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009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docx

最新《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读后感随笔

《水浒传》1000字读后感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下面给大家分享《水浒传》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读后感1

有感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题记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

这部长篇小说向我们描述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开始、发展、壮大、招安、失败的全过程。

一百零八人梁山聚义占全书的前七十回,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在这七十回中,首先描述了鲁智深、林冲等好汉上梁山的个人经历,从而描述了宋江杀死阎婆惜后遭到官司的惩罚,最终走上梁山的历程,之后描写了宋江带领梁山众人战经战役并招募好汉的经过,最后交代晁盖的去世以及宋江完成大聚义的过程。

后五十回描述的是招安,征辽,征讨王庆、田虎,征讨方腊这四件事。

二次读完这本书,我最喜欢并崇拜的人还是林冲。

林冲本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贤惠,家庭和睦。

但庙里进香改变了这一切。

高衙内在庙内公然调戏林冲的妻子,这让林冲蒙受了大辱,但是林冲忍了下去,就因为“不怕官,只怕管”。

后来又因为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

尽管如此,林冲还是忍了。

在发配沧州的路上,董超和薛霸心很手辣,想要置林冲于死地,林冲再一次忍了。

但是林冲的忍耐并没有换来高俅的放手,相反他却要将林冲置于死地的决心越来越强。

林冲之所以一忍再忍,甚至显得有些懦弱,就是因为他恪守封建礼法,就是因为他对统治者还心存希望,不敢彻底决裂。

但是人忍耐是有限度的,高俅的咄咄逼人终于迎来了林冲的爆发,迎来了“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大快人心的一幕。

一忍再忍的林冲消失了,一跃而成了叱咤风云的梁山好汉,成了“豹子头”林冲,他的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他的忍耐,他的善良,他的勇敢,他的刚强,这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自然,同时也是那样的深刻。

通过这部长篇小说,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北宋末年统治者的腐朽和残暴。

读《水浒传》,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一张黑暗统治的大网。

这张大网无处不在,生活在其中的广大人民要么反抗,要么等待死亡。

乱臣贼子等,他们相互依存,无恶不作,将罪恶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水浒传》中还描写了很多腐败现象,他们恐吓着人民,放纵着自己的私欲。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高官厚禄,人民的苦难他们完全不放在眼中。

这样,社会的黑暗便形成了天罗地网,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而正是统治的黑暗与腐败,把众人好汉逼上了梁山。

虽然社会的黑暗让我们感到压抑,绝望,但是梁山好汉身上彰显出的忠义又把我们从边缘线上拉了回来。

如武松的斗杀西门庆、血溅鸳楼等。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位好汉在作者的笔下都是生龙活虎的,每位好汉的精神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学习林冲的勇敢,刚强;学习宋江的胸怀宽广,重情重义;学习鲁智深的豪爽直率,慷慨大方;学习晁盖的理解宽容……

我希望现代人可以拥有“忠”与“义”。

我站在新时代的高端,吹来的是历史的长风……

《水浒传》读后感2

今年暑假,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它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作者就是路人皆知的作家施耐庵。

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如鲁莽的黑旋风李逵,朴实、性急的花和尚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浪里白条张顺等等,还有一种就是官员、教头之类的社会地位高等的人物,他们因为遭到官府一些奸臣的迫害而不得不起义,其中林冲就是典范。

当时起义的人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

朝廷腐败,官员贪得无厌、压迫百姓,将一个个好汉逼上梁山,我自然就对当时的封建社会统治感到反感和愤怒!

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

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

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

”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让我们明白了怎样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在起义军中,最讲究的就是“忠义”二字,一百单八将每个都是为了山寨死而后已,不过这一百八人更追求忠,尤其是及时雨宋江,他时时刻刻都盼望着朝廷早日招安,就连酒后吟诗也道:

“忠心愿,平虏保国安民。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将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他们一伙人都是为了“替天行道”,只反朝廷、官府中的奸臣、而不反皇帝,他们并不希望统治,只是盼望早日为国家效力,而这也是这一百单八将名送黄泉的主要原因。

当读完水浒传,我被他们的勇气所震撼了,我胆小,我一个人不敢走夜路,我自知不如,他们为理想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忘我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传颂,我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无地自容……

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去拯救国家,去复仇,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歌颂,去传唱。

这一百零八位英雄豪杰,在我心中:

俺们是替天行道的天神,是劫富济贫的好汉,更是我们历史上的好汉!

《水浒传》读后感3

说到《水浒传》,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忠与义,忠家,忠国,忠天下,义气,勇气,豪气,霸气。

在《水浒传》中,义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义字当头”。

轻轻放下手里的《水浒传》,我的心灵被一个个豪气冲天的英雄所震撼。

我又回想了整本书的精彩情节。

“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等108位英雄,在那个迂腐的年代,他们仍以“义”字当头,为了百姓,惩恶扬善。

在那个迂腐的年代,民不聊生,但所谓“乱世出英雄”,于是就有了梁山的108好汉。

他们忠,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人,他们惩恶扬善,报效祖国,宁死不屈,这何尝不是一种“忠”;他们义,为朋友赴汤蹈火,为百姓出生入死。

可能“忠”与“义”字只是简单地几个笔画,但这两个字,却包含了他们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高俅,一个无赖混球,他因踢毽子取悦了太尉,相反林冲比武赢了高俅却被追杀,这就是当时不公平社会的描写。

整本书我印象最深的角色便是鲁智深,他同情人民疾苦,为百姓惩恶扬善,令我不得不佩服的是他倒拔垂杨柳的霸气,他拳打镇关西的豪气。

但是他最后却在六合寺圆寂。

而宋江,梁山泊之首,但他却被高俅害死。

而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宋江的忠义,使其他英雄都非常敬佩他,所以他坐上了梁山泊之首。

但最后却想“招安”,以致于整个梁山泊被利用,铸成了梁山泊的悲剧。

其实我觉得这个角色有两面,他壮大了梁山,却又亲手毁掉了梁山。

路选错了,即使再去努力,但方向总归是错的,自己选的路,选错了,那又能怪谁?

书中说的“忠”,“义”,在那个时代可能会觉得不足为奇,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呢?

消防员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他们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冲进那大火,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就是为了挽救一个个生命,而又有多少消防员在火中,在废墟里结束他们的生命。

他们可能才20多岁,可能年龄也大了,但他们却一直在为人民服务!

他们的精神就是“忠”“义”!

忠于人民,忠于国家!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有一次我自己一个人走在街上,为了省时间,我抄小道回家。

突然,一阵声音传来“快,把你的钱交出来!

不然……”“呜……”我还在想要不要去帮忙,“哇”,那个人哭得更大声了。

我想也没想就大喊“警察叔叔,我弟弟就是在这走丢的!

”可能是听到我说的话,那两个抢劫的人慌慌张张的跑了出来,一下就没影了。

我赶紧跑到那个小男孩那里,问他有没有伤到,他问我“警……警察叔叔真的来了吗?

”“这条路没有警察,治安不是很好,所以你下次要找大人同行或是结伴走,知道了吗?

”“嗯,谢谢姐姐。

”“嗯,你快点回家吧,注意安全,往大路走!

”之后,我便常常在想,我们或许不能像《水浒传》里的英雄那样挥刀报效祖国,但我们可以维护正义,这样,我也会为自己对国家做了一丝奉献而自豪!

忠,义。

这是《水浒传》的精神,也是现代社会的精神!

《水浒传》读后感4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每当听到这义薄云天、豪情万丈的旋律,八百里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匡扶正义,替天行道的画面就会在我脑海里浮现。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的人物几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我觉得《水浒传》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他们身上除了具有高义薄云、除暴安良的共性外,每个人身上还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甚至两个人物之间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

这种对比式的人物描写是《水浒传》中人物塑造的一大亮点,比如书中先后出场的鲁智深和林冲。

“花和尚”鲁智深为人坦荡,武艺高强。

他爱打抱不平却又性格鲁莽,仗着一身好武艺,总是由着性子做事。

华州城外,只因一言不合便勃然大怒,单枪匹马闯入城内,结果吃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牢饭。

但鲁莽也有“好处”,若不是他一时兴起,三拳打死镇关西,恐怕连“鲁智深”也没了,只剩一个“鲁达”。

要不是他在野猪林里飞杖隔过水火棍,林冲怕已被害死。

当然,鲁智深的鲁莽急躁或许是一个绿林好汉必备的特点。

确实,《水浒传》中的许多人物都和他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但也有一些人物却恰恰相反,他们行事谨慎,能忍则忍,只到无路可走时才最终被“逼”上梁山。

其中的代表当属“豹子头”林冲。

他紧随鲁智深出场,是鲁智深的好兄弟,却与鲁智深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

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生活安定,家庭美满。

只因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妻子,被三番五次设计陷害,妻子岳父全都自杀,他也最终被逼上梁山。

从白虎节堂,东京牢内,沧州路上,直至柴进庄上,无不体现一个“忍”字。

直到风雪山神庙,他终于不再隐忍,这才上了梁山。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逆来顺受、生性软弱的人。

鲁智深和林冲似乎是两个极端,剩下的都是“中间派”,不过是有的偏“莽”多一些,有的偏“忍”多一些,比如“行者”武松。

在书的十五到十八章,他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顺从的。

但宽容不代表软弱,经历了孟州城事件后,他对朝廷失望,从飞云浦到蜈蚣岭,一夜之间连杀十九人。

可以看出他既不像鲁智深那样鲁莽急躁,也不像林冲那样一味隐忍,做事比较有分寸。

还有许多对比的地方。

比如李逵和燕青,一个黑大壮,一个“小白脸”。

再如王英夫妇,一个下流好色,一个漂亮高傲……无数的人和事在一百二十回中交织融合,真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水浒传》读后感5

“水浒”一词出自《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

该诗所述,乃周人始祖古公亶父寻出路初建基业事。

古人释此诗,说是古公亶父避狄人之乱而走。

乃知《水浒传》所讲,实是众人于黑暗社会中寻求出路之事。

一如古公亶父来到岐山,众人聚义梁山,欲开创一片新天地以寄身。

然此事成功的方式颇令人心寒:

“宋江奏道:

‘天帝哀怜臣等忠义,蒙玉帝符牒敕命,封为梁山泊都土地。

众将已会于此,有屈难伸,特令戴宗屈万乘之主,亲临水泊,恳告平日衷曲。

’”

好汉们奋斗一生,竟直到死后在徽宗梦中才得以找到出路。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社会如此,活着便无出路可寻。

林冲被陷害之初是怀着希望的,直至草料场还想着“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却不曾想因高衙内一点色心,高俅要害他至死,连陆虞侯也不容他活着。

武松起初也相信司法的公正,用口供证明哥哥身死的真相,也不曾想到如宋江、张青、施恩般善待他的张都监陷害他并不需要证据。

宋江在江州之前坚持不上梁山也是以为自己尚能回到官场,不曾想有黄文炳谋他,一心要他死。

于是,山神庙中摆起三个人头,鸳鸯楼上题写了八字血书,浔阳江口也确被血染红。

鲁智深道: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杀怎得干净?

”乃是看破了这社会已无药可救。

但宋江仍要写“望天王降诏早招安。

”于是招安,众人十去其八,梁山就此覆灭。

这结局其实早有伏笔:

“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

十节度使出身绿林,后征讨梁山,荆忠横死,王文德、韩存保等被擒,与宋江讨方腊何其相似!

招安的出路便是如此,即使宋江剿平方腊生还,奸臣还是要他死。

那出路何在?

公孙胜、燕青、李俊等人的结局似乎指明了出路。

隐居山林,出海为王,都能活下来。

只是如此活下来已与落草前的生活大异了。

阮小七兄弟三人本为温饱而上山,却不曾想会走这十几年波澜壮阔的一遭。

征方腊时,两个哥哥不明不白地身死,阮小七终也丢了官回石碣村打鱼。

循环一番,归于起点,还丧了至亲,这样一来,十几年的奋斗又有何用?

徒剩白发渔樵江渚上了。

大闹一番后悄然归隐,便是那些幸存者最佳的写照。

闹的效果也是难说,朝廷至结尾昏暗依旧,除了从草寇变成忠臣义士、被供着吃冷猪肉,他们还改变了什么?

隐逸者看破了,便抛弃了一文不值的名利消失,但这本是他们先前就能做到的,只是原来没看破罢了。

众人在求生的道路上徘徊,都失了本心。

武松从沧州到阳谷县到孟州再到二龙山、梁山,早忘了他当年只想回清河县寻兄长,也再也回不去了。

在黑暗的现实中寻出路,心中的路却迷失了。

这时,唯有鲁智深拨开迷雾,看清了心中的出路。

天孤星孤身一人看破凡尘,留下一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便随潮归去,无处跟寻。

众人忙碌于寻现实中的出路,却不知出路只在心中。

惟有顿开金枷、扯断玉锁般无视身外之物,才“解使满天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超脱生死,遁入空门,方是《水浒传》中唯一真正的出路。

《水浒传》读后感6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心在山东身在吴》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描写了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的忧郁心情,表达了他想要实现其“凌云志”的迫切愿望。

这也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小片段。

《水浒传》乃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生动详细地描画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他们各怀绝技、性格鲜明。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赛霜骏马骑狮子,出白长枪掿绿沉;管军提辖使青面兽杨志:

雕鞍玉勒马嘶风,介冑层棱黑雾蒙;青衣道人入云龙公孙胜:

青罗伞盖拥高牙,紫骝马雕鞍稳跨……一百零八将,从性格到长相,个个千差万别,可无论是独一无二的配装,还是战场上的雄姿英发,似乎每一根汗毛都散发英雄的光芒。

及时雨宋江、矮脚虎王英、小温侯吕方……这些朗朗上口的称号,尽显他们独特的好汉气概,又让人过目不忘。

然而这些英雄都有着共同的本色,那就是忠义两全。

忠,是什么?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

说到忠,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李逵对宋江可谓是忠心耿耿。

小到宋江想吃鱼,李逵就为他去抓。

大到宋江要攻城池,李逵为他两肋插刀。

虽然最后是宋江杀死了李逵,但我知道,李逵始终是无怨无悔。

因为他知道,是宋江带领着其余的一百零七位英雄走上正确的道路。

于情,于理,这位黑大汉的忠诚,就像一把烧得滚烫的铁钳,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义,又是什么?

义,谓天下和宜之礼。

一百零八位英雄中,可谓个个都是讲义气的好汉。

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为一个“义”字;他们为民除害,出生入死,就是因为一个“义”字;他们为国抗辽,奋不顾身,还是因为这个“义”字。

“义”虽然只有三画,但这是英雄们用生命与鲜血写出来的。

虽然他们最后没有把忠义发展到极限,尽心报国,英雄们或生、或死、或虏、或别,但是,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谁都没有办法挽回历史的悲剧。

读完《水浒传》,眼中、耳中仍然都是英雄们在谈笑风生,看着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是多么令人羡慕。

做一个家喻户晓的盖世英雄,应该是每一个男子汉的梦想。

但是在危难中救济人这样的事情,除了警察、消防员、军人,不是谁都有机会,谁都能做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更没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作为一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做盖世英雄时机还未成熟,但是努力做到忠义两全绝对可以。

怎么做到忠义两全呢?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

忠于祖国,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遗志。

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不需要像李逵那样一命换一命,需要我们做到有理想,有道德。

比如:

在公交车上心中有他人,不霸坐,会谦让,不做“霸占他人座位的博士哥”;在学校,对待同学真诚礼貌,学习实事求是;在家里,孝顺长辈,体贴家人……总之,爱国、诚信、友善,是我们小学生的英雄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