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339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单片机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单片机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单片机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单片机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实验.docx

《单片机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实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片机实验.docx

单片机实验

*课题:

I/O口输出实验—LED流水灯实验

实验要求:

利用51单片机及8个发光二级管等器件,构成一个流水灯单片机系统。

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

2、掌握I/O口的使用及驱动能力的概念;

3、熟悉移位指令和软件延时程序。

教学课时:

2

教学方法:

板书,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实验电路及连线

2、主要知识点概述:

本实验涉及到三个知识点: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单片机I/O口的使用以及软件延时程序的编写。

1)单片机最小系统由单片机芯片、时钟电路以及复位电路构成。

2)I/O口的使用:

P1口是准双向口。

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即当P1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

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可能是不正确的。

3)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

对于程序

DELAY:

MOVR6,#200

DEL1:

MOVR7,#250

DEL2:

DJNZR7,DEL2

DJNZR6,DEL1

RET

由指令表可知MOV、DJNZ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在采用12MHz晶振时,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us,所以该段程序执行时间约为:

[(250*2+2)*200+2]*1us=1000402≈100ms

3、实验流程图

4、实验步骤

a、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b、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参考程序:

ORG0030H

START:

MOVR2,#8

MOVA,#0FEH

LOOP:

MOVP1,A

LCALLDELAY

RLA

DJNZR2,LOOP

LJMPSTART

DELAY:

MOVR5,#20;延时程序,延时0.2s

D1:

MOVR6,#20

D2:

MOVR7,#248

DJNZR7,$

DJNZR6,D2

DJNZR5,D1

RET

END

课题:

BCD码译码的多位数码管扫描显示实验

实验要求:

利用51单片机、BCD译码芯片74LS47和两位LED构成一个数码管扫描显示系统。

实验目的:

1.掌握BCD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多位数码管显示的编程。

教学课时:

2

教学方法:

板书,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实验电路及连线

2、主要知识点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简称BCD码(BinarycodedDecimal),此例中,74LS47完成BCD编码的功能。

+

多位LED显示,先往段码端口输出段码,再选通位选,对应的LED显示。

3.实验效果说明

两个数码管同时循环显示0~9。

4、实验程序流程图

 

5、实验步骤

a.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b.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参考程序:

ORG00H

L:

MOVA,#0;设置显示初值

MOVR0,#10;设置显示个数

START:

MOVP0,A;向P0口输出显示段码

SETBP3.0

SETBP3.1;位选

LCALLDELAY

INCA

DJNZR0,START

JMPL

DELAY:

MOVR5,#50;延时程序

D1:

MOVR6,#20

D2:

MOVR7,#248

DJNZR7,$

DJNZR6,D2

DJNZR5,D1

RET

END

课题:

8051与PC之间串行通信实验

实验要求:

51单片机的串行口经MAX232(实际使用MAX202,二者功能一样)电平转换后,与PC串口相连,实现51和PC的通信。

实验目的:

1.掌握8051单片机串行口软件编程和硬件使用方法;

2.了解PC超级终端(串口调试助手)和RS232的使用。

教学课时:

2

教学方法:

板书,多媒体

1、实验电路图

使用CPU板,用串口延长线将其和PC相连。

使用06板接入一按键到P3。

5口线。

2、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简单的应用中,最常用的是MAX232电路。

它只需要有3条线即可完成通信,分别是第二脚RXD,第3脚TXD,第5脚GND。

串行通信与单片机之间的接口:

由于串行通信的电平逻辑定义是+15V(高电平1)-15V(低电平0)而单片机中分别用5V,0V来表示1,0它们之间必须通过电平转换才可以完成通信。

实验流程图:

3、步骤

a、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b、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参考程序:

ORG0000H

MOVSCON,#50H

MOVTMOD,#20H

MOVPCON,#00H

MOVTH1,#0FdH;预置初值,设波特率为9600K

MOVTL1,#0FdH

SETBTR1

WRIT:

JBP3.5,$

ACALLDELAY10

JBP3.5,WRIT

JNBP3.5,$

MOVA,#01H;将16进制的字符01发送到串口去

MOVSBUF,A

AJMPWRIT

DELAY10:

MOVR1,#20;10毫秒延时子程序

D2:

MOVR2,#248

DJNZR2,$

DJNZR1,D2

RET

END

课题:

8255I/O扩展实验

实验要求:

利用8255可编程并行口芯片,实现输入/输出实验,实验中用8255PA口做输出,PB口作输入。

实验目的:

1.了解8255芯片结构及编程方法;

2.了解8255输入/输出实验方法。

教学课时:

2

教学方法:

板书,多媒体

1、实验电路

2、实验说明

可编程通用接口芯片8255A有三个八位的并行I/O口,它有三种工作方式。

本实验采用的是方式0:

PA、PC口输出,PB口输入。

很多I/O实验都可以通过8255来实现。

3、实验程序流程图

4、实验步骤

a.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b.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参考程序:

PA->PB:

流水灯:

ORG00HORG00H

MAIN:

ACALLDELAYMAIN:

ACALLDELAY

MOVDPTR,#7003HMOVDPTR,#7003H

MOVA,#82HMOVA,#82H

MOVX@DPTR,AMOVX@DPTR,A

LOOP:

MOVDPTR,#7001HMOVA,#11111110B

MOVXA,@DPTRMOVDPTR,#7000H

MOVDPTR,#7000HLOOP:

MOVX@DPTR,A

MOVX@DPTR,ARLA

SJMPLOOPACALLDELAY

DELAY:

MOVR1,#00HSJMPLOOP

DLP:

MOVR2,#50HDELAY:

….

DJNZR2,$END

DJNZR1,DLP

RET

课题:

A/D转换实验

实验要求:

利用ADC0808/(0809)做A/D转换器,由实验板上的电位器提供模拟量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用P1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显示,或通过八段码数码管将数值显示出来。

实验目的:

1.了解A/D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2.了解ADC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教学课时:

2

教学方法:

板书,多媒体

1、实验电路及连线

2、实验说明

A/D转换器大致有三类:

一是双积分A/D转换器,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便宜,但速度慢;二是逐次逼近A/D转换器,精度、速度、价格适中;三是并行A/D转换器,速度快,价格也昂贵。

3、实验效果说明:

实验用的ADC0808属第二类,是8位A/D转换器,每采集一次一般需

本实验可采用延时方式或查询方式读入A/D转换结果,也可以采用中断方式读入结果,在中断方式下,A/D转换结束后会自动产生EOC信号,将其与CPU的外部中断相接。

调整电位计,得到不同的电压值,转换后的数据通过发光二级管输出。

4、实验程序流程图

 

5、实验步骤

a、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b、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参考程序:

ADCDATAEQU35H;存放转换后的数据

STARTBITP2.1

OEBITP2.7

EOCBITP2.3

CLOCKBITP2.0

ADD_ABITP2.4

ADD_BBITP2.5

ADD_CBITP2.6

ORG0000H

LJMPMAIN

ORG0100H

MAIN:

CLRADD_A

CLRADD_B

CLRADD_C;选择ADC0808的通道0

WAIT:

CLRSTART

SETBSTART

CLRSTART;启动转换

CLOOP:

CPLCLOCK

JNBEOC,CLOOP;等待转换结束

SETBOE;允许输出

MOVADCDATA,P1;暂存转换结果

CLROE;关闭输出

MOVP0,ADCDATA

LJMPWAIT

END

课题:

D/A转换实验

实验要求:

利用DAC0832D/A转换电路,输出0--2.5V的电压,并使用电压表查看电压的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D/A转换的基本原理及DAC0832的性能和编程方法;

教学课时:

2

教学方法:

板书,多媒体

1、实验电路及连线

2、主要知识点概述:

本实验用到的主要知识点是:

DAC0832的工作原理。

DAC0832是采用先进的CMOS工艺制成的单片电流输出型8位D/A转换器。

它采用的是R-2R电阻梯级网络进行DA转换。

电平接口与TTL兼容。

具有两级缓存。

3、实验效果说明

通过电压表测量DAC转换出来的电压值

4、实验程序流程图

5、实验步骤

a、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加载hex文件,仿真;

b、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参考程序:

DAC_CSBITP2.0

DAC_WRBITP2.1

DAC_BUSEQUP1

ORG0000H

LJMPMAIN

ORG0100H

MAIN:

MOVR0,#0x00

DAC_OUT:

MOVP1,R0

CLRDAC_CS

CLRDAC_WR

SETBDAC_CS

SETBDAC_WR

INCR0

DJNZR1,$

LJMPDAC_OUT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