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OP文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206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SOP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SSOP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SSOP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SSOP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SSOP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SOP文件.docx

《SSOP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SOP文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SOP文件.docx

SSOP文件

SSOP文件

D

 

核准

审核

起草

HACCP小组

SSOP文件目录

序号

标题

卫生作业文件名称

1

加工用水的安全性

水质控制程序

2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

1、不锈钢工器具清洁消毒程序

2、洗手消毒程序

3、鞋靴消毒程序

4、工作服管理作业标准

3

防止交叉污染

1、流程布置作业标准

2、地面及排水沟的清洗消毒程序

3、更衣室管理作业标准

4、消毒液配制程序

5、外访人员管理作业标准

6、成品库清洁程序

7、原料仓库清洁消毒程序

4

手部清洁、消毒和厕所设施的维持

a、洗手消毒设施规定

b、卫生间管理作业标准

5

防止掺杂物污染

1、防止外来污染控制程序

2、化学品管理作业标准

6

有毒化合物的标识、储存及使用

有毒化合物控制程序

7

雇员健康与卫生控制

雇员健康管理程序

8

虫害控制

1、虫害控制程序

2、风幕、灭蝇灯的清洗程序

3、垃圾场管理作业标准

一、加工用水的安全性

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食品加工车间应保证与食品和食品接触面有关的水的安全供应,加工用水与非加工用水无交叉连接。

(一)水质卫生控制程序

1目的

1.1保证与食品和食品接触面有关的水的安全供应。

1.2保证加工用水与非加工用水无交叉连接。

2适用范围

加工用水、清洗用水。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供水设施的维修保养。

3.2质检部负责水质监控。

4工作程序

4.1检测

4.1.1由于公司用井水,每年两次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作水质卫生全项目检测,符合国家井水标准后方可投入生产,且存入档案。

4.1.2质检部每月对加工用水进行感官、理化和微生物细菌数、大肠菌群总数检测一次,并将结果记入《水质检验单》。

4.2标识

4.2.1根据供水设施实际情况,画出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具体见《上下水走向分布图》。

4.2.2加工用水管线用标识加以区别,车间使用的软水管用后盘挂于水管架上,不允放置地面上或直接浸入水槽中虹吸。

4.2.2.1与食品直接接触用水管使用不锈钢管。

4.2.2.2循环用水管为刷油漆的镀锌管。

4.2.2.3车间使用的软水管为透明水管,禁用黑色橡胶管。

4.2.2.4车间的废水流向是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向。

4.2.2.5车间地沟采用明沟,与外界接口设置防虫防鼠。

4.2.2.6车间下水道每日班后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排水畅通无积水。

4.2.3每只水管出水口都有相对应的编号。

4.3排水

4.3.1车间污水排放畅通,排水道内无垃圾,下脚料、废弃原料等杂物,并且按规定清洗消毒,且记录。

4.3.2厂区污水排放畅通,并设专人加以管理。

5加工用水检验方法和判定

5.1国家饮用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5.2微生物检验标准:

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规范。

5.3细菌检验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6纠正措施

6.1如果发现所使用的水源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测,指标不符合要求,加工车间要首先中止使用此水源,并对使用此水源加工的产品要进行隔离评估。

对此水源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质检部检验结果不合格应通知加工车间制订消毒方案,并进行连续监控,待指标正常后再转入正常检验。

6.2若供水管道出现故障或停水,恢复供水后水较混浊,必须待水质澄清后经质检部检测确定能否生产。

6.3检查时发现管道有交叉连接时,必须马上解决。

出现问题的部位若不能被隔离,生产应中止,直到修好为止。

另外,在不合理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不能进行运销,除非其安全性得到验证。

6.4检查时发现如果有虹吸回流的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行动来防止污染,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这种现象不再发生。

二、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

所有工厂设施中的食品接触表面和工器具,其设施、材料和工艺须易于清洗且保持在卫生状况下。

此类表面须由无毒材料组成,设计上耐用,不与清洁剂和消毒剂起反应。

加工过程中所有接触食品的工器具和设备表面必须用有效的清洁剂和消毒液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每天使用的工器具严格执行发放检查制度,发现破损及时清理,连同破损部位退回库房并注明原因。

其频率为:

(1)在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水冲洗。

(2)在每天工作之后进行清洁消毒。

(3)在生产中随时进行清洁。

与食品或食品接触的手、手套和工作服,保持清洁和卫生。

直接接触的包装物料,必须清洗和消毒。

(一)工器具清洁消毒程序

1目的

清洁工器具,防止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所有工器具,如加工设备、工作台、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和手套、包装物料等。

3职责

3.1岗位操作员负责操作执行。

3.2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剂贮存管理和消毒剂的配置。

3.3班组长负责检查督促,质检部负责卫生检查。

3.4品检部负责表面微生物检查。

4标准

4.1车间所直接接触食品的物品,包括设施、工器具等均无毒耐腐蚀,耐磨损,易于清洗消毒的不锈钢及塑料制品制成。

4.2食品接触面以及设备表面定时进行清洗消毒,使其无锈迹,赃物残留,保持清洁卫生。

5工作程序

5.1工作台案的清理:

清理残渣清水擦净→毛巾擦干(不能掉纤维)→喷酒精→喷酒精(第二天工作前)使用。

5.2不锈钢盆的清洗消毒:

清洗剂清洗→清水洗净→热水处理(5分钟/85°以上浸泡)→倒置于工作台→喷酒精消毒使用。

5.3塑料工器具的清洗消毒:

每天下班后,刷洗干净→置于100PPM的Naclo3消毒液中消毒→第二天清水洗净由专人检查有无药味和残迹→喷酒精消毒同时检查无异味和破损。

5.4小工器具及毛巾清洗:

用清洗剂洗净清水洗净→热水处理(5分钟/85°以上浸泡)→喷酒精消毒→使用。

栗仁分选筐由验质员每2小时清洗一次,然后用酒精消毒。

6监控

6.1视觉检查其清洁度,再用余氯试纸检验是否有残留氯液。

6.2卫生监控人员的巡回监督。

6.3质检部定期表面微生物检查。

7频率

7.1每班生产前及生产结束后进行检验。

7.2被污染后立即进行。

8纠偏

在检查发现问题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如再清洁、消毒,检查消毒剂浓度,员工培训等。

(二)洗手消毒程序

1目的

通过对手的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2适用范围

所有与食品加工接触的人员。

3职责

与食品加工接触人员均应遵循实施。

4消毒程序

4.1洗手要求

手部清洁,指甲不得过长或有毛刺,禁止使用指甲油等化妆品,不得佩带饰品(如戒指、手链、手表等),在车间不许接打电话必要时在消毒间接打电话然后洗手消毒。

4.1.1开始工作之前;

4.1.2上厕所之后;

4.1.3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4.1.4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如接打紧急电话(应在消毒间进行)后应洗手消毒;

4.1.5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定期洗手要求,如卫生员每1小时整装消毒1次。

4.2洗手消毒方法:

清水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清水洗手--→消毒液浸泡30秒-→用清水洗净消毒液-将手烘干-→用75%的酒精消毒。

5监测

5.1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设施的清洗与完好。

5.2卫生监控人员巡回监督。

5.3质检部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检查。

5.4确保洗手液、消毒液和酒精有至少2天的使用量。

5.5每进经过40人次检测一次,浓度不够进行更换。

6纠偏

6.1检查发现时立即纠正或对其进行培训。

6.2对不符合卫生要求且屡教不改者处以相应处罚。

(三)鞋靴消毒程序

1目的

通过对鞋靴的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

所有进入清洁区人员。

3职责

所有进入清洁区的人员均应遵循。

4工序程序

4.1消毒要求:

所有进入加工车间的人员一律穿胶鞋经消毒池入车间。

4.2消毒方式:

清水池洗净杂物--用含有效氯200PPM的消毒液浸泡10秒。

5监测

5.1池内水保持清洁,并保持设施的清洁与完好。

5.2每经过100人次检测一次,浓度不够进行添加或更换。

5.3卫生监控人员巡回监督。

5.4用余氯试纸检查消毒液的浓度,至少1次/4h。

6纠偏

在检查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培训员工。

(四)工作服管理作业标准

1目的

规范工作服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所有的工作服管理。

3职责

3.1洗衣工负责清洗工作服,清洗工作服时按不同区域和不同颜色分别进行清洗,操作工保证每天更换,穿干净的工作服进车间;

3.2卫生员负责工作服的发放、收回、更换及卫生检查。

4工作程序

4.1工作服的使用规定

4.1.1清洁区的员工使用白色工作服。

4.1.2员工必须经风淋后进入清洁区。

4.2工作服的验收:

总务主管负责。

4.2.1对工作服制作商进行评定:

式样确认和面料确认。

4.2.2对制造商送来的工作服抽查。

4.2.2.1试穿不同型号的工作服,按10%的比例抽检其加工工艺。

4.3工作服的清洁

4.3.1工作服集中由洗衣房清洗消毒小包装和剥米车间工作服分开清洗,清洁工作服与脏工作服分区放置,存放工作服房间有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

4.3.2洗衣工清洗工作服,保证每天更换,穿干净的工作服进车间。

4.3.3单位主管每周一次负责对本单位人员工作服的清洁程度进行卫生检查。

4.3.4生产检验人员及参观人员不得穿裙子、短裤、掉毛毛衣进入车间。

4.3.5维修人员进入加工车间必须换好洁净的工作服、鞋和帽子且必须戴口罩并按规定的程序清洗消毒手部。

4.3.6工作服清洗消毒程序:

清水洗→加入洗涤剂机洗(符合要求无毒及合格供方提供)→手工揉洗→清水清洗→100ppmNalco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漂净→干燥→臭氧消毒不少于3小时使用。

5.1工作服、发网、帽子、口罩:

清洁、无破洞、无可见污物,无游离线头,无其它异物附着。

发网必须将头发及耳朵全部罩住,口罩必须将口及鼻孔全部罩住、发网、帽子及口罩的保护性良好,帽子、口罩端正,松紧适度、确保生产过程中头发尤其鬓角以及口、鼻孔不外露,每日对工作服的清洁程度进行自检,进入车间前由专人粘除工作服上残留的线头、头发等异物并由品管员进行抽检;每天生产结束后一同上交由专门的卫生组按规定的程序、方法清洗消毒。

5.2围裙、套袖的卫生:

围裙、套袖清洁,无可见污物,无破裂、围裙带无拉丝、无游离线头,每日工作结束后,用专用毛刷粘取洗涤剂将洗干净后,清水冲净、破损的套袖、围裙及拉丝的围裙带不准带入车间

6.纠编行动

6.1对不按规定进入清洁区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处罚。

6.2对卫生检查不合格的人员暂时停岗。

三、防止交叉污染

未经过充分清洗和消毒之前的操作工人的手、工作服、工器具与加工废料相接触设备的食品接触表面、地面或其他不卫生物品不得接触食品。

工艺流程布局合理,粗加工、精加工、成品包装分开。

明确人流、物流、水流、气流方向,不造成交叉污染。

人流:

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物流:

车间的入料口、出料口和废料口分开;

水流:

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气流:

车间设有排气装置,进行入气控制和正压排气。

厂区周围环境卫生要清洁,要求每天进行清扫。

(一) 流程布置作业标准

1目的

明确工艺流程布置,区分一般清洁区与清洁区,防止交叉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工厂的生产控制。

3职责

所有与食品加工有关的人员均应遵循。

4交叉污染的来源

4.1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不良。

4.2清洗消毒不当。

4.3卫生操作不当,生、熟产品未分开。

4.4原料和成品未隔离。

5工作程序

5.1不同污染程序的工器具明显区分,如栗皮盒与A级盒不能混用,剥米车间工器具与验质包装不能混用。

5.2不同岗位的加工人员不能互相串岗。

5.3车间废弃物投入专用容器中,加以标识,专人处理。

落地品不能由操作工拾起,由卫生员处理。

5.4原料、辅料、包装物料及空瓶均单独存放,保持清洁卫生,不受污染。

成品与半成品分开存放。

6纠正措施

监测人员如发现流程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则必须停止生产,及时调整,并对这段时间加工的产品进行隔离评估。

(二) 地面及排水沟的清洗消毒程序

1目的

保证生产区域所有地面及排水沟清洁、卫生,符合生产卫生要求。

2范围

加工车间所有地面及排水沟。

3职责

3.1各组主管负责安排本组的地面、排水沟的卫生清洗消毒并督促、检查。

3.2卫生人员负责本辖区内地面及排水沟清洗、消毒,每天用清水洗净,用Naclo3消毒液消毒。

3.3质检部质检员负责班前对地面、排水沟的卫生检查、记录。

4程序

4.1接班前,作业员对所辖区域卫生进行检查,做到卫生心中有数。

4.2区域作业人员每天1次用专用地板刷对排水沟进行刷洗,每班人员对地沟进行清洗。

4.3区域作业员每天对地板进行冲洗,特别是污物积聚地重点强化刷洗,刷洗后用清水冲洗一遍,再在地板上喷洒200PPm以上的余氯水消毒,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检查

区域卫生由单位主管负责检查,不合格按以上程序重新进行清洗消毒程序。

6验证、纠偏

代班主管每次班前对卫生检查一次,不合格的进行纠偏、返工,卫生主管对纠偏后的结果进行验证。

(三)更衣室管理作业标准

1目的

为使工作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更衣室也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与食品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员工更衣室。

3职责

由卫生员每天打扫卫生,全体员工共同保持干净、整洁、卫生。

4工作程序

4.1工作要求

4.1.1防蚊虫设施齐全(纱窗、灭蚊灯)。

4.1.2适宜的穿衣镜,满足需要。

4.1.3与生产无关的物品,配备足够的更衣架。

4.1.4.1严禁在更衣室内进食、做私事、从事娱乐活动。

4.1.5更衣室内通风换气良好。

4.1.6自己的衣服与工作服分开存放,以防止污染。

4.1.7每天臭氧消毒工作服和鞋,工作服不能带出车间。

4.1.8严禁穿工作服、围裙坐在更衣室地面上。

4.1.9更衣室衣架保持良好卫生状态、不得有锈斑、霉斑、每周彻底打扫消毒一次,更衣柜禁止存放食品、发胶、图钉、大头针等易污染工作服或对食品构成潜在危害的物品,个人衣物和鞋排放整齐、有序。

4.1.10更衣室禁止饮水、进食;禁止瘙痒、挖耳朵、挖鼻孔;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所有生产区和原料、包装材料,成品储存区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4.1.11严禁在更衣室内吸烟或大声喧哗。

4.2工作流程

穿工作服程序:

内帽→外帽→口罩→上衣→下衣→水鞋。

穿上干净工作服/鞋--洗手消毒——检查是否合格——脚踏池--风淋--进车间。

5监控程序

5.1专人管理,有监控器进行监控,进出人员符合要求,卫生洁净,。

6纠偏

检查发现时立即纠正,员工培训、处罚。

(四)消毒液配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消毒液的管理,防止化学物的污染和不足,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消毒液(含氯消毒剂)的配制和管理。

3职责

3.1卫生员(负责化学品的管理)负责配制。

3.2卫生主管负责监控。

3.3质检部负责检查。

4工作程序

Naclo3消毒液的配制公式:

加入的NaCIO3原液量=需要配制的Naclo3消毒液的浓度×总水量÷所需Naclo3溶液浓度

4.1含氯消毒剂的配制。

4.1.1根椐规定的不同浓度(如200ppm)计算添加消毒母液,由专人检测(试纸法)。

5检测

5.1含氯消毒剂至少每进40人次检测一次,浓度不够进行更换或添加(时间不超过4小时),一次。

5.2皂液器中及时添加洗手液。

6纠编

消毒液浓度不足及时更换,添加、培训,处理。

(五)外访人员管理作业标准

1目的

控制外访人员进入车间或外访人员必须符合SSM要求并在公司领导(授权)陪同下进入车间参观。

2适用范围

适用非本公司而必须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

3职责

3.1必须要求进入车间的人员个人卫生符合SSM(安全支持性措施)要求。

4工作程序

4.1一般外访人员先必须到综合办公室进行登记。

4.2一般需参观的外访人员经公司领导同意后,隔玻璃参观。

4.3确需进入清洁区域的外访人员必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在公司领导(授权人)陪同下,领取参观服且个人卫生必须符合SSM要求,经风淋、洗手消毒后进入车间。

5监控

5.1带班主管随时检查。

5.2公司领导不定时抽查。

6频率

24小时进行检查。

7纠偏

在检查发现有外访人员不符合上述工作程序的及时叫外访人员离开,并要求外访人员到综合办公室进行登记并取得总经理的批准。

8记录

凡外访人员都必须经门卫登记备案。

(六)成品库清洁程序

1目的

为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持食品外观清洁,避免食品的交叉污染,确保产品的安全。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成品仓库的清洁、消毒。

3职责

成品仓管员

4内容

4.1仓库应每天清扫场地,经常擦洗门窗、墙面,使墙面、窗沿、地坪、货垛上下无垃圾、无蜘蛛网,并保持清洁、干燥。

4.2每次入库,产品应分门别类,按生产批次分区存放,保持先进先出,保证通风良好并做好标识,依次摆放于货托上,并保持整齐。

4.3每次出货以后,及时清扫出货区域遗留的垃圾,整理场地,使之保持整洁。

4.4定期对产品进行整理、清查、盘点,及时对破损成品进行整理,分别置于不同区域。

4.5保持仓库干燥、通风、清洁。

5监控程序

5.1仓管人员实地查巡,每日记录在案。

5.2每月单位主管作不定期查核并定期汇总。

6纠偏措施

6.1主管检查发现问题,不合卫生管理要求,立即通知仓管员及时改正,以达到卫生管理要求。

6.2对经常发生不符要求有关人员将采取相应处理。

(七)原料仓库清洁消毒程序

1目的

保持原料仓库的清洁卫生,不使原料造成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料仓库及周围环境。

3职责

3.1化验室负责原料验收。

3.2原料管理员负责执行检查。

3.3部门主管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仓管员每天清扫场地,保持清洁干燥。

4.2每次卸车后及时清扫干净。

4.3流程结束后,地面进行清扫。

4.4原料不直接触地面,保持先进先出,并对原料进行追溯,按原料批次、货主和产地的不同分区入库,并按照区域标准做好标识。

4.5每天对库存原料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过期变质情况,并检查其温度和湿度。

4.6每日对库存原料进行清查、盘点。

5监控

5.1原料管理员实地巡查,每日记录在案。

5.2仓储科主管定期抽查并作汇总。

6纠偏

检查发现问题,不符合卫生管理要求,应立即整改,二日内改善完成。

(八)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1.同一车间内原料、成品、半成品、废弃物等要盛放于专用容器内并贴上标识,以防止交叉感染。

2.废弃物每日及时清理出车间并在远离车间的指定地点集中存放,每日及时清理出厂。

3.车间内不得存放棉麻制品及竹木器具;

4.运输工具保持清洁卫生,运输前后要进行彻底清洗;

5.落地成品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成品及半成品要单独存放,并贴上明显的标识专人进行处理;

6.成品的包装材料保持清洁卫生,所有纸箱、内袋均由获得卫生注册的供应商提供,每批包装材料进厂都要由质检部进行检验,合格方可入库使用;

7.车间所有的窗玻璃均贴上塑料膜,以防破损后飞溅,车间密封良好,以防飞虫等异物侵入。

四、 手部清洁、消毒和厕所设施的维持

(一)洗手消毒设施作业标准

1目的

手清洁消毒设备必须安装在各个有良好卫生规范并要求员工洗手消毒的加工场所。

这些设备必须经配有洗手液和有效消毒液及干手设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所有洗手消毒设施。

3职责

3.1卫生人员负责洗手消毒设施的清洁维护。

3.2机电课负责洗手消毒设施的维修。

3.3生产主管负责卫生监督。

3.4质检部负责工序卫生监督。

4工作流程

4.1洗手池和消毒池必须位于加工车间的入口处,人员进入时必须经过并使用洗手池和消毒池。

4.2洗手池和手消毒液要置于清洁区的入口,以便每位员工的手或手套弄脏时,或回到清洁区时使用。

4.3使用非手动开关洗手:

洗手应提供必要的洗手液,干手设施和消毒设施等。

4.4开工前和生产中每隔12小时,检测一下洗手液和酒精的存量是否附合要求。

4.5洗手消毒步骤:

清水清洗→皂液清洗→清水洗净→消毒(50ppmNaCIO3溶液)→清水洗净→干手→75%酒精溶液消毒。

5洗手消毒频率

5.1每次进入加工车间。

5.2手接触了污染物,如水滴、冷凝水、灰尘颗粒、外来物或口罩等。

5.3手接触了头发、耳朵、鼻子、工作服或其他未被消毒的物品。

5.4无论任何原因离开工作区返回后。

6纠正措施

6.1当监测人员发现洗手设施及卫生用品缺少或使用不当时,应该马上通知维修损坏的设备和补充卫生用品。

6.2化验员应适时对工人的手做微生物检查以便验证消毒液浓度的有效性。

(二) 卫生间管理作业标准

1目的

保持卫生间的清洁,防止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

2适用范围

厂区所有卫生间以及周围环境。

3职责

3.1卫生员负责实施执行。

3.2质检部主管检查。

4工作程序

4.1设施与要求

4.1.1门不能直接朝向车间。

4.1.2防蚊虫设施齐全,车间入口处设有暗道并有灭蚊蝇灯。

4.1.3具备洗手、烘干、消毒设施。

4.1.4手纸和纸篓保持清洁卫生。

4.1.5安装换气扇,通风良好。

4.1.6地面干燥,无积水,保持清洁卫生。

4.1.7方便之后要进行洗手和消毒。

4.1.8加工检验人员不得穿工作服上卫生间。

4.1.9洗手消毒程序(“七步洗手法”):

清水清洗→皂液清洗→清水洗净→消毒(50ppmNalco溶液)→清水洗净→干手→75%酒精溶液消毒

4.2设备的维护和卫生保持。

4.2.1设备保持正常运转状态。

4.2.2卫生保持良好不造成污染。

4.3清洁消毒

4.3.1卫生员随时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包括对厕所的冲刷、门、窗、墙、地面的擦洗。

4.3.2卫生间内置放除臭剂,必要时喷洒空气清新剂。

4.3.4卫生间卫生工具主要用拖把、厕刷、扫帚、水管、纸篓等,按规定地方规范放置。

5监控程序

5.1每日有卫生主管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做出限时整改。

5.2每日检查一次所有设施(纱窗及冲水设施等),如有损坏马上修复。

5.3卫生检查员实地查巡,每日记录在案。

5.4每周卫生主管作一次查核。

6频率

检查发现不合格时立即纠正,员工培训、处罚。

五、防止掺杂物污染

食品、食品接触面及食品包装材料不得受润滑剂、燃料、杀虫剂、清洁剂、金属片、冷凝剂或其他化学、物理或生物污染物的污染。

防止食品接触面和食品包装材料被喷入、滴入污水或吸入污染物而受到污染。

(一)防止外来污染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外来杂质和污染物污染,特制订本程序。

2杂质分类

按危害程度分为一般杂质与恶性杂质。

2.1一般杂质:

指产品本身携带及表面附着或是对产品的食用性、安全性不产生任何污染与危害的物质,如黏液等属于一般杂质。

2.2恶性杂质:

指非产品内容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