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7097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docx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及总结

 

考研数学二复习计划以及总结

 

一:

参照书目

 

1.同济五版高数上下册教材以及配套的参照答案书

 

2.同济线代教材以及相当套的参照答案书

 

3.李永乐复习全书

 

4.李永乐线代讲义以及最后6套题

 

5.历届真题册

 

6.张宇8套题

 

7.汤家凤,李永乐的视频

 

二:

高数复习

 

<一>:

第1轮,高数教材和复习全书高数部分

 

1.高数教材

 

(1)高数学课本任务量:

 

上册有7章(平均每章7节),下册有1章(9节)。

一共

 

8章(58节)

 

(2)时间安排:

 

准备考研开始—6月1号结束(数学任务量很大,复习时间越早越好最好是从12月开始,准备一年的复习时间)每天用时4-6小时看书做题,1天2节加后边习题和每章总复习题。

 

(3)要求:

 

把课后每道题目都认认真真的做一遍。

坚持每天都总结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计划及时更新,严格执行。

看课本的过程中可能会感觉有些地方很困难,怎么都想不通,没方法,难的地方就多看几遍便会理解。

从近来两年的数学题目来看,考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没有很偏很难很怪的内容,甚至很多题目就是课本上的原题,所以对于课本还是应该很重视。

 

(4)看教材方法:

 

第一步,在看每节以前,用十几分钟想快速的看一遍课本,这里的快速不是指的马马虎虎的去看,而是看的过程中间不要去过多的思虑,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尔后连续往下看。

 

第二步,重新看教材争取把每个地方都弄理解,看完课本此后开始做课后题,实在不会的标出来留着今后再办理。

(指第二遍看教材和全书时)

 

2:

李永乐复习全书

 

(1)全书任务量(估计每年都会有章节量的变动):

 

复习全书中的高数部分一共有8章(共48节,从1-239页)

 

(2)时间安排:

 

6月1号开始—7月20号结束。

每天用时6小时,是1天5

 

页,做完大体有1个半月(共50天)。

 

(3)要求:

 

做全书的时候会很受打击,初次做题目会有难度。

把不会的标出来今后再做(指第二遍看教材和全书时)。

坚持每天都总结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计划及时更新,严格执行。

 

3:

视频学习

 

(1)高数:

用文都汤家凤数学视暑期增强班

 

(2)时间安排:

7月21号开始-8月1号结束。

花10天的时间

 

(3)要求:

在看的过程中跟着他抄题,一个字一个字的抄,边抄边想。

在听课的过程中把大部分理解的知识跟着理解好,需要记忆的东西记住,特别是他总结的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特别重要。

抄的笔录要常看。

 

<二>:

第2轮,高数教材和复习全书高数部分

 

1.高数教材

 

(1)高数课本任务:

 

对书中的看法,定理,公式的内涵,用法再重新攻下一遍,同时将第1轮中标记的地方攻下。

 

(2)时间安排:

 

8月1号开始—9月10号结束(共10天)。

每天6小时,1

 

天1章

 

(3)要求:

 

将高数的知识框图脉络理清—每一章有哪些重点知识点,有哪几种题型,以及解法。

对自己在第一轮复习之中的错题,难题再次思虑和解题,这一次不要像第一轮那样的全面,但是要注意重点。

 

2.复习全书中高数部分

 

(1)全书高数部分任务:

 

对书中的知识框图的整理,同时将第1轮中标记的地方即错

 

题难题攻下,将自己认为是好的例题,习题再做一遍,不要像第一轮那样的全面,但是要突出重点。

 

(2)时间安排:

 

8月1号开始—9月10号结束。

每天6小时,1天10-20页

 

(3)要求:

 

将高数的知识框图脉络理清—每一章有哪些重点知识点,有哪几种题型,以及解法。

 

三:

线性代数复习

 

<一>:

线性教材和复习全书线代部分

 

1.线性教材

 

(1)线性课本任务量:

一共有5章,共23节。

 

(2)时间安排:

 

9月

 

10号开始—

 

9月

 

20号结束。

每天用时

 

3-6

 

小时看书做

 

题,1

2节加后边习题和每章总复习题。

10天。

 

(3)要求:

 

把课后每道题目都认认真真的做一遍。

坚持每天都总结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计划及时更新,严格执行。

 

(4)看教材方法:

 

第一步,在看每节以前,用十几分钟想快速的看一遍课本,这里的快速不是指的马马虎虎的去看,而是看的过程中间不要去过多的思虑,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尔后连续往下看。

 

第二步,重新看教材争取把每个地方都弄理解,看完课本此后开始做课后题,实在不会的标出来留着今后再办理。

(指第二遍看教材和全书时)

 

2:

李永乐复习全书

(1)全书任务量:

复习全书中的线代部分一共有6

章(共26

节,从242-378

共136页)

(2)时间安排:

9月20号开始—10月20号结束。

每天用时

6小时,是1天

5-10页,做完大体有

1个月(共

30天)。

(3)要求:

 

做全书的时候会很受打击,初次做题目会有难度。

把不会的标出来今后再做(指第二遍看教材和全书时)。

坚持每天都总结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计划及时更新,严格执行。

 

3.视频学习:

 

(1)线性:

用李永乐的片,结合着他那本线代讲义。

 

(2)时间安排:

10月20号开始—10月25号结束。

花5天的时间。

 

(3)要求:

在看的过程中跟着他思路,将知识连结起来。

补充相应的知识。

需要记忆的东西记住,特别是他总结的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特别重要。

抄的笔录要常看。

 

<二>:

第2轮,线性教材和复习全书线性部分

 

1.线性教材

 

(1)线性课本任务:

 

对书中的看法,定理,公式的内涵,用法,再重新攻下一遍,同时将第1轮中标记的地方攻下。

线性里的例题要重新理解

 

一遍。

 

(2)时间安排:

 

10月26号开始—11月5号结束。

每天6小时,1天1-2章

 

(3)要求:

 

将高数的知识框图脉络理清—每一章有哪些重点知识点,有哪几种题型,以及解法。

与高数相同

 

2.复习全书线代部分

 

(1)复习全书线代任务:

 

对书中的看法,定理,公式的内涵,用法,再重新攻下一遍,同时将第1轮中标记的地方攻下。

线性里的重要题型做一遍。

 

(2)时间安排:

 

10月26号开始—11月5号结束。

每天6小时,1天1-2章

 

(3)要求:

 

将高数的知识框图脉络理清—每一章有哪些重点知识点,有哪几种题型,以及解法。

与高数相同

 

三:

真题练习

 

<一>:

第一轮真题练习

 

(1)真题任务量:

 

2000—2014年,共做13-14套。

 

(2)时间安排:

 

11月6号开始—12月1号结束。

每天用时3小时,2天1套,

 

掐时间做8点半到11点两个半小时做完,尔后用半个小时

 

的对答案,把做错的题目好美丽看。

共花24天。

 

(3)要求:

 

初次做真题不会太难,因为你在以前的资料中已经把这些题目看的差不多了,最简单出现问题的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防备犯很多初级错误,所以在做题的时候必然要提示自己心细。

把不会的标出来今后再做(指第二遍做真题时)。

坚持每天都总结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计划及时更新,严格执行。

 

<二>:

第2轮真题练习

 

(1)真题任务量:

 

2000—2014年,共13-14套。

 

(2)时间安排:

12月2号开始—12月7号结束。

每天用时

3

小时,把错题

集中消灭,把做错的题目好美丽看。

共花

5-6

天。

(3)要求:

 

把第1轮中不太会的以及自己认为很经典的题做。

分类、总结好每种题型以及相应的解法。

将常有的公式写下来,看和背。

坚持每天都总结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计划及时更新,严格执行。

 

四:

模拟试题训练

 

1.12月8号开始—考前。

将张宇的8套题(这把套题要全

 

做完)以及李永乐6套题(李永乐的样卷不要做,太简单,

 

只做模拟试题,有可能没有时间把6套题全部做完,但没关系),掐时间做8点半到11点两个半小时做完,尔后用半个小时

的对答案一般1天半1套.

 

2.考前用1-2天的时间翻看自己的做的题目,公式等

 

经过上面这一系列的复习,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应该都差

 

不多了,这时候把以前做过的题目,拿出来翻看一下,尔后

 

轻轻松松上战场,相信结果不会差的。

题目不难,都是很基

 

础的,所以必然要把基础打扎实。

 

一位中山大学的女生同时被剑桥和牛津大学录取她说了以下一段话:

自己喜欢做计划,每天都会有一个计划安排表,

清早7点准时起床,早饭,晨读,早课,尔后进图书馆学习,下午则连续上课或自习,夜晚则前往学生会办理学惹祸务。

 

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某个时间确定了做某件事,便会十分投入,“自习时专心自习,绝不会电话、短信、上网、聊天这些”。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要想超越别人,只能充分安排时间加以利用了。

“为一桩事业沥悉心血,为一种梦想一直不渝”这是我的座右铭。

 

注意以下几点:

 

1.数学是死的,又是活的,但归根终究考研数学是死的。

 

什么意思呢?

考研数学离不开书上的公式定理,这些东

 

西是死的,但是那些题目以这些公式定理为内核,千变

 

万化所以说他们是活的,但是最后解题用到的方法等都

 

是以公式定理为依据的,所以说归根终究是死的。

 

2.数学会错很多题,其中自己要去不断总结,有些是公式

 

定理没能吃透,这些得从书本下手,从题当今手,从而

 

吃透公式定理。

有些是计算出错,这需要平时多练习,

 

不断提升计算能力,在做书本课后习题以及全书,真题,

 

模拟试题等几个环节后自己的计算能力不会太差,重点是每个题目的每个过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一笔笔的去列稿本,没获取最后正确答案不放手,只有这样计算能力才能提上来即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度高。

有些是公式记错而造成题目出错,这时自己要准备特地的本子记下来,长翻看,记忆。

总之自己要把反思总结,计划贯串

 

在考研数学备考的全程之中。

我的解题口诀是:

“观察

 

-比较-联想-解析-综合-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了又看,总结后将每一道题的解题方法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所谓观察:

观察题目的特点。

比较:

这题与以前自己做的近似的题有哪些异同。

联想:

在比较异同后,

 

估计一下这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思虑此题是考哪些知识点。

解析:

从结论下手,一步一步推出整个题目的解题过程。

综合:

是解析的相反的过程,把题目从第一

 

步开始写,圆满的表现解题过程。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了又看:

是在思虑题目的解打破口而用的方法。

 

3.经过反屡次复的:

做-错-更正-总结-做-错-更正-总结

 

的过程,数学成绩就会获取提升

 

4.我自己用了1000张A4白纸,60只笔芯(自然其他科

 

目也会用些笔芯和白纸,但基本上都是用在数学做题上)

 

5.要对考研数学有个全面的认识,(怎样才能全面的认知

 

呢?

向老师,像考过研的学长学姐们咨询,多看看考研网中的文章,但要辩证的看,什么叫辩证的看,你学了

 

政治中的马克思义哲学就理解了)尔后科学计划,不断总结调整,严格执行。

时间要珍惜,要抓紧,复习要有

 

节奏感,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

这样全年坚持,数学是必然会有所打破和收获的。

 

6.我上面的复习计划是个全貌,展现的是我自己得复习过程,方法等,是个参照,我以前自己考研前也做了很多

 

先期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这份复习计划书,我是这样子的,是这样严格执行的,收效是明显的。

所以必然能对

 

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自己也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自己也搞一份吻合自己本质的科学的数学复习方案出来。

 

7.数学全书的每一章的知识点精讲中的每一条公式定理

 

都是考研题目的依据,只有在学习做题中不断的把这些

 

知识点掌握了,才能数学考研成功。

要达到的境地是:

 

每做一道题都知道这是考的什么知识点,对应在教材以及全书的什么章节中的什么地方,只有不断的这样训练后,考试时才会拿着试卷理解题目考的是那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掌握主动权,从而圆满结束考研数学的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