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637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docx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

江西省临川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普通班)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1∶4B.2∶1C.1∶1D.1∶2

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A.将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

B.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

C.将1L10mol/L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配成溶液

D.从1000mL1mol/LNaCl溶液中取出100mL的溶液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质量相等但密度不等的N2和C2H4B.体积相同的N2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N2和O2D.等压、等体积N2和CO2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5.将0.5L1mol/LFeCl3溶液加水稀释至1L,所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3mol/LB.2mol/LC.1mol/LD.1.5mol/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1.2L某气体的质量为22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mol

B.16gO2和16gO3含的氧原子个数一样多

C.在标准状况下,水、氧气和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都相等

D.1mol氯化钙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7.在除杂过程中要尽量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且最后过量物质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

现要除去NaCl中少量的CaCl2、Na2SO4杂质,下列选用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BaCl2、HClB.BaCl2、Na2CO3、HCl

C.BaCl2、Na2CO3、H2SO4D.Ba(NO3)2、Na2CO3、HCl

8.下列各选项的分类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  )

A.化合物,电解质B.分子,原子

C.碱,化合物D.纯净物,盐

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产生,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

A.Na+、Cu2+、Cl-、

B.Fe3+、K+、

C.Na+、

、OH-、

D.Na+、Ca2+、Cl-、

10.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来表示的是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

二、实验题

1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萃取、⑤加热分解等。

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填序号)

(1)提取碘水中的碘___________

(2)淡化海水__________(3)KCl中含有KClO3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2.完成下列填空

(1)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 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数;②粒子大小;③粒子间的距离。

对固体、液体物质而言,它主要是由上述 ______决定(填写编号,下同);对气体物质而言,它主要由上述_____决定。

(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的CO2的质量 ______g,其所含原子的总数是______个。

(3)配制100mL2mol•L-1的H2SO4溶液,需要某98%H2SO4溶液(密度为1.8g/cm-3)的体积为________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取配制后的溶液20ml,SO4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加入足量的锌,生成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

______ L。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

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比,为

,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A.c=m/(MV)中,体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所以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NaOH溶液浓度不是1mol·L-1,故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摩尔体积越大,标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是1mol,常温常压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B错误。

C、将1L10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配成溶液,得到的溶液不10L,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C错误;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均一性,与取出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从1000mL1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mL的溶液,溶质浓度仍然为1mol·L-1,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问题,注意溶液的浓度有均一性,与取出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易错点A,注意看清是加1L水,还是配成1L溶液。

3.A

【解析】试题分析:

A、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m/M可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目一定相同,正确;B、相同条件下,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温度、压强,二者所处的状态不一定相同,若状态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C2H4分子数目相同,若状态不相同,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错误;C、等温、等体积的N2和O2,压强不一定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二者分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D、等压、等体积N2和CO2,温度不一定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二者的分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

4.B

【详解】

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A错误;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

1.06g/(106g·mol-1)×2×NA/mol=0.02NA,B正确;

C.在标准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才等于22.4L,C错误;

D.0.5mol/L的MgCl2溶液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未知,则其中含有Cl-个数无法求出,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标准状况下,1NA个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才为22.4L;求出微粒的个数时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其体积,才能求出其物质的量,进而求出微粒的个数。

5.D

【解析】试题分析:

0.5L1mol/LFeCl3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3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令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c,则0.5L×3mol/L=1L×c,解得c=1.5mol/L,选D。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6.B

【解析】

【详解】

A、n=11.2L÷22.4L/mol=0.5mol,质量为22g,则M=22g÷0.5mol=44g/mol,相对分子质量为44,错误;

B、O2和O3都由O元素组成,质量相等时,原子个数相等,正确;

C、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分子间距离不同,标准状况下,氧气和氮气相等,水的最小,错误;

D、1mol氯化钙含有2mol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要除去NaCl中少量的CaCl2、Na2SO4杂质时,应该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硫酸钠;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能和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即可得到氯化钠晶体,加入试剂的顺序为:

BaCl2、Na2CO3、HCl,答案选B。

【点晴】

分离和提纯一般应遵循“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

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

(2)“三必须”:

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8.C

【解析】A.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前者包括后者,故A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两者无包括关系,故B错误;C.碱: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后者包括前者,故C正确;D.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盐:

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前者包括后者,故D错误,故答案为C。

9.D

【详解】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H+无气体生成,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H+无气体生成,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加入OH-无沉淀生成,故C错误;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加入OH-有碳酸钙沉淀产生,加入H+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D正确;

答案为D。

【点睛】

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

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

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10.B

【详解】

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水、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则

A、碳酸钡不溶于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CO32-+2H+=CO2↑+H2O表示,A错误;

B、反应生成硝酸钾、水、二氧化碳,碳酸钾、硝酸钾均为可溶性盐,则能用CO32-+2H+=CO2↑+H2O表示,B正确;

C、石灰石不溶于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CO32-+2H+=CO2↑+H2O表示,C错误;

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与碳酸盐的阴离子不同,D错误;

答案选B。

11.④③⑤

【解析】

(1)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④;

(2)淡化海水,利用水与盐类物质的沸点差异较大分离,则淡化海水,可采用蒸馏方法,故答案为③;

(3)KClO3受热易分解生成KCl,KCl受热不分解,所以可用加热方法除去KCl中含有的KClO3,故答案为⑤。

12.① ②①③221.5×6.02×102311.10.04mol0.896

【解析】

(1)相同物质粒子数目越大,占有的体积越大对固体、液体物质而言,粒子大小远远大于粒子间的距离,可以忽略粒子间的距离,故构成物质的粒子数及粒子大小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而对气体物质而言,粒子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大小,可以忽略粒子大小,故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粒子间的距离决定气体体积大小,故固体、液体物质而言,它主要是由上述①②决定;对气体物质而言,它主要由上述①③决定;

(2)标况下,11.2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其质量为0.5mol×44g/mol=22g,则含有原子数为N=nNA=3×0.5mol×6.02×1023=1.5×6.02×1023;

(3)根据c=

可知,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8mol/L,根据稀释定律,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11.1mL;20mL溶液中n(H2SO4)=0.02L×2mol/L=0.04mol,则n(SO42-)=n(H2SO4)=0.04mol,根据H原子守恒,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标况下生成氢气体积为:

0.04mol×22.4L/mol=0.896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