行度及距地面距离应符合要求,槽道内应填充防浆填充物。

  4、隧道接触网槽道及下锚补偿装置槽道安装底面应高出隧道壁5~10mm,不应出现陷入隧道壁的现象。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TheNameOfTheCompanyOrOrganization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