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513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

劝学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教育家、思想家。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代表人物。

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二.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

爪子和牙齿;今义:

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

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

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广泛地学习;今义:

学问广博精深。

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

脚;今义:

一个膝盖或两个膝盖着地

5.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

藏身;今义:

托付

三.词类活用情况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名词作状语。

3、非能水也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4、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5、非利足也。

利,形容词作动词,游泳

4.重要实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凭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如果

请假还家假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声望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十五

5、重要虚词

1.之:

锲而舍之:

代词,代朽木。

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

代词,代青

蚓无爪牙之利: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结构助词,的

輮使之然也:

代词,木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结构助词,无义

2.而:

连词

A.表转折

而寒于水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而见者远

B.表修辞

顺风而呼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C.表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

D.表递进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E.表因果或表承接

而神明自得

F.表承接或表转折

锲而不舍

3.焉

风雨兴焉兼词,同“与之”在这里

蛟龙生焉上同

圣心备焉由此具备

6、特殊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于水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4.輮以为轮省略句(省略介宾“之”)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省略句(省略动词“跃”:

跳出)

6蟹六跪而二螯省略句(“蟹”后省略谓语“有”)

七、辨别特殊句式并翻译: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师说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有《昌黎先生集》。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说,一种议论文体,用于阐述某种道理或主张的文章。

“师说”,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3.句读之不知

读,通“逗”

2.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今:

有专门学问的人;古:

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

表因果的连词;古:

用来...的

3.吾从而师之今:

表示目的和结果的连词;古:

表承接。

动词“从”和连词“而”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今:

没有;古:

无论,不论

5.今之众人今:

许多的人;古:

一般人、普通人

6.小学而大遗今:

一种教育机构;古:

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今:

不需要;古:

不一定

3.词类活用

1.吾从而师之意动,以...什么为师

孔子师郯子

2.吾师道也名作动,学习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而耻学于师意动,以什么为耻

不耻相师

5.小学而大遗形作名,小的问题;大的学问

6.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形作动,有疑难问题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作名,圣人,愚人

8.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使动,使...学习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作名,卑微的人;意动,以...为羞

四.重要字词

1.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2.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词;岂,难道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

5.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6.官盛则近谀阿谀

7.君子不齿不屑一顾

8.术业有专攻研究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普通

10.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5.一词多义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某些方面有专门技艺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孔子师郯子、长弘以...为师

吾从而师之上同

不耻相师学习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或师焉,或不焉向老师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统

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师不必贤于弟子超过

传倒受业解惑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本相似也道德学问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

6.重要虚词

人非生而知之者/吾从而师之表承接

犹且从师而问焉/择师而教之表承接

惑而不从师/而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表转折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表并列

则群聚而笑之表修辞

如是而已句末语气词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哎”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吧”

Example:

1.相当于介词“于”2.语气词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代那些人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

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代词

爱其子/于其身也代词,他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代书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吾未见其明也代词,他们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代词,代士大夫;指示代词,这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代词,代郯子之徒

余嘉其能行古道代词,代李蟠

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的语气词。

大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于其身也对于

不拘于时表被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引出动作对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表转折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词,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表判断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众人/今之众人

彼童子之师

B.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D.人非生而知之者

吾从而师之

择师而教之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作《师说》以贻之

7.句子翻译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是故弟子不比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赤壁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写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关于赤壁的诗文。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风格,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4、举匏尊以相属

2.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

2.白露横江

3.凌万顷之茫然

4.望美人兮天一方

3.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

2.桂棹兮兰桨

3.扣舷而歌之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正襟危坐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乌鹊南飞

7.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8.横槊赋诗(白露横江)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侣鱼虾而友麋鹿

11.不知东方之既白

四.重要字词

1、七月既望

2、纵一苇之所如

3、凌万顷之茫然

4、击空明兮溯流光

5、倚歌而和之

6.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0.杯盘狼藉

11.洗盏更酌

五.一词多义

1.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下江陵

5.酾酒临江

举酒属客

6.山川相缪

举匏尊以相属

6.虚词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不知东方之既白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顺流而东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抱明月而长终

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客喜而笑

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知不可乎骤得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方其破荆州

7.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2.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4.渺渺兮予怀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击空明兮溯流光

7.固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八.语句翻译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集》,是我国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其与韩愈齐名,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又一倡导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由此可知,其散文方面的高深造诣。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

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古今异义词

1.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无远不到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5.颓然就醉

6.攒蹙累积

7.游于是乎始

3.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

2.穷回溪

3.卧而梦

4.始指异之

5.穷山之高而止

6.箕踞而遨

7.萦青缭白

8.自远而至

9.故为之文以志

4.重要字词

1.居是州,恒惴栗

2.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5.一词多义

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止

 而不知其所穷

  卧而梦

  梦亦同趣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指异之

游于是乎始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而莫得其涯

而不知其所止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始指异之

穷山之高而止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不知日之入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故为之文以志

自余为僇人

不与培塿为类

故为之文以志

6.特殊句式

1.居是州

2.始指异之

3.故为之文以志

4.是岁元和四年也

5.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7.语句翻译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3.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4.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