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319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docx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

1、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进人19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拓市场,追求更大的利润,它对外进行疯狂的侵略和掠夺,非洲、西亚、中亚、南亚甚至中国近邻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先后沦为它的殖民地。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对它、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中国大门紧闭,不能进来。

当时的中国,政治上是个封建统一的大帝国,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中国的外贸城市仅限于广州一处,这就和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为此,英国曾多次提出要清政府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

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是紧密配合的。

早在1795年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成立不久就筹划到中国传教,随着对中国鸦片走私贸易的扩大,进人19世纪,去中国的实际行动就提上了日程。

1807年伦敦布道会派遣传教士罗伯特?

马礼逊来华。

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祖籍苏格兰,1803年人神学院学习,随即成为伦敦布道会的教徒。

1804年要求来华传教,经过三年准备,1807年春搭乘美国商船三叉戟号到了广州。

他先在广州后在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还冒险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

但由于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马礼逊的宗教活动进展不大。

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伦敦布道会又增派一名传教土米怜(WilliamMime1785?

1822)来华协助工作。

1814年米怜考察南洋群岛并向华人聚居区传教,受到当地官员的礼遇。

回来后,他与马礼逊总结了传教经验:

中国方言多,清王朝又禁止传教,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不如用中国统一的文字在海外华侨中进行书面宣传,然后再向中国内地渗透。

他向马礼逊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

马礼逊接受米怜的建议,米怜就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了马六甲,随着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的开展,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中文报刊的创办

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

马六甲位于今天马来西亚的西南部,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华侨较多,距中国也较近,与广州来往方便,当时那里的荷兰殖民者又支持传教,因此,米怜把它选为自己活动的基地。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简称《察世俗》,外形就像中国的线装书,封面的天头由右到左,横刻着“嘉庆某年某月”,其右上角印有孔子语录;“子曰: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中间顶大立地式地印着刊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右下角印有“博爱者纂”以示由米怜编撰。

《察世俗》是木版雕印,每期5~7页,每期印500~2000册,全年12期订成一卷,另加目录与封面,一直出版到1821年因主编米怜病重才停刊。

发行地区由马六甲逐步扩展到新加坡、爪哇、广州。

澳门等地。

除了宣传宗教,《察世俗》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成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米怜在《察世俗》的《序》中还写道:

“既然万处万人,皆由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学者不可止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种人,方可比较辨明是非真假矣。

”“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道,致可能分是非善恶也。

”①这就是“察世俗”这一名称的由来。

《察世俗》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出版发行七年来总共发表文章244篇,其中直接宣传宗教的206篇,占总数的84.5%,就是有关天文、地理的文章也都归到宗教上,就是天体运行也说由神主宰:

“若神一少顷取去其全能之手,不承当宇宙,则日必不复发光,天必不复下雨,川必不复流下”,所以,“天地之万人,皆当敬畏神”②。

《察世俗》中还有诬蔑法国大革命、支持波旁王朝的内容,也有鼓吹开放中英贸易包括鸦片贸易的内容,这说明《察世俗》一创刊就是和反动政治、鸦片贸易联系着的。

《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如《月蚀》是最早的预告性的新闻,《告贴》是最早的广告,《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最早的新闻图画。

米怜是位出色的宣传家,他不仅仅认为用统一的中国文字比用他们不易掌握的方青宣传效果好,同时还主张《察世俗》上的文章要通俗、简短,对读者才有吸引力。

《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中文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22年米怜病逝后,曾担任过《察世俗》代主编的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决心继承他的事业,他在巴达维亚(现为印尼雅加达)设立布道中心,编印宗教杂志,其他的传教士也相继创办了几种宗教月刊。

继《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之后,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中文近代报刊还有1823年在巴达维亚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和主编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1828年在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吉德(SamuelKidd)创办和主编的《天下新闻》、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KarlFriedrichAugustGutzlaff)创办和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8年在广州由麦都思等人创办的《各国消息》等,出版时间都不足两年。

这些都是宗教月刊,但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宗教色彩逐渐减退,政治、经济色彩越来越浓,《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就是其中的典型。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东西洋考》的外形很像《察世俗》,也是雕版印刷线装的款式,封面的设计、刊物的名字,两者类似,它们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察世俗》主编署名“博爱者”,《东西洋考》主编署名是“爱汉者”。

《东西洋考》的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的,也是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的。

但它创刊的1833年与《察世俗》创刊的1815年相比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那时,中外关系比较稳定,而这时英国商人严重违反了中国政府的禁令,大肆贩卖鸦片,外国人大量来华并联合起来要敲开中国的大门,还屡次派间谍船到中国沿海一带活动,中国政府严加防范,中外关系日趋紧张,《东西洋考》的创办人郭士立身为传教士,实际上既参与鸦片走私贸易,又进行间谍活动,1831年至1833年他曾三次到中国沿海航行,收集情报,他曾在航海日记中写道:

“我诚恳地期望,应该采取某些更为有效的措施,以打开和中国自由交往的通路。

我如能竭尽微力,为推进这一事业做些有益的工作,将感到莫大荣幸。

”③这里的“更为有效的措施”既有文化侵略又有武装人侵。

《东西洋考》就是为更快地打开中国的大门,为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服务的。

郭士立曾说:

“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编者采用摆事实的方法,让中国人确信,他们需要向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④也就是说从心理上征服中国。

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的目的,直接影响了这份宗教月刊的内容变化,宗教内容虽然还有,但不像《察世俗》列为根本要务,伦理道德的分量也逐渐减弱,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它宣传中外贸易时,强调中国人对外国人要公开、诚实。

科学文化的内容比《察世俗》大大增强,《东西洋考》着重介绍了中国社会所需而又能较好地反映出西方近代科学成就的实际知识。

此外,《东西洋考》还大量介绍了东南亚和印度的情况,美化英国的殖民统治。

在业务上,《东西洋考》设立新闻专栏,发表国际和中国广州、澳门的新闻。

它还选录《京报》,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

此外,言论上也设了专栏,重在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中外贸易问题。

这已和报刊言论接近了。

1833年12月(阴历)该刊第5期所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它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

写作、编辑上,除了继承《察世俗》的“孔子加耶稣”的模式和通俗、简短、对读者有吸引力等特点外,内容更加贴近生活,题材多样化。

稿件末尾的“编者按语”是中文近代报刊首次出现的内容。

总之,在业务上,《东西洋考》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了。

1835年,郭士立把《东西洋考》交给了在华外国人组织的“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

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1卷第1期。

②《论行星》,《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二卷第三期

③《郭士立航海日记》,《中国丛报》,1832年9月,第195~196页。

④《中国丛报》,1833年8月第187页。

3外文报刊在华出版

鸦片战争前,中国近代报业全部为外国人所垄断,其中,外文报刊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中文报刊。

1839年前,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报刊约有17种,出版时间有的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之久。

从时间上说,葡文报纸出现最早;从影响上说,英文报刊最大;从创刊出版的地点说,鸦片战争前外文报纸最早出现在华南沿海地带,如澳门、广州等地。

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AAh。

lhadaChina),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它是当时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的政府机关报,由进步的立宪派军人巴波沙少校创办,主编安东尼奥是执政党领导成员和澳门教会的领袖。

该报猛烈抨击贵族保守派,宣传君主立宪。

1823年执政党被推翻,该报停刊。

1824年由保守派接办,改名《澳门报》,两年后因经济困难而停刊。

1822~1839年澳门还出版了几种葡文报刊,但是大多出版时间不长,影响不大。

19世纪20年代以后,为适应鸦片贸易的需要,英国来华人员越来越多,鸦片走私越来越猖狂,在广州的势力越来越大。

1827年11月8日,英国鸦片商人马地臣(JamesMatheson)和美国商人伍德(WilliamW.Wood)在广州创办了英文版的商业性报刊《广州纪录报》(CantonRegister),初为双周刊,后改为周刊,这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创刊时宣称“我们的主要努力是发表丰富而准确的物价行情”。

该报主要篇幅用来刊登货价行情。

航运消息,但也广泛刊登有关中国的新闻和评论,具有强烈的政治件,它竭力为鸦片贸易进行辩护,又蛮横无理地攻击中国,坚决主张英国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以实现他们的“自由”贸易。

该报在南洋、印度和英、美一些重要商埠都有读者,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迁往香港出版,改名《香港纪录报》,1863年停刊。

进人30年代,人侵中国成为当时西方列强共同关心的迫切问题,提供中国商情、探讨侵华政策成为他们的共同需要。

适应这种需要,《中国丛报》(ChineseRepository)应运而生。

《中国丛报》是1832年5月在广州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士裨治文(EliahClolemanBridgman)出版和主编的英文月刊,裨治文得到了美国巨商奥立芬和广州基督教联合会的资助,马礼逊、麦都思、郭士立等都曾为《中国丛报》撰稿。

该刊虽有宗教内容,但数量很少,它的宗旨是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

它大量地刊登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情况,上张采用强有力的决定性的“炮口的交锋”来使中国屈服,它宣称“如果我们要和中国订立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必须是在刺刀尖下,依照我们的命令写下来,并要在大炮的瞄准下才能发挥效力的”①。

《中国丛报》是西方武力侵华的舆论阵地,对英美的侵华政策有明显的影响。

1851年该报停刊,出版时间近二十年。

鸦片战争前后,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其内容以提供军政情报和商业信息为主,目的是为武装侵华服务,在业务上,采、写。

编、评已达到近代报刊的应有水平。

①《与中国订约?

?

一个巨大迫切的要求》,《中国丛报》,1836年2月。

二、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勃兴

1、英文商业报纸大量涌现

1842年中外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随后英国占领香港,接着英国移民大量涌人。

与此同时各种外国人办的报刊大量涌现,香港成为外国人在华的报业基地。

1841~1850年的10年间,香港就出现9家英文报刊(其他地区,除上海有一家外,均没有英文报刊),多为商业报刊。

香港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HongkongGazette),它是英国侵略军的喉舌,1841年5月1日在澳门创刊,不久迁往香港,创办人是马礼逊的儿子、英军翻译马儒翰(JohnRobertMomon),开始该报并不是商业报刊,到香港后井人香港商业报纸。

1842?

1860年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即忡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

刺报》。

《中国之友》(FriendofChina)是1842年3月17日在澳门由英商奥斯威尔德(RichardOswald)创办的,一周后迁往香港。

1850年8月台仁特(WilliamTarront)购得产权担任主编后,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

该报敢于对香港政府的弊政和腐败行为进行猛烈攻击,曾指名道姓地揭露香港政府高级官员的丑闻,台仁特曾因此人狱,同时赢得了敢言的美名。

此外,该报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这在当时是少见的。

60年代初期该报曾先后迁往广州、上海,1869年停刊。

《香港纪录报》(HongkongRegister),前身是1827年11月在广州创刊的《广州纪录报》,1843年由澳门迁到香港改名为此。

改名后由。

冶和洋行所办,主要代表一些外国人的利益,对香港政府也持反对态度,但与《中国之友》不同,它反对香港政府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香港政府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不断扩大侵华范围的要求。

该报也很重视刊登有关中国问题的材料,曾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在报上连载,产权几度变换,但基本立场不变。

《德臣报》(TheChinaMail)又译为忡国邮报》,初为周刊,后为日报,创办人是英国商人肖锐德(AndrewShortrede)和德臣(AndrewDixon),自1845年2月在香港创刊到1858年都是香港政府的官方出版机构。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该报主笔黎德曾参加起草对外英文宣言。

第一次广州起义时,该报曾发表文章支持革命活动。

1974年8月停刊,历时129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

刺报》(DailyPress)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57年IO月在香港创刊。

因创办人是英商莫罗(YoriekgamesMurrow),当地人把Murrow译为“?

刺”,所以当地人就称此报为《?

刺报》。

1860年前,香港报界的局势是《德臣报》、《香港纪录报》和《中国之友》三报鼎立。

1860年后,《中国之友》迁往广州,《香港纪录报》产权转让,日趋萧条,而《?

刺报》后来居上,这就形成它与《德臣报》对峙的局面。

莫罗和《中国之友》的台仁特一样,敢于揭露港英政府的弊端和官员的腐败行为,也曾被判刑人狱,该报也是香港历史悠久影响很大的一家英文报纸,1941年日寇侵占香港后停刊。

从时间和影响上来看,《德臣报》、《?

刺报》都超过了香港其他英文报纸。

1861年,香港外文报刊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上海,从报纸的数量和实际影响来讲,都退居全国第二位。

2、《遐迩贯珍》等中文报刊的问世

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年9月3日创刊,由伦敦布道会对华文教机关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

麦都思曾参编或主编过《察世俗》、《特选辑要》、《东西洋考》、《各国消息》等中文报刊,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工作经验。

以后的主编是奚礼尔和理雅各,1856年理雅各因英华书院院长事务繁忙,无暇顾及,该刊遂于5月1日停刊,共出33期。

《遐迩贯珍》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的目录,这是中文报刊的创举。

外形仍是线装书的样子,与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比较,《遐迩贯珍》变化很大,它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新闻和评论,宗教宣传比重很少。

创刊号的《序言》中说:

“中国除邸抄载上谕奏折,仅得朝廷活动大略外,向无日报之类。

”“吾每念及此,思于每月一次,纂辑贯珍一帙,诚为善举。

其内有我邦之善端,可以述之于中土,而中国之美行,亦可达之于我邦,俾两家日臻于洽习,中外均得其稗也。

”这既解释了《遐遐贯珍》的出版意图,也说明了它实际上就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

《遐迩贯珍》中新闻报道的评论量大面广,总体上都是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立场,但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因不必顾及清政府的干涉,还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如关于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的报道,关于法国公使到南京与太平天国将领会谈的报道,都较及时准确地反映了事实真相《遐迩贯珍》上发表的欧美。

日本。

东南亚新闻和介绍的西方文明,又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对帮助中国人了解中国和世界也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遐遐贯珍》在新闻业务上也有了重要发展,它的消息、通讯。

短讯、评论都已具雏形。

1855年起,《遐迩贯珍》还增出附刊《布告篇》,刊登各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遐迩贯珍》每期印3000册,除香港外,还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发行,是当时极有影响的一份中文报刊。

中文报刊中,除了已变化的传教士报刊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出现了商业报刊。

最早的中文商业报刊大都是从英文商业报刊派生出来的。

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是1858年1月由《?

刺报》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周三刊,主要刊登商情、船期和广告,每期只有两三条新闻,发行对象是商人。

1864年该报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1873年改为日报。

此外,《德臣报》也在1861年7月出版过一种以刊载船期、物价为主的《香港新闻》,1871年《德臣报》又专辟一中文版取名为《中外新闻七日报》,1872年4月停刊,后接着改出由陈蔼亭主持笔政的《香港华字日报》,这是中国人独立负责的商业报纸。

英国商人要在中国推销自己的货物,中国商人要贩卖进口的商品,都必须借助信息传媒。

这样,中文商业报刊便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刊中孕育诞生。

中文商业报刊的出现推动了中文报刊的业务发展。

首先是时效观念加强和信息量的增加,如日报的出现。

其次是通讯手段、印刷条件的改善,在电讯、铅印的基础上为了争取快速出版,中文商业报刊已经由以往的书本形式变成了散页,版面编排丰富多彩,新闻的特性被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上海报业的崛起

1、外文报刊在上海的发展

在新闻事业上继香港而起的城市是上海,19世纪40年代上海成了对外通商口岸,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

上海与香港一样,报业也是从外文报刊开始的,上海第一家报刊是《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它是1850年8月3日由英商奚安门(HenryShearman)创办并主编的英文周刊,英国商行字林洋行负责发行。

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信息,言论反映在华英商利益。

1856年增出《每日航运新闻》(DailyShippingNews)。

1859年被英国驻沪领事馆指定为其文告发布机关,得到上海工部局的资助和优先刊载工部局文告和付费广告的特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

1864年7月回日,《每日航运新闻》扩为日报独立出版,定为《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

《北华捷报》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继续出版。

以后该报馆还出版过英文版的《北华和日本市场报》,中文版的《上海新报》、《字林沪报》。

《字林西报》重视新闻,在中国许多边远地区也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

它大量刊载航务。

商业等方面的材料,也重视言论,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不仅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恶毒攻击和歪曲报道太平天国革命和上海小刀会起义,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在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上,也是替日本说话。

该报信息及时,内容丰富,最高发行量7817份,1951年3月31日停刊,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

19世纪60年代之前,上海外报发展程度是赶不上香港的,而从第M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则后来居上,在1861~1895年间,香港新出英文报刊只有8种,上海则为31种,几乎是香港的4倍。

报业上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上海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的反映,也是外国人、外国商品来沪急遽增加的表现,也是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加深的一种显示。

19世纪60至70年代,上海曾出现多家英文报刊,彼此竞争十分激烈,不断有报纸被兼并,到了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讯》(TheCelestialEmPire)、《文汇报》(ThShanghaiMercury)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葡、德、法、日等国相继在上海办起了本国文字的报纸,法、日还办起了供中国人阅读的汉文报。

外文报刊有的出版时间不长,有的因为侨民不多,所以影响不大。

外报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法国人在上海出版的中文报刊《益闻录》、《圣心报》等,这些报刊均为法国教会所办,以法国为政治靠山,它们虽有宗教内容,但数量已经很少了。

中法战争期问《益闻录》公开干涉中国政治军事,替法国侵华辩护。

《圣心报》1887年创刊,1949年停刊,是上海天主教所办报刊中历时最长的一家。

2、上海早期的教会报刊

除了外文报刊,教会报刊随着传教土的到来也有相当的发展。

上海最早的教会报刊是1857年1月创刊的《六合丛谈》,它由英国传教土伟烈亚力(AlexanderWyhe)主编,墨海书馆印刷出版,它。

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月刊。

创刊号上伟烈亚力在《六合丛谈小引》中说道:

“今余著《六合丛谈》一书,亦欲通中外之情,载远近之事,尽古今之变。

见闻所逮,命笔志之,月各一篇,罔拘成例。

务使苍穹之大,若在指掌;瀛海之遥,如同衽席。

”这说明编者很想把它办成一个综合性的刊物,他们想通过介绍西方来提高自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从《六合丛谈》的目录上看,除宗教内容外,还有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

编者想把所有的人都变成自己刊物的读者,又想发行到五个通商口岸以外的地区,可是实际发行量非常有限,出版一年多便宣告停刊。

从60年代到70年代教会报刊有《中外杂志》、《格致汇编》等近10种,影响最大的要数《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的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出版的《教会新报》,该报是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GohnAlien)创办和主编,以宗教内容为主,以教友为宣传对象,影响也只在教友中间。

1874年9月出至301期时,改名为《万国公报》并说明它是为了推广与西方有关的地理、历史、政治、宗教、科学、艺术、工业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

关于这个刊名,《万国公报》有一则启事曾加以解释:

“所谓‘万国’者,取中西互市,各国商人云集中原之义;所谓‘公’者,中西交涉事件,平情论断,不怀私见之义。

”①《万国公报》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得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各国新闻,此外它还介绍西方政治5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

1894~1898年即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期’间,《万国公报》异常活跃,曾发表许多文章报道评论中国的形势。

甲午战争刚开始,《万国公报》就进行报道,以后跟踪连续,特别是林乐知的忡日朝兵祸穷本推源说》等文被朝野官绅、士人学子所注重。

该报也曾被他们视为新闻和新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维新变法开始后,《万国公报》曾用大量篇幅刊登了维新派的《强学会序》(附京师《强学会记》)、《上海强学会序》(附《上海强学会章程》),以后又发表了李提摩太(RichardTirnothy)的《新政策》。

《醒华博议》,林乐知的《文学兴国策》、《英兴记序》等重要论文,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