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450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docx

寄语大全之邹韬奋萍踪寄语

邹韬奋萍踪寄语

【篇一:

邹韬奋】

邹韬奋

一、邹韬奋与《生活》周刊

邹韬奋(1895—1944)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原名邹恩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因其父宦游八闽,所以生长在福州。

邹韬奋出身于一个日渐没落的“官宦之家”,6岁时由家中延聘西席教师教读经书,在国学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他15岁时进入福州省立小学堂就读,所授功课仍为经书六艺。

邹父一直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个工程师,于是1912年将他送至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先读下院(小学),1913年升入中院(中学),1917年升入上院(大学)机电科。

在上院机电科读了一年半后,邹韬奋感到自己对理工科课程实在提不起兴趣,但国文、历史等文科课程却十分符合自己的性情。

在校时,他曾废寝忘食地阅读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常常点着蜡烛看到夜里两三点。

他后来回忆说:

《新民丛报》上梁启超的文章“激昂慷慨,淋漓痛快,对于当前政治的深刻评判,对于当前实际问题的敏锐的建议,在他那枝带着情感的笔端奔腾澎湃着,往往令人非终卷不能释卷”。

(转《中国新闻通史》p426)同时,他还很着迷黄远生的“北京特别通讯”和章士钊登在《甲寅杂志》上的文章,尤其是对黄远生的文笔和探访新闻的能力佩服不已,每篇必读。

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的理想此时便在邹韬奋心中埋下了种子,他立志将来也要尽己之所能,为国家社会努力。

1919年,经过再三考虑,邹韬奋在大学第三学年转学至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西洋文学,副修教育学。

因家境贫寒,他还半工半读,通过投稿、担任补习教师、为图书馆工作等方式维持自己和弟弟读书期间的费用。

1921年7月,邹韬奋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因求职困难,先后在上海厚生纱厂、上海纱布公司担任英文秘书,在《申报》馆处理英文信件,还兼任中学英语老师。

虽然在这些地方的工作都为时不长,但此番经历让邹韬奋基本熟悉了报纸的运作流程,并开始思考外文怎样翻译才能更好地被中国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所接受。

1922年,经黄炎培介绍,邹韬奋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担任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并兼任该社英文秘书及“中华职业学校”英文教员。

1926年间,他还一度担任《时事新报》秘书,兼负该报副刊《人生》的编务,因所任工作与素来志愿相契合,所以他兴趣十分浓厚。

这段经历对邹韬奋后来的新闻事业是一个很好的准备,他自称:

“我常觉得我这一年的‘练习’,比进什么大学的新闻科都来得切实,来得更有益处。

”(《经历》,《韬奋》p183)

1925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生活》周刊,作为进行职业教育的园地,由刚从美国学银行学回国的王志莘主编。

此时的《生活》周刊以“专门用来宣传职业教育及职业指导的消息和简要言论”(转《邹韬奋研究》p224)为宗旨,但因内容狭窄,编排缺乏特色而难以进入市场,每期只印1000多份,大多都是免费赠送,影响很小。

从第1卷第2期起,邹韬奋开始在该刊上发表文章,大多是谈青年修养方面的文章,其中不乏精良之作。

1926年10月,王志莘任主编一年后,前往银行任职,于是从第2卷第1期起,改由邹韬奋主编。

从此,邹韬奋便正式走上了他向往已久新闻出版之路。

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后,重新确定刊物的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p596)并从形式到内容逐步进行改革。

1926年10月24日,他主编的第一期《生活》周刊里便开辟了新专栏——”读者信箱”,专门刊载读者来信及编辑部的回复,既重视信息发布又强调信息反馈效果,把编辑和读者放到了平等的位置。

邹韬奋在处理读者来信的工作上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他认为,凡是给报刊写信的人都是将编辑视为知己,因此,编辑也应以“极诚恳的极真挚的情感”来对待他们,要为读者“竭我智能,尽忠代谋”。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p353)从1927年9月25日出版的《生活》周刊第2卷第47期起,邹韬奋又开辟了”小言论”专栏,专门刊载短小精悍的评论,每期一篇或几篇,

一般都由他亲自撰写,以“以最生动、最经济的笔法”(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p596)点评一两件当时最受人们关注的事件。

在版面安排上,”小言论”总在每期刊物的最前面,而”读者信箱”则在最后面,这种注重刊物“一头一尾”的做法,成为了邹韬奋办刊物的传统特色。

同时,邹韬奋还很讲究编排方法的新颖和照片插图的目的,力求版面匀整,装帧美观大方。

邹韬奋刚刚接管《生活》周刊时,条件十分艰辛,辣斐德路上一个小小的过街楼,摆着三张办公桌,就是周刊的编辑部、总务部、发行部、广告部兼会议厅。

最初所有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个半人”:

邹韬奋任主编,徐伯昕管发行,孙梦旦利用半天时间来管财务。

当时稿费极少,职教社同人也各忙于个人原有的职务,邹韬奋便给自己取了六、七了笔名唱起了“独角戏”,将某类文字“派”给某个笔名去担任。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办好《生活周刊》却依然引起他“兴会淋漓的精神”,使他“自动地用着全副的精神,不知疲乏地干着。

”(《韬奋》p188)在邹韬奋等人不懈地努力下,到1929年,《生活》周刊每期发行量已达8万多份,1932年,更是以每期15.5万份的发行量创造了现代中国期刊发行的最高纪录。

在邹韬奋的主持下,《生活》周刊的内容也有所改变,逐渐由个人出发点转到了集体的出发点,周刊上文章的内容开始以讨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为主,“渐渐转变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对于黑暗势力不免要迎面痛击”,(《韬奋》p193)它的读者也随即由最初的职业青年和失业青年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为此,邹韬奋多次在周刊上登文宣布:

“《生活》周刊是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依最近的趋势,材料内容尤以时事为中心,希望用新同学的眼光,为中国造成一种言论公正评述精当的周刊。

”(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p597)

时局的变动让邹韬奋深感《生活》周刊随时面临被封杀的危险,为了避免一些损失,在他的努力下,生活书店于1932年7月1日成立。

同年10月,邹韬奋写下《与读者诸君告别》一文备用,号召读者“把对本刊言论的同情转移到实际方面的努力,共同奋斗,共谋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p599)1932年底,他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执行委员。

由于考虑到研究社会和政治问题多少含有冲锋性,为了审慎顾及多方利益,《生活》周刊7月正式脱离中华职业教育社而独立出来,由《生活》周刊社的同人们组成合作社。

7月14日,邹韬奋被迫流亡国外。

《生活》周刊由胡愈之、艾寒松编辑。

1933年12月16日,《生活》周刊出版到第8卷第50期时,被国民党政府以“言论反动、思想激进、毁谤党国”的罪名查封。

邹韬奋在英国伦敦得知这一消息后,坚定地写道:

“我深信《生活》周刊的精神是永远存在的,因为它所反映的大众的意志和努力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

”(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p600)

二、邹韬奋的海外采访和其他报刊活动

1933年7月,邹韬奋被迫出国,1935年8月回国,他先后去了意大利、瑞士、法国、英

国、比利时、荷兰、德国、苏联和美国。

临行前,他计划此次出国以实际考察为主,以大学院或图书馆的研究为副,并拟定了两个问题作为考察的中心问题:

世界大势怎样?

中华民族出路怎样?

期望回国时能给自己一个解答。

两年的海外生活十分艰苦,但也收获颇丰。

离开上海后,每到一处,邹韬奋都十分细致考察当地的社会现状,通过深入采访,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撰为通讯,边写边寄,陆续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上,后结集出版为《萍踪寄语》一、二、三集。

其中,一、二集所记基本为西欧各国见闻,三集为苏联部分。

回国后,邹韬奋又根据在美国采访的记录材料整理出版《萍踪忆语》一书。

两者皆为很好的经济、世界政治教材。

在这两本书里,邹韬奋以平易近人的文风向读者介绍和分析了世界各国的情况,在认识中华民族的出路问题上给读者以启迪。

他告诉读者,“新社会不是‘乌托邦’,而是从现实中产生的,应该用它过去的状况、现实的实绩和消除缺点的趋势,作为估量新社会制度的标准”。

(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p602)周恩来曾称赞《萍踪忆语》“关于美国的全貌,从来不曾看过有比这本书所搜集材料之亲切有味和内容丰富的”。

(《患难余生记》,《韬奋》p308)

同时,各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是邹韬奋关心的重点,他每到一个国家,都要阅读当地的报刊,访问报社。

在他的国外通讯中,有10篇是专门介绍外国新闻事业和关于言论自由问题的评述。

1935年8月27日,邹韬奋回到上海。

一回到祖国,他便开始着手创办新的刊物,11月16日,《大众生活》面世,邹韬奋任主编兼发行人。

他认为“中国大众的唯一生路是在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从侵略者的剥削压迫中解放出来。

”(《大众生活》创刊词——《我们的灯塔》)因此,在《大众生活》里,邹韬奋极力主张开展民众运动,停止内战,组织起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国内同一时期赞同此项主张的人士都纷纷执笔为《大众生活》撰文,使它迅速成为全国宣传救国理论的舆论机关。

同时,《大众生活》保留了《生活》周刊的优良传统,始终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不但对读者的来信每封必复,还特地开辟出“大众信箱”、“星期评坛”、“社会漫画”、“国难课程教材”等专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很快,《大众生活》发行量不断上升,每期销数达到二十万份,打破中国杂志界的纪录,风行全国。

12月18日,上海各界救国会宣告成立,邹韬奋被推为文化界救国会执行委员。

在他心中,“政治比较上轨道的国家,民间的爱国运动,原可作为政府外交的后盾”,(《患难余生记》,《韬奋》p308)但在当时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1936年2月29日,仅仅出版了16期的《大众生活》被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片,光明的前途实已显露其曙光”,因此,此次因工作地点转移而引发的流亡“更富有向前积极努力奋斗的意义”。

当全国的政治中心移至武汉后,邹韬奋一行由港经桂、湘两省转赴汉口,生活书店总店亦迁至汉口,《抗日》三日刊也移汉出版。

当邹韬奋经过广西省时,受当地学校机关及民众团体邀请,沿途开展演讲数十次,广西青年“蓬勃兴奋的求知精神”和广西国民党政府“对于教育文化及指导青年的比较开明的政策”也令他钦佩不已。

1938年6月间,国民参政会筹组就绪,邹韬奋以救国会领导之一的资格被聘为第一届参政员,并于7月7日创刊《全民抗战》三日刊,一边“参政”、参加救国团体活动,一边主持文化事业。

该刊销数最高达30万份。

同年10月,武汉即将沦陷之前,邹韬奋奔赴重庆。

1939年,华北地区国共两党间发生“军事摩擦”,大后方则发生国民党与各抗日党派间的“文化摩擦”,这是一场“中国整个黑暗势力所要尽力保存的落伍文化与中国整个光明力量所要努力发挥光大的进步文化的斗争”。

(《患难余生记》,《韬奋》p354)在这场斗争中,邹韬奋所创办的生活书店遭到极大破坏。

生活书店最初仅有上海一家总店、广州及汉口两家分店,抗战全面爆发后,为适应全国人民对于抗战文化的迫切需要,生活书店迅速遍及全国,共达50多处。

而在1939年下半年至1940年底,50余家分店陆续被封,仅仅剩下7家分店,大量书刊被检扣,拘捕同人43名。

1941年2月,国内团结发生裂痕,10日之内,7家留存的分店中仅剩重庆一家。

3月初,邹韬奋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转移到香港,与陆续来港的的其他政治运动家和文化界人士一起开辟新的文化宣传阵地,于5月10复刊了《大众生活》周刊。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九龙,《大众生活》出至新30号终刊。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邹韬奋离开香港,由广东东江游击队护送,于1942年11月辗转抵达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拟定继续前往陕甘宁边区和冀察晋边区视察,却在1943年2月因脑病加剧而中断原计划,返沪治疗。

在病痛最剧烈时,邹韬奋转侧起伏,呻吟不息,但每当有多日不见的老友或是新朋友到来,他又会马上兴奋地讲述起自己多年的经历和感悟,常常一两个小时也不知疲惫,并表示他还很想“再与诸同志继续奋斗二三十年!

”当病情稍稍减轻时,他还立刻奋笔疾书他的《患难余生记》,始终不知疲倦,直至1944年7月24日,最终病逝于上海。

三、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近20年之久,他真诚地为人民大众服务,不仅撰写了大量社会影响极大的通讯与评论,而且在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新闻界不够多得的全才。

他的新闻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被后人称为“韬奋精神”。

1.邹韬奋的“民众观”

邹韬奋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大众服务的一生,办报则是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阵地。

他的新闻思想里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民众意识,也正是这种民众意识的促动下,邹韬奋新闻事业从《生活》周刊“一个小小的过街楼、两个半人”的局面起步,“有知识便求,有阻碍便解决,有黑暗便揭发,只问人民大众的需要和公意”(《中国传播思想史》p72),最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他办的报刊和书店为一大批有志青年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激励着他们为祖国的发展献策献力。

邹韬奋认为,新闻记者的活动,尤其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动机。

一接办《生活》周刊,他就立即向社会各界声明:

“我们办这个周刊不是替任何人培植势力,不是替任何机关培植势力,是要借此机会尽我们的心力为社会服务”,(《理论新闻学卷》p195)并亮出自己要创办一种“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作喉舌的刊物”(《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p352)的理想和决心。

随后,在众多场合,邹韬奋都曾反复强调他的这一信仰,表示要将“努力促进民族解放”和“积极推广大众文化”这两项全国民众当时最迫切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决“以全国民众的利益为一切记述评判和建立的中心标准”。

(邹韬奋《生活日报》发刊词)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

和主张,他还特地撰写了《立场与主张》一文抒发心声:

“我服务于言论界十几年,当然有我的立场和主张,我的立场是中国大众的立场,我的主张是自信必能有益于中国大众的主张。

在当时的战乱年代,一个新闻工作者想要让自己报纸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确需要很大信念与勇气。

邹韬奋一生共创办“五刊一报”,虽然报刊数度被封,自己多次流亡,并被关过监狱,但他始终不畏艰难,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在《没有骨气的人不配主持有价值的刊物》一文里,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的态度是头可杀而我的良心主张,我的言论自由,我的编辑主权,是断然不受任何个人所屈服的”,“要具有‘刀锯鼎镬非所敢避’的决心,才配主持有价值的刊物。

编辑可不干,此志不能屈。

”当官发财或是报界大王都不是邹韬奋想要的,唯有以“深切的注意和诚挚的同情”为广大群众奋斗才是他终其一生的追求。

邹韬奋“民众观”的另一体现是他一直力争让报刊的内容和形式切合民众的需要。

在他心中,他所办的杂志是要“推进大众文化的刊物,便须顾到一般大众读者的需要”。

(《几个原则》,《韬奋》p195)大众文化的基本条件是要大众化,即内容和形式都要做到通俗化,只有真正切合了大众的需要,才能培养起大众的伟大力量。

因此,他将办报目的定为:

“要使大众看得懂这个报,感觉到这个报对于他的知识、经验,以及一切日常的活动都有益处,感觉到这个报是他们的生活里不能离开的一件东西”。

(转论文《略论邹韬奋报刊思想的民众观》)1927年,主编《生活》周刊不久,他就宣布《生活》周刊要力避“佶屈聱牙”的贵族文字,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

而文风平易近人这一特点也渗透到了邹韬奋所有的文章之中。

2.传播要注重“社会信用”

在总结自己多年从事出版事业的经验时,邹韬奋提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建立“社会信用”,即处理好出版事业与读者,也就是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传播思想史》p74)他认为,只有把在社会上所获的信用,完全用在为大众谋福利的方面去,才是报答读者与友人深情厚惠的唯一途径。

邹韬奋始终坚持要把刊物办成对读者有益的精神食粮,认为出版物的内容应“力求精警”,而反对以无关痛痒的文章敷衍篇幅,更反对以诲淫诲盗的材料,迎合一般卑下的心理,做读者的损友。

因此,他在力求文章内容精彩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他要求编辑在选取报道材料时必须“眼光敏锐”,足够了解一般大众所共同关心或迫切需知的内容,使“读者费少许时间,即可明了中外大势”。

(转论文《略论邹韬奋报刊思想的民众观》)而且,邹韬奋从来不迷信“名人”、“权威”,他选用稿件“凭质不凭名”,无论作者身为地位怎样,只要写得好一律采用,不好则坚决不用。

在对文稿的修改上,他也不愿有一字一句为自己所不懂或觉得不称心就随便发排,包括数字和标点符号,无不要求精细入微,从不有一点放松。

邹韬奋注重“社会信用”的另一做法是亲自抓“一头一尾”,对“小言论”和“读者信箱”两个专栏投入极大的热情。

言论是报刊的“灵魂”,是反映社会舆论、引导民众思想的旗帜,因此,邹韬奋十分重视言论的写作。

他规定,“文章的动机要绝对单纯,要绝对不肯夹杂私的爱憎和私的利害在里面,要绝对秉承着自己的良知说话,不受任何人或团体的指使威吓利诱,或迁就私人的情面而做违心的言论”,(《中国传播思想史》p75)主张言论文章要精悍、通俗,不能公式化。

在主办《生活》周刊时,每期的小言论虽仅仅数百字,却是他每周“最费心血”的一篇。

每篇文章中,都倾注了他个人的精神与情感,抓住人们日常关切的具体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帮助读者提高认识,并反映出他们的情绪和愿望。

这一点,也成为其报刊倍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广大读者的来信,也是邹韬奋极其重视的环节。

从《生活》周刊第2卷起他就设立了”读者信箱”,1931年前后,《生活》周刊每年收到来信3万多件,而《大众生活》出版期间,最多的一个月曾收信1万多封,每天要花半天时间来阅读这些信。

邹韬奋表示:

“编者每日一到夜里,独处斗室之中,就案旁拥着一大堆来信,手拆目送,百感猬集?

?

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恍然若置身于另一天地中,与无数至诚的挚友握手言欢,或共诉衷

【篇二:

我的母亲_邹韬奋】

我的母亲邹韬奋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3、采用圈点批注、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4、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体会文中真挚、深沉的母爱,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难点:

学习文中截取典型经历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

课时两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确,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母亲是最慈祥的,母爱是最温馨的。

无数文人墨客在他们的文章中都会写到他们的母亲,写到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就是追忆母亲、赞颂母爱的《我的母亲》。

(板书课题《我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

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

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去苏联参观。

1935年8月回国,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44年7月24日病逝。

2、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试概括:

全文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1.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你认为文中写到了关于“母亲”的几件事?

)提倡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来概括内容。

讨论后得出结论

(1)元宵夜的“巡阅

(2)涌流的眼泪

(3)丰富的内心世界

(4)劳碌的身影

2、.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让学生试着填空。

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自由发言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3、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怀念、赞美、热爱。

四、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通过对母亲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赞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文写了母亲哪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二、品味语言

本文对母亲的描写细腻生动,那些句子更能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

1、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刺心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同情但她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的好”。

2、我眼巴巴地望着她的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1、讨论母亲的矛盾心态

母亲怀有强烈的爱子之心,母亲疼爱孩子,但有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痛苦的,话语是违心的,都是出于对孩子的期待,进一步体现了母亲的子女的爱。

2、写出了母亲为儿子辛勤的劳碌着,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

三、合作探究

1、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才”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才”蕴含着对母亲早逝无限的痛惜,与开头“就’相呼应。

2、本文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同时还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被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四、学以致用

十一课作者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形象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而这一课用什么方法写母亲的呢?

(怎么构建文章的)

本文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典型片段从各个角度来展现母亲的伟大形象

五、拓展延伸

写一段描写母亲生活的片段,表现你的母亲的性格特点。

六、课堂总结

本文深情的回忆了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了母亲可爱的性格和能干的才具,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被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朱湘前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

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

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

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

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

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

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有人说过:

“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

”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

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四、探究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

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

学生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价。

四个片段:

1、元宵夜的“巡阅”2、涌流的泪珠

3、丰富的内心世界4、劳碌的身影

【篇三:

邹韬奋《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