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非常精彩和深刻.docx
《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非常精彩和深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非常精彩和深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非常精彩和深刻
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
(非常精彩和深刻)
陆广莘首届国医大师
192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颛桥镇,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曾任中央保健局高级顾问。
他18岁拜师学医,早年师从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等中医大家,50年代又考入北京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理论。
在之后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工作和理论研究中,陆广莘教授以其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医学理念在中国中医界享有盛誉,被公认为中国中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2014年9月13日在北京去世。
《中医的传统与出路》这个题目,社会上非常关注,或者说中医本来是什么传统,本来面目是什么。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
我大胆说一句,百年来,实际上我们中医的传统面貌是被扭曲了,包括我们的教科书,恕我直言。
所以我想对《中医的传统与出路》,我换一个题目来回答,叫中医是怎么大难不死的,是不是比较现实一点?
1百年来我们遭受了什么大难呢?
百年来我们遭受了什么大难呢?
最早就是1912年我们定大学的教程的时候,就把中医排斥出教育系统之外,就包括我们的北大。
然后大家请愿,告到教育部,当时教育部长叫汪大燮,就是决心废止中医,不用中药,这是教育界头一个向中医开刀。
1929年,南京政府,刚才我说1912年是北洋政府,南京政府居然通过了一个《废止中医案》,从行政上废除中医。
那么为什么两届政府对中医都要这么下狠心呢?
理由,中医不科学。
这个“中医不科学”的命题怎么来的呢?
来自于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条,梁启超当时提个问题,就是说中医“尽能愈病”,尽管你治好病,但是没有人能够把中医的愈病之理,治好病的道理说清楚,这个问题叫“梁启超问题”。
然后接下来1915年,陈独秀《给青年的一封信》里边提出来,这是因为中医不知道科学,或者中国的医学不知道科学。
理由有三条,第一条不解人体的构造,没有解剖学,没有解剖定位。
换句话说,没有现在说的药理的作用靶点。
第二条,不重视药性的分析,没有药物的化学分析,或者叫成分论,有效成分论。
第三条,“菌毒传染更无闻与”,细菌和病毒的传染中医没听说过,符合事实吗?
符合事实,因为中医的发生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不是最近五百年的事。
最近五百年以来的,从1543年的人体的构造开始,我们中医没有等到,没有,不可能等到人体的解剖,药性的分析和菌毒的传染。
接下来,也是我们北大的胡适,胡适说了这么一句话,陈独秀说中医不知科学,胡适说西医能治好,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这个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虽然治不好,但是西医是科学的。
因为它回答了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是科学的。
中医呢,他说中医啊,能治好他的病,就是说不清楚他得的什么病。
就是中医说不清楚这个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就是中医没有病因,病理,病位的,没有解剖学,这样呢中医不科学。
所以中医不科学,严格说来是中医不认识病,所以不科学。
因此到了1935年,《中华医学》杂志的总编于英秀就提出了“废医存药论”。
废,要废掉什么呢?
中医的诊疗思想。
就是中医的阴阳五行,三部九侯之谬,作为废中医的诊断理论而有余,中医的诊断理论没用,中医诊断理论不知道这个病在什么地方,而诊断的是阴阳五行。
第二,治病必求本,用药如用兵。
这两句话,作为废中医的治疗思想而有余。
好了,中医的诊断,治疗思想都没有了,但是中医能治好病,这点也承认。
他就说治好病的道理在哪里?
就是药物方剂,就在药物方剂上。
所以研究国药,使用成方,发扬国产药物而有余,所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
20世纪以来,基本上就是用病因,病理,病位的疾病分类学的诊疗思想来研究中药,研究针灸有效没效,有效在什么地方。
2苏联研究中药发现,人参是中药之王,而我们···
解放后,第一次药理学会交流了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和研究院所筛选中药的成果,所谓筛选,药理筛选,就是用病因,病理,病位的药理学,就是能不能消除病因,能不能纠正病理,能不能作用于八点,这样一个药理学观念来筛选中药的结果,很惨,绝大多数的中药是阴性结果,这句话是很客气的,就是没效。
少数阳性结果的,有点效的,比同类的西药大大地不如,有点降压的作用不如一瓶呱乙啶,有点降血糖的作用不如一点胰岛素,有点抗炎的作用,抗菌的作用,不如一点青霉素,完了。
1961年,1962年,这个时候中医工作大滑坡,原来进入医院的那些中医大都退出去了。
但是很奇怪,苏联远东研究所研究我们东北三味药,一个是吉林的人参,一个是辽宁的五味子,一个是黑龙江的刺五加。
他们做实验就发现了三个现象,一,血压高的能下来,血压低的能上去,二,血糖高的能下来,血糖低的能上去,白细胞高的能下来,白细胞低的能上去,这三个现象。
英国《New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就引用苏联的研究我们东北的三味药,结果它说,人参在中医里头是作为药中之王,上品,它之所以如此,因为中医强调是内环境的稳定以抵抗疾病胜于治疗疾病,就是homeostasis,稳态,胜于直接治疗疾病,这是60年代。
为什么60年代会出现这样一个命题呢?
60年代是一个重大学术转型的问题,这是第一,就是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揭露了什么,揭露在农学里边农药和化肥带来的祸害,这个不用展开了。
医学界向农学进行学习,就发现我们医学界所用的所谓抗菌素什么等等相当于农药,我们的激素,维生素相当于化肥,所以人们就警惕了,说到70年代开始发现药物病,药物公害的问题。
现在证明WHO所说的,全球死亡的三分之一主要来源于药物的不合理的使用,药物祸害。
药物祸害带来个什么问题呢?
药物大量淘汰,更新,很快新的药,新的药出来没有三年五年又完了,从磺胺到青霉素,一直到万古霉素,寿命很短,就是它的寿命很短,淘汰率很高。
因而研究费用也很高,从而不断地提高了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结果又带来了对社会服务的分配不公,有钱人治,穷人就是因病致贫,因贫反贫,这样的命题就成为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
这个医疗危机一直到了1993年,有14个国家进行了一个国际研究计划,这国际研究计划的题目叫什么?
《医学的目的再审查》,就是医学到底是干什么的?
搞了几千年的医学,医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医学的目的再审查》特别提到这个当代的世界性的医疗危机主要来源于近代医学模式的针对疾病的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
什么叫针对疾病的技术?
无非是侦查技术和治疗技术。
什么叫侦查技术啊?
是努力找病,我们现在发明的那些仪器,千方百计找病,然后我们发明的药物,千方百计地除恶务尽。
那么这个想法是很好,但是效果呢,效果不行,这刚才说了,带来了世界性的医疗危机。
那么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下,从60年代以来到了70年代,就人们提出命题了,就是药物病这样猖獗的情况下,从哪里去寻找健康的钥匙。
这个命题来了,就医学要不要承担一个从哪里去寻找健康的钥匙,而不仅是找病,这样一个命题,所以西方实际上不断地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是很难,怎么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化呢?
这就是给我们中医带来命题,带来一个历史的责任和世界的责任。
3西医是努力找病,除恶务尽;中医努力发掘你身体自己的防卫抗病能力。
跟西医不一样,西医是努力找病,除恶务尽。
中医的传统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两句话是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对中医问题的一个批示,说中医药是我们这个伟大的宝库,是吧,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八个字对我很有启发。
中医药之所以大难,就是因为它不是努力找病,除恶务尽,它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所以中医药的传统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努力发掘什么,努力发掘你身体自己的防卫抗病能力,有没有,那就说93年,美国邀请我去讲学,给我出了个题目,叫做healingforce,就是人的自我痊愈能力,你伤口好了,谁长好的,是你自己长好的,对不对?
所以中医的传统一言以蔽之,就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那么它的诊疗思想就是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它是个实践必求于本,并不是认识论必求于本,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
所以两首歌曲,一首歌曲就是,你从哪里来,对吧,这是西方的思维。
东方的思维是什么呢?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生命是,用中医的说法叫神转不回,回者不转,生命只能往前走,时间是不可逆的,今天是2006年的2月28日,过了这一天,没有了,只能往前走,时间拉不回来。
生命也是的,生长壮老已,生长化收藏,只能往前走,所以后悔药吃不了。
但是西方科学在物质科学的成就上,给我们带来一个思维方法。
就是,一,向后看,问这个哪里来的,这个桌子从哪里来的,第二,它是什么东西做的,说是什么原料,什么成分,就是微观实体的本质论,病在什么地方,细胞,分子,往下走。
第三,原因是清楚的,现行的因果论,病怎么得的,细菌病毒,病怎么好的,方剂药物,好了,SARS来了,禽流感来了,我们盯住了它的病毒,然后把这个所有该杀的杀,鸟啊,鸡啊,该杀的杀,有病毒啊。
但是农业部那天在电视里就说了,现在全球的禽流感,死亡100多,感染者多少,感染者是1000万,1000万里头死亡率100多,它是个冰山现象。
那么换句话说,1000万里边,大多数人不得病,只有少数人得病。
我们现在,我们现在社会带来的两大问题,一,宣传疾病的恐惧,从而,第二,宣传对药物的依赖,医学有了吗,医学没有了,都是卖药,都是卖药赚钱,医生要靠卖药赚钱,是悲剧,而社会上对疾病恐惧,这是努力找病,除恶务尽的思维方法。
4中医几千年来忠实地学习“天地大德曰生”
中医的诊疗思想有一句话来归纳,就是寻找健康的钥匙。
这个跟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的文化传统叫赞天地之化育,天地能够产生生命,这个概念叫天地之大德曰生。
大家可能不太注意,但西方一个哲学家就提到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把中国的哲学翻译成英文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表述,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最为复杂的世界,但是他没写原文,原文中文是什么?
没有。
我一看,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就是宇宙演化,宇宙演化的最大的伟大的事件是物质世界中出现了生命了,出现生命,这是个伟大的事件。
因此中医,就医生嘛,什么叫医生啊?
你的对象是生,因此中医的诊断,阴阳五行,它不是实体论,不是病医学,不是病理学,不是解剖学,是什么?
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层次上、调节层次上、稳态的层次上去理解生命,健康和疾病,这是个非常高档的东西,一般人,物质思维的人不理解,所以所谓阴阳五行是不科学的,你看看,韩国,他的国旗就是阴阳,咱们中国人撇嘴,对阴阳五行撇嘴,实际上说明你是很粗陋,你仅仅是在物质层次上,你根本不懂生命。
五行是什么?
五行是神转不回嘛,生命的发展过程嘛,所以说中医的传统是一个学习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样一个指导中医诊疗思想的理论基础,而你这一辈子干什么的,就赞天地之化育。
我们国家从21世纪开始提出来科学发展观,其中两个内涵。
第一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背后,潜台词就是长期的是以物为本的。
现在强调以人为本,由物上升到人,这里头中间是生,没有生就没有人。
第二是和谐社会,和谐,这个社会从哪里来的,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个生有两个现象,第一叫做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第二,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是气度多大,你人活,让细菌病毒都得活,你杀得完吗?
某种意义上,细菌病毒比你寿命,比你来到地球上还要早,几十亿年就来了,你才几百万年,你现在把它赶走,不狂妄吗,杀得完吗?
第三,你身体里的细菌数是你的细胞数的十倍,细胞数如果是十的十三次方,细菌数是十四次方,你杀得完吗?
你不是狂妄吗?
你越杀,生态破坏,微生态破坏,死于微生态,不是死于那个,上边的细菌走了,下边的细菌来劲了,说得再透彻一点。
这个人啊,实际上是细菌、病毒的寄生体,如此而已,你的百年,你牛气什么,你才二三百万年的历史,所以如果这样,我们有这样的气度,那么我们就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沉浮生长在这个环境,你活我也活。
这就是什么?
生态。
所以中医是一门生态医学,是一门健康医学,是一门稳态医学,是一门动员医学。
中医的传统是个生命的问题,是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如果我们的中医的命题里头是几千年的忠实地学习天地大德曰生,忠实地执行赞天地之化育,忠实地去寻找健康的钥匙。
那么剧毒药,什么砒霜,我也可以用啊,对不对,铅,我也可以用啊,这个中药里头的,现在好,一有,说这是毒的,开除出去,那个毒的,开除出去,这种医学是太幼稚了,我们医生的管理,医学的管理这上面,我们基本上还是处在一个物质科学的层次,而没有进入生命科学层次。
所以英国的Nature杂志的主编采访,新华社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说21世纪的前沿是什么,21世纪科学前沿,就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或者说生命系统里的信息科学,而中医就是这么一门医学,它不是物质的,也不是能量,是信息的。
5中医的出路在16个字
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国的年轻人缺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这是一个最大的危机,这是自我的他者化,自我从属,是不是,西方一个什么新的,我们就时髦,不知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各民族中间唯一的一个历史没有中断,文化没有中断的民族,这个民族,所以果然大难,但是可以不死。
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占多少,只有8%,比六分之一还少,六分之一是16.6%,它只有8%,所以我们做得不够,现代医疗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只占8%,所以我们从医的人没有必要骄傲啊,没有必要骄傲,你真正治好病是病人自己的,是神气应乎中的效果。
这个药治其外,神气应乎中的效果,是病人自己治好的,你是依靠它,帮助它,学习它。
等到八宝山,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告别了,这个时候泡在药汤里也没用了,你说药万能吗,所以别迷信药物,我们现在的问题要振兴中医的诊疗思想。
它的医学模式,它的理论基础,它的基础理论,这些药和方法都是中医的理论指导下,人们就扭曲了,就是我们把医学降低到仅仅下医的成分。
医已病之病是下医呀,中医分三个档次,上医医国,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人,中医医欲病之病,将要得的病,下医才是医已病之病的。
中医的出路,在于16个字。
第一句话,厚德载物。
就是大家知道清华的校训吧,厚德载物,就是你这个德行要厚德,你才能把物质科学的成就拿过来,不是排斥它。
第二句话,合而不同。
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那种把西方的科学称为唯一的科学,就把中医否了,那是同而不合,中医有这个气度,合而不同,各种各样的学问,物理,化学,我也要,放在适当的位置,合而不同,要和,就是强调综合,整合。
第三句话,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在21世纪关键的问题就是自我意识问题,自我的主体意识问题,用费孝通教授说话就是文化自主的问题,文化自觉的问题,自觉,每个人是自己自给自足的主人,不要做贾桂,不要匍匐在人家脚下。
自强不息。
第四句话,超越包容。
医学是科学吗?
医学有必要成为一门科学吗?
医学是不是需要还原为一门科学吗?
这是1998年国外的三篇文章。
我们的中医就被科学压着呢,中医不科学,所以最近中医研究院变成中医科学院了,中医科学院是不是那个呢。
我说有一个问题了,中医是什么科学,中医是哪门的科学,哪个科的学,这问题经不起追问。
但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我们应该赞成,所以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厚德载物,合而不同,自强不息,超越包容,个人是如此,中医学也是如此。
本文为陆广莘2006年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