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753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docx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四篇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篇1

  在过去的一周半时间内,在有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土木工程学院03级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对猎德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南洲自来水厂,大学城杂用水厂,华南新城以及市桥工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我将整个实习过程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

  

(一)污水处理(猎德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一、猎德污水处理厂

  1、猎德污水处理厂概况:

  猎德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脚,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

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75万吨,分一、二、三期建设,主要收集西濠涌、沿江排污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部分污水,服务面积66、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20万。

  2、工艺流程及说明

  

(1)一期采用AB两级活性污泥处理处理工艺,即A、B两段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污水→厂外泵站→格栅→厂内提升泵房→沉砂池→A区曝气池沉淀池→B区曝气池沉淀池→珠江

  污水进入工厂后先要通过格栅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胶袋、树叶等等。

垃圾出来后会由环卫部门处理。

由于由管道进厂的水水位很低(厂区比水平线还高),为了工作方便,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

这里采用的是7台6000立方米/小时及2台300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提升泵,水泵扬程为17米,这样后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进行了。

  沉砂池是密封的两个池,用于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等)。

  接下来的AB两区是除污的关键之处。

两个区都分为两个部分,曝气池和沉淀池。

先在曝气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污泥(一种由微生物、细菌等组成的菌胶团),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气促进其新陈代谢,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然后水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质,如SS,同时去除部分BOD5。

在进行完活性污泥沉淀,分离之后,再回流进曝气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两个区都分别有三个系统,供气系统,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微生物的量也不可超标,若过多就要排出)。

两段工序结合在一起,出来的水已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入珠江了。

  

(2)二期采用较新的UNITANK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除磷脱氮方面,比AB工艺有明显的优势。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篇2

  三周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时间犹如白驹过隙!

这是我入学以来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实习,长达三周是那么难忘。

它可以说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

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譬如在炎热的天气里能否持续工作,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它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

充实的五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三周里我确实有不少的收获。

因为开始实习时,工程已经到了中期(地上部分),所以下面我就中期工程总结一下:

  首先,实习单位:

武汉长丰乡2期还建工程。

  其次,工程概况:

武汉长丰乡2期还建小区二期工程,位于武汉长丰乡,工程面积为41000m2,工程造价4400万元,均为小高层。

此工程由武汉市长丰乡村民委员会兴建,武汉开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武汉博特建设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监理,湖北宏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设一、二、三个工区负责施工。

  工程地点:

武汉长丰村

  建设单位:

武汉市长丰乡村民委员会

  监理单位:

武汉博特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湖北宏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师傅的现场的讲解和查阅资料,使我彻底懂得了以前从课本上学的一知半解的知识,使我能够同施工人员面对面在一起,看他们如何施工,如何将图纸上的模型变成漂亮建筑,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和解决现场遇到问题的方法,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第一天和师傅严工到楼层了解工程整体布局,随着升降机的升高我的心也跟着悬来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到这么高度,而且升降机还是悬挂的,裸露外面的,我的手紧抓着钢筋手心的汗也渗出来了,现在回想来还真的觉得好笑,毕竟学知识就是这样的,克服心理极限就好了。

到了楼面把水平尺检查了二三楼的随后的几天都做重复的事情直到做完。

让我回味的还有在脚手架上行走的事。

虽然是重复枯燥的,可就是因为有这个才有高楼林立!

  由一个月的现场实习,我明白了施工的大致流程是:

放线(钢筋焊接)——制模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拆模板。

总体从下面几个工程总结一下。

  钢筋工程

  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

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

  1梁和柱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箍筋弯勾离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梁上(下)部受力,则弯勾离合处在下(上)方。

为防止柱箍筋位移,柱筋上的外伸部位要加箍固定。

  2板的主筋绑扎,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搭设人行道和混凝土运输道,严禁踩踏负筋。

  3确保钢筋保护层和负筋高度,必须放垫块,垫块要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

  4主梁与次梁相交时,均应在主梁两侧附加箍筋,箍筋加密区可以提高主梁的抗剪强度,另外次梁底筋应放在主梁纵筋之上。

  5柱与梁相交处钢筋过密,且该处有搭接时则可将搭接部分移到柱的一侧,保证该处梁尺寸便于浇筑混凝土。

  钢筋的连接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

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各机械连接;

  ①钢筋的绑扎连接应附合下列要求:

⑴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扎牢;⑵板和墙的钢筋,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所在地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⑶梁各柱的钢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工设置。

⑷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度角,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平分角;对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

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

⑸绑扎钢筋接头时应先绑接头,然后再和其它钢筋绑扎。

钢筋的挤压连接是用将挤压机径向挤压钢套筒;使套筒产生塑性变形,套筒内壁变形嵌入钢筋变形处,由此产生抗剪力传递钢筋连接处的轴向力。

此法适用于对接头可靠性和塑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①钢筋螺纹连接。

即把钢筋的连接端加工成锥形螺纹丝头,通过螺纹连接接套,把两根带丝头的钢筋按规定的力矩值连接成一定的钢筋连接方法,在工地上用的最多。

尤其是在混凝土结构中。

  钢筋的焊接

  钢筋的焊接方法按工艺分为:

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等。

  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⑴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筋号、直径、尺寸、根数、间距和锚固长度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负筋的位置及搭接长度,⑵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接头数量是否附合规定。

接头数量是否附合规定。

⑶检查保护层的厚度是否则附合要求。

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⑷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喷漆污和颗粒铁锈;⑸安装钢筋时的允许偏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的模板及其支架安装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以利于混凝土重力及施工荷载的传递,这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5、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6、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7、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作的模板,其接缝都应保证不漏浆。

木模板浇水湿润有利于接缝闭合而不致漏浆,但因浇水湿润后膨胀,木模板安装时的接缝不宜过于严密。

模板内部和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以避免夹渣等缺陷。

本条还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模板提出了要求,以适应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展的要求。

  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

考虑到悬臂构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严要求。

  模板结构的支设与拆除

  模板结构由模板和支撑系统组成。

模板的作用是使混凝土成型,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支撑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板的形状和位置并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及施工荷载。

  模板的设计

  模板所承受的荷载有:

1模板及支撑的自重2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混凝土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楼梯混凝土从上至下的浇筑,现振捣板底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后,在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浇筑,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混凝土垫层的浇筑:

钉控制桩,垫层厚度为10公分,强度等级为C15,宽度为700mm,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钉的控制桩上的标高拉的工程线为准检查平整度,高出的地方铲掉,低的地方补平,用木抹子抹平。

  在楼内,我发现了一些楼交接处出现了不少裂缝。

经过严工(监理)的讲解提示,加上我搜集的资料,有了不少收获。

现在我就在现场发现的问题来谈谈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

  现象一、裂缝

  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因为是冬天,所以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

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现象二、钢筋的绑扎

  现场观察与图纸的比对和师傅的讲解,我懂得了怎么样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

这可能需要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做些说明。

例如:

箍筋的间距没有到位。

还有好多问题例如,梁与梁的接头处钢筋堆积如山没有把位置处理好,钢筋的位置明显抬高,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就容易漏筋……值得庆幸的是没有缺筋的现象发生,用他们的话说:

钢筋的位置可以不对但是绝对不可以少筋,如果少筋的话到交底的时候专家组用仪器很容易得知.

  具体解决方法:

钢筋工长认真负责,不能麻痹大意,时刻督促工人,如发现做错的严惩!

  现象三、模板的标高不对

  这个问题不是时常发生的,但是是非常重要的!

总承包有些地方使用了钢模板,施工进度比较快,几乎两天一层的,由于采用了这种先进施工工艺,这也是其他小公司无法比拟的。

  具体解决办法:

标高差距在±1cm范围内的,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自重就自然的解决了;如果超出此范围就必须适当的抬高或降低支撑的高度来满足要求。

  现象四、安全问题(脚手架搭接

  我们在现场可以到处看到,“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高高兴兴地来上班,安安全全地回家”、“请爱惜自己的生命”等等标语,可想而知施工单位对安全的重视。

就在我们实习期间南通建总还发生了一起人命,一人被大模砸死的!

我们每次去现场都是提心吊胆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受伤,轻则碰的头破脚青的,严重的都可能危及生命的!

我总结出一句话:

进现场得眼尖,脚快,看上看下!

我们看着工人们在脚手架上工作都为他们担心的,他们有可能不知道随时都存在着安全隐患的!

因此而发生的事故每年都不少的,我们应该敲响警钟的,安全问题时时刻刻要抓!

  现象五、普遍存在的施工通病

  施工通病也发现了些许,就我在实习的一个月的所见所闻来罗列:

露筋,蜂窝,麻面,缺棱掉脚,缝隙夹层,现场垃圾没有处理,前道工序做完没有为下道工序做铺垫等等。

  最后,我们发现外墙体上,有一层贴有泡沫塑料并用包起来然后用素混凝土粉刷,经询问,才知那是为了保温,塑料丝是为了固定保温层与墙体的黏结,也知道了贴保温板有大有技术可言,我真是一脚踏进门一脚还留在门外的人,要想完全进入这个门还得狠费一番工夫!

  通过这短短三周的实习,我想说说自己的感想。

这期间,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是一种考验,挺过来就成功,中途而退就是失败,有多少酸甜苦辣自己都尝过,现在回想起来那又算什么呢,那些都学到知识后那种快感和欣慰取代了。

尽管知识获取是甚微的,但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例如,与同事们的相处;工作的时候出现和同事的意见不同甚至发生争吵时怎么样能心平气和的把事情处理好而不伤了和气,只有大家一团和气才能进展。

这些东西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真的是走出去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知识的获取是无穷的,通过这次的`实习也让我懂得了,人必须务实点,要么不去做要么把他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有一席之地。

我也会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不懈地努力,我有信心那天很快会到来的!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篇3

  20__年3月,我在__________建筑有限责任公司________新校区项目部实习,主要承担施工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绝不草率敷衍了事。

对自己,对工作,对学校的声誉负责。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经过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重要性,了解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钢筋工程

  

(一)、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的绑扎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2.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4.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

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二)梁钢筋的绑扎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符合设计要求。

  6.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三)、板钢筋绑扎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4.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模板工程

  

(一)、模板安装前准备及安装注意

  1.板进入现场后,依据配板设计要求清点数量,核对型号;

  2.吊装模板是应平稳操作人员严禁随同模板一同起吊;

  3.合模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4.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刷过隔离剂的模板遇雨淋

  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必须补刷;

  5.模板安装时遵循先内侧后外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安装就位;

  6.模板安装就位后,对缝隙及连接部位可采取堵逢措施(梁钢模板采用胶条外粘,柱模板采用双面不干胶粘连)防止漏浆,错台现象。

  

(二).模板的安装

  1.墙、柱模板安装:

  在基层上弹出墙、柱模板的边线和控制线,然后将模板就位。

先将模板临时固定,按模板控制线调整模板下口,并做临时固定。

模板加固后用支撑吊线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对模板进行最后加固。

加固后再对其位置、垂直度进行二次检查,确保尺寸准确无误。

  2.梁、板模板安装:

  

(1)在墙、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50线),根据标高控制线,在墙、柱上弹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

  

(2)安放梁板模板立柱:

梁、板模板的立柱,严格按设计的间距、位置安装,与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50厚木板。

  (3)梁、板起拱:

先在梁两端和板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

  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

  3.预埋件、预留洞:

  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埋件、预留洞的准确位置,并弹线标识清楚,然后将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模板用钉子等固定在梁、板模板上。

  4.梁板后浇带模板处理:

  支顶板后浇带处模板时,与整个梁板模板断开,拆除模板时,保留后浇带处的模板不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上部加盖竹编板对钢筋进行保护。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篇4

  土木离不开土木,离不开实践中的经验。

实践在于社会,不出校园永远体会不到土木的含义,享受不到土木工程带给我们的乐趣。

  通过两次认识实习,我们对古现代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对比参观的方式更能让我们从本质看土木工程。

  认识实习不仅对学生能否在参观中学习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我们一共去了四个地点认识实习,分别是半坡遗址、曲江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大雁塔广场。

以下是我对这四个地点的建筑风格及结构特点的分别认识。

  一、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

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

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遗址大致分为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

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

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

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

  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

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

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

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

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

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

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

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

这种雳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

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