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244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docx

初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精品版

生活化学

§1白衬衫穿旧了为什么会泛黄

当你穿上一件雪白的新衬衫时,也许你希望它持久地保持“雪白”。

可是新衬衫穿穿洗洗以后,雪白的颜色,逐渐泛黄,衣服也就显得旧了。

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变化呢?

棉花是白色的纤维,可是它含有棉蜡、油脂、果胶质以及含氮化合物等杂质,在棉花纺织成布的过程中,又要用到淀粉浆料、化学浆料、滑石粉和牛油等原料,因此一般棉纺织厂织成的棉布是呈米白色的,而且还含有较多的杂质。

要把这种棉布做成“雪白”的衬衫布料,还必须经过印染厂的一系列化学加工的处理,如退浆、煮炼和漂白等工艺,之后,布料上的杂质就比较少了,因此颜色比原来白多了。

可是要获得“雪白”的效果,还需要经过“增白”的加工工艺。

就是把已经漂白的布料,再在含有荧光增白剂和少量蓝色或紫色涂料的溶液中进行浸渍上色处理。

经过这样增白的布料,如果放在有丰富紫外线的光线下,会显现带荧光性的白色;放在通常的光线下,就显出微带蓝光的白色。

它使人们的眼睛看起来有特殊雪白的感觉。

既然有这样好的效果,为什么不能持久呢?

因为荧光增白剂实际上是一种白色的直接染料,而同它混和在一起的蓝色或紫色涂料,对棉布又不能染色只是着色,因此它们都是不耐久洗的。

水洗的次数多了,增白剂和涂料都会逐渐被洗掉,最后使人们感到布料不白了。

同时由于原来布上还有一些没能除尽的杂质,人们在穿着时常沾上油垢、汗渍和灰尘等,再加上常受到空气的氧化和微生物的作用,都会使白布变色。

另外,由于洗衣用的水,如自来水中往往含有铁质,一般河水、井水中含有钙盐和镁盐等矿物质,这些杂质除了本身对白布的作用外,还会同肥皂结合成不溶性物质而残留在布上,也都会使白布变色。

因此,“雪白”的衬衫穿旧了,就逐渐泛黄了。

§2被蚊子蚂蚁或蜜蜂叮螫后涂点氨水或肥皂水为什么可以减轻痛痒

晚上你在灯下做功课,嗡嗡怪叫的蚊子会躲在桌子下面“偷袭”你,把你的腿叮得又痒又痛,有时还起红疙瘩。

被蚊子叮了,为什么会痒、会痛和起红疙瘩呢?

原来这些讨厌的“小家伙”,它在吸人血的同时,还要吐一些称为蚁酸的“毒汁”到你的肌肉中去,引起皮肤和肌肉局部发炎,于是就会给人带来痒、痛和发生红疙瘩等等不舒服的感觉。

蚊子“肚子”里的毒汁,为什么称它为“蚁酸”呢?

岂不是“张冠李戴”了吗?

原来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有一位化学家,他捕捉了很多蚂蚁,装进一个有水的蒸馏瓶中进行蒸馏。

蒸馏的结果,得到了一种具有刺激性臭气的无色液体。

这种液体很厉害,皮肤沾上了就会起泡,它有很强的腐蚀性,是一种酸性物质。

这种酸第一次发现时,是从蚂蚁中蒸出来的,所以就称它为蚁酸。

蚊子“肚子”里就有这种酸,所以也叫它蚁酸。

蚂蚁和蚊子一样,在咬人的时候,也会吐一些蚁酸到你的皮肤或肌肉中去,因此被蚂蚁咬了,也会痒、痛和起红疙瘩。

自然界中的昆虫,有不少是含有蚁酸的。

春天,百花盛开,很多蜜蜂熙熙攘攘地在花丛中采花酿蜜。

蜜蜂是很可爱的小昆虫,但是你却不敢招惹它。

你若触怒了它,它会老实不客气地刺你一针,使你疼痛异常,皮肤很快就红肿起来。

蜜蜂螫人,就象给你打针一样。

蜜蜂的腹部有一个贮满“蜂毒”的“毒囊”。

“蜂毒”的主要成分就是蚁酸。

蜜蜂的“尾巴”里面藏有一枝锐利的小螫针,当它遇到人们骚扰或袭击的时候,它就用螫针狠狠地刺你一针,“蜂毒”就从螫针“注射”到你身上,使你狼狈不堪。

蚊叮、蚁咬和蜂螫所出现的痛、痒和红肿的现象,都是蚁酸在作怪。

如果遇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该怎样办呢?

人总是有办法的,蚁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酸性物质,你有办法把它除去,问题就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并不困难,只要在患处涂上一些稀氨水(浓度为l%)或浓肥皂水,让蚁酸和这些碱性物质发生一场“化学战”,变成既不是酸,也不是碱的盐类和水。

这场“战斗”,就是化学上说的“中和作用”。

蚁酸变成了盐类,它原来能使人痒、痛和起红疙瘩的“性格”也就减弱了,痛痒减轻了。

或许有人说,我在野外被蚁咬或蜂螫,往哪里去弄氨水和肥皂水呢?

这的确也是困难。

遇到这种情况,有一个土办法,只要用自己的小便给被咬螫的地方洗一遍,痛痒就可以减轻。

小便为什么也有这个本领呢?

原来小便中含有游离氨,也有一些氨水,它们都能清除蚁酸,所以很灵验。

§3饼干筒里的干燥剂

每逢南方的黄梅季节,盒里的饼干很容易返潮变软,不再松脆了。

妈妈说:

"去建筑材料商店买点生石灰来,包在白布袋里,放到饼干筒里。

"果然,在这样的饼干筒里,饼千保持松脆可口。

商店里的糕点和糖果,也是这样平安度过霉雨天气的。

生石灰是一种便宜易得的干燥剂。

它和空气里的水汽分外亲密,有一点水分便吸收进去。

这是它容易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也叫熟石灰或消石灰)的缘故。

常穿球鞋的脚容易得脚气,这是因为球鞋透气性差,又热又潮湿,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

在临睡前,把盛有生石灰的小布袋塞进球鞋里,可以保持鞋内干燥,第二夭再穿就舒服多了。

潮湿的屋角、床下,放些生石灰也大有好处。

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在精密天平的玻璃柜里放着一杯蓝色的"碎石块"--硅胶干燥剂。

它和生石灰一样能吸收周围的湿气,保护精密仪器不受潮生锈,硅胶没有颜色,掺进少量二氯化钻,显出蓝色。

二氯化钻是著名的变色药品,和水结合后由蓝变红。

硅胶吸水以后,二氯化钻显出红色,硅胶也就变红了。

如果这一杯硅胶全部变红了,说明它已经没有吸湿能力了,必须更换新的蓝色硅胶。

变红的硅胶在稍高于摄氏一XX的烘箱里烘干就又变回蓝色。

所以硅胶可以反复使用。

近来,国际上有一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泡沫铁粉。

这是将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塑料袋里做成的。

饼干筒里有了它,铁粉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自己变为铁锈,但食品的保存期却可以大大延长,三个月后饼干仍然松脆可口,味正如初。

§4不锈钢会生锈吗

不锈钢的发明经过是颇有意思的:

那时候,人们正在研制各种新的合金钢,往钢里加入各种不同的金属。

可是,试制了好多种新合金钢,并没有发现性能优异的新品种。

人们把这些样品丢弃在屋外,任凭日晒雨淋。

样品锈迹斑斑,越堆越多。

后来,人们把这些样品当作垃圾处理掉,结果偶尔发现,其中有一块样品银光闪闪,并没有生锈。

人们喜出望外。

仔细加以研究,终于发明了不锈钢。

当然,不锈钢不生锈,只是在一般情况下而言的。

天下没有不生锈的金属,即使是黄金,在王水里也会被锈蚀。

人们在钢里掺进各种各样的合金元素,就能使钢的脾气有所改变,使钢的身体更加健壮。

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

你口袋里的小刀,也许是用不锈钢做的。

不锈钢,就是主要在钢里加入了一点镍和铬,这样,钢的抗蚀能力大大增强了;要使它不生锈,含铬量往往要达到12%以上才行。

人们曾做过这样的试验:

把两块重量都是20克的不锈钢和普通碳素钢,一起放在稀硝酸中煮沸一昼夜,结果普通钢被强烈腐蚀,只剩13.6克重,而不锈钢却重19.8克。

正因为不锈钢不易生锈,所以化工厂里许多耐腐蚀设备用不锈钢制造。

如合成氨工厂里,便需要二十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不锈钢。

在手表中,不锈钢的重量差不多占60%以上。

平常所谓“全钢手表”,则是指它的表壳和表后盖全是用不锈钢做的。

而“半钢手表”则是指表后盖是用不锈钢做的,表壳用黄铜或其他金属(镀克罗米)做的。

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合金钢哩。

钢的可贵之处也就在这里:

人们可以加进各种合金元素,得到各种具有特殊脾气的合金钢。

§5茶锈是怎么产生的

当泡茶的时候,茶壶和茶杯用了一段时间以后,里面常常会“长”出一层棕红色的不太容易洗掉的茶锈。

茶锈是什么?

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你把茶叶放送茶壶,冲入佛开水,稍等一会儿,一壶芬芳可口的茶就泡好了。

也许你没有想到,从茶叶中逐渐溶解到水中去的化学成分,竟有好几十种呢!

譬如:

使茶具有涩味的成分是鞣质,使茶发出特殊芳香味的是挥发油;喝了茶会有兴奋和利尿作用的咖啡碱和茶碱;绿茶呈现绿色,这是含有叶绿素的缘故,红茶显出红色,那是茶黄素和其他色素引起;另外,茶中还含有好几种维生素、糖类,还有多种无机盐。

而使茶壶、茶杯出现茶锈,主要是鞣质搞的把戏。

鞣质是一种复杂的酚类有机物,能溶于水,特别是沸水。

当你吃不太熟的柿子时,舌头常会涩得发麻,这就是鞣质在捉弄你。

不成熟的水果,菱、藕以及许多中草药里,都含有鞣质。

不过不同来源的鞣质,它们的化学结构并不完全一样,味道也各不相同。

茶叶鞣质的味道先涩后甘,许多人都特别欣赏这种味道呢!

鞣质是一个性格不太安定的家伙,当它和空气中的氧“会面”时,它就会热情的和氧交上朋友,把氧原子拉进自己的身体里来,使自己氧化而变成暗色,所以茶水放置后颜色总是慢慢变深。

另外,鞣质分子之间也会发生缩合、脱水等化学变化,使自己的“个子”变得更大,生成一种叫鞣酐的化合物,鞣酐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红色或棕色物质,当它慢慢从茶叶中沉淀出来的时候,总喜欢依附在茶壶和茶杯的内壁上,日子一久,就看到茶壶和茶杯里“长”了一层棕红色的茶锈。

要除去茶锈是不难的,你只要将茶壶茶杯中的水倒去,用一支旧牙刷挤上一段牙膏,在茶壶和茶杯中来回擦刷,由于牙膏中既有去污剂,又有极细的摩擦剂,很容易将茶锈擦去而又不损伤壶杯。

擦过之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茶壶和茶杯就又变得明亮如新了.

§6吃水果为什么不能代替吃蔬菜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在吃正餐的时候不好好吃蔬菜,家长们就拿出水果让他们吃,以为吃水果可以替代吃蔬菜。

其实,这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个误区,吃水果不能替代吃蔬菜。

这是由于水果和蔬菜所含的糖类及作用不一样造成的。

水果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蔗糖、果糖、葡萄糖之类的单糖和双糖。

当这些单糖和双糖被吃进人体后,只需稍加消化或不需要消化,即可以被人体小肠吸收。

可见,水果的长处是能及时供应能量。

但是,如果吃的水果含糖量过多,会使血液中血糖讯速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我们再来看看蔬菜。

大多数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是淀粉一类的多糖。

它们需要经过人体消化道内各种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慢慢地被消化和吸收。

因此,蔬菜的长处是不会引起人体内血糖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并且,蔬菜所含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一般都比水果多。

吃水果还有一定的讲究,否则只会对人体有害。

如在空腹时吃西红柿,会使人体胃内压力升高,造成急性胃扩张,使人发生胃胀、胃痛等症状。

所以,空腹不宜吃西红柿。

§7醋的功用

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它约含3%--5%的乙酸,除了调味品外,醋还有许多用途:

1.煮排骨时、炖骨头或烧鱼时加点醋,不但能将骨头里的钙、磷、铁等溶解在汤里从而被人体吸收,而且还能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免被破坏。

2.烧马铃薯或牛肉时,加点醋,易烧酥。

3.老母鸡的肉不易煮烂,如灌点醋再杀,肉就容易煮烂。

4.喝点醋,能预防痢疾和流行性感冒。

5.喝点醋,能醒酒。

6.鱼骨梗喉,吞几口醋,可使骨刺酥软,顺利咽下。

7.发面时,如多加了碱,可加些醋把碱中和,这样蒸出的馒头就不会变黄变苦。

8.切过生鱼、生肉的菜刀,再加醋抹一下,可除腥味。

9.理发吹风前,在头发上喷一点醋,吹烫的发式能长久保持。

10.洗头发时,在水中加一点醋,可以防止脱发,并使头发乌黑发亮。

11.洗涤有色布料时,在水中加一点醋,不易掉色。

12.醋对治疗脚气病很有效:

配方:

食醋1000克明矾50克

方法:

每天用次药水泡脚一次,每次20-25分钟,连续四天,每次泡完后,不要用毛巾擦干而让起自然干燥。

每隔5-6天,再泡两天,方法同前。

§8大蒜的杀菌作用

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等,蒜苗里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

大蒜具有极强的杀菌力,因为蒜头里含有大蒜油,大蒜油以硫化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二硫化三丙烯。

大蒜素遇碱、受热都会分解,所以用大蒜消炎杀菌宜使用生大蒜,不能与碱性物质一起用。

吃过大蒜嘴里产生蒜臭,可将少许茶叶放在嘴里细嚼,或在口中含一块糖,蒜臭就可减少。

§9发酵粉能发酵的原因是什么

馒头所以会那样又松又软,那是酵母菌帮了我们的忙。

原来酵母菌随身带有好些“法宝”——酶,这些“法宝”会变戏法似的叫面团发生一连串的化学变化,首先是淀粉酶使淀粉变成糖分,然后使糖生成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在蒸馒头时受热膨胀,于是馒头里留下了许多小孔。

同时还产生出少量的酒精和酯类等,因此吃起来就十分松软可口。

可是,用鲜酵母来发酵并不十分理想,因为这种发酵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如果控制得不好,让发酵发过了头,食品就会带有一股不愉快的酸味,或者不够松,因此食品工厂中做饼干,蛋糕这一类食品时,事先并不将面粉发酵,而只是往里面加入一些发酵粉,或是打入一些空气,同样能使食品中产生许多小气孔。

那么这些发酵粉究竟是些怎样的“人物”?

为什么它们也能使食品产生小气孔呢?

有一种发酵粉的化学名字叫碳酸氢铵,它的外貌和面粉差不多,也是白色的粉末。

不过这个家伙有一个古怪的“脾气”,就是耐不得热,它在20℃以上便开始分解,在35℃分解大大加快,到60~70℃,它就剧烈分解而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氨气,所以加有少许碳酸氢铵的食品,在焙烘过程中,这些放出的气体就会“夺门”而出,使食品留下一个个气孔。

另一种发酵粉的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和磷酸二氢钠的混合物。

本来,碳酸氢钠的脾气和碳酸氢铵很有点相似,它受热后也会放出部分二氧化碳来,但是一来放出的二氧化碳不多二来在这场化学变化的同时,会生成碱性很大的碳酸钠(俗称纯碱),使食品碱味太重,而且还会将许多维生素破坏掉,所以通常使用时总是把它和一个酸性物质如磷酸二氢钠同用,这样既可使所有的碳酸氢销全部变成二氧化碳,同时作用以后不会有很大的碱性,十分理想。

§10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为什么会越来越小

人们常常在衣柜里,放进白色的樟脑丸,以防止羊毛衣物被虫蛀。

在热带和亚热带,有一种身材魁梧的大树,叫做樟树,樟木箱,就是用樟树的材干做的。

我国的台湾,盛产樟树。

江西、湖南和浙江也有许多樟树。

樟树的木头挺香。

人们把樟木锯碎,用热的水蒸气进行蒸馏,制得芳香的樟油。

樟油再经提纯,就制得白色的章脑,纯净的樟脑,是白色或无色透明的棱形晶体,很香。

你看过碘的晶体吗?

它是灰黑色的结晶。

在晶体四周,总是罩着一层紫色的“云”——碘的蒸气。

原来,碘虽然是固体,但与酒精、水等一样,很易挥发,变成蒸气。

所不同的只是:

碘可以不经液态直接变为蒸气,这在化学上叫“升华”。

樟脑,无时无刻不在升华。

在100℃时,一颗樟脑丸,一会儿就“不翼而飞”了。

在室温下,要挥发得慢一些。

不过,日子久了,樟脑丸渐渐地变成蒸气飞到空气中去,最后也就“不翼而飞”了。

在衣柜、衣箱里,常常暗藏着敌人——蠹[dù]鱼,它专爱吃羊毛衣物。

一件好端端的羊毛衣,收藏不好,往往会被它咬成许多小洞洞。

人闻了樟脑蒸气感到很香,蠹鱼闻了就受不了。

因为樟脑是很强烈的驱虫剂。

这样,在衣橱、衣箱里放了樟脑丸,蠹鱼就不敢来了。

同样的,用樟木做成的樟木箱,因为樟木中含有许多樟脑,它即使不放樟脑丸,蠹鱼也不敢爬进去。

不过,樟树不能在北方生长,天然樟脑的产量很有限。

另外,它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制造赛璐珞塑料时,就要用它作增塑剂。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天然樟脑开始供不应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发明了合成樟脑。

合成樟脑是用松节油作原料,经异构、酯化、皂化、脱氧等很多步化学反应制成的。

由于合成樟脑的性质,气味与天然樟脑相近,同样具有驱虫作用,人们就用它来代替天然樟脑。

它的颜色比天然樟脑的白。

现在,市场上卖的“樟脑精”或“精制樟脑”,大都是合成樟脑制品。

近年来,人们又从煤焦油里提炼出萘来作樟脑的代用品,因为萘具有近似于樟脑的气味,易挥发,能驱蠹虫,也能防蛀虫。

大约从1吨煤里,可提取3~4公斤萘。

通常,往往还在萘中加入二氯化苯,加强驱虫能力,这种“樟脑丸”,人们常称它为“卫生球”,略带黄色。

萘很便宜,而且驱虫能力强。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一些萘球提炼不纯,常常会在衣服上留下油迹,还有的含有一些苯酚、甲酸等,会使衣服沾上棕色斑点,因此,在使用时,萘球应用纸包好(最好用小皮袋),夹在衣服中。

手表不能放在搁了萘球的箱子里,因为萘蒸气进入手表以后,会与机油起化学作用而使它凝固,失去润滑作用,损害手表的精确度。

天然樟脑、合成樟脑与萘,可用它们的熔点来判别:

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的熔点都在170℃以上,而萘的熔点为80℃左右。

此外,萘的气味不如樟脑那样清香。

天然樟脑与合成樟脑又怎么区别呢?

两者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几乎相同,仅有一点不同:

天然樟脑是旋光性的,而合成樟脑是无旋光性。

§11钢笔尖上的银白色小东西有什么作用

当你画画时,手里总拿着块橡皮,画错了,就用橡皮擦掉。

虽然橡皮能把别的东西擦掉,但它自己都越擦越小。

钢笔笔尖可不能像橡皮那样哇。

要是笔尖很快地越写越小的话,那么隔几天就得换个笔尖啦。

仔细瞧瞧钢笔的笔尖吧:

在最尖处,有点银白色的小东西。

金笔尖之所以耐磨,秘密全在这粒小家伙上。

这银白色的金属,当然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却是你听来似乎有点生疏的银锇、铱铂或铱钌等合金。

铱是金属的“强心针”。

在各种金属里,“注射”进铱以后,金属就变得非常硬,非常耐磨。

据试验,如果把金笔尖和普通钢笔尖同时放在一块白油石上磨,l小时后,金笔尖只磨损了7公丝,而钢笔尖和磨损达510公丝。

铱在地球上非常稀少,仅占地壳总重量的百亿分之九,物以稀为贵,铱这么少,当然很贵。

金笔尖之所以贵,除了因为含有黄金之外,与这一小粒铱锇合金也很有关系。

每当你用金笔在纸上画一下,笔尖就弯一下,笔尖当中的那条缝就因笔尖的弯曲而裂开,于是,蓝墨水便顺着这条“小溪”流到纸上。

铱锇合金像一道河堤一样,天天受着墨水的冲刷。

墨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但那粒小白点却一点不怕,因为铱的化学稳定性十分惊人。

王水(三体积盐酸与一体积硝酸混合物)能够溶解银子、黄金以至铂,却不能溶解铱!

不仅金笔尖上装着铱粒,在铱金笔尖上也装着铱粒,所不同的是:

一个是用金、银、铜的合金制成的金笔尖,另一个是用不锈钢做的铱金笔尖。

因此铱金笔尖比金笔尖便宜得多,而它们的使用寿命相差得并不太多,所以铱金笔也很受人们的欢迎。

铱是英国化学家南特1804年发现的。

纯净的铱银白色,很重。

每立方米铱重达22.5吨,为同体积铅的2倍,铁的3倍。

铱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又很坚硬、耐磨。

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米尺标本,就是用含有90%铂和10%铱的合金做成的。

铱的化合物大都是有美丽色彩的,所以铱的希腊文原意,是“彩虹”的意思。

§12公路上晒粮食好吗

每当夏收或者秋收的时候,有些社员常常把水稻、麦子、油菜籽之类粮食或油料作物,铺在柏油马路上晾晒。

其实,在公路上晒农作物,除了妨碍交通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害处:

容易使人或牲畜得癌症!

公路上晒农作物,跟癌症有什么关系呢?

早在1915年,日本科学家已经发现,如果把小白鼠身上的毛剪去,在裸露的皮肤上长期涂抹煤焦油,结果小白鼠得皮肤癌或其他癌症。

煤焦油为什么会使小白鼠得癌症呢?

人们深入研究,发现在煤焦油中有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1、2、5、6——二苯骈必。

人们用人工方法合成了1、2、5、6一二苯骈必,经动物试验表明,它确实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

不久,人们又发现了煤焦油中的另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3.4苯骈必。

经测定,在铺设柏油马路的基本原料——沥青中,大约含有2.5~3.5%的1、2、5、6一二苯骈蒽和3、4一苯必。

把农作物放在柏油马路上曝晒时,柏油马路中的1、2、5、6一二苯骈蒽和3、4一苯骈柏受热挥发,被粮食或油料吸收。

有的沥青受热熔化,直接粘附在粮食或油料上,这样,人们吃了这些食物,就容易诱发皮肤癌、胃癌、肺癌、食道癌、肠癌等癌症。

有人说,把农作物晒制水泥公路上,大概不要紧了吧!

不,也不行!

水泥中虽然不含致癌物质,但是,在汽车所排出的废气中,也含有致癌物质!

据测定,在每公斤汽车废气中,含有一百多万微克的3、4一苯骈必。

这样,当汽车驶过农作物上面时,排气管就会把致癌物质喷到农作物上,造成粮食、油料作物的污染。

为了让千千万万人民身体健康,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劝阻这种现象,把其中的科学道理告诉社员们,他们就会高高兴兴地把农作物放到水泥晒谷场上去晒了。

§13合成纤维混纺织物容易起毛起球的原因在哪里

现在市场上合成纤维混纺的织物很多,有涤纶混纺的、腈纶混纺的、锦纶混纺的,还有氯纶混纺的等等。

但这些织物往往容易起毛起球,容易沾污,又怕热,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

因为合成纤维一般是把纺制的原料,做成液体状态,再通过纺丝板的细小圆孔纺成纤维的。

如果用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的平面,它的表面光滑呈平直状的细条,从纤维的横截看,一般又是呈现光滑的圆形的。

把这样的纤维同棉纤维或粘胶纤维混组成纱时,虽然使它们抱含在一起了,但是这些表面光滑呈圆柱而具有一定弹性的合成纤维,彼此之间抱合力是较差的,它们同棉或粘胶纤维之间的抱合力也不是很好。

这样的织物穿上身以后,受到弯曲伸直和各种摩擦的影响,合成纤维就容易滑动,使纤维的顶端钻出布面,这就形成了布面的“起毛”现象。

起毛以后,又因经常摩擦而使合成纤维的顶端形成一个个细小绒球,于是织物上就有“起球”的现象了。

合成纤维织物,为什么容易沾污呢?

我们知道,物体表面经过摩擦会产生静电,特别是不良导体和含水分较少的东西更为显著。

合成纤维多数是不良导体,而且含水量很低,因此当这些合成纤维的织物穿着后受到摩擦时,就容易产生静电。

而空气中的尘埃,一般也是水分较少的不良导体,当它们碰到具有静电的织物时,就被吸附到织物上,特别是衣服上“起毛”了的地方,更是容易粘附。

目前一般是采用树脂整理和热定型处理等方法,使纤维固着不易滑动,织物表面就比较平滑不易附着尘埃了。

最近又有防油污的整理剂出现,它是一种含有全氟基团的化合物,使织物整理后,不易沾染油污。

由于合成纤维的织物在沸水中都收缩较大(一般约有10%),因此在洗这类衣物时不能用开水泡,否则就会蜷缩起皱,甚至缩小了。

这类衣物也不宜用高温的熨斗烫,因为它们的软化温度一般都比较低,腈纶只有160℃左右,锦纶在170℃左右,特别象氯纶只有60~80℃,而我们一般熨斗在烫衣时,较高的温度有200℃,低的也有150℃左右,稍不小心温度一高,超过了纤维软化点,织物就会发生熔化,把衣服也搞坏了,因此一定要掌握好这些材料纤维的特性,才能熨烫。

熨烫时,最好垫一层湿布,使熨斗不要直接接触到混纺织物。

§14镜子背面是水银还是银

你听说过哈哈镜吗?

住哈哈镜前一站,镜子里的像变成了很滑稽的模样。

真的,在不同的镜子里,有各式各样的怪相:

胖身子、小脑袋、大头娃娃、长脸蛋、瘦高条......

其实,在家里就有哈哈镜。

如果你对着暖水瓶瓶胆的脖颈部分照,也会看到哈哈镜里那种引人发笑的相貌。

那是因为镜面凹凸不平,不能平行地反射光线。

由于反射的光线有了偏差,反映到我们的眼睛里就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我们到百货商店买镜子,首先挑玻璃厚薄均匀,镜面平整的。

象哈哈镜那样的镜子,怎么能用呢?

说起镜子,也有它的历史。

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青铜镜了。

那是将青铜铸成圆盘,打磨得又平整又光洁做成的。

这种青铜镜照出来的人影,并不明亮。

它还会生锈,必须经常磨光。

不过,在没有玻璃镜子的时代,还只能使用它哩。

在三百多年前,玻璃镜子出世了。

将亮闪闪的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

水银是液态金属,它能够溶解锡,变成粘稠的银白色液体,紧紧地贴在玻璃板上。

玻璃镜比青铜镜前进了一大步,很受欢迎,一时竟成了王公贵族竞相购买的宝物。

当时只有威尼斯的工场会制作这种新式的玻璃镜,欧洲各国都去购买,财富象海潮一般涌向威尼斯。

镜子工场被集中到穆拉诺岛上,四周设岗加哨,严密地封锁起来。

后来法国政府用重金收买了四名威尼斯镜子工匠,将他们秘密偷渡出国境。

从此,水银玻璃镜的奥秘才公开出来,它的身价也就不那么高贵了。

不过,涂水银的镜子反射光线的能力还不很强,制作费时,水银又有毒,所以后来被淘汰了。

现在的镜子,背面是薄薄的一层银。

这一层银不是涂上去的,也不用电镀,它是靠化学上的"银镜反应"涂上去的。

在硝酸银的氨水溶液里加进葡萄糖水,葡萄糖把看不见的银离子还原成银微粒,沉积在玻璃上做成银镜,最后再刷上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