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7403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docx

现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2004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继续贴近当代中国经济的脉搏跳动。

在加强宏观调控和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政府对经济的作用正在深入。

从统筹的角度特别是城乡统筹的角度研究工业化、“三农”问题、收入分配、消费和社会保障、金融、产权等方面的历史有所发展。

在前些年注重体制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研究正在突出。

在研究方法上,注意视角拓宽,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跨时期的角度研究经济史正成为趋势。

专题性著作的数量和质量呈上升势头。

①此外,研究综述也是在成果纷繁、信息爆炸新形势下近年研究的一个新特点。

好的综述不仅成为读者的工具,而且其高度概括出来的观点也往往给读者以启示。

一、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仍然是改革开放前经济史的一个热点。

认为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它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赶超战略的实施对这一加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②上海不同层次的私营金融业在走向公私合营的共同目标中,政府采取了导向联放、联营和联管的循序渐进的谨慎政策,体现了中国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复杂性。

上海外资企业的改造也是成功的,商业协议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了企业所有权问题,避免了日后在此问题上可能产生的外交纠纷。

③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使用了坚定原则性与高度灵活性结合的手段,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步骤方面较之民主革命时期在划分阶级成分方面有¨点新精神,在对待富农的政策方面有4点新内容,在土地财产的分配政策方面有6个新特点。

这些政策改进减轻了社会震动。

④1950年初,围绕东北富农的争论焦点是能否允许富农经济发展,其实质则是何时开始社会主义步骤。

⑤工业化战略、工业化建设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但总体看,正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和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国抓住了历史机遇,加快了工------------------------①其中包括:

董志凯、吴江:

《新中国工业奠基石一156项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王占阳:

《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青主编: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与政策》,中共党史出版社;武力、郑友贵主编:

《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一一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国经济出版社;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周其仁:

《产权与制度变迁一一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高峻:

《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福建教育出版社等。

②薛汉伟、王文章:

《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解释》,《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朱佳木: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③张徐乐:

《上海私营金融业的联合之路:

由联合放款、联合经营到联合管理》,《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吴景平、张徐乐:

《接管上海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述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张侃:

《建国初期在华外资企业改造初探(1949—1962):

以上海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

--empirenews.page--]④李良玉: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江红英:

《新区土地改革与开辟工业化道路》,《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⑤罗平汉:

《1950年关于东北富农问题的争论》,《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1期;张明远:

《建国初期东北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百年潮》2004年第l期。

业化的进程。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加速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逻辑结果。

在这场运动结束后毛泽东对农业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思考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0世纪50年代,以156项建设为代表,工业建设成为国外技术向中国转移的主要途径。

在编制和实施一五计划前后,中国在经济方面学习苏联的重点是工业部门和企业。

苏联援建的156个成套设备项目建设集中体现了计划经济的基本方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

苏联技术首先随着援华建设的工业项目来到中国,通过引进成套机器设备、工艺和产品设计,中国工业在原材料、能源、机械、电工、兵器等产业领域较快地形成生产能力。

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技术和工业化的基础。

②1949至1956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心理也发生着变化: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的犹豫彷徨,到最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③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施1953年,中央制定实施具有统制经济特点的统购统销政策,是为了缓解决粮食供求紧张,而不仅是为工业发展积累超额资金。

这项制度对保持物价稳定取得了极大成功。

后经毛泽东理论提升,统购统销政策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分支。

④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资本极度匮乏和生产要素不足的国情制约下,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才、资金和投资品进行重点建设,是一个合乎历史逻辑的选择;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要求和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成为缺乏经济管理经验的中国向苏联学习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和现实途径。

⑤大跃进和调整对于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和内涵的探讨:

周恩来首先用“跃进”说明1956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毛泽东则用它与1956年周恩来等的“反冒进”相对立。

1959年,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对“大跃进”一词加以量化,但量化的指标仍是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⑥大跃进中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无限夸大,结果事与愿违。

在国民心理素质不高,商品经济严重受阻,制度存在严重弊端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会犯类似错误。

⑦1959—1961年期间,气候总的来看对农业十分不利。

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来看,1959年和1961年为损失偏重年份,1960年为严重年份。

⑧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成因,1978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但近年来国内外又有文章认为这三年根本没有自然灾害,“人祸”即决策错误是唯一的原因。

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

结论是:

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集中缺粮因素看,决策错误远大于自然灾害。

⑨1961至1962年中国共产党围绕制定和修改《农业六十条》展开的大规模调查有深远历史与现实意义。

不足和局限为:

第一,未超越“三面红旗”的雷池。

第二,未突破单一公有制、集体劳动和按劳分配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第三,对调查材料的不同认识埋下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种子。

⑩人民公社时期的整风整社运动实际上是“四清”运动的预演,由于对当时的形势估计失误,造成四清运动打击面扩大。

为“文革”发生做了铺垫。

⑾[!

--empirenews.page--]“文革”期间的经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大门重新打开,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为大规模------------------------①朱佳木: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②董志凯、吴江:

《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一156项建设研究》:

孙代尧:

《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2期;张柏春、张久春:

《苏联援华工业项目中的技术转移》,《中共党史资料》2004年第1期;武力: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1][2][3][4][5][6]下一页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演进》,《党的文献》2004年第2期。

③师吉金:

《1949—1956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心理之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④刘洋:

《统购统销一一建国初期统制经济思想的体现》,《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

⑤陈甬军:

《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⑥鲁振祥:

《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与演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⑦张国星: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经济理论依据》,《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2期。

⑧张海东、张尚印、李庆祥:

《对我国1959—1961年气候条件的分析与评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l期。

⑨陈东林:

《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⑩贾俊民:

《围绕<农业六十条>的农村大调查》,《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⑾林小波:

《四清运动的起源》,戴安林:

《湖南四清运动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3期;李海红:

《“四清”运动的回顾与反思》,《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开始了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成套设备和技术。

①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经济整顿是推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一次尝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先声”。

②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是当时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目的既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要维护人民公社体制、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树立一个样板。

这场运动的终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三线建设是从战备出发调整生产力布局、建设战略大后方的重大决策。

回顾贵州三线建设的曲折历程,对西部大开发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行的粮食省长负责制,对短期内保障安全、长期中注重效率的区域自给政策在经济上的合理与可行,区域自给自足在整个粮食经济良性循环中有发动机作用。

⑤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建设重点西移,进行了以追求分散和均衡为主要目标的内地重点建设,这是必然的选择,取得了多方面成绩。

经济效率差的主要原因在中微观方面,即企业和厂矿选址、定点问题出现了严重偏差。

⑥1949—1960年国家技术观的演进明显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技术主体上,从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到依靠群众运动;技术发展战略从“一边倒”到“独立自主”。

⑦[!

--empirenews.page--]————————①程振声:

《李先念与七十年代初的大规模技术设备引进》,《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②房维中:

《我所知道的<工业二十条>起草始末》,《中共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3期;赵凌云、张建勤:

《1975年经济整顿在党的经济工作史上的历史地位》,《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

③谭首彰:

《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

④张才良:

《贵州三线建设述论》,《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

⑤戴迎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粮食省长负责制一一兼论自给自足的经济效率》,《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⑥靖学青: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宏观布局及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⑦王威孚、王智:

《1958—1978:

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思想的扬抑轨迹》,《学术交流》2004年第1期。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改革起步与阶段划分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正确的改革方法。

当我们确定“搭桥过河”的目标时。

重要的是桥的形状、材质、承受力及造桥的成本和时间。

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海归人士和经济学家所看不到的,国家体改委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

⑧经济体制改革大致分为三段:

初始段大约从1979—1992年;1992—2001年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开放;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⑨吴敬琏把中国的改革过程分为:

1958—1978年:

行政性分权改革;1979—1993年:

增量改革;1994年至今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建立市场经济制度。

⑩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6个阶段:

1956—1966的萌芽阶段;1966—1978的受挫阶段;1978—1984年恢复探索阶段;1985—1992的理论形成阶段;1992—2000的体制建立阶段;2001—2020的完善成熟阶段。

⑾陈锦华回顾改革起步认为:

尽管中国经济长期受到“左”的干扰,但农村和中小城市仍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个体工商户、集市贸易,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成为活跃和发展城乡市场的酵母。

从1978年12月到1992年lo月党的十四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

1978—1984年9月;1984年10月一1988年底;1989—1991年底的争论和反复;突破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充满变数,市场经济必须同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相结合。

⑿双轨制提出于1984年,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标志。

其有三层含义:

一是针对当时一般商品和服务,采取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价格机制,1985年初取消对企业计划外-------------------------⑧刘纪鹏:

《想念体改委》,《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7月2日。

⑨杨圣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百年潮》2004年第3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中国加速转型期的若干发展问题研究(总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6期。

⑩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柳红:

《回望改革来路驻足风云深处》,《南方周末》2004年3月18日。

[!

--empirenews.page--]⑾毛传清: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⑿陈锦华: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党史资料》2004年第4期。

自销产品价格的限制以后,价格双轨制就此迅猛发展起来。

二是针对私营企业发展的渐渐宽松的经济政策。

三是针对农村大锅饭推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批发价格逐步放开。

“双轨制”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1997年终结。

①汪海波阐述了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进程。

②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预设,而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撞击一反射”式地推进。

改革初期,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经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包括激烈的争论。

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

国际交往的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反思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

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本身。

③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78—1984年,农村改革展开与农业迅速发展。

1985—1992年,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

1993—1999年,重化工时代前导时期。

2000年至今,进入重化工时代。

我国长期存在着能源、交通、通信等产业“瓶颈”对国民经济制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具备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实力。

随着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被带动了起来,并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④陈锦华以长篇文章详细地回顾了新中国第三次大规模成套设备引进和宝钢建设的历程。

⑤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水平在对增长方式的历史评价上,贬多于褒。

认为中国二十多年的发展造就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然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扩大。

影响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技术和体制两个方面。

从宏观层面看,与效率相关的问题还表现为:

1、产业结构落后,第三产业占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国民经济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2,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的金融、信用、保险、咨询业的程度较低;2、工业布局不合理,矿产资源、运输、人力资源错配;3、垄断行业造成缺乏竞争的效率损失。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高速增长和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尖锐。

⑥另一种看法为: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一个中等偏上农民家庭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三十亩地一头牛”;其他一些简单农具和运输工具以及灌溉设施,大概相当于“另外一头牛”。

后来,农业机械和灌溉设施迅速增加。

在70年代,全国兴修水利,平整土地,修筑道路等。

综合农业投资和由此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值的增长率远高于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率。

过去50年的农业生产效率显著下降了。

用不同指标度量经济效率的结果可能是相反的。

过去26年全社会就业人数的增长率平均为2.2%。

不考虑土地的话,总投入的增长率不过5.0%左右;加上不增长的土地,总投入的增长率只有4.o%左右。

这样,总投入的增长只能解释经济增长的一半左右。

过去26年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生产效率的提高非常显著,以后有所放缓,但仍然是在大幅度上升。

⑦1995—2001年中国经济分析增长来源发现,增长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GDP增长率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投资及资本存量高增长,资本生产率由正变负;人力资本高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下降了约2—3个百分点。

情况表明,靠大量资本投入、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的低质量的经济增长难以维计。

⑧[!

--empirenews.page--]中国经济的“人均”发展水平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不仅应用于经济产出总量,对于分析资源占有状况同样有用。

182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1900年降为43%,1950年降为21%,2001年上升到59%,仍未达到1820年所占的比重。

人均占有量同人口数量有关,中国人口1820年占世界36.6%,1870年占28.2%,1913年占24.4%,1950年占21.7%,1973年占22.5%,1998年占21%,总体看呈下降趋势,但一直高于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

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位次前移,说明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但人均占---------------------①柏晶伟:

《警惕政府部门滑向新“双轨制”》,《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Ⅱ2月24日。

②汪海波:

《中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进程(1979—2003)》,《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③肖冬连:

《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一一决策与实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④李佐军:

《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财富周刊》2004年第4期;《上海证券报》2004年8月]s日。

⑤《中共党史研究资料》2004年第3期。

⑥秦晓:

《合理性的代价和陷阱》,《财经》2004年第23期。

⑦宋国青:

《全社会投资效率在上升》,《财经》2004年10月24日。

⑧胡鞍钢、郑京海: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6日。

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仍是比较穷的国家。

①中外经济学家还分别对中国、俄罗斯、东欧的经济转型作了比较分析。

②————————①王梦奎:

《世界千年经济史中的中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8月10日。

②冒天启:

《对俄罗斯、中国市场化进程比较的评估》,天则网2004年10月15日;冒天启:

《所有制、产权理论研究述评》,《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三、农村改革的历程与“三农”史与一般人的想象相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肯定“包产到户”、“大包干”,直至1982年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一号文件”),才正式肯定土地的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3年间的磨砺,反映出过去30年的困难经历。

到1986年,对于中国农村改革,一切“便宜”的方法已经用尽。

不触动深层结构,就再不能前进一步。

如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动顺应市场化的要求,改革的代价就不会转化为通货膨胀,社会将在心理上和实体上具备更强的承受能力。

③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增长是国家发展和食物安全政策的主要成就之一。

过去50年,农业生产增长速度总量超过了人口增长,使食物可获得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到199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已变成农产品净出口国,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粮食净出口国。

从粮食年均增长率看,1970—1978年为2.8%;1978—1984年为4.7%;1985—1995年为1.7%;1996—2000年为0.03%。

④农垦体制改革也取得巨大成就。

⑤[!

--empirenews.page--]农民收入与城乡统筹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关系呈现三个特征:

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能平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城乡关系的变化特征主要有:

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对城乡隔离体制造成巨大冲击;小城镇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奠定了城市化基础。

目前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⑥经济学界在“农民负担”问题上有长久而激烈的争论。

普遍赞同的观点是,农民负担已经趋于农民可承受心理的极限值,并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和农村基层社区结构的稳定。

负担变化的几个阶段为:

l.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

积重难返,略有微调;2.农业税制改革后(1958—1965):

高位盘整,深度下挫;3.“文革”时期(1965—1975):

税负缓减、杂负混乱;4.改革过渡时期(1976—1988):

逐步规范、稳中有降;5.改革启动时期(1989—1998):

高位运行、起落不定。

“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已经初现端倪。

农民负担问题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性。

⑦中国农民收入长期无法上去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制度安排的结果。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对工农业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

这一战略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了l000美元,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国财政收入1996年为7400亿元,2000年为16386亿元,增幅达121%,但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只从700亿元增至l231亿元,增幅为75%。

公共建设,城市由政府出资,农村由农民自己来负担。

⑧农业收入分配1949年以前,地主通过占有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提取土地产量的50%左右(其中包括田赋)。

1953年以前的定额提取,农业正税及其附加达到了农业收入的20%左右,由于取消了地主阶层,农民的收人大幅度提高。

1953—1977年形成了国家支配主要剩余的提取体制。

农民从集体得到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必须要依靠额外的劳动来增加收入。

1978年至1991年重新实行了“定额提取”,1992年后受到来自乡村基层政府的冲击,农民负------------------------③杜润生:

《中国农村改革漫忆》,《社会科学报》2004年2月12日。

④黄季焜:

《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⑤郑友贵:

《我国农垦体制改革回顾与辨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⑥韩俊:

《中国: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Ⅱ9日。

⑦张艺雄:

《新中国农民负担的阶段性分解与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⑧邬风英:

《反哺农业正其时》,《解放日报》2004年3月29日。

担不断加重。

①1998年的《粮食收购条例》,造成了各地农村税费改革的中断。

②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乡关系和特有的城乡发展路径[!

--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4][5][6]下一页,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的理论。

目前总的情况是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民和农村问题还很严重,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根本转变。

要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承包制度。

改革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乡镇现有的政权体制。

③农村土地制度新中国农地制度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