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763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docx

通信网络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验收标准32

1、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信网络系统安装工程。

2、材料要求

2.1材料包括各类交换机、天线、扬声器及管线等。

2.2产品规格、程式、数量、质量必须符合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

2.3器材必须经过合格鉴定,关键设备应有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或入网许可证等。

2.4主要设备〔如交换机、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等〕在施工前必须全部到齐,其他设备和材料应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2.4国外电视产品应符合中国广播电视制式和频率配置。

2.5扬声器箱的各项技术参数〔如声压灵敏度、最大声压级、指向特性、功率处理能力、单元的阻抗特性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6调音台的功能应满足使用功能和合同要求,操作使用方便,工作稳定,接插件性能好,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

输入噪声小于–126、增益60DB以上、输出电平的动态15-20DB、通道间串音大于80DB

2.7有源部件均应通电检查。

2.8型材、管材和铁件等应符合施工验收要求。

2.81各类型材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2.82管材采用钢管、硬聚氯乙烯、玻璃钢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2.83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9缆线要求:

2.91电缆必须符合上述2.2、2.3条要求。

2.92电缆的电气性能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盘中抽样测试。

2.93线料和电缆的塑料外皮应无老化变质现象,并进行通、断和绝缘检查。

2.94局电缆、接线端子板等主要器材的电气应抽样测试。

当时对湿度在75%以下,用250V兆欧表测试时,电缆芯线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兆欧,接线端子板相邻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0兆欧。

2.95剥开电缆头,有A、B端要求的要识别端别,在缆线外端应标出类别和序号。

2.96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面有无损伤,光缆端封装是否良好。

根据光缆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核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及机械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并进行衰减、长度测试。

2.10光纤调度软纤要求:

2.101光纤调度软纤应具有经过防火处理的光纤保护包皮,两端的活性连接器端面应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2.102光纤插座面板应有发射和接收的明显标志。

2.103保安接线排的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及对绞电缆的电器性能、机械特性、传输性能等均应符合相关标准。

3、主要工具

3.1示波器、场强仪、三用表、光纤熔接机、光纤研磨机、纵向光纤剥离钳、光纤连接器压接钳、光纤划笔、兆欧表、照度计、接地电阻测试仪、直流稳压电源。

3.2切割机、螺丝刀、尖嘴钳、高凳、工具袋、对线或步话机等。

4、作业条件

4.1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完毕,已通过系统检测并具竣工验收条件;

4.2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

5、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6、质量检验

6.1主控项目

6.1.1智能建筑通信系统安装工程的检测阶段、检测容、检测方法及性能指标要求应符合《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YD5077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6.1.2通信系统接入公用通信网信道的传输速率、信号方式、物理接口和接口协议应符合设计要求。

6.1.3通信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和系统检测的容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通信系统工程检测项目表

I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

序号

检测容

1

安装验收检查

1〕

机房环境要求

2〕

设备器材进场检验

3〕

设备机柜加固安装检查

4〕

设备模块配置检查

5〕

设备间及机架缆线布放

6〕

电源及电力线布放检查

7〕

设备至各类配线设备间缆线布放

8〕

缆线导通检查

9〕

各种标签检查

10〕

接地电阻值检查

11〕

接地引入线及接地装置检查

12〕

机房防火措施

13〕

机房安全措施

2

通电测试前硬件检查

1〕

按施工图设计要求检查设备安装

2〕

设备接地良好,检测接地电阻值

3〕

供电电源电压及极性

3

硬件测试

1〕

设备供电正常

2〕

告警指示工作正常

3〕

硬件通电无故障

4

系统检测

1〕

系统功能

2〕

中继电路测试

3〕

用户连通性能测试

4〕

基本业务与可选业务

5〕

冗余设备切换

6〕

路由选择

7〕

信号与接口

8〕

过负荷测试

9〕

计费功能

5

系统维护管理

1〕

软件版本符合合同规定

2〕

人机命令核实

3〕

告警系统

4〕

故障诊断

5〕

数据生成

6

网路支撑

1〕

网管功能

2〕

同步功能

7

模拟测试

1〕

呼叫接通率

2〕

计费准确率

Ⅱ会议电视系统安装工程

序号

检测容

1

安装环境检查

1〕

机房环境

2〕

会议室照明、音响及色调

3〕

电源供给

4〕

接地电阻值

2

设备安装

1〕

管线敷设

2〕

话筒、扬声器布置

3〕

摄象机布置

4〕

监视器及大屏幕布置

3

系统测试

1〕

单机测试

2〕

信道测试

3〕

传输性能指标测试

4〕

画面显示效果与切换

5〕

系统控制方式检查

6〕

时钟与同步

4

监测管理系统检测

1〕

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2〕

系统实时显示功能

5

计费功能

Ⅲ接入网设备〔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安装工程

序号

检测容

1

安装环境检查

1〕

机房环境

2〕

电源供给

3〕

接地电阻值

2

设备安装验收检查

1〕

管线敷设

2〕

设备机柜及模块安装检查

3

系统检测

1〕

收发器线路接口测试〔功率谱密度,纵向平衡损耗,过压保护〕

2〕

用户网络接口〔UNI〕测试

a.25.6Mbit/s电接口

b.10BASE-T接口

c.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d.PCI总线接口

3〕

业务节点接口〔SNI〕测试

a.STM-1<155Mbit>光接口

b.电信接口<34Mbit/s、155Mbit/s>

4〕

分离器测试〔包括局端和远端〕

a.直流电阻

b.交流阻抗特性

c.纵向转换损耗

d.损耗/频率失真

e.时延失真

f.脉冲噪声

g.话音频带插入损耗

h.频带信号衰减

5>

传输性能测试

6>

功能验证测试

a.传递功能〔具备同时传送IP、POTS或ISDN业务能力

b.管理功能〔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故障管理

检测方法:

观察、采用专用设备调试检测。

6.1.4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检测:

6.1.4.1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6.1.4.2在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阶段,应检查卫星天线的安装质量、高频头至室单元的线距、功放器及接收站位置、缆线连接的可靠性。

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

6.1.4.3卫星数字电视的输出电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6.1.4.4采用主观评测检查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有线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测试频道

主观评测标准

1

系统输出电平

〔dBμV〕

系统的所有频道

60-80

2

系统载噪比

系统总频道的确良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无噪波,即无"雪花干扰"

3

载波互调比

系统总频道的确良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无垂直、倾斜或水平条纹

4

交扰调制比

系统总频道的确良10%且不少于5个全检,全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无移动、垂直或斜图案,即无"窜台"

5

回波值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无沿水平方向分布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即无"重影"

6

色/亮度时延差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色、亮信息对齐,即无"彩色鬼影"

7

载波交流声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图像中无上下移动的水平条纹,即无"滚道"现象

8

伴音和调频广播的声音

系统总频道的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的高、中、低段

无背景噪声,如丝丝声、哼声、蜂鸣声和串音等

6.1.4.5HFC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正向测试的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测试的侵入噪声、脉冲噪声和反向隔离度的参数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测其数据通信、VOD、图文播放等功能;HFC用户分配网应采用中心分配结构,具有可寻址路权控制及上行信号汇集均衡等功能;应检测系统的频率配置、抗干扰性能,其用户输出电平应取62-68dBμV。

6.1.5公共广播紧急广播系统检测:

6.1.5.1系统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频线的敷设、接地形式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匹配合理;

6.1.5.2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6.1.5.3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6.1.5.4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

6.1.5.5功能检测应包括:

a.业务宣传、背景音乐和公共寻呼插播;

b.紧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共用设备时,其紧急广播由消防分机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在火灾和突发事故发生时,应能强制切换为紧急广播并以最大音量播出;

c.功率放大器应冗余配置,并在主机故障时,按设计要求备用机自动投入运行。

d.公共广播系统应分区控制,分区的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的划分产生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