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370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5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docx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

对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点建议

(王建立)

今年是株洲市高效课堂建设年。

目前,学习先进学校课改经验,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已经成为我市课堂教学的最强音。

如何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做实、做好、做强课堂教学这篇文章,把我县教育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代表县教研室,讲三点意见。

一、以爱慕的心态去传承。

   一直以来,我县十分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教学成果。

现在,全县中小学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既不能夜郎自大,目空一切,只认定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好,而不想改革,不思进取;更不能妄自菲薄,盲目崇拜,看不到自身的教学优势,认为人家什么都比我们强,而悲观丧气否定一切,或者来个课堂教学彻底革命,弄得教师邯郸学步,云里雾里。

我们要充分挖掘、总结本校本县好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自信中张扬自我,寻求新的突破。

我县课堂教学这一领域,有下列法宝值得我们传承。

一是“中学生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和“学案导学、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准、少、精、活、读、讲、练、评”的八字教学方针;三是“夯实‘双基’、注重笔练”的中考高考迎考策略;四是集体备课、校际合作的团队意识;五是开展“班研”,抓“临界生”和“临界分”的独辟蹊径的研究方法;六是走出去到名校取经,请进来聆听大师教诲的广纳博采举措等等,我们的教师身上还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述这些都是我县课堂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好做法、好传统。

我们必须以认真传承,推陈出新。

二、以智慧的眼光去借鉴。

   全国“课改超市”,名校云集,目不暇接,模式纷呈,真伪难辨。

如何选择一种适合于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甄别、借鉴。

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考察、分析,我推荐下列几种课堂教学模式,供各校借鉴。

1、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洋思模式的最大亮点是教学理念上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全体学生成长。

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的“三清”活动,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而且该模式朴素、易学、易操作。

2、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改模式,这一模式的亮点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把课堂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

“展示”这一课型,充分彰显了学生自信,让学生在自信、愉悦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3、东庐中学的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亮点是充分整合教材、教辅、教案、学案,系统性强,便于积累,注重笔练,注重合作。

还有许许多多的课改模式,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值得提醒的是,无论那种先进的教学模式,都是植根于本土的产物。

因此,我们在选用教学模式时要立足校情,在充分融会的基础上去借鉴,决不能像做火锅一样,来个白菜、萝卜,羊肉、牛肉大融合,这样会因为消化不了,而导致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

   实际上,我县学习先进地区的课改经验,结合本县实际,打造高效课堂工作,在全市已经走在前列。

也出现了几种可圈可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县教研室早在今年一月一日就把2000年——2010年这十年来我县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课堂模式汇编成《聚焦课堂》一书,发至全县每一位教师,供大家学习。

还有攸县第一中学“学案导学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攸县第二中学初中部“三课型四环节”教学模式;攸县第五中学“预习自测 质疑反馈 展示小结”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株洲长鸿实验学校、攸县明阳学校和网岭中学都构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始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实践。

三、以果敢的作风去推进。

   清代学着彭端淑说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着也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求学是这样,打造高效课堂更是如此。

我很赞成陈文隆校长当初在皇图岭中学开展课改时说的三句话:

“立马行动,立竿见影,立志成功”。

打造高效课堂就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曲折中前进。

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许多,我认为下列三点要特别注意:

1、要有步骤地打造高效课堂:

(1)学习培训,

(2)整合建模,(3)实践反思,(4)总结推广。

2、要注重五个关键因素。

(1)学校领导对课改的支持力度有多大,课改取得的成效就有多大。

(2)如何激励教师投身课改,引导学生配合,说服家长,争取社会支持课改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3)必须要有配套的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

(4)要有长期坚守的韧劲,不要认为课改就是一挥而就的事。

(5)要用宽容之心对待课改,在课改中允许有波折,让课改在曲折中前进。

3、要牢记衡量一堂课是否高效的三条标准:

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变了;让课堂活起来,课堂变了;让效果好起来,成绩变了。

  有位名家说过,从事新闻写作是“痛并快乐着”。

打造高效课堂也如新闻写作一样,也是一件艰辛和愉悦的工作。

我们唯有认真学习,不断实践,勤于反思,甘于奉献,乐于合作,才能让课堂更高效!

让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人民更满意!

让攸县教育事业更辉煌!

 

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转)

 

   所谓高质高效,即优质教学、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高效教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高效教学。

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效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高效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深刻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

“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赞科夫)。

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

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

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

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

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又惭愧不已。

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智慧的象征。

一个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

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

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开水,即没有沸汤的那样的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的彻骨。

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二、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

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

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

一位外国作家说:

“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

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鲁迅先生最欣赏第一吃螃蟹的人,也即是这个道理。

特点之二是独创性。

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独到的东西总会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

独到的对立面是平庸,平庸的特征是从众。

平庸者只肯定别人肯定的,也只否认别人否认的。

至于那些应该肯定而别人没有肯定的东西,他是断然不会点头的;同样,对于那些应当否定而别人没有否定的东西,他也不会带头说不。

所以,一般来说,你想从平庸者的教学中讨到什么让你开窍的钥匙,往往是徒劳的。

  三、广博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

“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

的确,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

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应该有所跋涉,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纵要深,像丁字形;横要宽,如宝塔状;纵横结合,双向并建,储学积宝。

这样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图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

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

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与广博相对立的是单薄、干瘪,知识贫乏的教师讲起课来干干巴巴,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枯燥乏味是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四、启发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性的。

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

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如入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五、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

“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

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

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

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六、绝招

  名师常常身怀绝招,绝招使其教学锦上添花,如虎添翼,叫人赞不绝口。

  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相匹的境界。

如有的教师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尤其是圆就像十五的月亮,丝毫未差;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有的教师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反复临摹,不忍擦去;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妙语迭出,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笑声频繁,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

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

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想从低效教学走向有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高效教学。

但是高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目标、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古人云:

绝活靠练,绝招靠想。

努力吧!

我认为目前资料的高功能性在逐渐蚕食教师的水平扼杀学子的天才。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之一:

序言

【网上学习】2011-02-1422:

19:

40阅读275评论28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王帮玉《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之一:

序言》

------------

序言

(1)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

  “做最好的自己!

”我多次这样对学生说。

  “做最好的教师!

”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

  几个说法矛盾吗?

我认为不矛盾。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20年前,我在给一位高三学生的信中曾这些写道——

  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

“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

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

  有人说: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

”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

你即将毕业,可能升入大学,可能参加工作,但志愿与职业的选择现在还不能取决于你自己。

你以前的理想都是很好的,但现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

因此,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好的——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

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这话是写给学生的,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的。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但后来却当了教师。

实话实说,参加工作最初几年我是想过离开学校去报社去电台电视台的,之所以没有走,学生的依恋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没门路”,我才死了这条心。

  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呢?

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我了。

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能不高兴吗?

也许有人会问:

“难道就没有让你头疼的学生吗?

”有呀!

怎么可能没有呢?

但我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我便不再头疼了。

换一种什么眼光呢?

那就是“科研”的眼光。

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称谓)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

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那时候,我真的没有想过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头衔”,不过就是想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而已:

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

做这样的教师,多么有意思!

不是没有过挫折,不是没有产生过烦恼,但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

只要我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只要我人格的丰碑深深地铸进学生的心灵,我就无往而不胜!

也曾遭到非议和误解,因而也有过灰心丧气的时候,但每当这时,我就问自己,我是为谁而工作?

为同事的好评吗?

为校长的表扬吗?

为奖金吗?

为职称吗?

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

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

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

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

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

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

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或者干脆“骄傲”一点说,同样是教师,今天的李镇西和25年前的李镇西相比,可以说是“最好的教师”了。

当然,和明天相比,和未来相比,今天的李镇西又不能算是“最好的教师”,不过不要紧,我还会继续自己和自己比,反正“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

------------

序言

(2)

------------

  很多人问过我:

“你参加工作之初,想过今天会成为教育名人吗?

”我真不认为我今天就成了什么“教育名人”了,但一晃25年过去,在旁人眼里,我的确也算“硕果累累”了:

“头衔”一大堆,著作十多本。

但要问我25年前我想过这些没有,我还真说不清楚。

仿佛是刻意追求(我一直把学生的满意当作我工作的目标),又仿佛是无意之间(的确没有想过要去争名夺利),也许是“有意栽花”,也许是“无心插柳”,总之,和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相比,现在的我的确有一些当初想都不敢想的成绩。

最近给学生讲庄子,谈到“无为”“超然”,我引用了中国先哲所说的一句我最喜欢的话:

“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讲苏东坡的《赤壁赋》,我自然谈到如何对待人生的进退得失利害荣辱,给学生讲了苏东坡的禅心。

我还引用刚逝世的张中行先生的话:

“一切都无所谓,这是外貌;骨子里却是有着坚实的壁垒,因而任何外力才攻不破,这是心境的彻底安然,所以可以算作最高的禅悦。

”我这些话是说给学生听的,其实也是说给自己的。

我知道,真正超然于世俗的人,是不会把“淡于名利”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的,但我不是那样的人,我知道我还是一个很世俗的人,但我愿意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我需要经常不停地提醒自己:

时时刻刻汲汲于名利,即使暂时得逞,终将也只会被生活惩罚,这叫“多情总被无情恼”;而“只管攀登不问高”,“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乃至不幸,最后也必将赢得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坦率地说,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

本学期我上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每天早晨都有)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21节!

此外,我还担任着学校的一些行政工作,还有教育科研课题,还有一些推卸不了的社会事务。

上周的一天,我从教室出来往办公室匆匆走着,一边走一边下意识地拿着语文教材小声朗读着课文(这是我不自觉养成的习惯),结果被走在我后面的杨校长看见了,她笑着说:

“李校长走路都在备课呀!

”而这,就是我现在每天的生活常态。

  不过,我为现在这种状态而感到高兴,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到内心的宁静。

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我感到踏实,感到我不浮躁,没有被所谓“专家”的名声所累。

毕竟我一直是和学生在一起的。

  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

  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

  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

  所以,我依然每天坚持完成好我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

  “做最好的教师!

”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我尊敬的朋友看云——一位很知名的网友,同时也是一位很不知名的普通老师说: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非常欣赏这句朴实的话,因为其中蕴含着极不普通的教师人生哲理:

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李镇西     

  2006年4月16日

 武建君:

学习是幸福的,学习是快乐的!

凡是收藏的文章我都会用彩笔标注,来作为我的业务学习,我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享受学习、进步、成长的快乐!

并把这种幸福、快乐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也幸福快乐!

(武建君衷心地地感谢李镇西老师、王帮玉老师给我提供了这么一篇优美的学习材料!

 

一线教师如何走进校本教研

 

一、读书——为走进校本教研奠定理论基石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应该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充分证明,读书学习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去年暑假,浙江一现代化实验中学面向全国招聘教师,结果来自全国各省的24位特级教师全部落聘。

一时间在教育界和媒体上引起种种猜测和争议。

该校主管招聘的领导是这样做的解释:

除了年龄偏大外,主要“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太陈旧了。

他们多年工作繁忙,经验是丰富的,但平日不大读书,知识更新缓慢,自然不适应我们这样的学校了。

    这位领导说得对:

教师,哪怕是名师,也是应该常与书做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的。

那么老师们需要读哪些书呢?

我认为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主要读好三种书:

    一种是中外的教育理论名著。

教育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冲刷和历史的考验。

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一本百读不厌的、把教育当作生命的智慧之书;比如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这是一个用西方教育思想改造中国教育的大书……读读这些书,一定会增强我们的教育理论修养,加深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理解。

这些书给我们的影响将是“润物细无声”的。

    第二种是相关学科的报刊杂志。

有人说这是“快餐式”的阅读。

我们教师应该广泛地涉猎各种报刊杂志,及时了解、捕捉有价值的前沿教改信息。

通过学习和感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寻找新的方法,在工作上取得突破。

    第三种书是自己最喜欢读的书。

缺什么就读什么书,因为这是我们的需要和爱好。

   二、反思——走进校本教研的助推器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更有学者指出,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

    教育无小事,事事关教育。

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

通过这种反思,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如何进行反思呢?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梳理发现,我们对教学方面发生的一个个的事例进行思考,从而发现理论方面的知识依据,进而对理论进行补充完善,从中收获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是透视意外,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