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089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docx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

七下文言文期中复习资料大全

第5课《伤仲永》

一、课文

1、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们。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他的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仲永的才能已经)已经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远远地超过有才能的人。

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二、字词

1、字形&正音

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2、词语解释

标题:

伤仲永  伤:

哀伤、伤感

(1)世隶耕          隶:

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

曾经。

(3)父异焉       异:

对……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

以……为奇。

/对……感到奇怪。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钱币乞之    乞:

求取。

(7)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

每天。

    谒:

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相当。

闻:

名声。

(9)贤于材人远矣    贤:

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

认为……有利可图。

⑾收族:

收,聚,团结。

⑿文理:

文采和道理。

⒀泯然:

完全。

⒁受之于天  受:

承受。

⒂卒之为众人  卒:

最终。

⒃如此之贤也  贤:

(有)才能。

3、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三、句段

1、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译:

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

译: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2、课文理解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第一阶段:

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

第二阶段:

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

“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答:

“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怎样看待?

 

答:

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四、背景

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第10课《木兰诗》

一、课文

1、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ang,第一声);阿姊(zi,第三声)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in,第四声),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木兰辞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想什么,又是在思念什么呢?

(木兰回答道)我并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是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木兰到各处的集市备办各种战具。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

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向前伸开,雌兔的两眼眯着。

当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二、字词

1、字形&正音 

机杼(zhù)    可(kè)汗(hán)    鞍鞯(jiān)    辔(pèi)头    胡骑(jī)

溅(jiān)溅    啾(jiū)啾    柝(tuò)

2、词语解释

  

(1)木兰当户织    当:

对着。

  

(2)惟闻女叹息    惟:

只。

  (3)愿为市鞍马    市:

买。

  (4)赏赐百千强    强:

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

外城。

  (6)著我旧时裳    著:

穿。

  (7)双兔傍地走    傍:

靠近,贴近。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

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

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

早晨。

3、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 帖”通“贴”。

4、成语

扑朔迷离:

指难辨兔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三、句段

1、翻译句子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译: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2、课文理解

①课文内容链接

(1)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表现木兰有很大功劳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地准备的句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5)写木兰经历持久、出生入死、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文的哪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表现木兰为父亲出征的事忧虑的句子: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8)描写木兰回家后还原女儿本色的句子: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②本文的描写手法

(1)互文: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字面意思: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正确解释: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不同:

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字面意思: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正确解释: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字面意思: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正确解释:

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

不同:

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字面意思: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正确解释:

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2)复沓(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②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对偶: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③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⑤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排比: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四、背景

 选自:

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作者: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又璧”。

第15课《孙权劝学》

一、课文

1、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

“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

”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

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

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

“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

”吕蒙说:

“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

这么晚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二、字词

1、字形&正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即更(gēng)刮目相待

2、词语解释

(1) 卿今当涂掌事 当:

掌管。

 当涂:

当权 

(2)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推托。

(3) 但当涉猎 但:

只。

 当:

应当。

 涉猎:

粗略地阅读。

(4) 见往事耳见:

了解。

 往事:

历史。

(5) 及鲁肃过寻阳    过:

到。

(6)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研究。

   博士: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7) 卿今者才略    才略: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8)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

认清事物。

3、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

4、成语

(1)成语:

吴下阿蒙

意思是:

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士别三日)

意思是:

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三、句段

1、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

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

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

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

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

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2、课文理解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答: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劝学;孙权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来劝吕蒙学习的。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作用是什么?

 答:

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四、背景

选自:

《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作者: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人物: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吕蒙:

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