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272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docx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学习细致描写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

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请大家打开课文,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

  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

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地方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

那么,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喜欢的地方)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

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__,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__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

  同学们要注意你喜欢的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__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

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

  ⑴同学们已经想好了,那么我们就从外洞开始,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特点让并且让你喜欢上的?

  ⑵刚才这几个同学的说的非常好,有谁被他们的叙述所打动也喜欢上外洞的同学请举手。

那么就请你们这些喜欢上外洞的同学有感情地一起来把外洞读给大家的听。

  ⑶接下来作者写了从内洞到外洞的唯一通道孔隙,孔隙有什么特点?

  (学生叙说时要让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哪句话理解到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描写孔隙的特点的同时,还写了如何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乘坐工具,进入方式。

  ⑷作者在这里介绍了孔隙的特点还介绍了什么?

  在讲解时,根据学生所说的进行引导,不要把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

并且在叙说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是作者对实际的描写,那些是作者自身的感受。

  2、体会作者的心情:

  ⑴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

作者此时心里会怎么想呢?

  ⑵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兴趣?

正因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感受,使我们如临其境。

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是这样的吗?

那么喜欢孔隙的同学就大声的把你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一起齐读本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要点:

导学4—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坐上了开往金华双龙洞的旅游车。

在途中我们听到了导游小姐的热情介绍,欣赏到了美丽的途中风景。

迎着溪流我们来到了双龙洞洞口。

今天这节课,我们请导游带大家去双龙洞洞内看看,领略一下那奇特、美丽的自然景观,大家愿不愿意?

(愿意!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后回答:

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是怎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答后归纳板书:

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导学课文第4自然段。

  1、生大声朗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师梳理归类:

  a、外洞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b、作者是怎样写出外洞高、宽、大的特点的?

  2、学生自读、自写、自划后,同桌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辅导。

  3、指名释疑,其他学生评议、补充。

  (师归纳板书:

高、宽、大)

  4、指导朗读训练:

  a、指名读这段话,读后评议朗读效果。

  b、男、女生比赛读这段话。

  5、指名当小导游,模拟导游的语言、动作、神态,向同学们推介外洞这一景点。

小导游介绍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四、自学第5自然段

  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到外洞的特点。

再加上"小导游"风趣的介绍,使外洞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呢?

请大家先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向大家详细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方法。

  1、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师巡回辅导,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

  2、指名当"小导游",结合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显示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情况)和课文内容,介绍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3、"小导游"讲完后,师引导全班学生评议补充。

  4、同桌间互相给对方当"小导游",介绍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5、归纳小结:

指名说说,刚才通过自已读书,自已当小导游,你了解到孔隙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师板书:

小、窄、矮)。

  6、指名感情朗读你想读的句子,并说说自已是怎样做到读得有感情的?

  五、导学6—8自然段

  过渡:

通过刚才惊险的水上之旅,我们终于来到了内洞。

内洞的景色又怎样呢?

请大家默读第6—8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6—8自然段。

  2、学生读后质疑问难,师梳理归类。

  a、内洞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b、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

  3、学生自思后,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4、师归纳小结板书:

大、黑、奇

  5、组织朗读训练

  a、学生自读后,指名读,读后评议。

  b、师与生比赛读。

  6、指名当"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神奇的内洞。

  六、课堂小结,渗透教育:

  听了刚才几位导游的介绍,通过你自已的学习,你对金华的双龙洞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你此时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表赞叹)

  七、布置作业:

  抄课后生字词。

  板书设计

  8、记金华的双龙洞

  高、小、黑

  途中见闻、外洞宽、孔隙窄、内洞大、出洞

  大、矮、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

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方法】

  情景探索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

  1、揭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桂林山水,领略了桂林的美。

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释题。

“记”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激趣:

  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

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三、理清顺序

  看,这是什么?

(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

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

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

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

(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

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怎么画?

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

例如:

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

一组板演。

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

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

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

(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你们也带了吗?

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

(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__的句子。

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

  ⑴你拍了什么镜头?

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

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

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⑵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

  ⑶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出示图。

  ⑷出示实物,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

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

指导朗读。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

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

  6、景色美,__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

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学习第一段

  1、抽学生读本段。

  2、思考:

  ⑴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

(请用:

“”画出来)。

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

  ⑵“明艳”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作者会“眼前一片明艳”?

  ⑶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这里写溪水实际上是写什么?

这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感受作者是什么心情。

  4、读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请你说出来,你是怎样的心情。

(让学生产生想象)

  5、总结学习方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段文字的。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学本段。

同学们我们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本段。

请同学们随着叶圣陶爷爷继续向前游。

  2、学生自由朗读学习课文。

  3、质疑问难。

  4、老师提问:

  ⑴你来到了双龙洞看见了什么样的景观?

你有怎样的感受?

  ⑵泉水的位置在哪里?

  5、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想象作者描写的外洞是什么样子的。

  四、学习第四段

  1、学习方法同上1~3步。

  2、老师提问:

  ⑴我们与叶圣陶爷爷游到外洞,必须干什么?

(生:

坐船)

  ⑵叶圣陶爷爷给我们介绍的小船是什么样的呢?

叶圣陶爷爷是怎样乘船的呢?

  ⑶这小船是顺水而行,还是逆流而上?

  3、我们也来感受在船上进洞的感觉。

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4、老师题问:

“挤压”是什么意思?

叶圣陶爷爷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你有怎样的感觉?

(要学生产生想象。

  五、学习第五段。

  1、学生自学方法同上。

  2、老师题问:

  坐船进入内洞,内洞是什么样子的?

当工人提着汽油灯看到了什么?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洞中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

  4、读完以后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要学生产生想象。

  5、老师题问:

  现在你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吗?

  六、齐读第六段

  七、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2、思考:

  读完本课你有何收获或感受?

  八、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所描写的场景,你选择一处产生想象,写出百字以上的短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2、了解一些句子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3、学习抓住特点定景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孔隙窄小”和洞内景物“有点像……”

  三、教学模式

  读读想想议议练练

  四、教学准备

  电教片、投影仪、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二)、学习二——五段

  1、自由朗读二、三、四、五段,你最喜欢哪一段?

为什么/

  2、小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第三段:

外洞

  1、外洞洞口有什么特点?

(拱形、宽)作者是怎样写的?

(比喻)

  2、理解词“突兀森郁”

  3、这节最后一句写什么?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写泉水,这条水线串联全文。

与下一小节紧密相连)

  4、齐读第二段。

  第四段:

从外洞进入内洞

  1、默读第四段。

  2、口述作者怎样进入内洞?

出示电教片,抽动片演示。

  3、这小节共九句话,每句写什么?

注意各句之间的联系。

  4、孔隙有什么特点?

  (窄:

只能容两个人并排仰卧的小船;矮:

小般进出靠工人拉,人卧在船内;险:

左右和上方的石头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5、指导读好句子。

  第五段:

内洞

  1、默读思考:

内洞有什么特点?

(黑、奇、大)

  2、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黑、奇、大的句子。

  3、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为什么说有点像?

到底是像还是不像?

  4、看电教片:

认识石钟乳、石笋。

  小结:

双龙洞无论是外洞、孔隙、内洞景色各异,都值得观赏,这是全文的中心。

  (三)、质疑

  1、第三小节似乎和题目不符。

  (这小节写溪水的样子、流速、声音,它是串联全文的另一线索)

  2、用直线划出文中水线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师提示:

叶老出洞后又沿着溪水拾贝而上,去玩赏上洞——冰湖洞去了。

  (六)、作业(见教室下发资料)

  附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映山红、油桐(白)、砂土(粉红)、新绿(或浓或淡)

  路上溪流(宽窄缓急)

  溪声(变换调子)

  高、突兀森郁

  洞口宽、像桥洞

  外洞仿佛大会堂

  ……或是……热爱大自然

  (观察抓住特点)

  窄容得下两人

  孔隙矮贴

  险挤、压、撞、擦

  黑一团漆黑、昏暗

  内洞奇双龙、石钟乳、石笋

  大比外洞大、有十来进房子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溶洞的奇观。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

都游览过哪些地方?

那里都有什么美丽的景观呢?

(学生回答)

  2、你到过浙江金华吗?

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

(出示图片)你们愿意看看吗?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今天,我们就随叶圣陶先生到双龙洞去游览一番吧!

  学生读书。

  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老师简单结合课件图片介绍双龙洞

  二、预习探究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三、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指导。

  金华→罗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

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学生画好后,课件出示游览图,让学生依照游览图讲述游览过程)

  四、品读体验

  

(一)大家对金华有了一些了解,就让我们随着叶老先生和你的脚步去金华看一看吧!

  现在我们正走在路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路上见闻)

  默读2、3自然段找出来。

  映山红、油桐、粉红的沙土、新绿——一片明艳

  溪流一路唱着歌,欢迎着我们到来。

欣赏读:

“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二)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

双龙洞到了!

我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

(外洞)

  1.洞口宽像桥洞

  指名读,读出宽大的感受。

  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

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

  2.外洞

  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联系学生所在的教室想一想,外洞有多大?

  (一个教室有50人,一千人或是八百人的外洞有多少个教室这么大?

20个教室)

  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读课文。

  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

快来看看吧!

  (三)由外洞进入内洞——孔隙

  

(1)自读第5段,说说孔隙给你什么感受?

(窄小、低矮)

  

(2)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1)船小——

  a、“仰卧”怎样卧,体会出什么?

(矮)

  b、哪些词句能突出船小?

没法容第二个人。

体会出什么?

(窄)

  c、小结:

“矮和窄”都是小的特点,因而船小可以体会出孔隙小。

  2)行船的方式——

  a.工人拉

  b.为何不能“划”

  3)乘船的动作——

  a、哪个词最能表现出孔隙小?

  b、人怎样贴着船底?

从……到……到……到,总而言之是没有一处不都着船底,为什么要这样?

  小结:

“贴“用的太好了,从作者的动作也可以体会出孔隙的小?

(出示课件)

  4)学生通过读课文感觉洞的窄小、低矮。

  感觉到什么?

(挤压)

  为什么会有挤压的感觉?

(稍微、一点儿)指导朗读:

孔隙中,随时都有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的危险,随着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进,作者的心情也会越来越紧张。

因此,这一部分要读出紧张的情绪。

(出示课件)

  指名读:

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

这里又有什么样奇特的景观呢?

  (四)默读第6段,初入内洞有什么感觉?

内洞有哪些景物?

  

(1)为什么叫双龙洞?

  

(2)展示图片,加深体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再加上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过渡:

看完了双龙洞的美景,我们恋恋不舍地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五、巩固延伸

  1、为金华的双龙洞写一篇导游词。

  2、做一名小导游,结合导游词和游览图向大家展示。

  六、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见闻

  外洞

  由外洞进入内洞

  内洞

  出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了解路途、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

  2、朗读课文,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双龙洞的特点向别人介绍双龙洞的某一景点。

  3、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别了解路途、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双龙洞的特点向别人介绍双龙洞的某一景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发现词语什么顺序排列。

生:

游览顺序。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问老师,学得快的同学也可以选学其他内容。

  二、新课教授。

  学生汇报交流自学结果。

教师随机引导。

  1、路途

  特点:

景色明艳,一路迎着溪流。

  

(1)“明艳”是什么意思?

“明”指什么?

“艳”指什么?

  

(2)作者游览的心情怎样?

  (3)出示“一路迎着溪流……。

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4)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小结:

多么活泼的溪流呀,此刻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沿途风光吗?

(美)

  2、洞口

  过渡:

在这样的美景下,作者来到了洞口。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

洞口能用什么字概括呢?

为什么?

  

(2)你觉得洞口外的景色怎么样?

  小结:

高山之上,树木繁茂,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3、外洞

  

(1)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思考外洞有什么特点?

(宽敞)

  

(2)那句话能感受到宽敞?

  (3)指名读。

  4、孔隙

  

(1)孔隙有什么特点?

  

(2)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呢?

用心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A、2个小,为了突出小船的小,就是为了体现——————

  师生合作读。

  怎样小的小船呢?

———————————

  作者来到空隙处,看到这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

  作者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写孔隙的宽窄,而是用小船的小写出了——————————

  B、“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船慢慢移动。

”一句。

  指导“臀”,还有哪些字也是“月”字旁,说明他们和————————————

  “臀”是哪个部位?

  是的,凡是和船底有接触的部位都写出来了,还有哪些部位?

  这样具体细致的描写,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孔隙的———————————

  指导朗读。

感受过孔隙的好奇和小心。

  C、“眼前昏暗了———————————。

”一句。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感觉,有什么样的感觉?

  作者通过过孔隙的感觉来突出孔隙的—————————。

  师生模拟进行对话:

  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乘小船过孔隙,游客们,准备好了吗?

  你们是怎么躺的?

  行了,那就开船吧!

船慢慢地在孔隙中浮动,这时你有什么感觉?

  你能不能动?

你会不会动?

  游客们,你们敢不敢动?

为什么不敢动?

  要是把背稍微耸起一点儿呢?

  要是把脚稍微翘起一点儿呢?

  要是把臀部微微拱起一点儿呢?

  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出了孔隙的特点,让人读了身临其境。

  4、内洞

  

(1)特点:

黑、奇、大

  

(2)从哪里表现出来?

  (3)想象:

洞内可能有哪些神仙,动物,宫室,器用?

  总结:

学了课文,感受双龙洞景色如何?

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旅,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