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594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docx

届高考政治开卷速查规范特训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开卷速查 规范特训

课时作业 实效精练

开卷速查(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我国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消费品分配的基本方式。

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C.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应实行相同的分配制度

D.分配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然变化

解析:

“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符合题意;材料着重强调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分配方式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似其分配制度不一定相同,C错误;分配制度的变化离不开人的作用,D中“自然变化”说法错误。

答案:

A

2.下面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所得

B.在公有制前提下,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C.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

D.所有企业都应该实行按劳分配、同工同酬

解析:

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C正确;私营、外资企业里的劳动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所得,A错误;按劳分配要考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也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在不同企业付出等量劳动,其报酬不一定相同,B错误;按劳分配是公有制条件下的基本分配方式,非公有制条件下不存在按劳分配,D错误。

答案:

C

3.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促进各类要素创造新红利的主要手段。

在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等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中,制度安排处于最为重要的位置,因为适合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为此,必须(  )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坚持和完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确立为分配的基本原则 ④对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实行根本性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从分配的角度解读材料,材料主要强调可以通过适合的分配制度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故①②符合题意;按劳分配是我国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对现行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故④说法也是错误的。

答案:

A

4.2013年上半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818.6元,同比增长12.1%。

其中,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999.6元,增长7.7%;工资性收入2110.9元,增长15.8%;财产性收入87.3元,增长24.7%;转移性收入620.9元,增长13.3%。

对这一现象的理论解读,正确的是(  )

①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 ②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④该省农村已形成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解析:

家庭经营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主要属于劳动收入,①错误;在公有制企业里取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取得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②错误;财产是生产要素,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③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省农民获得收入的方式具有多样性,④正确。

答案:

C

阅读材料,回答5~6题。

某居民家庭收入构成情况调查统计

5.材料表明(  )

①我国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劳动者的一切收入都受法律保护 ③多种分配方式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 ④我国居民的收入渠道具有多元化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股票、利息收益和出租房收入均属于较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故①正确;②错在“一切”上;材料不涉及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③排除;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B

6.该居民的家庭收入构成是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典型代表。

以下属于解释这种现象存在的经济学依据的是(  )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②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 ③居民的收入来源决定消费水平 ④公民的投资意识增强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

生产决定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正确;②观点正确,但与材料无关;生产水平决定消费的水平,③观点错误;居民收入的来源与不同性质的投资有关,④正确。

答案:

D

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是(  )

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②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③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④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解析: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①符合题意;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和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符合题意;②说法与我国国情不符,排除;当前生产力水平下,收入差距不可能被消除,③说法错误。

答案:

A

8.

对漫画《身份带来差别》所反映的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

①效率与公平难以兼顾

②违背了公平性原则的要求 ③影响劳动者努力工作、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④能够激发临时工追求上进的精神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

“正式工”“临时工”的身份差异带来收入上的差别,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提高效率,①错误,②正确;同工不同酬,对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工作积极性都会有影响,③正确,④错误。

答案:

B

9.由于近几年旅游市场火热,许多旅游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每年年底都有税后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年终奖金,而公司基层员工的年终奖则十分微薄。

管理人员与基层人员的收入差距一下子拉大了。

这说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必须(  )

A.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B.改革不合理的公司分配制度

C.通过征收个税取缔非法收入

D.通过增加员工工资消除收入差距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的收入差距较大,反映了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不合理,故B符合题意。

A不符合题意。

应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故C说法错误;D中“消除收入差距”说法不妥。

答案:

B

10.[2014·合肥质检]解决下面漫画反映的问题,需要(  )

A.兼顾效率与公平,因为二者互为前提

B.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确保工资水平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

D.加大分配调节,推动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漫画内容看,反映的是GDP的增速高于工资增速。

A中认为效率与公平“二者互为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错在“超过”上;D中观点将初次分配误认为是再分配;面对漫画反映的问题,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应选B。

答案:

B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回答11~12题。

11.[2014·海淀模拟]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而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

为此,我国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要(  )

A.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兼顾效率与公平,因为二者相互决定

C.大力倡导消费,因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D.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本题考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知识。

材料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说明我国需要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而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故A正确;B观点错误,效率与公平之间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

A

12.[2014·海淀模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公平的措施。

首先要明确初次分配是在企业内部的分配,再分配原则是政府收入差距的调节。

①②属于初次分配范畴,排除;③④属于再分配领域且有助于实现公平,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满分24分)

13.(13分)材料一 

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情况

材料二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养老“双轨制”(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这是造成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目前,人社部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取消“双轨制”,最终实行“并轨”是改革的方向。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可喜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有何重要意义。

(8分)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应怎样推进这种可喜的变化?

(5分)

解析:

解答第

(1)问的第一小问,关键是从比较中准确提取表中的数字信息,这里必须进行两次比较:

一次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的比较;一次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与GDP增长情况的比较。

经过两次比较不难看出,我国分配领域出现了分配格局渐趋合理的情况。

到此,下面的问题就很好回答了,第

(1)问的第二小问是回答分配公平的意义,第

(2)问是回答如何实现分配公平。

答案:

(1)从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和GDP增速均出现了回落,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2分)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分配格局渐趋合理,分配不公现象不断改善。

(2分)

这种变化的意义:

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分)②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2分)

(2)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分)②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分)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2分)

14.(11分)  大专毕业后,陈力扬进入山西太原一家国企,成为一名设备维修员。

虽然他走的是正规招聘途径,但最后签合约时,签约单位却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

5年来,虽然工作稳定,他还是感觉到了自己与正式编制员工的差距。

陈某和正式工承担的工作完全相同,但他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而正式工比他高出1000多元。

(1)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知识,简要说明材料所述现象的不利影响。

(4分)

(2)请从初次分配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7分)

解析:

解答第

(1)问,首先要能够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分配不公的经济现象,然后再联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知识说明这种现象的不利影响,即说明分配不公对效率提高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答第

(2)问,首先要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区别开来,然后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有关初次分配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答案: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分)材料中反映的是企业中存在着分配不公平的经济现象,这不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分)

(2)①应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规范企业分配秩序,实现“同工同酬”。

(2分)②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

(2分)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分)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