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274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docx

八年级物理下实验

新康府学校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目录

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2

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表有关系……………………………………3

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5

五、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6

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7

七、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8

八、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9

九、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0

十、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11

十一、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1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和构造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弹簧测力计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弹簧测力计都由、指针、、挂钩、吊环和外壳等组成,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及其内部构造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

使用方法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三、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简单,要先搞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一定要看指针末端所指的位置)读出所测量力的大小。

  四、使用弹簧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1)用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2)没有调零就进行测量;(3)使用前没有来回拉动弹簧,用指针被卡的测力计测量;(4)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5)示数没有稳定就读数;(6)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不垂直;(7)手拿挂钩,把物体上测量。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表有关系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使物体向前运动的和阻碍物体运动的.由于物体匀速运动,物体处于状态,故等于拉力.只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即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设法控制实验条件(变量).分别确定滑动摩擦力与每一个因素的关系.请写出控制变量的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1.如图1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填入表格。

 

2.如图14-1乙所示,把砝码放在木块上,以改变木板与木块间的压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并与F1大小进行比较。

3.如图14-1丙所示,把棉布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并与F1大小进行比较.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分析与论证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__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______压力越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____。

●评估

由于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的作用,为保证拉力水平,拉动木块时手要握住测力计的_____,拉木块时尽可能__________,指针不要颤动。

●交流与合作

各小组成员对比实验活动,总结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实验过程与方法

设计与进行实验

A.检查实验器材的数量,并观察杠杆上的分度值和每个钩码的质量

B.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

C.在没有挂钩码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利用铁丝环在杠杆的两边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移动铁丝环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E.

————————————————————————。

F.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重复步骤E、F。

G.按实验要求整理器材

记录实验数据

设计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并将自己实验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分析与论证

1.每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情况下的示数和移动方向,得到不同滑轮、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但能;

使用动滑轮,能够,但不能;

使用滑轮组,不但可以,而且还能;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与方法:

一、设计与进行实验

1.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匀速提升钩码和滑轮,读出所受重力G总;

2.安装定滑轮,用定滑轮把钩码匀速提起来,观察拉力的方向,分别记下

3.安装动滑轮,用动滑轮把钩码匀速提起来,观察拉力的方向,分别记下

4.安装滑轮组,用滑轮组把钩码匀速提起来,观察拉力的方向,分别记下

二、分析与论证

比较分析得出使用定滑轮与不使用定滑轮直接拉物体时拉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特点;

比较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与不使用动滑轮直接拉物体时拉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特点;

比较分析得出使用滑轮组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拉物体时拉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特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

1、实验中要观察。

2、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

都让;不同的条件是:

平面上三种表面的不同。

分析: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什么?

(为了保证。

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不同。

实验现象:

接触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先按图1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2、在细线的两端悬挂相同的钩码,观察纸板是否静止。

_____________

纸板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方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扭转一下纸板,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纸板是否静止?

__________,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细线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纸板是否静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纸板上任选其他两个孔系好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结论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它们大小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且作用线在__________上,则物体就平衡。

●交流与评估

你觉得本实验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四、注意事项

注意调整轮的高度,使纸板在被拉至悬空时下沿不要碰到桌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观察如下实验,把观察现象记录入表。

(实验所用的小桌面积为100厘米2,每只桌脚的底面积为1厘米2)

 

 

甲乙丙

实验

序号

压力

(大/小)

受力面积

(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较明显/不明显)

1厘米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最大/较大/小)

1

 

 

 

 

2

 

 

 

 

3

 

 

 

 

 3.交流讨论:

上述实验是怎样对条件进行控制的?

 

4.交流讨论:

分析表格提供的信息,要想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应当拿什么量行比较?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一、实验名称: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了解压强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器材:

压强计;相同的大烧杯2个;食盐;水;刻度尺。

四、实验原理:

压强计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与压强计探头上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作用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abc

1、将水倒入烧杯,如图a,控制探头在水下深度不变,调节旋钮改变探头的朝向,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2、如图b,控制橡皮膜的朝向不变,改变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3、如图c,控制探头在水和盐水下的深度相同,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实验内容

液体物质

探头浸入水下深度

橡皮膜朝向

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cm)

a

相同

向前

相同

向下

相同

向上

b

不同

向前

不同

向前

c

相同

向下

盐水

相同

向前

7、实验结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__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同种液体在同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___;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实验过程与方法:

·设计实验

..1、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2、如何测量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进行实验·

照图1那样,先在空气中称出石块重,再把石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然后称出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

 

空气中石块的重力/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N

石块受到的浮力/N

桶和水的总重力/N

空桶的重力/N

石块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N

石块的浮力和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的关系

 

 

·分析论证:

1、通过比较表T8—1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和石块从溢水杯排到小桶中的水重可知:

两者(填“相等”、“大致相等”或“完全无关”)

2、综合结论,忽略误差可得:

浸在

四、注意事项:

1、实验选取的石块、木块、弹簧测力计、烧杯的规格一定要恰当,以便测量顺利的进行,比如:

石块、木块太大而放不进烧标中;

2、测量各种力时,弹簧测力计一定要在装置整体静止时读取结果,并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3、操作过程中将石块放入液体中时一定要轻、要小心,以免碰到杯壁将杯打破或将水溢出,造成不应有的失误甚至伤害到人。

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

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1、参照实验一,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G=N。

2、如图,在溢水杯中盛适量的水,(液面刚好到达溢水口),弹簧测力计挂住物体,将物体放入溢水杯中。

3、待溢水杯中的液体不在溢出时,在量筒中直接读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    mL=m3

4、计算物体排开测量桶和液体的重力G排=mg=ρ液gV排=N。

写出计算过程

 

4、液体受到的重力G液=N。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D.将盛有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

是(填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