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7373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docx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1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

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嫩芽(rèn)信服各得其所紊紊叨叨(xù)

B.感慨(kài)搓捻疲惫不堪愰然大悟(wù)

C.威慑(sè)须臾一字不露洗耳恭听(gōng)

D.酝酿(niàng)倏忽鸦雀无声花团锦簇(cù)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

B.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

C.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老人不禁感慨万分。

D.考试过后,获得奖励的同学个个眉开眼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

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中国好声音”的举办,不但可以让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得于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音乐普及水平。

C.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的算得上个宝地。

D.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它的主题,它的思想。

②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

③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像没有灵魂一样。

④思想是主心骨,如果没有这个主心骨,那个作品也就变得松松垮垮不知所云了。

⑤思想是统帅,是灵魂。

A.①③④⑤②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⑤③   D.⑤①②④③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不

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C.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最近一次去图书馆是什么时候

面对这样的提问,不少上班族皱起了眉头。

对于很多人来说,“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之中。

“上一次”是什么时候,需要好好回想一下。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多家省级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市级图书馆也陆续修建新馆,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但在这些大型图书馆纷纷落成的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仍然面临着藏书资源有限、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为什么不去图书馆了?

“大图书馆太远,小图书馆书少”是人们远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A.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中.

B.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

C.人们远离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D.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很多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对这首诗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心情.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D.第四句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B.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C.此诗表达了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心情.

D.此诗写眼前景,道离别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9.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9分)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2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相委而去()

11.将下边这句话译为现代汉语(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12.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

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3分)

答:

13.你还能说出形容飞雪的比喻吗?

(至少一句)(2分)

答:

 

三、默写(本大题共5小题,共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心胸开阔胡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1小题,共35分)

儿子是父亲的脚

①我一直嫌弃父亲,甚至很少叫父亲,每次开家长会,父亲要去,我总是将他拦住只让母亲去。

②我嫌弃父亲,不只是因为这个人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我的父亲,在五岁时就去世了,

还因为现在这个叫父亲的是个瘸子。

在我眼里,他是个没用的人,他只会对着一堆木头,又削又推,弄得满屋子木屑,而一家人的生计,只靠母亲一人忙活,犁地插秧,无论天晴下雨,都在田地上任劳任怨。

我是心疼母亲,我看到母亲渐生的白发,看到母亲劳苦下渐渐弓下的背,想到母亲背着沉重的背篓在泥泞中摔倒的样子……我对他的恨就愈深。

我想,要是这个人不是嗜酒,不是因为喝醉了摔下山崖,要是他能像人家的父亲那样照顾整个家,我也不会被伙伴嘲笑。

③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城里的高中。

高中三年,我给家里写过很多信,但信里只提母亲,对他只字未提,但他从不计较,我写一封,他就回一封。

信里,写了很多关心的话,但都在开头加上一句,“你妈说的。

④高中毕业,我收到了外省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临行那天,他把一块珍藏多年的表悄悄塞进我的书包。

母亲把我送出村子,到镇上的车站时,我说,妈,等我读完大学,我挣钱养你,我带你去城市里生活。

母亲含着泪送我上车,但我又忽然转身,把藏在心里多年的话说了出来:

“妈,跟那个人离婚吧,那个废物------”话没说完,一记响亮的耳光就落到了我的脸上。

母亲哭了,她对我怒吼道:

“不许说你爸是个废物,你知道他是为谁瘸的吗,是为你。

你八岁那年,在学校跟人打架,被人从楼上推了下来昏死过去,那时你爸在外县帮人做工,听说你的事后,他连夜开着借来的拖拉机往医院里赶,心里急,开得快,没想到半夜又下起了大雨,车才翻下了山谷。

找到他的时候,车身紧紧压住她的双腿,但他睁开眼,最先问的却是你有没有危险……”母亲哽咽着,“那时你还小,不懂事,你爸怕你知道了心里难过,就一直没跟你说,只是说自己喝醉了摔下山崖的。

”“我听着,愣在那里,眼泪哗地流了出来。

⑤那天,我没上车,我是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山路跑回家的,我看到父亲坐在门口,还是送我走时的那个姿势。

我不顾一切地跑上去抱住父亲,大声喊着:

“爸,我错了,爸,儿错了。

爸,我背着您到处转转吧。

”我背着父亲到田里、地里、山上,父亲自从断腿后就没出过家门了。

我说:

“爸,以后您想去哪里我就背着您去哪,从今天起,儿子就是您的脚了。

15.文章以“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请你在横线上分别补上“我”对父亲态度的一个词语。

(3分)

()——()——冷漠——()——敬重

16.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

17.第④段的画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18.请从修辞角度,品评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9.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野百合的春天

①遥远的山谷里有个高达一千英尺的悬崖。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悬崖上开始长出了一朵小百合。

②百合诞生时,完全和杂草一样。

但她在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棵野草。

她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思想:

“我是一朵名叫百合的鲜花,不是一棵野草。

唯一能证明我自己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百合怀着这个念头坚持不懈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扎根。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花冠上结出了第一个花蕾。

③百合心里非常高兴,但附近的杂草却都不屑一顾。

他们在私下嘲笑着百合:

“这家伙显然是草,她却坚持说自己是一朵花。

她头上结的不是花蕾,而是一颗脑瘤。

”他们甚至在公开场合奚落百合:

“别再做

梦了!

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野中你的价值也和我们的一样。

”偶尔,蜜蜂、蝴蝶和小鸟也劝百合不要那样用力开花:

“在这悬崖上,即使你开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人们也无法欣赏你!

④百合说:

“我必须开花,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朵。

我想开花,是为了实现自己作为一朵花的高贵人生;我必须开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

无论别人怎样看我,无论有没有人欣赏,我都必须而且一定会开花!

⑤尽管受到了其他花草的鄙视,但野百合依然坚持不懈地释放内心的情感。

有一天,她终于开花了。

她因聪慧、洁白和风姿

绰约而成为悬崖上最美丽的花朵。

⑥此时,所有的花草和昆虫都不敢嘲笑她了。

百合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

野草们都以为那是露水,只有百合知道那是极乐的泪滴。

年复一年,每到春天,百合都竭尽全力地开花。

她的种子随风飞落在附近的山谷。

春风吹过,整个山谷都开满了百合花,鲜妍欲滴,芳香浓郁。

⑦几十年后,距离山谷数百里的许多人都赶来欣赏这些百合花。

孩子们弯下腰去闻百合花的芳香;情侣们互相拥抱,山盟海誓要永远厮守在一起。

不计其数的人感动得掉下眼泪,因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他们的心受到了纯净温柔的触动。

后来,那个地方被人们称为“百合谷”。

⑧不管别人怎样欣赏,满山遍野的百合花都仍然铭记着第一朵百合花的教导:

“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开花,绝不要和别人争论,要以鲜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20.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中心。

(2分)

21.写出标题中“春天”的两层含义。

(4分)

1

2

22.第⑥段划线句中“极乐的泪滴”怎样理解?

(2分)

23.文章是怎样描写野百合的?

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2分)

24.读了本文,谈谈你对野百合生长环境的认识。

(3分)

 

25.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

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分)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4分)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26.作文

请以“补你一个”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

横线上可填“拥抱”“点赞”“道歉”“礼物”等,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要求:

说真话,诉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B    3.A    4.C    5.C    6.C    7.D    8.B    9.B    

10.

(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潮平两岸阔(3)学而不思则罔(4)落花时节又逢君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1.【小题1】嫌弃怨恨悔恨

【小题2】

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了孩子明白真相后,要弥补父亲因双腿残疾而失去的一切。

【小题3】

这段话交代了父亲瘸腿的原因,体现了继父对“我”无私的爱,与“我”对他

的嫌弃形成鲜明对比,使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充实。

【小题4】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我”对忙于生计、任劳任怨的母亲的心疼,也衬托了我对父亲的怨恨。

【小题5】

寡言少语、慈爱、宽容。

12.【小题1】野百合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体现了自我的价值。

【小题2】

①野百合开花的季节;②野百合自我价值的体现。

【小题3】

写出野百合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后的激动和快乐。

【小题4】

示例:

语言描写。

例如,百合说“我必须开花,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朵。

”写出了野百合的执着。

【小题5】

示例:

无论环境如何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13.

(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极具文化价值,不能忽视,承载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2)①四脚朝天②恩重如山③举一反三

 ④悲喜交加

14.【小题1】①聚会  

②离开

【小题2】

朋友感到很惭愧,(于是)下了车子想拉他(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房门。

【小题3】

谢道韫所对出的句子,即有意象又有蕴意,形象贴切。

陈元方小小年纪对友人的批评十分中肯。

【小题4】

例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

.略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的拼读和汉字的书写的能力。

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总之要做好这类题最为重要的在平时多积累,多记忆,多归纳。

本题中的A.“嫩rèn”应改为“nèn”、“紊紊”应改为“絮絮”;B.“慨 kài”改为“kǎi”、“愰”改为“恍”; C.“慑sè"改为”shè“、”露“改为”漏“;故选D。

 

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符合A句的语意,使用正确。

“不可估量”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用于B句,与“力

量”一词的语意重复,使用不正确。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符合C句的语意,使用正确。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符合D句的语境,使用正确。

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故此题选B。

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语句的能力。

 要想做好这类题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其次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可用反选排除法,B句是递进句,前后句子意义轻重倒置;c句属于成分残缺,去掉”在“即可;D句缺少主语,去掉”看到“即可;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排序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各选项,整体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然后仔细揣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注意关联词、代词等起衔接作用的词语。

本语段阐述了作品具有思想性的重要意义。

②句中的“核”字指作品的思想性,起统领作用,故位于句首;①句中的“这”紧承前文,解释了“核”的内容,应位于②句后;③④⑤三句都阐述作品要有思想性的重要意义,④句紧承①句来阐述,③句紧承⑤句从反面进一步阐述。

故这三句的排序应为:

④⑤③。

此语段的正确排序为:

②①④⑤③,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5.C选项“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与下句在句式上相衔接。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本段主要内容为分析人们远离图书馆的原因,故选C。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8.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各句的整体把握能力。

要想做好此类题首先要读懂诗歌(读题目、读作者、读诗句、读注释等),其次了解诗歌的背景,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对把握诗歌的主题很重要。

本题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诗,往往传达送别时的伤感,依依惜别之情。

从“猿啼客散暮江头”中“江头”写了送别时的环境;从“人自伤心水自流”中“伤心”写了临别时的心情;“同作逐臣君

更远”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青山万里一孤舟”不是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而是用景物的描写来衬托当时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和情感的整体把握的能力。

要想做好这类题首先要了解一些鉴赏诗歌的术语;其次要熟读诗歌,要关注诗歌的题目、作者、背景、文本及注释等。

针对本题我们要逐句分析,从分析中可发现B项中不是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而是写出了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对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

9.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意思是:

陈太丘和朋友约好一起外出。

据此,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应为:

陈太丘与友/期行。

B句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ACD三句都将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割裂开来,划分错误。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能力。

前四个小题为直接型默写,难度不大。

只要熟背这四首诗歌,根据作者、诗题、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即可作答。

后两个小题为理解型默写,在熟背诗歌、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不难得出答案。

默写时书写要正确,避免同音字、形似字的混淆。

此题容易写错的字有:

与、渐、竦、峙、犹、庭、之。

平时要加强古诗文的默写训练。

1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的能力。

 

要想做好此题学生首先要熟悉文本,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要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本文正是通过“我”对父亲由嫌弃到敬重的过程,表达了父子间深深地情感。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标题作用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知道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

这道题,可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从以上几个角度考虑即可。

本文中“儿子是父亲的脚”这是从内容方面拟写的题目,从思想主题的角度来进行理解,表达了孩子明白真相后,要弥补父亲双腿残疾而失去的一切,反映出儿子对父亲深深地歉意和爱。

 ​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

赏析句子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深刻领会句子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

 ②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

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揭示文章主旨,因此应在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对表达作者感悟和人生哲理的句子进行拓展,明确表述所透露的意思。

③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来理解语句内涵:

作者在写作中,往往会借助一些特定的写作手 法,或是某种修辞方法,或是某种表现手法,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句子中变的含蓄深刻起来,从而达到耐人寻味的目的。

因此,要抓住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分析它在表达上的作用,从中领悟句子所蕴藏的更深一层的意思。

④ 联系写作背景去理解:

文章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写出来的,因此,要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必须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

本题主要从表达的情感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描写、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

备考前也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要想做好此类题一定 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本题主要从修辞方面赏析句子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能力。

要做好这类题首先学生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筛选重要的信息,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本文正是 从“父亲为儿子而遭车祸”的故事,反映了父亲是一个寡言少语、慈爱宽容的人。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概括能力。

回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结合选文内容来体会并概括文章的中心。

本文写的是寂静山谷中的野百合,文章结尾句“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开花,绝不要和别人争论,要以鲜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据此可将本文的中心概括为:

野百合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体现了自我的价值。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全文内容,从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

题目中的“春天”既指野百合开花的季节;又体现了野百合的自我价值。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分析能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回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细读第⑥段,联系上下文,可知“极乐的泪滴”写出了野百合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后的激动和快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能力。

本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解答此题,要按照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如:

百合说“我必须开花,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朵。

”此句写出了野百合的执着。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及感悟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没有统一答案。

只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及主题来理解,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如:

无论环境如何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