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慈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035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学经典慈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佛学经典慈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佛学经典慈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佛学经典慈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佛学经典慈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学经典慈心.docx

《佛学经典慈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学经典慈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学经典慈心.docx

佛学经典慈心

佛学经典:

慈心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为阿那邠邸长者说过去久远有梵志名毗罗摩。

饶财多宝若布施时。

用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

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

复以八万四千金银澡罐。

复以八万四千牛。

皆以金银覆角。

复以八万四千玉女庄严具足。

复以八万四千卧具众彩自覆。

复以八万四千衣裳。

复以八万四千象马。

皆以金银鞍勒。

复以八万四千房舍布施。

复于四城门中布施。

随其所欲皆悉与之。

复以一房舍施招提僧。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归。

所以然者。

受三归者。

施一切众生无畏。

是故归佛法僧。

其福不可计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福复不如受五戒福。

受五戒者。

功德满具其福胜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福。

复不如弹指顷慈念众生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慈念众生福。

复不如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

所以然者。

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

能令行者灭生死苦。

终成佛道故其福最胜也。

尔时长者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般泥洹经

卷上  不载译人附东晋录

又比丘复有六重法。

当善念行。

可得久住。

一为修身。

以起慈心。

依圣旬通。

诸清净者。

行此重任。

和一爱敬。

施于同学。

无取无诤。

勉共守行行。

二为修口。

善行以起慈心。

三为修意。

善行以起慈心。

四为所见法际。

若得衣食。

应器余物。

终不爱藏。

五为持戒不犯。

不以摸质。

能用劝人。

六为若从正见得出正要受道苦尽度知见了。

行此重任。

皆以圣旬通清净用和爱敬。

施于同道。

无取无诤。

转相建立。

共守道行。

又复比丘。

当为愍伤。

一切蠕动。

至于虮虱。

必加慈心。

人之死亡。

当为悲哀。

彼得为人。

如不闻道。

家室啼哭。

亦不知死。

魂神所趣。

唯得道者。

能知之耳。

佛为是故敷陈经法。

经不可不学。

道不可不行。

天下多道。

王道为大。

佛道如是。

最为其上。

譬数十人。

俱共射准。

有前中者。

有后中者。

要射不止。

必复中准。

又如天下众流不息皆归于海。

比丘如此。

行道不止。

会得解脱。

如佛法教。

转相承用。

讽咏佛语。

常用时诲。

四辈弟子。

展转相教。

如是佛经。

可得久住。

于是王坐。

诸女皆前。

稽首毕一面坐。

玉女宝前白言。

今是一切诸象马车。

玉女小王。

自天所有。

愿小王顾意留心娱志。

又八万四千国。

天王都为第一。

八万四千枰。

大正枰为第一。

愿天留意。

以养性命。

王答曰弟。

吾所以宿夜约己自损。

正心行慈者。

但欲远离此贪欲耳。

何则女人嫉妒之态。

殃及吾身。

是以舍欲。

愿离斯咎。

玉女宝垂泣言。

天王何为。

独割爱欲。

谓我为弟。

离弃恩情。

绝群女望。

愿闻天王。

所以戒之正心行慈。

为之奈何。

我等亦愿。

相率修之。

王曰。

慈心正行。

不堕诸漏。

弃损贪欲。

修德守净。

念生日少而命逝疾。

人物辈非常。

唯道为真。

吾是以于诸象马舆枰郡国小王妇女爱欲。

一切远离。

不复系意。

欲自忧身。

观天地间。

无生不终。

诸弟各宜正心行慈。

无以放恣堕诸漏也。

玉女宝乃抆泪言。

今天王约己自损。

不欲堕漏。

念生日少而命逝疾。

潜居忧身。

守修清净。

计诸人物。

无生不终。

违远所有。

不以污意。

愿奉明戒。

不敢有忘。

王以慈心。

答谢诸女。

皆遣去还。

升法殿入金交露枰。

坐念慈心。

都忘怨恨。

无所嫉恶。

进思大道。

无量德行。

普慈世间。

而自约省己。

复起入银交露枰。

坐念悲心。

都忘怨恨。

无所嫉恶。

进思大道。

无量德行。

普悲世间。

而自约省己。

复起入水精交露枰。

坐念喜心。

都忘怨恨。

无所嫉恶。

进思大道。

无量德行。

普和世间。

而自约省己。

复起入琉璃交露枰。

坐念护心。

都忘怨恨。

无所嫉恶。

进思大道。

无量德行。

一切欲护。

而自约省。

以惟行此四大梵行。

却爱欲意。

多修清净。

王行如是。

便得自在。

死时安隐。

身无痛痒。

譬如力士美饭一餐之顷。

魂神逝生第七梵天。

时转轮王大快见者。

则故世我身也。

如是阿难。

谁能知此。

昔我宿命。

作转轮王自然七宝。

行正法有四德。

常能不贪。

彼时拘夷城傍。

行四百八十里。

皆在天王城中。

吾前是时。

又为刹利王。

已六投骨于此地中。

并彼为七。

今得作佛。

已断生死。

从是已后。

不复造身。

我亦一切皆已周竟。

现于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随方教化。

三月辄移。

终措骨此。

 

别译杂阿含经卷

第六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一一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

在于边远。

草敷而住。

衣被弊坏。

染色变脱。

须发亦长。

来诣佛所。

尔时世尊。

大众围绕。

而为说法。

时诸比丘。

见迦叶已。

皆生是念。

彼尊者。

不知出家所有威仪。

衣色变秽。

须发亦长。

威仪不具。

尔时世尊。

知诸比丘心之所念。

为欲令彼生钦尚故。

遥见迦叶。

即语之言。

善来迦叶。

寻分半座。

命令共坐。

我当思惟。

汝先出家。

我后出家。

是故命汝。

与尔分座摩诃迦叶。

闻斯教已。

即怀惶悚。

便起合掌。

顶礼佛足。

白佛言。

世尊。

是我大师。

我是弟子。

云何与师同共同坐。

第二第三。

亦作是言。

佛告迦叶。

实如汝言。

我是汝师。

汝是弟子。

即命迦叶。

汝可于彼所应坐处。

于中而坐。

时尊者迦叶。

即奉佛教。

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

为欲令彼诸比丘等。

益增厌恶。

自呵责故。

为欲赞叹摩诃迦叶功德尊重与佛齐故。

告诸比丘。

我修离欲之定。

入于初禅。

作意思惟。

迦叶比丘。

亦欲离恶不善。

有觉有观。

入于初禅。

亦复昼夜。

欲入初禅二禅三禅。

及第四禅。

亦复如是。

我若发心欲入慈心。

无嫌怨心。

无恼心。

遍广心。

善修无量。

于其东方。

作如是心。

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

亦作是心。

我于昼夜。

欲修是心。

摩诃迦叶。

亦复如是。

欲入慈心。

无嫌怨心。

无恼心。

遍广心。

善修无量。

于其东方。

作如是心。

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

亦作是心。

我若修于悲喜舍心。

我于昼夜。

常入此心。

摩诃迦叶。

亦复如是。

于昼夜中。

常入此心。

我欲灭除恼坏。

却于色想。

除若干想。

入无边虚空。

亦欲昼夜常入此定。

识处不用处。

非想非非想处。

亦复如是。

我亦欲入神通等定。

能以一身。

作无量身。

以无量身。

还作一身。

我欲观察诸方上下。

入于石壁。

无有障碍。

犹如虚空。

坐卧空中。

如彼雁王。

履地如水。

履水如地。

身至梵天。

手扪日月。

若我昼夜欲修是定。

迦叶比丘。

亦复如是。

欲入于彼神通等定。

能以一身。

作无量身。

以无量身。

还为一身。

观察四方四维上下。

能以此身。

入于石壁。

无有障阂犹如虚空。

坐卧空中。

如彼雁王。

履地如水。

履水如地。

身至梵天。

手扪日月。

亦欲昼夜常入此定。

天眼天耳。

及他心智。

宿命漏尽。

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

于彼无量大众之中。

称赞迦叶功德。

尊重如是。

种种与己齐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一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罗健陀城卖叠林中。

尔时结集论者聚落主。

作是思惟。

我今不应往见尼干。

当到佛所。

作是念已。

寻往诣佛。

问讯已讫。

在一面坐。

尔时佛告结集论者聚落主。

彼尼乾陀若提之子。

为诸弟子。

说何等法。

时聚落主。

白佛言。

世尊。

彼尼乾陀。

常作是说。

若作杀业。

随杀时多。

必堕恶趣。

入于地狱。

偷盗邪淫。

及妄语等。

亦复如是。

随作时多。

必堕地狱。

尔时世尊。

告聚落主。

若如尼干之所说者。

众生都无坠堕恶趣入于地狱。

所以者何。

如尼干说。

若作杀业。

随杀时多。

必堕恶趣。

入于地狱。

偷盗邪淫。

及妄语等。

亦如是者。

一切众生。

杀生时少。

不杀时多。

若以时多。

入地狱者。

杀生时少。

不杀时多。

是故不应堕恶趣中。

入于地狱。

偷盗邪淫。

及妄语等。

亦复如是。

作业时少。

不作时多。

悉皆不应坠堕恶趣入于地狱。

佛复告聚落主。

如汝说者。

都无有人入于地狱。

时聚落主。

即白佛言。

实尔瞿昙。

佛复告聚落主。

世间若有教导者。

出能善量。

有慧分别。

在思量地。

以己言辩才。

是凡夫地。

为诸弟子。

说如是法。

若杀生者。

尽堕恶道。

入于地狱。

随作业时多。

以是多业。

牵入地狱。

盗窃邪淫。

并妄语时。

亦复如是。

随作业时多。

堕于恶趣。

入于地狱。

其诸弟子。

专心信乐。

彼师所说。

至心受持。

作如是言。

我教导主。

知彼前境。

见彼所见。

此诸弟子。

复有弟子。

而语之言。

我教导主。

作如是说。

若有杀生时。

随杀时多。

堕于恶趣。

入于地狱。

彼孙弟子。

作是念言。

我先杀生。

必堕地狱。

偷盗邪淫。

及妄语时。

必堕恶道。

入于地狱。

因此作见。

即得是见。

是名邪见。

不舍是见。

不解疑惑。

不悔所作。

恶业之因。

而犹常作如是恶业。

心不肯改。

不能满足。

心所解脱。

亦不满足。

慧解脱。

亦不满足。

以心解脱慧解脱不满足故。

诽谤贤圣。

谤贤圣故。

即是邪见。

佛复告聚落主。

设有一人。

作是邪见。

堕在恶道。

入于地狱。

一切众生。

皆有因缘染污心垢。

以是缘故。

一切众生。

得业结使。

设有佛出。

如来应正遍知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佛以种种因缘呵于杀生。

偷盗邪淫。

及妄语等。

亦复如是。

兼赞叹彼胜法有决定信解。

复白佛言。

我之世尊。

真实知见。

种种说法。

令我得与弟子说如是法。

种种因缘。

呵责杀生。

赞叹不杀生。

种种因缘。

赞不妄语。

不邪淫。

不偷盗。

我于昔时。

已曾杀生偷盗邪淫。

及妄语等。

我以此因缘。

常自悔责。

虽自悔责。

而得名为不作罪业。

是故深自悔责。

如是恶业。

以忏悔故。

皆除疑悔。

增进善业。

更不杀生偷盗邪淫及妄语等。

悔责先造。

后更不作种种恶业。

以是之故。

心得满足。

而获解脱。

亦能满足慧解脱心慧满故。

不谤贤圣。

不谤贤圣故。

便得正见。

佛告聚落主。

以能修于正见缘故。

身坏命终。

得向善趣生于天上。

以能忏悔正见之故。

能净一切众生之心。

亦能净于众生结业烦恼罪垢。

贤圣弟子。

得闻此事。

即时修学。

若时及时分。

时分中间。

中间昼夜已过。

如是时中。

为杀时多。

不杀时多。

以义推之。

杀生时少。

不杀时多。

我于彼时故作杀生。

我实不善。

所作非理。

我从今已后。

更不复杀。

我于一切更不生嫌。

更不生恨。

亦不生嫉。

深生欢喜。

生欢喜故。

深生爱乐。

生爱乐故。

深得猗乐。

深猗乐故。

得受于乐。

以受乐故。

其心得定。

贤圣弟子。

心得定故。

得与慈俱。

与慈俱故。

无怨嫌恨。

得于无嫉。

其心广大。

志趣弘博。

无量无边。

善修慈故。

于彼东方一切众生。

都无怨嫌。

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

亦复如是。

于一切世界。

普生慈心。

作是意解。

当修立如是善心。

于善中住。

尔时世尊。

取地少土置于爪上。

问造论姓聚落主言。

大地土多。

爪上土多。

聚落主言。

爪上之土。

极为鲜少。

不可方喻。

大地之土。

百分千分千亿分。

不得比喻共相挍量。

佛告聚落主。

所有罪业。

如爪上土大地之土。

算数譬喻不能量度。

聚落主言。

如是如是。

恶业挍量可知。

如是少业。

不能牵人令堕恶道。

亦不能住。

亦不可计。

夫行慈者。

所得功德。

如大地土。

杀生之罪。

如爪上土。

悲之功德。

如大地土。

偷盗之罪。

如爪上土。

喜之功德。

如大地土。

邪淫之罪。

如爪上土。

舍之功德。

如大地土。

妄语之罪。

如爪上土。

如来分别如是法时。

造论姓聚落主。

闻佛所说。

远尘离垢。

得法眼清净。

得法证法。

见法知法。

得法边际。

度诸疑惑。

不随他信。

寻得已办。

即起离坐。

整衣合掌。

白佛言。

世尊我已得度。

我已得度。

今归依佛。

归依法僧。

为优婆塞。

尽其形命。

信心清净。

聚落主复白佛言。

世尊。

譬如为利养故。

作于恶骂。

日日转恶。

尚失己财。

况复得利。

我亦如是。

为得利故。

亲近愚痴不善尼干。

我以狂惑。

亲近于彼。

供养恭敬。

我于彼所。

不得善利。

为其所陷。

将堕地狱。

世尊拔我。

得离恶趣。

今重归佛法僧。

我尽形寿。

为优婆塞。

我先于彼愚痴尼干所。

有信心爱念恭敬。

悉皆舍弃。

我今第三。

亦重归依佛法僧宝。

尽我形寿。

为优婆塞。

不生不信。

时造论姓聚落主。

闻佛所说。

欢喜顶礼而去。

 动摇及斗诤  调马与恶性

 顶发并牟尼  王发及驴姓

 饥馑与种田  说何论为十

(二○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中。

当于是时。

摩竭提国诸外道辈。

相与聚集须摩竭陀池上。

作斯论言。

此是婆罗门谛。

此是婆罗门谛。

尔时如来在于精舍。

以禅净天耳。

闻其所说。

即从定觉。

往诣于彼须摩竭陀池上。

诸婆罗门遥见佛来。

悉从座起。

为佛敷座。

白佛就坐。

佛即就坐。

而告之曰。

汝等聚集作何谈论。

诸婆罗门各白佛言。

瞿昙当知。

我等今日共相聚集。

作是说言。

此是婆罗门谛。

此是婆罗门谛。

佛告之曰。

如是如是。

我昔求道初成正觉。

已证知竟。

取要言之。

一切世间不过三谛。

吾当分别。

何等为三。

所谓一切不杀。

此语是实。

非虚妄说。

此事若实。

应勤精进。

于诸众生。

恒生慈心。

此是婆罗门初谛。

我知是已广为人说。

复次婆罗门。

一切苦集是生灭法。

如斯之言。

真实不虚。

此事若实。

应勤精进。

于其中间常宜修心作生灭相。

应如是住。

是名婆罗门第二谛。

我以知此生灭相故。

成等正觉。

常为众生。

说如是法。

复次婆罗门第三谛者。

离我我所。

真实无我。

若离如是三法相者。

便能远离一切诸恶。

此事若实。

应勤精进。

求离众恶。

应如是住。

佛说是已。

众多外道。

闻佛所说。

默然而坐尔时世尊而作是念。

斯愚痴人。

常为诸魔之所覆蔽。

是大众中乃至无有一人能信斯语。

生志学想。

修持梵行于时如来作斯念已。

从坐起去。

佛去不久。

尔时须摩竭陀池神。

而说偈言。

 譬如画水欲求迹  下种卤地求苗稼

 如以芳香熏臭秽  水?

?

注波求濡弱

 吹彼铁杵求妙声  如于盛冬求野马

 彼诸外道亦如是  虽闻妙法不信受

  尔时诸婆罗门闻此池神说是偈已。

竞随佛后求索出家。

佛即听许。

既出家已。

精勤修道。

得阿罗汉果。

佛说是已。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大楼炭经

卷第四  西晋沙门法立共法炬译  忉利天品第九

 佛言。

我尔时往至持地大神所。

告持地天神言。

汝为实发起是恶见。

言地无有水火风不。

天言唯然世尊。

佛言。

天莫说地无水火风。

所以者何。

地有水火风。

地里数最深。

佛言。

我能知持地大神发起恶见。

我便以法劝助。

令意开解欢喜即立。

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

譬如白缯净好持着染中则受染色好。

佛言如是。

持地大神立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

尔时持地大神。

见在得法行断狐疑。

白佛言。

我从今已往尽形寿。

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

受持优婆夷戒。

常有慈心于人及蜎蜚蠕动之类也。

佛告比丘。

昔者持水大神。

发是恶见言。

但有水无有地。

亦无火风。

我尔时往至持水大神所。

问持水大神言。

汝实为发起恶见。

言但有水无有地火风耶。

神言。

唯然世尊。

佛言。

大神莫得说是语。

所以者何。

有水亦有火地风。

但水里数大深。

水神即弃捐恶见。

我但以法劝助。

令意开解欢喜即立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

譬如白缯净好持着染中便受好色。

持水大神亦如是。

现在得法行。

无有狐疑。

即白佛言。

我从今已往尽形寿。

归命佛归命法。

归命比丘僧。

受戒。

常慈心于人及蜎蜚蠕动之类。

  佛告比丘。

昔者持火大神。

发是恶见言。

从火无有地水风。

我尔时往至持火大神所。

问言。

汝实为发是恶见。

言从火无地水风不。

火神言。

唯然世尊。

佛言。

天神。

莫得说是语。

所以者何。

有火亦有地水风。

尔时持火大神。

即弃捐恶见。

我便以法劝助。

令意开解欢喜即立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

譬如白缯净好持着染中即受好色。

持火大神亦如是。

现在得法行。

无有狐疑。

白佛言。

我从今已往尽形寿。

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

受持戒。

作优婆夷。

常有慈心于人及蜎蜚蠕动之类。

佛告比丘。

昔者持风大神。

发是恶见言。

从风无地水火。

我尔时往至持风大神所。

问之言。

汝实发是恶见。

言从风无地水火耶。

风神言。

世尊唯然。

佛言。

莫得说是语。

所以者何。

有风亦有地水火。

但风里数大深。

尔时持风大神。

便弃捐恶见。

佛言。

我以法劝助。

令意开解欢喜即立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

譬如白缯净好持着染中即受好色。

持风大神亦如是。

现在得法行。

无狐疑。

便白佛言。

我从今已往尽形寿。

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

受戒作优婆夷。

常有慈心于人及蜎蜚蠕动之类。

佛告比丘言。

云有四色。

何等为四。

一者有青色。

二者有赤色。

三者有黄白色。

四者有黑色。

其有青色云者。

中有水界大多。

其有赤色云者。

中有火界大多。

其有黄白色云者。

中有地界大多。

其有黑色云者。

有风界大多。

雷电有四品。

何等为四。

一者东方电。

名百主。

二者南方电。

名身味。

三者西方电。

名阿竭罗。

四者北方电。

名阿祝蓝。

何以故。

于虚空有电出声。

有时身味电。

与阿祝蓝合诤斗。

用是故虚空中出声。

或身味电。

与百主电共斗诤。

是故云中出声。

有时阿祝蓝电。

与身味电共诤斗时。

是故虚空中出声。

何以故虚空云中出声。

有时地种与水种共诤斗。

地种与火种共诤斗。

地种与风种共诤斗。

譬如出山相搏却住。

佛言。

如是地种与水火风种共诤斗。

是故虚空中出声。

此事却雨。

复有五事失雨。

何等为五。

一者于是天云起雷出电。

现应人谓当天雨。

有时风种大起。

吹至远山间垦泽处雨。

是为一事失雨。

复次天云起雷出电。

现应人谓天当雨。

有时火种起焦烧雨水。

是为二事失雨。

复次天云起雷出电。

现应人谓天当雨。

有时阿须伦王。

便两手取雨水着大海中。

是为三事失雨。

复次天云起雷出电。

现应人谓当雨。

时雨师反淫乱。

是故天雨不数时节。

是为四事失雨。

复次国君行非法。

奉痴法多瞋恚恶。

天雨便不时节。

是为五事失雨。

佛般泥洹经

卷上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复有七法。

比丘僧。

当有慈心于天下。

有慈心于佛。

人骂不得应。

不得恨。

持慈心向天下。

如狱中有系囚。

常慈心相向。

人处世间。

亦当慈心转相愍念。

比丘执心人骂无怒。

将踧无喜生有是心。

可以无忧。

所以不与世人诤者。

譬如牸牛食刍草。

出乳乳出酪。

酪出酥。

酥成醍醐。

持心当如醍醐。

奉佛戒法。

可久端。

舌莫妄语。

语莫伤人。

意舌当端。

舌不端。

使人不得道。

舌致刀杖或致灭门为道常当端舌。

法可久。

端心莫念恶。

莫思淫。

有淫心者。

不成阿罗汉道。

夜卧淫欲态欲来者。

当念女人恶露。

淫意即解。

恨怒心来。

当念生在地上不久。

法可久。

若有将请比丘饮食。

余人不得念言。

是比丘独得我不得。

不得有是曹念比丘病人。

傥有义持医药来与之。

余人不得念言。

独视彼不视我。

不得念是人持衣物遗比丘。

余人不得念言。

我独不得。

何以所行乞丐得者。

以在钵中。

不得言多少。

心如是者。

法可久。

持戒法慎戒法不知者。

当问知戒比丘。

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莫得休息。

展转相承用。

于衣中得虱。

当有慈心向之。

法可久。

见死人言。

此人既死。

不知经道。

举家啼哭。

及知识亲属不知。

此人独如去。

比丘以得道。

能知死人魂神所趣向。

佛经不可不读。

道不可不学。

天下径道众多王道最大。

佛道亦尔。

最上道也。

如数十人。

各持弓箭射埻中。

有前中者。

有后中者。

射不休息。

必复中埻。

行佛经道如此。

莫懈莫念。

前以得道。

今我不得道。

不得有是恨。

如人射不休息会中埻。

为比丘不止会得道。

法可久。

坐起当相承用佛经。

当读讽诵。

思惟其义。

除馑清信士清信女。

如此七。

法可久。

奉是七七四十九法。

如天下水。

小溪水流入大溪。

大溪水流入江。

江流入海。

比丘当如水流入海。

为道不止会。

当得阿罗汉道。

佛从王舍国起呼阿难。

去至巴邻?

?

阿难言诺。

即从摩竭国。

行未至巴邻?

?

中间有为罗致?

?

佛至呼比丘僧。

皆听比丘诺受教。

佛言天下有四痛。

佛所知人皆不知。

用人不知故。

生死不止。

无休息时。

何等为四。

生痛老痛病痛死痛。

人不思惟。

是四痛强力忍之故生死不绝。

无休止时。

佛故发是四痛以告人。

虽有父母妻子。

皆当别离。

转相忧思啼哭不止。

诸所恶见日在目前。

用是故佛出经。

当离是四痛奉八戒。

身亦可厌。

佛言。

一者受佛语。

二者当远离爱欲就道无所贪诤。

三者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四者不得杀盗犯人妇女。

五者不得嫉妒瞋恚愚痴。

六者坐自思惟。

四痛着意中。

七者思念身体皆不净。

八者视生死身体皆当作土去。

佛亦念是四痛来。

佛亦念是四痛去。

佛亦出是八戒来。

佛亦出是八戒。

当念佛经深义。

诸比丘有念于父母妻子。

念世间生活者。

不得度世道。

乐世间心不乐道。

道从心起。

心正者可得道。

心小端可得上天。

明经者可得作人。

当断地狱畜生饿鬼道。

佛为天下。

正生死道。

诸比丘当思惟之。

 

佛说长阿含经

卷第八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八)第二分散陀那经第四

……梵志白佛言。

齐有此苦行。

名为第一坚固行耶。

  佛言。

未也。

始是皮耳。

  梵志言。

愿说树节。

  佛告梵志。

汝当善听。

吾今当说。

  梵志言唯然。

愿乐欲闻。

  梵志。

彼苦行者。

自不杀生。

不教人杀。

自不偷盗。

不教人盗。

自不邪淫。

不教人淫。

自不妄语。

亦不教人为。

彼以慈心遍满一方。

余方亦尔。

慈心广大。

无二无量。

无有结恨。

遍满世间。

悲.喜.舍心。

亦复如是。

齐此苦行。

名为树节。

  梵志白佛言。

愿说苦行坚固之义。

  佛告梵志。

谛听。

谛听。

吾当说之。

  梵志曰。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言。

彼苦行者。

自不杀生。

教人不杀。

自不偷盗。

教人不盗。

自不邪淫。

教人不淫。

自不妄语。

教人不妄语。

彼以慈心遍满一方。

余方亦尔。

慈心广大。

无二无量。

无有结恨。

遍满世间。

悲.喜.舍心。

亦复如是。

彼苦行者。

自识往昔无数劫事。

一生.二生。

至无数生。

国土成败。

劫数终始。

尽见尽知。

又自见知。

我曾生彼种姓。

如是名字。

如是饮食。

如是寿命。

如是所受苦乐。

从彼生此。

从此生彼。

如是尽忆无数劫事。

是为梵志彼苦行者牢固无坏。

  梵志白佛言。

云何为第一。

  佛言。

梵志。

谛听。

谛听。

吾当说之。

  梵志言。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佛言。

彼苦行者。

自不杀生。

教人不杀。

自不偷盗。

教人不盗。

自不邪淫。

教人不淫。

自不妄语。

教人不欺。

彼以慈心遍满一方。

余方亦尔。

慈心广大。

无二无量。

无有结恨。

遍满世间。

悲.喜.舍心。

亦复如是。

彼苦行者。

自识往昔无数劫事。

一生.二生。

至无数生。

国土成败。

劫数终始。

尽见尽知。

又自知见。

我曾生彼种姓。

如是名字.饮食.寿命。

如是所经苦乐。

从彼生此。

从此生彼。

如是尽忆无数劫事。

彼天眼净观众生类。

死此生彼。

颜色好丑.善恶所趣。

随行所堕。

尽见尽知。

又知众生身行不善。

口行不善。

意行不善。

诽谤贤圣。

信邪倒见。

身坏命终。

堕三恶道。

或有众生身行善。

口.意亦善。

不谤贤圣。

见正信行。

身坏命终。

生天.人中。

行者天眼清净。

观见众生。

乃至随行所堕。

无不见知。

是为苦行第一胜也。

  佛告梵志。

于此法中复有胜者。

我常以此法化诸声闻。

彼以此法得修梵行。

(六)佛说长阿含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

……时。

有智者远逃丛林。

依倚坑坎。

于七日中怀怖畏心。

发慈善言。

汝不害我。

我不害汝。

食草木子以存性命。

过七日已。

从山林出。

时有存者。

得共相见。

欢喜庆贺言。

汝不死耶。

汝不死耶。

犹如父母唯有一子。

久别相见。

欢喜无量。

彼人如是各怀欢喜。

迭相庆贺。

然后推问其家。

其家亲属死亡者众。

复于七日中悲泣号啕。

啼哭相向。

过七日已。

复于七日中共相庆贺。

娱乐欢喜。

寻自念言。

吾等积恶弥广。

故遭此难。

亲族死亡。

家属覆没。

今者宜当少共修善。

宜修何善。

当不杀生。

  尔时。

众生尽怀慈心。

不相残害。

于是众生色寿转增。

其十岁者寿二十岁。

二十时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少修善行。

不相残害故。

寿命延长至二十岁。

今者宁可更增少善。

当修何善。

已不杀生。

当不窃盗。

已修不盗。

则寿命延长至四十岁。

四十时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少修善。

寿命延长。

今者宁可更增少善。

何善可修。

当不邪淫。

于是。

其人尽不邪淫。

寿命延长至八十岁。

  八十岁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少修善。

寿命延长。

今者宁可更增少善。

何善可修。

当不妄语。

于是。

其人尽不妄语。

寿命延长至百六十。

百六十时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少修善。

寿命延长。

我今宁可更增小善。

何善可修。

当不两舌。

于是。

其人尽不两舌。

寿命延长至三百二十岁。

三百二十岁时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少修善故。

寿命延长。

今者宁可更增少善。

何善可修。

当不恶口。

于是。

其人尽不恶口。

寿命延长至六百四十。

  六百四十时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修善故。

寿命延长。

今者宁可更增少善。

何善可修。

当不绮语。

于是。

其人尽不绮语。

寿命延长至二千岁。

二千岁时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修善故。

寿命延长。

今者宁可更增少善。

何善可修。

当不悭贪。

于是。

其人尽不悭贪而行布施。

寿命延长至五千岁。

五千岁时人复作是念。

我等由修善故。

寿命延长。

今者宁可更增少善。

何善可修。

当不嫉妒。

慈心修善。

于是。

其人尽不嫉妒。

慈心修善。

寿命延长至于万岁。

……何谓比丘财宝丰饶。

于是比丘修习慈心。

遍满一方。

余方亦尔。

周遍广普。

无二无量。

除众结恨。

心无嫉恶。

静默慈柔。

以自娱乐。

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是为比丘财宝丰饶。

何谓比丘威力具足。

于是比丘如实知苦圣谛。

习.尽.道谛亦如实知。

是为比丘威力具足。

 

(二六)佛说长阿含第三分三明经第七

……时。

婆悉咤.颇罗堕俱白佛言。

且置此论。

我闻沙门瞿昙明识梵道。

能为人说。

又与梵天相见往来言语。

唯愿沙门瞿昙以慈愍故。

说于梵道。

开示演布。

  佛言。

谛听。

善思。

当为汝说。

  答言。

唯然。

愿乐欲闻。

  佛言。

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

十号具足。

乃至四禅。

于现法中而自娱乐。

所以者何。

斯由精勤。

专念不忘。

乐独闲静。

不放逸故。

彼以慈心遍满一方。

余方亦尔。

广布无际。

无二.无量。

无恨.无害。

游戏此心而自娱乐。

悲.喜.舍心遍满一方。

余方亦尔。

广布无际。

无二.无量。

无有结恨。

无恼害意。

游戏此心以自娱乐。

云何。

婆悉咤。

梵天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

无恚心也。

  又问。

行慈比丘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

无恚心。

  佛言。

梵天无恚心。

行慈比丘无恚心。

无恚心.无恚心同趣。

同解脱。

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

云何。

婆悉咤。

梵天有瞋心耶。

无瞋心耶。

  答曰。

无也。

  又问。

行慈比丘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

无。

  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