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292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docx

二恶英铅二氧化硫污染的产生与治理

 

试析二恶英污染的产生与治理

1.前言

       二恶英是指含有二个或一个氧键连结二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

由于氯原子在1-9的取代位置不同,构成75种异构体多氯代二苯(PCDD)和135种异构体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通常总称为二恶英(Dioxin),其中有17种(2、3、7、8位被氯取代的)被认为对人类和生物危害最为严重。

       二恶英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

它是一种含氯的强毒性有机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只有通过化学合成才能产生,是目前人类创造的最可怕的化学物质。

例如:

0.1克的二恶英毒量就能致数十人死亡,致上千只禽类于死地。

该化合物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有致癌、致畸形及生殖毒性,可造成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

高浓度二恶英可引起人的肝、肾损伤,变应性皮炎及出血。

它一般用皮克(10-12克)或纳克(10-9克)来计量。

越战期间,美国在越南撒下大量除草剂,其中混入了二恶英,受害地区出生了大量的畸形儿,事后被证实为二恶英所致。

       二恶英在环境中已存在了数千万年,通常浓度很低,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带有微量二恶英。

环境中的二恶英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

在工业化国家,环境中二恶英浓度于七十年代达到峰值,其后下降。

垃圾焚化、氯气脱色、香烟燃烧、六氯酚和五氯酚的生产过程、燃烧用五氯酚或三氯笨酚处理过的木材都可产生二恶英。

二恶英性质稳定,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年,气态二恶英在空气中光化学分解的半衰期为8.3天,在人体内降解缓慢,主要蓄积在脂肪组织中。

2.二恶英的产生途径及机理

2.1.二恶英的产生途径

       在焚烧过程和化学反应中二恶英是由苯环与氧、氯等组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其中毒性最强的为2、3、7、8四氯联苯(2、3、7、8TCDD)。

 

 

 

          二恶英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完全由人为污染造成。

其来源包括:

(1)苯酚类的除草剂的生产过程和燃烧过程及对用这种除草剂喷洒过的植物的燃烧过程;

(2)造纸厂在纸浆的氯气漂白过程中漂白废液;

(3)焚烧含有石油产品、含氯塑料(聚氯乙烯)、无氯塑料(聚苯乙烯)、纤维素、木质素、煤炭等垃圾物;

(4)含铅汽油的使用;

(5)烟草的燃烧;

(6)在农药生产和氯气生产过程中以副产品或杂质形式产生二恶英;

(7)灭螺用的五氯酚钠含有痕量二恶英。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城市垃圾的不完全燃烧是城市二恶英的主要来源。

表1:

二恶英的产生途径

(单位:

g,TEQ/yearTEQ为毒性当量) ──加强重点行业工业废水治理,淘汰落后产能。

重点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印染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等

 

 

发生源

发生量(g,TEQ/year)

城市垃圾焚烧

3100-7400

有害废弃物焚烧

460

医疗废弃物燃烧

80-240

下水污泥燃烧

5

炼铁、炼钢

250

汽车尾气排放

5

纸浆处理黑液

40

造纸、板纸

2

纸浆碳化燃烧

3

RP

24

合计

3945-8405

 

 

                                                            (资料来源:

京都大学平岗教授,1990年,日本)

2.2.二恶英的形成机理

      城市垃圾焚烧炉中二恶英有两种成因:

一是二恶英类物质混入垃圾,二是焚烧炉在燃烧垃圾过程中产生二恶英,其机理相当复杂。

有关研究认为,焚烧垃圾时,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如下:

2.2.1.高温合成:

即高温气相生成PCDD。

       在垃圾进入焚烧炉内初期干燥阶段,除水分外含碳氢成分的低沸点有机物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形成暂时缺氧状况,使部分有机物同氯化氢(HCl)反应,生成PCDD。

焚烧技术标准中是根据一氧化碳浓度判断供氧不足状况的,图2示出了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与PCDD浓度的关系。

 

 

 

2.2.2.从头合成:

在低温(250~350℃)条件下大分子碳(残碳)与飞灰基质中的有机或无机氯生成PCDD。

       残碳氧化时,有65%~75%转变为一氧化碳,约1%转为氯苯转变为PCDD,飞灰中碳的气化率越高,PCDD的生成量也越大。

  

2.2.3.前驱物合成:

不完全燃烧及飞灰表面的不均匀催化反应可形成多种有机气相前驱物,如多氯苯酚和二苯醚,再由这些前驱物生成PCDD。

       高温燃烧产生含铝硅酸盐的原始飞灰中含有不挥发过渡金属和残碳。

飞灰颗粒形成了大的吸附表面。

飞灰颗粒在出炉膛冷却的同时,颗粒表面上的不完全燃烧产物之间,不完全燃烧产物与其它前驱物之间发生多种表面反应,另一方面与不挥发金属及其盐发生多种缩合反应,生成表面活性氯化物,再经过多种复杂的有机反应生成吸附在飞灰颗粒表面上的PCDD。

焚烧垃圾温度为750℃且氧过剩时最易生成不完全燃烧物。

       具体哪一种机理起主导作用取决于炉型、工作状态和燃烧条件。

生成PCDD的前提可以概括为:

存在有机或无机氯,存在氧,存在过渡金属阳离子作为催化剂。

 

3.对策

3.1.治理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小型垃圾焚烧炉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

许多小型垃圾焚烧炉在低温处理垃圾时,往往会排出二恶英,大约80%~90%的二恶英是从中排放出来的。

焚烧炉中氯的结合力很强,与其他元素反应后可生成氯化物,是产生二恶英的祸源,其氯化氢(HCl)气体是二恶英的元凶。

此外,与氯相同,卤素系的溴、氟、碘等也有阻燃特性,会在炉内火焰表面形成低温层,产生二恶英。

对策是将氯、溴系列的塑料从垃圾中严格分类出来,绝不可一概焚烧。

值得注意的是,聚乙烯中不含氯原子,即使燃烧成万吨,也不会产生二恶英。

在800℃以上高温焚烧垃圾,充分分解,可防止二恶英形成。

现在介绍两种日本焚烧炉。

3.1.1.夏日式焚烧炉

       用蓬莱石作催化剂投入炉内,可大幅度分解氯化气体。

蓬莱石产于日本爱知县蓬莱山,属石英片岩一种,其中SiO2占80%~90%,Al2O3占8%~9%,高温达850℃时,可使97%的氯化氢分解并消除。

3.1.2.熔融式焚烧灰工厂

       日本东洋环境工程公司设计了规范化、低成本的循环炉熔融焚烧灰工厂,将焚烧炉的焚烧灰重新加入炉中,使之烧成熔渣。

首先用筛子中的磁力选择器将灰中异物除掉,再将灰投入炉内。

炉旋转运行并在140℃温度下将灰熔融成熔渣,使灰从排放口落入水槽,被水中传送袋回收,不仅防止二恶英的生成,还可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熔于熔渣中,变为无害物。

熔渣可制成建材或铺路材料。

3.2.治理措施

      现在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在以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都制定了防治二恶英污染的具体措施。

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扩大环保宣传和关于食品卫生的宣传,加深人们的环保意识、包括对二恶英危害的认识。

3.2.2.限制污染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加强对垃圾的管理。

例如限制垃圾总量,加强废物(尤其如聚氯乙烯塑料袋等、焚烧后易产生二恶英的废物)的回收再利用,限制焚烧垃圾量。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对含氯化合物垃圾有的可用填埋处理。

对于焚烧炉,则要限制二恶英的排放量,确定允许排放的最高浓度限量标准。

以统一的ngTEQ/立方米(纳克ng=g×10-9)表示,各国的限量标准如下:

德国和荷兰0.1、美国0.1~0.3、加拿大0.14、日本暂定为80(2002年以前)。

为了减少二恶英的排放,在焚烧炉的规模、结构和垃圾焚烧的技术等方面,也加以改进。

还要设法控制和改进上述夹杂二恶英的有毒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3.2.3.禁止有害的二恶英污染食品上市,对食品中二恶英含量提出最高浓度限量标准,例如按一般国际标准为每克动物脂肪不超5pg,每克鸡蛋油脂不超20pg。

比利时毒鸡事件正是由于从鸡脂肪中捡出约超出限量标准160倍(400~800pg/g)的二恶英,污染的事实才得以确认和揭露,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3.2.4.对每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的平均二恶英摄取量也有最高限度的限制。

以统一的pgTEQ表示(皮克pg=g×10-12),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建议的限量标准是1~4pg。

许多国家标准为10pg。

美环境保护署标准为0.01pg。

有的国家除此标准外另设目标标准。

以上几条中任何一条严格执行或监督,均离不开监测,这说明二恶英化验是二恶英污染防治的基本环节。

3.3.我国对二恶英的控制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尚没有制定出二恶英的排放标准,建设部的“医疗垃圾焚烧环境标准”及“医疗垃圾焚烧设备标准”也没提及二恶英的要求。

故建议早日研究制定,再从分析手段上日臻完善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对焚烧待实施的城市应借鉴美、日、瑞等国的规定。

如在选炉型时尽量选用较先进的炉型、成熟的炉型,二恶英的微量污染可以得到解决。

       已运行的焚烧设施应考虑焚烧温度、停留时间及空气搅拌以保证二恶英能尽量分解并采用高效的涤气和过滤设备,尽量减少排气中所含带的TCDD颗粒,保证尾气排放中TCDD含量尽可能降低,注意加以监控。

4.结语

       我国也存在着造成二恶英污染的潜在危险。

因此,对环境中二恶英的潜在危险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成立的二恶英专家委员会,将跟踪国际研究的前沿,指导我国对环境中二恶英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过去,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很少采用焚烧方式,而工业生产固体废弃物焚烧也少有规模。

目前我国也无二恶英控制标准,同时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全国只有一、两家科研机构有能力开展对二恶英的检测。

但自1999年起,国家将投资数十亿资金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其中将兴建许多垃圾焚烧场。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将二恶英污染因素纳入环境质量认证体系,并对相关企业实行定期定点监督,同时科学地规划焚烧场的选址、规模及所用技术,将二恶英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以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同时,尽可能地开展二恶英样品的测试,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土壤铅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摘要:

综述了铅污染土壤中铅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污染现状,并分析了铅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希望政府能够对铅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土壤铅污染,治理措施,生物修复

 

铅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应对铅污染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1土壤铅污染

1.1土壤铅的背景值

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1],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000mg/kg含铅汽油含铅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

1.2土壤铅污染的来源

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为活动作用,是造成土壤铅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金属矿床开发城市化建设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污泥和污水灌溉过程中,都可以使铅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如瑞典中部Falun市区的铅污染[2],主要来自于市区的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其中细微颗粒的铅通过风的作用,从工业废物堆扩散至周围地区李波等以江苏省的宁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和农产品为研究对象,认为交通铅污染是影响公路两侧土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3]

1.3土壤铅污染现状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的铅约500104t[4]比利时每年从大气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铅量就有250g/hm2[5]在斯洛文尼亚,从居波加到扎各瑞波的公路两侧,铅除了分布在公路两侧以外,还受阶地地貌和盛行风的影响,高铅出现在低地,公路顺风一侧铅含量较高[6]据统计,我国约有1.3104hm2耕地受到铅等重金属污染,致使粮食减产达1000104t[7]2003年,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调查发现,53.8%的幼儿和56.1%小学生血中铅含量超过100g/L[8];郭平[9]等研究发现,长春市区土壤受铅污染较严重;郑袁明[10]等调查发现,北京市区已有部分公园存在铅污染问题;陈同斌[11]等研究发现,香港海拔800m的人类活动很少的山上,土壤铅含量也可能受到人类活动排放铅的影响近几年,铅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如2006年,甘肃省徽县和河南省卢氏县分别发生铅污染事件由于铅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所以铅污染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4土壤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重金属具有长期性和非移动性等特性[12],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会对作物农产品和地下水产生次级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13]

铅及铅的化合物一般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人体内,但有机铅可被皮肤吸收铅对人体神经系统骨髓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及肾脏等造成危害,另外无机铅或有机铅均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性作用铅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毒物,对儿童的身体和智能危害更为严重[14],铅过量积累会导致染色体损伤肾脏疾病智力低下[15]等绝大部分进入人体的铅以不溶性磷酸盐形态储存在骨骼中,正常人血液中铅的含量平均为0.15mg/kg,当血液中铅含量达0.6~0.8mg/kg时,就会出现铅中毒症状,发生动脉内膜炎血管痉挛动脉硬化神经机能障碍绞痛精神呆滞[16]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道,现在每天进入人体的铅来自食物的约400g水10g城市空气26g铅急性中毒表现为流涎出汗恶心呕吐阵发性腹部绞痛便秘或腹泻头痛血压增高,严重者抽搐昏迷瘫痪循环衰竭而沉积在内脏器官及骨髓中的铅化合物由体内排除的速度极慢,逐渐形成慢性中毒,最初感到疲倦食欲不振体质变差等,并逐渐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意识不清肌肉痉挛和记忆力丧失[17]

2土壤铅污染的治理措施

目前,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3种方法

2.1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利用重金属铅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比较慢的

特点,将含有重金属铅的土壤转移出去的一种修复技术,主要

包括换土法隔离法淋滤法玻璃化法电化学法和吸附固定

法等

2.1.1换土法换土法就是把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替换成未被污染的土壤,它又可分为翻土法换土法和客土法3种

2.1.2隔离法隔离法是向土壤中加入固化剂,使土壤中的铅被固定住,防止因为铅的迁移而对附近土壤造成污染

2.1.3淋滤法淋滤法是使用淋洗剂清洗受污染的土壤,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随淋洗剂流出,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它是修复污染土壤的一种新方法

2.1.4玻璃化法玻璃化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加热使之熔化,冷却后能形成稳定的玻璃态物质,受土壤中的污染物能有效地被固定

2.1.5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阴阳2个电极,利用铅离子的带电性,将土壤中的铅离子去除,并且能达到回收的目的此方法是由美国路易斯州立大学研究发

现的

2.1.6吸附固定法吸附固定法是指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一种材料,将土壤中有效态的铅离子吸附并且能够固定,以免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物理方法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由于上述方法劳动量比较大,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对转移的含铅土壤的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利用改良剂与铅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对污染土壤中的铅进行固定分离提取[18]等,主要包括化学固定法螯合剂调节法土壤pH控制法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法和土壤重金属离子拮抗法等

2.2.1化学固定法化学固定法就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降低铅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和迁移性,达到治理的目的,如周鸿[19]在含铅3000mg/kg的土壤上投加钙镁磷肥117g/kg后,白菜心叶的含铅量由285mg/kg降至76mg/k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2.2螯合剂调节法螯合剂调节法是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螯合剂,螯合剂与土壤中的铅离子发生反应,增强了铅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2.2.3土壤pH控制法土壤pH控制法是通过调节土壤中的pH值来调节铅离子的有效性和迁移性

2.2.4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法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法是基于土壤中存在的氧化物质和还原物质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所产生的电位值,通过调节电位值来改变铅离子在土壤中的活性

2.2.5土壤重金属离子拮抗法土壤重金属离子拮抗法是通过土壤中某些无机态的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通过向土壤中加入一种对作物危害较轻的,且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元素,来抑制对铅离子的吸收化学方法对铅污染土壤治理效果要好于物理方法,但向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对土壤环境扰动较大花费很高,更重要的是极易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

2.3生物方法生物修复技术是在

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种治理土壤污染的新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治理技术,以其高效安全持久价廉等特点得到学者和政府的认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生物修复主要包括微生物和植物修复

2.3.1微生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或者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对重金属铅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从而降低土壤铅的毒性Czamowaka等人测量出当土壤中铅的含量为170~180mg/kg时,蚯蚓的富集系数为0.36[20];胡秀仁[21]发现,经蚯蚓处理后,垃圾的重金属的溶出量明显增加;Ireland[22]发现蚯蚓粪中水溶态铅比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增加了50%;Devliegher和Verstraete[23]研究发现蚯蚓通过肠道消化和养分富集2个过程可以提高土壤中植物养分和金属元素的有效性

2.3.2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及其根系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转化和降解的作用机制,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一项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它以费用低不破坏场地结构净化环境等优点成为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热门技术具体地说,利用植物本身特有的利用污染物转化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和脱毒的能力,利用植物根系圈特殊的生态条件,加速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显著提高根系圈微环境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潜能,从而提高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作用的能力,以及利用某些植物特殊的积累与固定能力,去除土壤中某些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称为植物修复[24]Brooks[25]于1977年提出了超富集植物的概念,1983年,Chaney[26]又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想,从此以后,有关重金属植物与超积累植物的研究逐渐增多植物修复技术又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根际过滤和植物固定4种类型一般将前3种统称为去除过程,而将第4种称为稳定过程现在研究最多的是植物提取技术植物提取技术又分为连续植物提取和诱导植物提取2种,前者依赖超积累植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能够吸收转运和忍耐高含量重金属,后者是利用螯合剂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运输[27]目前已发现400多种植物能超量积累土壤中CACoCnPbNiSeMn和Zn等重金属[28],由于铅具有较高的负电性,被认为是弱酸,易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等形成共价键,不易被植物吸收所以,目前已见报道的铅超积累植物并不多,而且主要都是在铅锌矿区发现的

3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在疯狂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把环境污染留给了自己,铅污染状况日益严峻在治理铅污染方面,尽管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技术有了一定进展,并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29],但费用昂贵难以用于大规模污染土壤的治理,而且常常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生物活性下降和土壤肥力退化等问题的发生[30],甚至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生物修复技术,从生态学原理的高度解决污染环境,特别是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1]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动物,在提高土壤肥力和活化铅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治理铅污染土壤,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最佳选择我们同样也清楚的看到,铅污染土壤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更需要各学科的研究者坚持不懈的努力

硫化物中又以二氧化硫为主二氧化硫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它是无色、有刺激性嗅觉的气体,易溶于水。

二氧化硫的单位为ppm或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膜具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发生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炎。

长期吸入二氧化硫会发生慢性中毒,不仅使呼吸道疾病加重,而且对肝、肾、心脏都有危害。

另外,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动物和建筑物都有危害并使土壤和江河湖泊日趋酸化,是我国酸雨的主要成分。

 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金属矿的冶炼、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所排放的废气。

二氧化硫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源和生活源。

工业源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57万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56万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82万吨、造纸及纸制品业0.63万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38万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34万吨、纺织业0.07万吨。

上述7个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合计占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7.56%。

生活源废气排放二氧化硫0.84万吨。

铅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1],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000mg/kg含铅汽油含铅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

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为活动作用,是造成土壤铅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金属矿床开发城市化建设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污泥和污水灌溉过程中,都可以使铅在土壤中大量积累。

二氧化硫减排途径和要求

──加大电力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进一步落实燃煤机组烟气脱硫,燃煤机组全面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并对脱硫设施中运行不稳定、排放超标的进行技术改造,取消或铅封脱硫设施烟气旁路,确保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

全面实施氮氧化物治理工程,现役燃煤机组均采取低氮燃烧技术并实施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