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580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docx

中外音乐家故事集

“音乐神童”莫扎特

在西方音乐史上,天才并不少见,但作曲能够做到像吃饭和呼吸那样随意的人却不多见,尤其是从小就如此。

但莫扎特就是这样的人。

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

如此过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

正因为如此,莫扎特在当时就被公认为“音乐神童”。

莫扎特也许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

就连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称作是音乐的基督。

曾有人这么说:

“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1756年,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萨尔兹堡。

他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这使莫扎特从很小就接受了音乐的熏陶。

他自幼便展现出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

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

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16岁时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

虽然在这段时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他无法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任意欺凌。

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个会弹琴的佣人,他曾向他的父亲这样描述他在宫廷晚餐上的同伴:

两名男仆,管家,点心师父,两名厨师,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厨师之上。

终于在1781年,莫扎特脱离了对大主教的依附,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并来到了维也纳发展。

在维也纳,莫扎特靠教私人学生,举行音乐会演出和出版作品为生。

在这段时间,莫扎特接触到了巴赫、亨得尔的作品,并结识了海顿,从而丰富了他的音乐理念。

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

“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

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

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

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

”可怜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他正当壮年的时候却因为感染风寒而去世了,死时年仅35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1791年12月9日),他仍在创作,可惜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间,成为了音乐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作为一个早熟的天才,莫扎特受到过王公贵族的种种厚爱和赞赏,但也饱尝了贵族社会对他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击。

在当时的社会上,做一个自由作曲家并不为人们认可,选择这条道路就等于选择了艰辛。

莫扎特的父亲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但莫扎特坚决拒绝。

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

“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

心灵使人高尚起来。

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

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

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莫扎特来到维也纳的时刻,也就是他开始苦难生活的时刻。

在维也纳的大部分时间里,莫扎特都是在窘迫中度过的。

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是他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困苦的生活使他的身体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

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TheMagicFlute)首场公演时,他已痼疾缠身。

1791年12月5日他去世时,妻子正患重病,家里连一个零钱也没有。

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

最后他被埋在了一个穷人的墓地里,几天后他的妻子前往墓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1682弗罗林的债务。

比起长寿而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

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

其中包括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39、40、41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20、21、23、24、26、27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4、第5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尽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的是真正的纯美。

著名的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为莫扎特做出了如下的评价:

“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

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

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

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

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

“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

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

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音乐之父巴赫

17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上空被那浓烟迷雾覆盖着。

这是一个窒息人性的阴森世界。

大小公侯、僧侣和神甫们为了争权夺利,利用新教和旧教的分歧,分成两个阵营,各自勾结外国势力,在本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从1618年起一直打到1648年。

持续了30年之久的这场残酷的战争使德国人口减去1/3,城市萧条,土地荒芜,矿山损坏,工商业衰退。

统治者用棍棒和鞭子维持他们的专治统治。

自由农民犹如白乌鸦一样稀少。

这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但是,漫长的黑夜总会有几缕星光的。

就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却孕育了18世纪欧洲音乐的巨擘、古典音乐大师巴赫。

他的音乐像一道闪光,给德国黑暗时代带来了一线光明,并影响着未来世界音乐的发展。

巴赫这个家族注定要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在近两百年的时间中,巴赫家族出现了许多位音乐家。

1685年3月21日,星期六。

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叫爱森纳赫的小镇。

镇上的一所二层红顶楼房内,一个啼声洪亮的男婴呱呱坠地了。

两天以后,孩子在圣奥尔格教堂受洗,父母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

孩子的父亲是镇乐队的指挥。

在塞巴斯蒂安出生以前,巴赫家族已在图林根生息繁衍了五代人。

从他的祖父一代开始,整个家族就以音乐为主要职业,真可谓是音乐世家。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巴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

在父亲的教导下,他能熟练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还在他就学的当地学校的唱诗班中崭露头角。

巴赫虽说没有像后来的莫扎特那样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却也在平实的家庭教育中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功底。

  

巴赫10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奥尔德鲁夫他大哥家居住。

巴赫在这位当管风琴师的兄长指导下,掌握了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日后成为键盘乐器演奏大师奠定了基础。

由于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巴赫没能像亨德尔那样去接受大学教育,在15岁时就远行到吕内堡求学。

在三年多艰苦的求学历程中,巴赫广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丰富营养,亲自拜访了附近的一些音乐名师,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18岁时,巴赫的音乐生涯开始了。

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巴赫不可能如后来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风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以仆人的身份,在保护人的荫庇下生活和创作。

这虽然让巴赫有了稳定的收入,却也不可避免地要和保护人发生冲突,乃至蒙受屈辱。

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任管风琴师,创作也以宗教音乐为主。

随着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随之声名鹊起,成为了一名宫廷乐师。

从1708年到1723年的15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科滕的宫廷中供职。

  

在科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

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

1723年,巴赫的主人科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

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

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乐》,《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

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

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由于他长期用眼过度,巴赫视力减退(也许正因为如此,画像上的巴赫总是眯着眼睛),晚年患白内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

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

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26小节处嘎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地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

三天后,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此时,维瓦尔第已入土9年,他另一位伟大的同行亨德尔也因失明,创作渐少。

可以说,随着巴赫的逝世,音乐的巴罗克时代也就结束了。

交响乐之父海顿

1791年的一个晚上,在维也纳的一座贵族府邸里,一曲《G大调第94交响曲》正在演出。

在快速、激昂的第一乐章结束后,按照交响曲的一般格式,徐缓宁静的第二乐章开始响起。

那些对音乐并不真正理解的贵妇人们,于是像往常一样昏昏欲睡,漫不经心。

然而正在这时,乐队突然爆发出了巨雷般的强奏,使得那些女士们吓了一跳,一下子睡意全无,又专注于台上的演奏了。

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海顿,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G大调第94交响曲》是海顿的新作,据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教训一下那些在演奏中打瞌睡、不尊重艺术家的贵妇人们。

由于这首乐曲的慢板乐章具有如此与众不同的特点,被人们称它为《“惊愕”交响曲》。

1732年,海顿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车匠家庭。

因为嗓音甜美,8岁时被维也纳圣斯蒂大教堂接纳为唱诗班歌童。

从1761年开始,海顿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

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90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1791至1795年间,海顿两次去了英国伦敦,写了12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这使他从此名震全欧。

在英国,他的音乐备受欢迎。

他出席了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海顿的一生中有几十年的时间在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齐的宫廷中担任乐队长。

有一年,公爵突然宣布要解散宫廷乐队,这意味着几十位乐师将失去生计。

出于对乐师们的同情,同时也为了自己不被解雇,海顿写了一首交响曲,由他自己指挥在乐队解散前的最后一次音乐会上演奏。

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不像通常的交响曲那样一起结束演奏,根据总谱上的指示,乐队的各种乐器声部都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结束的,乐师们在演奏完自己的声部后熄灭自己面前谱架上用以照明的蜡烛,默默地离开乐队,先是圆号,然后是双簧管、大管、低音提琴。

到最后,只剩下两位小提琴师在仅有两支蜡烛照明的昏暗的舞台上演奏着纤细哀婉的旋律。

终于,他们也结束了演奏,吹灭蜡烛离去......这种充满伤感的结尾使埃斯特哈齐公爵大为感动,但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他明白了蕴含在其中的乐师们惜别的凄凉之情时,当即做出决定,不再解散宫廷乐队。

这部乐曲最后被定名为《告别交响曲》。

又有一次,海顿的新作《第96交响曲》举行首演,大厅里坐满了听众。

正当演出进行时,突然,一盏大吊灯从屋顶上落下来,摔得粉碎,然而竟未砸伤一人。

听众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感叹:

“奇迹!

奇迹!

”于是,这首交响曲就被后人称为《“奇迹”交响曲》。

海顿还是德国国歌的作者。

海顿受英国国歌《神佑我王》的启发,很想写一首奥地利国歌,以表达他对王室和祖国的忠心。

1796年奥地利对法作战,更激发了他写作国歌的豪情。

海顿的朋友斯维吞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沙劳,沙劳命诗人豪什卡写了“上帝保佑法兰茨皇帝”的歌词。

海顿在1797年1月把它谱成了四部合唱的歌曲,其旋律是以一首克罗地亚民歌为基础的。

1797年2月12日是奥地利国王法兰茨的生日,这首国歌在维也纳国家剧院和各地的大剧院同时演唱。

海顿在这一年晚些时候所作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中,又把这首国歌的曲调,用作第二乐章变奏曲的主题,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为《皇帝四重奏》。

海顿在他的垂暮之年,特别是在法国军队炮轰维也纳城的日子里,常常满怀深情地在钢琴上演奏这首歌曲,从中得到安慰,可见他对这首国歌的挚爱。

如今,这首庄严的国歌已不再属于奥地利了,而成为德国的国歌。

音乐之圣贝多芬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

贝多芬是18世纪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可能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他和海顿、莫扎特并列为西欧古典音乐的三个代表。

贝多芬生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父亲和祖父是当地的选帝侯马克斯·弗雷德里奇的宫廷歌手。

这个家庭是个不幸福的家庭,父亲嗜酒成癖,使贝多芬很早就被迫接过了抚养母亲和两个弟弟的担子。

12岁时,贝多芬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年)的助手。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

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

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在那里他有机会为莫扎特演奏,他用莫扎特给的一个主题作了辉煌的即兴演奏,使得莫扎特对朋友说:

“注意他,有一天他将名扬全世界。

”几年后,选帝侯出钱安排他在维也纳跟海顿学习。

他在22岁时离开了出生的城市,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不幸的是,上了年纪的海顿看不惯年轻的贝多芬那种暴烈的气质和独立的精神。

当贝多芬和其他名家研究音乐时,其中一位最学究气的宣称:

“他什么也没学到,他不会用正统风格写出任何东西来。

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

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

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思潮影响。

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

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尔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

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年)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年)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

1802至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贝多芬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30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像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40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他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

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但后来发展了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

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

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正是这部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创作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给他许多启发,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他曾说:

“一年的自由比100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有: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大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序曲《柯利奥兰》、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号、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号浪漫曲。

歌曲之王舒伯特

1818年,舒伯特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抱着对艺术和生活的天真的幻想,毅然辞去了教师的职位,决心当一名“自由艺术家”。

然而,他哪里料想得到,像他这样出身低微的作曲家,在19世纪初叶的维也纳,将会是多么的不自由啊!

舒伯特(1797—1828年)是19世纪奥地利的天才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希田塔尔,父亲是中学教师。

童年时代,他从家庭音乐生活中学会了演奏风琴、钢琴和小提琴,也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艺术。

11岁起,他进免费的神学院读书。

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学生乐队,有时还担任指挥,熟悉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许多作品。

与此同时,他从13岁起就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

1813年,16岁的舒伯特离开神学院后,在父亲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

这时他虽然忙于教课,但仍然创作出许多焕发着活力的作品。

1818年舒伯特毅然辞去教学职务,全心投入音乐创作。

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穷困潦倒,31岁就英年早逝。

人们根据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他所崇拜的贝多芬的墓旁。

1811年,舒伯特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哈加尔的悲哀》,14岁作第一交响曲,17岁为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葛莱卿》、《野玫瑰》、《魔王》等谱曲。

18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两部弥撒曲,5部歌剧及140多首歌曲。

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

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虽然31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

他总共写下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567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有:

《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

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

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

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

舒伯特生活的19世纪初叶的维也纳,社会极其黑暗,到处是皇帝的秘密警察,官方严密地监视着社会上的书报、戏剧、演出以及一切文化生活,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民主空气。

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腐蚀、麻痹人民,政府却大力提倡享乐主义的文化艺术,粉饰太平。

舒伯特既不愿依附于权贵的门下,去做他们的忠实奴仆;也不愿用自己的艺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去写那些专供娱乐用的浮华、空虚的作品。

他要用自己那才气横溢的音乐去倾吐出当时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内心的痛苦;唱出市民阶层所憧憬的美好希望。

正因为这样,舒伯特的作品很快地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

正因如此,他当然不会受到当局者的重视和欢迎。

奥地利皇帝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要忠于职守的臣仆”。

像舒伯特这样一位艺术家,当然不是皇帝的忠诚“臣仆”。

在国家警察的档案中,舒伯特被记录为是一个“鲁莽的人”;而当他的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朋友被警察逮捕时,他也因受牵连而被拘留。

虽然舒伯特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当时在维也纳的市民中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了,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于出版和演出。

舒伯特在生前,甚至还没能听到过自己创作的交响曲的演出。

1815年,他写出了不朽的名曲《魔王》,但是一直过了5年,出版商才勉强答应为他出版这首歌曲,其条件是不付给他稿费。

他写的歌曲《流浪者》出版后,只拿到两盾钱(奥地利钱币名,值美金48.2分),而出版商却从这个作品中总共赚取了二万七千盾。

舒伯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

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有一次,舒伯特又冷又饿,却已身无分文。

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在菜谱上作了一首曲。

起初,饭馆老板以为他是个要饭的,想轰走他,后来看到乐谱,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

于是老板收下了乐谱,并免费给了舒伯特一盘土豆。

这首乐曲就是著名的《摇篮曲》。

他逝世前病在床上没钱买药时,朋友们把他写的《冬之旅》送到出版商那里去,但出版商仅给其中的《菩提树》一歌付了一盾钱。

在出版商的残酷剥削下,舒伯特艰难地生活着。

舒伯特和贝多芬被后人称为世界乐坛上两颗最灿烂的金星。

这两位大师都处于当时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时期,他们一生都用音乐艺术来反抗这种统治。

他们尽管交往不多,但却是相知很深的朋友。

在贝多芬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经常谈起舒伯特,说他对舒伯特相知恨晚,并预言他的音乐将震惊世界。

在舒伯特生命的最后时刻,经常提到他所钟爱的贝多芬,说自己愿意和贝多芬在一起。

在他死后,他的哥哥花完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满足了弟弟的这一要求。

舒伯特的一生是短暂的,贫困潦倒的,可是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抒情歌曲600多首,被誉为“歌曲大王”,是世界上歌曲创作最多的伟大作曲家,也是18、19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

当他写出那首动人心弦的歌曲《纺车旁的马格丽塔》时,才只有17岁;而《魔王》、《野玫瑰》等至今仍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是他18岁那年写成的。

据说,贝多芬临死前在病床上读了几首舒伯特的歌曲后,曾惊叹地说道;“真的,在这个舒伯特身上闪耀着神奇的火花!

”此外,舒伯特还创作有歌剧14部,清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