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605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南京财经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

1、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方法论意义:

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有效结合起来,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区别P44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功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3、用矛盾普通性与特殊性原理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以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四项原则的理论基础。

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

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

方法论意义:

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掌握“抓住重点,带动全局”的辩证思维方法。

3)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把普遍原则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始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5、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意识的根源)

物质是指在人们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无论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6、主观唯心与客观唯心与各种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义在哪?

主观唯心:

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精神、意识等看作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主观精神派生的。

客观唯心:

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或表现。

古代朴素唯物: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集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如水、火、气。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根据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来确定和解释世界的物质源。

原子。

辩证唯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用质量度的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策略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质和量是统一的,质和量的统一在度中得以体现。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原理: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适度原则,注意把握关节点,注意寻求最佳适度

3)连续性和间断性相统一原则

4)在学习和实践中首先必须做艰苦的量的积累工作

材料分析:

三步走战略:

一、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二、到20世纪末,使其再增长一倍,达到小康水平;三、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三步走战略目标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阶段性质变到根本性质变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关系的生动体现。

在发展战略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规定在第一步走向第二步时,我国将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型”,从第二步走向第三步时将从“小康型”走向“比较富裕型”,层层递进,不断积累,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进行质的飞跃。

2、在每一个阶段中,量变和质变不断渗透。

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阶段里都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又有量的扩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推动国民经济向前推进。

3、在迈向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把远大的建设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因为三阶段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个个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一步一步才能达到,如果没有各项工作的量的积累,这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4、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每个人的工作影响着总的量的积累。

因此,必须做好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第二章

1、如何理解马哲的实践观P34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双重维度:

1.生产实践2.交往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人的认识的基本特点(螺旋形发展)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无穷无已,一步步深化提高,所以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认识是一种螺旋形的发展。

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式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如何评价感觉的作用?

感觉(即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方式

理性认识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十六字箴言: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4、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活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重性: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5、相对真理与客观真理的区别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和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其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具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6、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

真理原则:

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价值原则:

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真理原则具有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

价值原则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

1)真理原则体现客观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的是主观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满足。

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和客观制约性,价值规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7、用价值观念评价分析一个社会现象P85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第三章

1、用意识形态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的方法、问题、现状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马克思的教育:

1)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作为大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2、如何看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称为“普通个人”。

历史人物的作用:

1)在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扮演重要角色的当事人

2)成熟了的历史任务总是由少数杰出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和提出的

3)思想界、文化界和科技界的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启动者

普通个人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参与者

2)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3)在现代普通个人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3、如何理解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4、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可持续经济发展)P126

环境与发展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是以特定的环境因素作为物质的依托,因为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行为都不可能凭空进行;而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经济支持,经济发展大可以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所必须的资金和更为先进的技术,不然我们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便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客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可持续发展:

1)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2)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3)实现经济、环境、资源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其哲学基础:

1)人类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

3)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该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

5、科技的双刃剑怎样理解P12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消极作用:

1)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

如在发展现代工业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中滥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等。

2)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过,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

3)“全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第四、五章

P197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神话,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

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动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实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

积极方面:

1)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4)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方面:

1)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第六、七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2、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1)体制僵化。

经济衰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2)特权阶层的兴起导致贪污腐败盛行,官僚特权阶层与亲西方的社会精英同流合污

3)意识形态问题

4)西方的和平演变与经济竞争

5)联邦内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6)领导人的决策错误。

东欧剧变原因分析:

1)内因:

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变成斯大林模式影响过于僵化、党的建设没有得到忠实,导致国家失去发展活力,从而在西方和平演变下发生剧变。

2)外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3)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方略性的错误,苏联内部凝聚力瓦解,对东欧住过政治上的松懈。

3、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26327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的飞跃。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发展目标。

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的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显示的社会主义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向共产主义走近一步。

2)要有仰望星空之眼,但也要脚踏实地。

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现实。

4、社会形态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10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吧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