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7140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6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docx

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拆除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作业围

拆除围:

结构楼梯、顶板、墙体等,室现有楼地面、墙面、吊顶等室设施基本全部拆除;安装方面需要拆除电气、采暖相应需要重新做的部位,概括为本项目的建筑、装修、采暖、给排水专业的拆除。

二、主要机具

机械:

电锯、切割机、垃圾清运卡车。

手动工具:

大锤、铁锹、铁钳、垃圾袋、手动推车、扫帚、拖布、墨汁、毛刷。

三、作业条件

1、需要进行拆除的部分已经标识完成。

2、拆除进行前应请监理单位确认。

3、进场作业工人安全设施准备齐全,使用工具检测完成,符合施工要求。

4、拆除区域和所涉及的管线,必须切断水源、电源、信号等,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保证施工安全。

四、关键质量要点

4.1质量关键要求

拆除过程,必须保证主体结构、消防设施、外幕墙窗以及各区域运输通道的完好。

4.2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88。

2.施工过程中防止粉尘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3环境关键要求

1.在施工过程中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定》GB50325—2001。

2.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噪音污染,在施工场界噪音敏感区域宜选择使用低噪音的设备,也可以采取其它降低噪音的措施。

五、施工工艺

5.1工艺流程:

 

5.2操作工艺

1、标识拆除部分: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上报拆除施工作业容,得到业主、监理确认后,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需拆除的部分用墨汁进行标识。

2、保护成品:

(1)在进行拆除施工之前,先对施工现场的电梯厅门框、门扇、消火栓、石材地面进行成品保护。

电梯门框包夹板,地面铺旧地毯保护。

(2)拆除施工之前,消防探头、信号放大器等,用塑料保护膜进行成品保护。

(3)拆除施工过程中,对现场临水接驳点、临电二级箱设施注意保护。

3、门窗拆除、回收:

(1)门窗拆除工作开始前,技术人员对操作工人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使每一施工人员都能掌握门拆除施工中应注意的各种注意事项。

(2)门窗拆除施工中,应先用螺丝刀等工具将门窗扇先卸下来,再用螺丝刀和手锤等工具将门卸下,门拆卸过程中,要一人拆卸,一人负责门窗的稳定。

在门拆除过程中,要用錾子和手锤轻轻的将门窗口四周的抹灰层剔凿干净要特别注意不要用大锤猛砸,这样对墙和结构都会造成破坏,并且用力过大还容易将门窗砸掉伤人和对原有建筑物造成破坏,加大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工程的成本。

(3)拆除门窗时,要设置专业安全人员负责安全。

并设安全指示标志。

所以在门窗拆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同时还要加强对原有成品的保护工作。

在拆除门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严禁用大锤敲打门窗或其他物件,门拆除后要轻放,严禁高空推倒。

(4)拆除后的门窗要放到指定地点,并分类分规格码放。

4、地面拆除:

本工程的楼地面、卫生间、楼梯位置的现有地面要破除。

采用大锤、小型风镐进行垫层拆除,注意事项如下:

组织人工用手锤、小型风镐,水平方向对地面进行拆除,工具不得呈垂直角度施工,以免伤及主体。

地面拆除时分别由东西两翼向中间进行,依次将地面面砖及装修层剔除。

楼层地面拆除严禁使用电锤、冲击钻等中型以上机具进行拆除。

5、墙面拆除:

(1)砖砌墙体拆除:

拆除顺序:

由上向下逐皮拆除砌块,严禁由下向上“掏拆”。

拆除前先搭好施工架,并做好防护工作。

使用4磅手锤配以錾子,由上向下逐皮拆除砌块。

拆除中辅以洒水降尘措施。

拆墙作业小组之间保持一定作业距离,避免溅落的渣土伤人,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拆除区。

(2)玻璃隔断拆除:

用壁纸刀将玻璃四周胶缝划开,手持切割机将不锈钢竖边框切断、剥离,组织工人在隔段两侧,用吸盘将玻璃提起、卸下,运输至指定地点。

6、垃圾装袋整理:

所有墙体拆除完成后,将大块的垃圾用大锤敲碎,将所有的垃圾用垃圾袋装运成袋,用电梯运至四楼北区。

保持拆除墙体围无垃圾,并用扫帚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用拖布清理地面。

7、垃圾清运:

将所有的垃圾用垃圾清运卡车,定期运至垃圾场。

六、质量标准

1、拆除容必须是业主、监理确认的部分。

2、施工现场设备必须保存完好。

3、其他建筑物完好无损。

七、安全环保措施

1、施工现场所用的设备必须符合施工安全规要求。

2工人操作应戴安全帽。

3、施工现场必须工完场清。

设专人洒水、打扫,不能扬尘污染环境。

4、有噪音的电动工具应在规定的作业时间施工,防止噪音污染、扰民。

5、机电器具必须安装触电保安器。

发现问题立即修理。

6、遵守操作规程,非操作人员决不准乱动机具,以防伤人。

7、现场保护良好通风。

8、每层施工作业面均设置一名安全员。

9、拆除墙体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墙上施工,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10、临时架搭设完毕,须经安全员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操作层的脚手架必须满铺跳板,严禁搭设有探头板。

11、拆除中的落地灰及碎砌块应及时清理成堆,装车或装袋运输,严禁从架上抛下来。

2.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1施工测量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相对狭小,控制点位不易布置,给施工测量带来了难度。

本工程将在业主提供的原始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基础上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本工程将成立专业测量小组,由两名专业测量员和四名测量工组成,专业测量员要求具有高级测量技工证,所有测量人员必须具有5年以上现场测量工作经验,具有类似工程的测量经历。

所有的计算结果均由两名专业测量员复核计算。

由四名测量工进行拉尺、对点、校核、弹线等工作。

施工测量放线容及责任划分见下表:

序号

工作容

负责单位

使用仪器、工具

1

建筑红线、轴线定位、引标高

规划院

全站仪

2

轴线投测

测量组

全站仪和激光经纬仪

3

高程投测

测量组

水准仪和钢尺

4

各层轴线控制

测量组

准直仪

5

结构尺寸线

测量组

钢卷尺

6

沉降观测

测量组

水准仪

2.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2.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点必须砌保护池,设钢管围栏,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2.2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

利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2.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测设

复测结果符合规及点位限差要求后,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网布设,工程平面控制纵、横轴线布设不少于2条作为首级控制,其中一条纵、横轴线交点为建筑物主轴线的交点,平面控制点测设后,必须经业主所交的另一控制柱进行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平面轴线控制点必须位于开挖线以外安全的地方并加以保护。

2.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为保证建筑物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3)场区设三个永久性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m。

2.5轴线平面控制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应依据平面图上有关轴线的详细位置关系建立各轴线平面控制。

建筑物轴线控制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为了便于控制及其施工,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都布设成偏轴线1m。

2.6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1)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2.7轴线投测方法

(1)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超过2mm。

(2)复核场区土方开挖边线,放出基础边线和轴线。

待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用钢尺进行各轴线间距校核。

经校核无误后,方可测放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3)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每当墙、柱体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在墙柱体侧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柱侧面抄测出结构1m线。

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4)当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部位、报验容并附一份报验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5)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5mm。

2.8竖向标高的测量

2.8.1建立场区高程控制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采用往返闭合水准测量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经检查、复核进行闭合差调整后将标高基准桩妥善保护起来,以此高程控制网作为日后施工时标高的测量依据。

2.8.2高程的竖向传递

地下结构高程控制,在基坑边找一处可垂直传递高程的地方,在托尺上面架设一台水准仪将托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面上,如此测量三次取中间值,对于基底均以2-3m设控制桩带水平线来控制开挖平整度。

上部结构施工时,为了避免标高传递出现上、下层标高超差,必须经常对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测、平差、检查校对后方可进行向上的标高传递,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精度在3mm,总高±15mm调整闭合差,结构标高主要采取测设+50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的依据,用两台水准仪进行高程传递,引测到建筑施工面上,详见上部水准点高程传递示意图。

2.8.3测量复核

(1)本工程的测量复验主要采用互检,复查,复验。

轴线及水准控制(1米线)主要由每段测量负责人组织测放,由测量主管组织各段测量负责人复查,两次误差应控制在3mm以。

每段的细部测量由各段技术测量人员配合测量负责人测放,由每段测量负责人复测,误差也不应超过3mm。

全部放测完成后,由技术主管,质检员,测量主管检查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复验。

以确保无误。

(2)工程测量定位、基础层、主体每层报请公司测量班复核。

3.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土方施工特点

(1)本工程基坑较多,分布较广,面积比较小,分部工程多,工序复杂,土方工程交叉施工,施工组织难度较大,应合理设置工程进度里程碑控制点。

(2)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规划场区地下障碍物情况,施工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对地下管线予以保护或拆移。

(3)为保证工程按期、有序地完成,施工现场应合理设置出入口及临时施工道路。

做到既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又将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2出土马道及相关设置

(1)马道设置:

根据现场条件,在基坑设置马道,马道宽10m,坡度1:

10,边坡放坡比例1:

1。

(2)土方开挖使用反铲挖掘机,主要采用沟端开挖法进行挖掘,并且将基坑土方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3.3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采取分步开挖,基坑开挖到基底以上20cm,采用人工检底至设计标高。

(2)土方开挖使用反铲挖掘机,主要采用沟端开挖法进行挖掘,并且将基坑土方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依次进行。

土方施工必须经过周密的部署,提前办好车辆出入证,保证车流量有序流动,做到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3)土方机械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复核,保证基坑平面位置及标高准确。

(4)挖土前做好主轴线的轴线控制桩,校验合格后做永久性保护(筑混凝土桩),根据±0.000标高位置做好水平控制网。

(5)在基坑周边设置一条硬化道路,道路宽3.5m,以满足场区的交通和运输要求。

并向外围放坡,不得有存水现象。

(6)现场土方挖运施工实施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设专人协调车辆运行与外部路线的关系。

(7)各出入口设置疏导员,协调、指挥车辆进出,确保安全运行;为防止遗撒,各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辆。

(8)在出口设置清洗池清洗车轮,现场及周边道路安排专人及时清扫。

(9)配备一辆专用小型卡车,用于发生土方意外遗撒时的及时清理工作。

(10)开挖中如遇不明障碍物、地下管线等,必须向甲方、监理汇报;地下障碍物处理须经甲方监理确认计量后方可破碎。

地下管线不得擅自处理。

(11)基坑开挖以设计所放上口线为准,严格按要求放坡。

精心作业、不得超挖。

力争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95%。

(12)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规程和设计要求施工。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对土方施工过程严格把关,明确责任分工。

(13)及时、准确、详细地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调整施工方案。

3.4验槽

(1)在经过勘察院、业主、设计院、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验槽合格后,即可对钎孔进行灌砂处理,并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避免基础持力层的暴露时间过长,以防原状土受到扰动。

(2)如发现土质与勘查报告不符时,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及监理单位协商研究处理。

3.5土方回填

根据工期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的回填土工程在地下室外墙防水工程及其保护层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

本工程主要有肥槽回填、室回填,回填材料素土等。

在必要时,土方回填可分段插入施工,如肥槽的回填。

3.5.1土方回填技术要求

(1)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土方回填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现行有关规规定进行施工,填土前应将基槽底的垃圾等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

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理干净。

(3)本工程回填包括地下室四周800mm围2:

8灰土回填及素土回填两部分。

灰土要严格按2:

8体积比拌和均匀,灰土压实系数≥0.95。

拌和好的灰土颜色基本一致,并保证灰土的含水量,现场检验方法为:

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若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通过晾干或洒水润湿。

(4)素土回填时选择土质均匀,不含杂物及有机物的素土,其粒径符合要求。

大面积回填时,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含量不得超过30%,分层铺开,并逐层夯实。

(5)填筑过程中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现象。

雨季回填土方时,应抓紧晴天,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工序紧凑,取、运、平、压各环节紧跟作业。

雨季施工时应作好填方面排水,尽量做到雨前将摊铺的松土压实完毕,否则复工时应恢复含水量标准才可施碾。

(6)填土要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20cm。

摊铺前应做好水平标志线,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7)填土前顶板防水层和保护层要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

当填方用土采用透水性良好的土料时,回填时可不受含水量的限制,但应分层填筑、摊铺、压实;当填方用土采用透水性不良及不透水的土料时,除必须分层填筑、摊铺、压实外,还应控制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相差±2%)时,方可进行填筑。

(8)分层摊铺,每层松铺厚度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确定,顶板以上0.5m围的回填土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松铺厚度20cm,夯实方法为一夯压半夯。

结构顶板以上超过0.5m部分的土方回填采用大型土方机械进行,其松铺厚度一般为30cm左右。

(9)碾压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回填土至少夯打四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碾压部位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10)碾压要遵循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的原则,最大行进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顺序由两边向中间。

振动碾压4~6遍,无明显轮迹后进行试验检测,压实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回填下一层土方。

(11)在出墙管道处回填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12)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摊铺。

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13)土方回填施工每天须详细记录填筑围及厚度,每层填土压实后均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14)回填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规定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5.2土方回填质量控制措施

(1)回填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检验地质情况,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并办理隐检手续。

(2)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高桩或弹上水平线。

(3)将地基上表面的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原有地基应平整。

(4)每层夯打的遍数不小于4遍。

(5)最后一层夯、压密实后,表面拉线找平并符合设计标高。

(6)回填土时,应注意保护现场轴线控制桩、标高控制桩。

3.5.3成品保护

(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4)管沟中的管线,肥槽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4.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1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机械成孔——清孔——洗孔——螺栓加工——配胶——注胶——植螺栓——固化——质检验收

4.1.1植螺栓施工工艺

1、放线:

根据图纸及洽谈要求,在需要钻孔的临近部位与柱主筋垂直方向凿去混凝土保护层(形成一条沟槽即可),显露出主筋位置,避开主筋位置,标出钻孔位置,钻孔位置应基本正确,孔间距不得小于24mm。

2、机械成孔:

用电锤成孔,必须满足空深要求,孔径大小为28mm。

孔道完成后应及时会同甲方、设计单位、监理人员对孔道孔径、深度,位置等方面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清孔:

成孔后的孔道、孔径检查符合要求后必须用吹风机和刷子清除孔道的粉尘,避免由于粉尘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面,先用吹风机吹几遍,然后用刷子来回清刷孔道,直至无粉尘为止。

4、螺栓加工:

根据锚入深度、钢板厚度、丝帽以及垫片厚度,螺杆长度为400mm。

5、配胶:

配胶应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用台秤,先秤甲组份胶,后称固化剂,称量器具应干净,配制用完毕后应清洗干净,双组份甲已胶称量后应搅拌均匀,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免时间过长结构胶初固化影响施工质量,一般一次配制的结构胶要在30分钟用完。

JGN-Ⅱ的配合比为重量比,甲:

乙=4:

1,工作温度60度以下。

7、孔道填塞结构胶锚栓:

配制好的结构胶可用粘胶灌注器或其它方法向孔填塞,务必将结构填满孔2/3,排除空气,然后用锚筋粘结构胶向孔推进,并适当转动锚栓以利排除空气,将锚栓插到孔底。

将多余的结构胶清理干净。

对水平锚栓应注意外口流淌,用水泥将孔封闭。

8、固化:

在结构胶没有固化以前,应对螺栓进行保护,不得对锚栓进行碰撞。

现场温度(约3-4℃)因此12小时不得扰动螺栓。

拉拔试验必须在72小时以后。

拉拔位置有甲方现场指定。

具体数量见后表。

9、对偏位过大或现场情况无法达到锚固深度的锚栓,应通过设计进行补螺栓补强处理。

10、植螺栓数据表

规格

数量(根)

锚入深度(mm)

钻孔孔径(mm)

拉拔试验组数

M24

420

360

28

一组

(二)、质检验收:

a、锚固用胶应有产品合格证,各项技术指标应达到规规定的数值。

b、螺栓锚固工作完成后,自检合格,并做螺栓锚固拉拔试验。

4.2粘钢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粘贴面处理→钢板加工吊装准备→建筑结构胶粘剂配制→涂胶→钢板吊装加压→固化

(一)、粘钢施工工艺

1、粘贴面处理

1.1、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1-2mm厚表层,露出砼结构层的坚实层,较大凹陷处用结构胶修补平整,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最后用棉布拭净表面备用。

1.2、钢板粘贴面应用角磨机进行粗糙、除锈处理,直至打磨出现金属光泽,使用前若洁净、用干布擦拭即可。

2、钢板加工

根据植锚螺栓的位置加工好钢板,并先做吊装实验,保证钢板加工准确。

2.1、加压固定采用螺栓直接加压。

3、胶粘剂配制

3.1、建筑结构胶为甲、乙两组份,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4:

1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为止。

搅拌前必须确定好钢板试吊装合格。

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配置场所宜通风良好。

4、涂胶和粘贴

4.1、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钢板面或者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成三角形,然后将钢板吊装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丝帽均匀加压,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度。

5.固化

5.1、结构胶在现场2-4℃的温度,十二小时不得对钢板扰动。

5.2、成品保护对粘贴到位的构件做好标示工作以提醒其他施工人员。

(二)、验收标准:

1、撤除临时固定加压系统后,用小锤轻轻敲击粘结钢板,从音响板判断粘接效果。

如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70%,则此粘结件无效,应拨下重新粘贴。

2、粘钢用胶应有产品合格证,各项技术指标应达到规规定的数值。

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的保证:

结构胶选用本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凯华牌建筑结构胶。

2、人员的保证:

选用经过技术培训,并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技术工人上岗操作。

3、操作程序保证:

结构加固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CECS25:

90)中相应加固方法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5.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路线

总技术路线:

钢筋进场及复试——钢筋加工及配料——滚轧直螺纹连接及取样复试——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钢筋施工相关工序穿插协调——清水混凝土钢筋施工

材料进场及复试

(1)为保证钢筋供应数量和质量,由我公司材料部门对钢筋统一采购、统一供应。

钢筋供应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半个月分批进场,确保工程施工均衡、连续。

(2)钢材进场需附带钢筋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进场后按复试要求在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现场试验室经监理工程师核定资质和能力)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复测检验,并进行进场原材料报验制度。

(3)钢筋进场要按照进场批次和抽样试验方法做力学性能检测,检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钢筋强度实测值要满足: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于1.3。

(4)钢筋进场要做外观检查,检查钢材表面质量,不能有油污、结疤、裂纹、折叠和分层及颗粒或片状锈蚀等现象。

(5)钢筋堆放区要做好标识和识别标志。

钢筋进场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存放钢筋的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

堆放时,钢筋下用枕木或混凝土墩,垫离地面2O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半成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尺寸、直径、根数。

5.2钢筋加工及配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