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492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5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docx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

教学时数:

1学时

课题:

绪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地位、作用和组成内容

教学重点:

强调制图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相应的工程图纸、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由简单的使用说明书、相应的工程图纸引入……

(讲授新课)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图样,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利工程图样,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机械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10)计算机绘图

(11)其他图样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巩固练习)

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

对学好制图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2、刻苦训练技能技巧,图面质量优秀,有一定构思能力;

3、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简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简述你对学好制图的看法。

教后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时数:

1学时

课题:

§1-1图纸幅面和格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

2、掌握标题栏位置、格式与内容。

教学重点:

1、基本幅面;

2、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学难点:

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图纸作业,相关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什么叫图样

(引入新课)

在绪论中我们学过了图样的定义和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而且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所学的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那什么是图样呢,它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请大家思考一下……

(讲授新课)

§1-1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14689-1993的含义:

GB:

表示国标;

T14689:

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14689;

1993:

表示1993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

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

B:

表示图纸的短边

L:

表示图纸的长边

1、基本幅面

2、加长幅面

3、幅面尺寸的图示

二、图框格式和尺寸

1、图框格式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

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

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

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

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

(巩固练习)

让学生练习画边框和标题栏、明细栏。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弄清国标所规定的几种图幅和图框格式,以及标题栏和明细栏的画法。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GB/T14689-93的含义。

2、图纸幅面有哪三种。

课后作业:

画出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后感:

教学时数:

2学时

课题:

§1-2比例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图时常用的比例以及选择比例的原则;

2、掌握图样上字体的书写等国家标准。

教学重点:

1、比例的概念;

2、长仿宋体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长仿宋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图纸作业,相关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幅面代号有哪几种

2、标题栏、明细栏有哪些规定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1-2比例(GB/T14690-1993)

一、术语

比例:

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

1;

2、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

1等;

3、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

2等。

二、比例系列

三、标注方法

(1)比例符号应以“:

”表示;

(2)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必要时可以作如下处理:

四、选择比例的原则

1、当表达对象的形状复杂程度和尺寸适中时,一般采用原值比例1:

1绘制;

2、当表达对象的尺寸较大时应采用缩小比例,但要保证复杂部位清晰可读;

3、当表达对象的尺寸较小时应采用放大比例,使各部位清晰可读;

4、尽量优先选用表1-3中的比例。

5、选择比例时,应结合幅面尺寸选择,综合考虑其最佳表达效果和图面的审美价值。

§1-3字体(GB/T14691-1993)

一、基本要求

1、书写字体必须做到: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字体高度(h)的公称尺寸系列为:

,,5,7,10,14,20按照2的比率递增(字宽与字高之比为2:

3,字高代表字体的号数);

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

其字宽为h/2;

4、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

5、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和直体;

6、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角等的数字和字母,一般应采用小一号的字体。

二、字体示例

(巩固练习)

练习书写仿宋体字

(课堂小结)

通过对图幅比例、字体标准的学习,大家应弄清字体的相关知识,特别要强调的是大家要搞清比例是谁与谁之比,课后要多花点时间,刻苦训练仿宋体字的书写技能技巧,一定要去做,决不能敷衍了事。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什么叫做比例比例分为哪三种

2、国标中对字体有哪些规定

3、习题集P11-1-1

P21-1-2

课后作业:

选择比例的原则是什么

教后感:

教学时数:

2学时

课题:

§1-4图线(GB/T17450—1998、GB/—1984)

教学目标:

熟悉图线的种类,线型应用及画法

教学重点:

各种图线的使用

教学难点:

用三角板、圆规绘制各种图线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简述比例的概念。

2、解释GB/T14689-93的含义。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图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那么绘制图样的线条到底有哪几种如何绘制才符合国家标准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共同学习的,也是大家必须掌握的。

(讲授新课)

§1-4图线(GB/T17450—1998、GB/—1984)

一、基本线型(表1-5)

二、图形的尺寸

图线分粗、细两种。

粗线的宽度d可在~~2mm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为b/2。

三、图线的应用(表1-6)

四、图线的画法

1、间隙

除非另有规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0.7mm。

2、相交

虚线以及各种点画线相交时应恰当地相交于线,而不应相交于点或间隙。

3、图线接头处的画法

4、图线重叠时的画法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图线重叠时,应按以下顺序优先画出所需的图线:

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双点画线。

五、作图演示

(巩固练习)

抄画书中图1-10、1-12,进行绘制练习。

(课堂小结)

1、图线的种类

2、图线画法中的注意事项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抄画书图1-10、1-12

课后作业:

习题集P31-2-1

教后感:

教学时数:

3学时

课题:

§1-5尺寸注法(GB/、GB/)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的基本概念;

2、掌握尺寸界线、尺寸线及箭头的正确画法;

3、掌握最常用的几种尺寸标注法。

教学重点:

1、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尺寸数字的正确画法和注法;

2、常用的尺寸注法。

教学难点:

1、箭头的画法、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数字的书写部位和书写方向的正确使用;

2、常用的尺寸注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教具:

板图,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是机械制图

2、什么是图样

3、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哪几种图线样式其中细实线的用途有哪些

(引入新课)(设疑导入)

问:

图样中物体的形状由图形来表示,那么物体的大小在图样上如何表现呢……大家想一下平时我们说大小时是用什么来衡量的……

结论:

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结构形状,机件的大小是由尺寸来决定的,所以必须在图样中标注尺寸,但是尺寸在图样上如何标注呢国标对之有什么样的规定呢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这一节课,我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1-5尺寸注法(GB/、GB/)

一、基本规则(出示板图、挂图)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如果使用其它单位,则需要说明相应的计量单位;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所示机件的最终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结构最清晰的图上。

二、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限

1、尺寸数字

(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2)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按图1-15a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1-15b的形式标注。

2、尺寸线

(1)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用以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

尺寸线的终端结构有两种形式——箭头和斜线两种;

1箭头如图所示。

②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

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

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

3、尺寸界线

(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2)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过尺寸线(通常以3~~4mm为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相垂直,但两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

三、常见的尺寸注法:

(重点)

1、圆的尺寸注法

2、圆弧的尺寸注法

(1)圆弧的半径

(2)圆弧的长度

3、球的尺寸注法

4、角度的尺寸注法

5、小尺寸的标注

6、对称图形尺寸注法

7、光滑过渡处的尺寸注法

8、正方形结构的尺寸注法

9、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在进行尺寸标注时,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2)标注参考尺寸时,应将尺寸数字加上圆括弧。

(3)标注板状零件的厚度时,可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t”。

四、特定要求的尺寸注法

五、简化的尺寸注法

(巩固练习)

如下图所示,找出图中的尺寸标注上的错误

(课堂小结)

1、图样上的尺寸数字表示机件的真实大小;

2、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单位;

3、尺寸标注的三要素:

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4、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穿过;

5、对于线性尺寸来说,标注时要注意水平、垂直、倾斜三个方向中尺寸数字的书写方向;

6、对于角度尺寸来说,应注意角度尺寸的数字应一律处于水平方向,尺寸线是以角顶为圆心画出的圆弧;

7、圆和圆弧的尺寸线要通过圆心,不能用中心线来代替,注意数字前要加注符号“Ф”或“R”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41-3-1①②③④

P51-3-2①②③④

课后作业:

习题集P61-3-3③

教后感:

第二章几何作图

教学时数:

2学时

课题:

§2-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的几种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的方法。

教学重点:

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

常用绘图工具的组合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常见的绘图工具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何谓尺寸三要素

2、比例的概念

3、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引入新课)

机器零件的轮廓形状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由直线\圆弧和其他一些非圆曲线所组成的几何图形,掌握了几何图形的作法即可以提高绘图的速度和质量,要画图首先就要先了解各种绘图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绘图工具的使用……

(讲授新课)

§2-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一、图板

1、作用:

用来铺放和固定图纸。

2、结构:

一般由胶合板制成,四周镶有硬木边。

3、使用:

图板的工作表面必须平坦、光洁,左右导边必须光滑、平直。

二、丁字尺

1、作用:

主要用来绘制水平线。

2、结构:

用木材或有机玻璃等制成,由尺头和尺身两部分垂直相交构成丁字形。

3、使用:

尺头的内边缘为丁字尺导边,尺身的上边缘为工作边,都要求平直光滑。

使用丁字尺画水平线时,可用左手握住尺头推动丁字尺沿左面的导边上下滑动;待移到要画水平线的位置后,用左手使尺头内侧导边靠紧图板左侧导边,把丁字尺调整到准确的位置,随即将左手移到画线部位将尺身压住,以免画线时丁字尺位置变动。

然后用右手执笔沿尺身工作边自左向右画线,笔尖应压紧靠尺身,笔杆略向右倾斜。

三、三角板

1、作用:

与丁字尺配合画出一系列不同位置的铅垂线,还可画出与水平线成300、450、600、以及150倍数角的各种倾斜线。

四、圆规和分规

1、作用:

圆规:

主要用来绘制圆和圆弧;

分规:

主要用来量取线段和等分线段。

五、曲线板

1、作用:

绘制非圆曲线

2、使用方法:

(如下图)

(1)将需要连接的各点求出来,徒手用细线顺次连接起来;

(2)由曲线曲率半径较小的部分开始,选择曲线板上曲率适当的位置,逐段描绘。

每次连接至少四个点,并留下一段下次再描;

(3)描下一段时,其前面应有一段与上次所描的线段重复,后面应留下一段,等待第三次再描;

(4)按照上述的方法逐段描绘,直到描完曲线为止。

六、比例尺

1、作用:

具有不同的比例,用来量取不同比例的尺寸

2、比例尺又叫三棱尺,三棱尺的三个棱面刻有六种不同比例的刻度它们为:

1:

100;1:

200;1:

250;1:

300;1:

400;1:

500。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为了提高绘图的质量,加快绘图的速度,大家必须掌握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的方法。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用曲线板连接已知点的步骤。

2、什么叫比例尺

课后作业:

将常用绘图工具的名称、作用、使用注意事项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

教后感:

教学时数:

2学时

课题:

§2-2线段等分法

§2-3圆的等分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线段和圆弧的各种等分法。

教学重点:

线段和圆弧的等分法。

教学难点:

圆的等分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简述用曲线板连接已知点的步骤。

2、什么叫比例尺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实际的绘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

(讲授新课)

§2-2线段的等分法

一、平行线法

作图步骤:

(如图)

1、过端点A作直线AC,与已知线段AB成任意锐角;

2、分规在AC上以任意长度作等长取得1、2、3、4、5各等分点;

3、连接5B两点,并过4、3、2、1各点作5B的平行线,在AB上即得4`、3`、2`、1`各等分点。

二、分规试分法

作图步骤:

(如图)

1、先估计每一等分的长度A1,用分规截取四等分达四点;

2、调整分规长度,增加e/4,再重新分AB;

3、按照上述的方法,直到等分为止。

§2-3圆的等分法

一、圆的六等分

方法:

1、利用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作,分圆为六等分;

2、利用圆规作法等分圆为六等分。

二、圆的五等分

作图步骤:

(如图)

1、作OB的垂直平分线交OB于点P;

2、以P为圆心,PC长为半径画弧交直径于H点;

3、CH即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五等分点C、E、G、K、F;

4、连接圆周各等分点,即成正五边形。

三、圆的任意等分

利用查表的方法将已知圆分成任意几等分。

首先利用等分系数表查出等分系数k,根据边长计算公式计算出边长,再作图:

边长计算公式:

a=kD

a:

边长

k:

等分系数

D:

圆的直径

(巩固练习)

1、将一线段作五等分

2、将一圆周作五等分

3、将一圆周作五等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掌握直线和圆的等分方法,在实际作图时要做到正确的运用作图方法快速、准确、高速的绘制图形。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72-1、2-2-1;2-2-2

课后作业:

习题集P82-3-1

教后感:

教学时数:

2学时

课题:

§2-4圆弧连接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并掌握各种连接的作图方法。

教学重点:

几种常见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准确地用圆弧光滑地连接相连的已知的线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等分线段的方法有几种

2、试叙述试分法等分线段的步骤。

3、圆六等分的方法有几种

(引入新课)(出示挂图)

如图所示的机件的外部轮廓非常圆滑,那么我们在作图时如何做才能画得和这张图中所绘制的图样一样呢……

(讲授新课)

§2-4圆弧连接

一、圆弧连接的概念

圆弧连接:

用一圆弧光滑地连接相连相邻两已知线段。

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1、圆弧连接的实质:

就是要使连接圆弧与相邻线段相切。

2、圆弧连接的目的:

达到光滑连接的要求

3、作图步骤:

(1)求连接圆弧的圆心;

(2)找出连接点即切点的位置;

(3)在两连接点之间作出连接圆弧。

1、两直线之间的圆弧连接(见表2-2)

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见表2-3)

3、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见表2-4)

(巩固练习)

让学生进行连接操作。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92-4-1、P102-4-2、P112-4-3

课后作业:

1、圆弧连接的概念

2、圆弧连接有哪几种常见的形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课题:

§2-5椭圆的画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椭圆,掌握椭圆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

椭圆的近似画法

教学难点:

椭圆的四心绘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绘图工具、挂图、板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等分线段的方法有哪些

2、简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

3、圆弧连接有哪几种常见的形式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圆弧连接的有关知识,并进行了练习与复习,课后大家还要好好巩固巩固,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有关椭圆的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

§2-5椭圆的画法

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两条相互垂直而且对称的轴。

椭圆的几何性质:

自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恒等于椭圆的长轴。

椭圆的画法

1、理论画法:

(同心圆法)

先求出曲线上一定数量的点,再用曲线板光滑地连接起来。

已知:

长轴AB

短轴CD

作图步骤:

(1)以长轴AB和短轴CD为直径画两同心圆,然后过圆心作一系列的直线与两圆相交;

(2)自大圆交点作垂线,小圆交点作水平线得到的交点就是椭圆上的点;

(3)用曲线板光滑的连接各点,即得所求椭圆。

如下图所示:

2、近似画法:

(四心圆法)

求出画椭圆的四个圆心和直径,用四段圆弧近似地代替椭圆。

已知:

长轴AB

短轴CD

(1)画出相互垂直的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

(2)连接AC,并在AC上取CF=OA-OC;

(3)作AE的中垂线,与长、短轴分别交于O1、O2,再作对称点O3、O4;

(4)以O1、O2、,O3、O4各点为圆心,O1A、O2C、O3B、O4D为半径,分别画弧,即得近似的椭圆。

注意:

取线段要准确,四段圆弧两两相接于1、2、3、4点,必须注意连接处的光滑过渡。

具体作图如下图:

(巩固练习)

1、以同心圆法作一椭圆。

2、以四心圆法作一椭圆。

(课堂小结)

1、总结椭圆的绘制方法;

2、强调绘制椭圆时的关键性注意点和部分细节。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122-5-1①②

课后作业:

1、以同心圆法作长轴为60,短轴为30的椭圆。

2、以四心法作长轴为64,短轴为36椭圆。

教后感:

教学时数:

2学时

课题:

§2-6斜度和锥度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斜度和锥度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

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教学难点:

斜度和锥度的标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绘图工具、挂图、板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绘制椭圆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要求

2、简述四心法绘制椭圆的实质是什么。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有关斜度和锥度的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

§2-5斜度和锥度

一、斜度

1、斜度的概念:

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斜度=tanα=CA/AB=H/L(a图)

斜度=(H-h)/L(b图)

2、斜度的画法:

作图步骤:

(斜度1:

6)

(1)自A点在水平线上任取六等分,得到B点;

(2)自A点在AB的垂线上取一个相同的等分得到C点;

(3)连接B、C两点即得1:

6的斜度;

(4)过K点作BC的平行线,即得到1:

6的斜度线。

3、斜度的标注:

标注时符号的方向应与斜度的方向一致。

二、锥度

1、锥度的概念:

指正圆锥体底圆直径与锥高之比。

如果是圆锥台则是上下底圆直径之差与锥台高度之比。

锥度=2tanα=D/L=D-d/L

2、锥度的画法:

作图步骤:

(作1:

3的锥度,高为50,底径为20的锥台)

(1)由A点沿轴线向右取三等分得B点;

(2)由A沿垂线向上和向下分别取1/2个等份,得点C、C1;

(3)连接BC、BC1,即得1:

5的锥度;

(4)过点E、F作BC、BC1的平行线,即得所求圆锥台的锥度线。

3、锥度的标注:

在图样上应采用下图(a)中的图形符号表示锥度,该符号应配置在基准线上。

表示圆锥的图形符号和锥度应靠近圆锥轮廓标注,基准线应与圆锥的轴线平行,图形符号的方向应与锥度的方向相一致。

(图中C为锥度,优先采用1:

5)

(巩固练习)

作一锥台,上底为20、高为30锥度为1:

4

(课堂小结)

1、斜度和锥度的定义;

2、标注时的注意点和部分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