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7732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及答案解析1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

  C.《孟子》D.《学记》

  2.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称为()。

  A.学生文化B.校园文化

  C.学校制度D.学校传统

  3.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

  A.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B.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

  C.具有均衡发展个体的功能

  D.培养受教育者知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4.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的要素的根据是()。

  A.实践B.主观能动性

  C.教育D.训练

  5.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D.教学过程

  7.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是()。

  A.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B.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C.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D.言行举止上为学生做示范

  8.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9.“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

  C.巩固性D.因材施教

  10.最近一周小明的情绪一直不高,他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了了解情况,去小明家进行家访,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B.长期性

  C.示范性D.空间的广延性

  11.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析,这项工作属于()。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

  12.王明同学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

  C.黏液质D.抑郁质

  13.一般来说,喜欢人云亦云,社会敏感性高,爱好社交的人属于()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

  C.沉思型D.冲动型

  14.“矫正错误”是注意的()。

  A.选择功能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D.调节和监督功能

  15.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复述策略的是()。

  A.关键词法B.做笔记

  C.记忆术D.画线

  16.已掌握了“问题”的概念,新学习“结构良好问题”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D.并列学习

  17.下面说法属于学习负迁移类型的是()。

  A.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B.将所学的原理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

  C.两种学习材料有相似,学了后一种,巩固了前一种的学习

  D.总是把前面的学习材料和后面的学习材料搞混

  18.()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A.“好孩子”阶段B.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C.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D.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19.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

  20.当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

  C.动机律D.效果律

  21.《学记》中对学习和记忆的论述中指出: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这体现了记忆需要()。

  A.注重复习方法B.经常复习

  C.多种编码方式D.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

  23.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24.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直保持随意注意。

  25.德育应该遵循疏导原则,因此,正确的德育要严禁惩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27.简述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28.简述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29.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一:

研究发现,美国某个知名家族,其祖辈是著名的律师、神学家、哲学家等,家族的后辈里出现了多个大学校长、教授等各界精英。

  材料二:

华生说: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材料三:

东汉名将马援,小时候并不怎么样,而他的同学朱勃却学识渊博,举止娴雅,他见了很是惭愧,他的哥哥安慰说:

“朱勃是小器,早成;你是大器,晚成。

”马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努力,更加刻苦,后来很有作为。

  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论述遗传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2)论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

  31.材料:

  杨蒙是高中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一直不错。

一次,在期中考试时由于感冒发烧没有考好,结果成绩下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不知她带病考试)。

此后,每当面临考试时,杨蒙都很紧张,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担心,害怕考试失败。

为了能考好,她考前每天都复习得很晚。

考试时,杨蒙经常感到注意力很难集中,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明明掌握的知识也都忘记了。

同时还伴随着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等症状。

可考后她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只是由于没发挥好而失败,因而更加害怕考试。

为此,杨蒙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摆脱。

  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

  

(1)杨蒙的这种症状是一种什么心理问题?

  

(2)本案例中,造成这一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针对这类问题,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因此是我国出现的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文献。

  2.【答案】B。

解析: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称为校园文化。

  3.【答案】A。

解析: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答案】B。

解析: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5.【答案】B。

解析: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6.【答案】C。

解析:

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7.【答案】D。

解析:

D选项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8.【答案】A。

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题目中老师在课堂上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形成性评价。

  9.【答案】D。

解析: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0.【答案】D。

解析:

班主任老师进入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这体现了劳动空间由学校之内延伸到了学校之外,是教师劳动空间广延性的表现。

  11.【答案】D。

解析:

操行评定是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价。

  12.【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气质类型。

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13.【答案】A。

解析:

场依存型的人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属于场依存型。

  14.【答案】D。

解析:

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是指注意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

  15.【答案】D。

解析:

ABC都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6.【答案】B。

解析:

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17.【答案】D。

解析:

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先后学习材料混淆,就是一种消极影响的体现。

  18.【答案】D。

解析:

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在这个阶段,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19.【答案】D。

解析: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题干中既注重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又注重培养行为习惯,符合知行统一的原则。

  20.【答案】D。

解析:

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效果率。

  21.【答案】D。

解析: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

因此,这句话强调的是在学习和记忆中要做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

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

因此,认为义务教育实质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3.【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

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因为这样的任务挑战性最强。

而避免失败者则会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他们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时,即使失败也容易获得别人的谅解,而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时,成功的概率也较高。

所以,题目表述是错误的。

  24.【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

随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课堂上长期保持随意注意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

因此,在课堂上既要注意保持学生的随意注意,也要合理利用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25.【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

德育过程的确应该遵循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但是,这并不等于德育过程要严禁惩罚。

实质上,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适当的惩罚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等。

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伤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所以,德育过程要以正面教育为主,遵循疏导原则,但恰当的惩罚仍然是必要的。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2)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

  (3)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27.【参考答案】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要遵循如下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包括: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28.【参考答案】

  

(1)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29.【参考答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中知名家族后辈出了很多精英,表明了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材料二中华生的观点体现了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把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②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2)除了遗传和环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还有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青少年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可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材料三中马援经过奋发努力获得成功,说明了个体主观能动性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人作为主体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发展的;②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并为了实现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31.【参考答案】

  

(1)杨蒙的症状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杨蒙的表现与此相符,因此是一种考试焦虑。

  

(2)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

其次,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

再次,某些学生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

遇事易于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作过高程度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

这些人格倾向可称作焦虑品质。

  (3)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

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