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8001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元中央银行制:

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度。

2.二元中央银行制:

单一中央银行制度中的一种。

是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3.复合中央银行制:

集中央银行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业务和职能于一身的体制。

4..跨国中央银行制:

中央银行制度的一种。

即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5.货币政策:

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息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6.非自愿性失业:

指劳动者愿意接受当前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

7.骆驼评级体系:

美国银行评级制度的俗称。

该制度主要从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等五个方面评估银行的经营状况。

因为这五个方面英文的第一个字母分别是C、A、M、E、L而得名。

8.《皮尔条例》:

是指1844年,由英国首相皮尔主持通过的特许条例,史称《皮尔条例》。

主要内容包括:

(1)不再产生新的发行银行;英格兰银行内部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规定英格兰银行的信用发行限额暂定为1400万元。

《皮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上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

9.菲利普斯曲线:

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最先提出的用以揭示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负相关关系的一条曲线。

10.消费者信用控制: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耐用消费品规定分期付款的最低首次付现率和最长付款期限,进而调节消费信用的政策工具。

11.货币购买力指数:

单位货币在报告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与基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之比。

1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中到实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13.货币供应量:

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存量概念。

14.流动性比率:

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是指为了限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率。

15.备付金:

又称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机构为保证存款支付和票据清算而保留的货币资金。

它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清算户的存款。

16..发行库:

即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基金保管库。

17.存款准备金制度:

是指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同时满足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的制度。

它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18.金融稽核:

是国家审计机关和金融内部稽核部门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检查和监督。

19.《皮尔条例》:

是指1844年,由英国首相皮尔主持通过的特许条例,史称《皮尔条例》。

主要内容包括:

(1)不再产生新的发行银行;英格兰银行内部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规定英格兰银行的信用发行限额暂定为1400万元。

《皮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上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

20.中央银行贷款:

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中央银行通过贷款的资金运用方式,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从而调控经济。

21.认识时滞:

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政策制定当局通过分析物价、利率、投资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动,认识到是否采取行动所花费的时间。

22.保证准备制:

是指货币发行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准备。

23.业务库:

是各商业银行的基层行处为办理日常业务收付现金而设立的金库。

24.清算业务:

中央银行的业务之一。

是指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帐户,相互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和债权债务关系都由中央银行办理。

25.货币政策:

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息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6.充分就业:

是指凡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可以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27.国库:

国家金库的简称,是专门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支出的机关。

28.备付金:

又称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机构为保证存款支付和票据清算而保留的货币资金。

它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清算户的存款。

29.准货币:

在狭义货币M1之外,但属于M2构成项目的那些流动性比现金和活期存款差的各类存款。

30.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等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31.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

32.存款保险制度:

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防止银行恐慌事件,由政府或者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出资设立,由存款机构、存款人或者双方共同负担保费,对小额存款提供保险的一种制度。

33.货币扩张系数:

即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34.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中扣除法定准备金之后的剩余部分,也称剩余准备金或业务备付金。

35.再贴现:

又称“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由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36.资本充足性管制: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实行最低比率控制的监管制度,用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资本与负债的比率、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等来衡量。

37..储备货币:

即基础货币,指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它是货币扩张和收缩的基础或源头。

38.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提取现金和转账结算的要求而持有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39.中央银行贷款:

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中央银行通过贷款的资金运用方式,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从而调控经济。

40.国债:

通常是一国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的通称。

二、判断题

1、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子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

2、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

(×)

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的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准备金,实质就是通常所说的库存现金。

(×)

4、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

(×)

5、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

(×)

6、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

(×)

7、金融统计三级汇总的第二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概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

(√)

8、在中央银行扩展时期,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和严格管理,成为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

(√)

9、外资银行是东道国对设立在该国的跨国银行的统称。

(√)

10、注册登记管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11、金融监管是先于中央银行制度而出现的。

(√)

12、金融统计三级汇总的第一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概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

(×)

13、从货币政策的“死角约束”来看,存在着一系列曾经试图通过货币信贷政策解决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结构问题是其表现之一。

(√)

14、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

(√)

15、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

16、联邦储备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的业务机构,是区域性的中央银行,也是联邦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7、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

(×)

18、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

(×)

19、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

20、适度竞争是中央银行的监管原则之一。

(√)

21、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程度,是一个国家货币作用制度和银行体系发展与完善的标志。

(√)

22、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经济发行原则。

(×)

23、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尚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票券,它不是货币,不代表任何价值。

(√)

24、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通俗地解释就是不能有人失业。

(×)

2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具体形态。

(√)

三、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是(A)。

A国库券和国债B、股票C、公司债券D、金融债券

2、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B)是货币发行和回笼的中间环节。

A、发行库B、业务库C、市场D、发行库和市场

3、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各种关系中,与(A)的关系最为重要。

A、财政部B、国家计划部门C、商业银行D、各级地方政府

4、中央银行贷款一般以(C)为主,这是由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

A、长期贷款B、中长期贷款C、短期贷款D、无息贷款

5、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分析的常用指标中,反映资金利用程度的指标是(C)。

A、资本充足率B、备付金比率C、存贷款比率D、储蓄存款稳定率

6、(D)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职能作用的提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性业务。

A、货币发行B、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C、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D、清算业务

7、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C)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A、存款准备金制度B、再贴现政策C、道义劝说D、公开市场业务

8、全国的银行监管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在中央一级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结构共同负责的监管模式称之为(A)。

A、单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B、集中单一金融监管体制C、跨国金融监管体制D、双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9、中央银行稽核的对象主要是(B)。

A信用社B、商业银行C、非银行金融机构D、证券公司

10、典型调查适合于对事物的(D)。

A、事前分析B、事后分析C、定量分析D、定性分析

11、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A)。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B、信用分配C、利率最高限额D、流动性比率

12、我国正在加紧对一种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探索。

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D)。

A、道义劝说B、信贷计划C、限额管理D、公开市场业务

13、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中,独立性较大的模式是(A)。

A、美国模式B、英国模式C、日本模式D、意大利模式

14、在货币发行制度中,规定在某一限额内,钞票发行不需要以黄金作保证,可以用商业票据和国家证券作担保;超过限额发行钞票,则必须以100%的黄金作保证。

这种制度称为(C)。

A、双重现额制度B、伸缩限额制度C、定额信用发行制D、百分比例准备制

15、依法监管是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B)。

A、目标B、原则C、方法D、手段

16、下列中央银行制度中,属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的是(D)。

A、跨国中央银行制B、一元中央银行制C、二元中央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