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7082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明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则后50m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7.5m/s

C.6.67m/s

D.5m/s

2.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

B.某同学身高的质量是50kg

C.人步行的速度是10m/s

D.普通中学生的体积500dm3

3.如图所示,AB为一物体,C是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若人眼在不同的区域1、2、3、4处来观察物体AB,则人眼完全看不到物体AB的区域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4.如图所示,有一支注射器,现把注射器的小孔用大拇指堵住,然后用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在拉动过程中,筒内空气(假设整个装置不漏气)()

A.体积增大,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体积增大,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增大,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体积增大,质量增大,密度减小

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

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实验:

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

小纸屑跳跃越高,响度越大

D.丁实验:

小明小声说话,不论“土电话”线是否绷紧,小丽都一样能听到

6.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A.物理书的长是2.25

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

C.茶杯的高度是9.5

D.黑板的宽是1.28

7.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某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物等大的像.然后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了20cm,无论在哪都找不到物体的像了,透镜焦距是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8.《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

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等大的虚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9.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tAB<tBC

B.tAB=tBC

C.vAB>vBC

D.vAB<vBC

10.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

对以下自然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二、填空题

11.(2016·南充卷)已知某一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并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103kg/m3,g=10N/kg)

12.当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了_______度。

1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处,以0.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s后站立,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他的距离为______m。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作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作发散透镜.(______)

15.近来,小华的爷爷为了看清书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远了,小华的爷爷是__________眼。

16.如图是“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

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纸杯被击落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该实验在月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

17.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

请根据图像进行分析:

(1)当V甲=V乙=50cm3时,对应有m甲=______,m乙=______。

(2)当m甲=m乙时,则V甲_______V乙(填“>”、“<”或“=”)。

(3)甲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8.甲乙两辆车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两车正在做____运动,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选填“东”或“西”)行驶.

19.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_____,然后该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_____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三、实验题

20.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cm

5

10

15

像距/cm

5

 

15

(2)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cm。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21.“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的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好天平的横梁平衡.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________g;

(1)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________mL.

(5)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kg/m3.

22.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

,酒精的凝固点为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

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

表一

请你根据表一的数据画出混合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_.

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

,当实验进行到

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态.

在水中渗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填“高”或“低”).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入酒精质量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酒精,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

表二

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减少,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四、计算题

23.一架飞机在水平方向上飞行,当飞机飞过某人头顶上方后10s钟,这人才听见飞机的轰鸣声,此时,飞机已飞到此人前方6120m处,求:

(1)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米?

(2)这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几倍?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24.小明家最近装了一台太阳能和电能的两用热水器,其参数如图所示,则:

额定电压220V

容积100L

额定功率1800W

频率50HZ

(1)该太阳能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流是多大?

(2)若在雨天使用电热器将一满箱水从20℃加热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c水=4.2×103J/(kg·℃))

五、作图题

25.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并补全光路图.

(____)

26.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画出:

(l)平面镜的位置;

(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能标出人到镜的距离即可,不需精确).

27.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实验题

1、

2、

3、

四、计算题

1、

2、

五、作图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