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930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docx

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

甘肃政法学院社团联合会

 

社交礼仪筹备委员会

2012年10月25日 

1社交礼仪协会简介

甘肃政法学院社交礼仪协会,筹备时间为2013年10月,本社团的筹备组织人所属单位有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本社团致力于为政法学子提供一个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

2社团成立初衷

众所周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今社会就业率持续下降,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因此,从业大学生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要拥有一身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后者正是普遍大学生所欠缺的。

据权威调查显示,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极其有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造成找工作难的社会问题。

俗话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大学阶段,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多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使用型、符合性人才,以更好的融入社会。

因此,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我协会本着增强同学们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的宗旨,帮助同学们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的技巧。

而且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都有一定的帮助。

3社团宗旨

我协会严格按照甘肃政法学院校团委、校学生会以及社团联合会的管理规定筹办成立,审慎执行我校社团管理规定的各项要求,为服务会员、丰富我校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而努力,配合社团联合会,共同建设我校积极、上进、和谐的社团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

我们的社团就是要唤起同学们的激情,让所有有共同爱好的同学走到一起,为政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社团不定期开展的活动

1.每学年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社交礼仪方面的现状,并运用数据分析其形成原因,得出我社团在发展中应该加强主意的一些问题和侧重点。

2.不定期的邀请老师、专业人士等为社团成员及学校学生开设礼仪知识文化培训讲座。

3.定期召集社员观看社交礼仪类视频,增加社员的社交知识面与礼仪素质培养。

4.定期举办社团交流会与社团座谈会。

5.定期举办社交礼仪大赛等有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竞赛,如社交礼仪辩论赛(在社交礼仪中是仪表重要还是谈吐重要等)。

6.与兄弟学校、学院的类似学生社团展开交流、开展合作,并开展一些课题的社会调查与研究。

7.在社团内部或者学校中组织并开展一系列的素质拓展活动,如拟定开展的社交礼仪文化宣传活动周。

5社团目的

1.奉“立足校园,放眼社会”为准则,使当代大学生理解现代礼仪文明,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达到提高个人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并且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的知识和实务的目的。

2.“传扬社交之美,尽显礼仪风采”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它可以免除你交际场上的胆怯与害羞,它可以为你指点交际场上的迷津,它可以给你平添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使你知礼懂礼,做一个有教养、有礼貌、受人欢迎的现代人。

3.对于社交礼仪的能力的培养可以扩大社员的人际交往面同时增加社员的人际交往能力。

6甘肃政法学院社交礼仪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协会性质:

本组织全名是“大学生社交礼仪协会”,以全体热爱社交喜爱礼仪的同学为基础而创建的大型社团组织。

接受院团委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

第二条协会目的:

丰富校园文娱活动内容,为热爱社交礼仪的同学提供交流平台。

第三条协会宗旨:

“丰富校园文娱活动,提升本校素质教育层次”

第四条协会口号:

“有礼走遍天下,恃才方能傲物”

第五条协会会训:

敢于讲,敢于做。

用我们优秀的礼仪共同的爱好组建的团队。

第二章成员

第六条成员资格:

甘肃政法学院各院系在籍学生,对社交礼仪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均可申请加入;

审核成员基本准则:

有足够的热情和自信,善良,文明,有责任感,努力上进,遵守甘肃政法学院大学学生守则和本协会章程。

第七条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拥有参加本协会的培训班和举办、参加活动的资格;

(2)协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向理事会提出意见或建议。

义务

(1)遵守本协会章程,接受本协会领导;

(2)积极参加本协会的活动,听从协会安排;

(3)积极对外宣传协会的精神,为协会提供可行的策略,谋求长远的发展;

(4)会员中途退出,需向理事会递交申请、说明缘由,已缴纳的会费按规定不予退回。

第八条会员证

(1)凡协会认可的会员均发给会员证;

(2)会员由理事会签发,加盖本协会印章后方能生效;

(3)退会或毕业离校的会员,其会员证由理事会注明废止日期,不予收回。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协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席负责制度。

本协会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两名,另设秘书处、宣传部、外联部、策划部、活动组织部、实践部、礼仪咨询与培训部等7个部门。

主席、副主席以及各负责人共同组成理事会机构。

理事会成员任期一年。

第十条各部门具体职责

(一)理事会的权利与义务:

1.各理事有对本协会规划与发展的建议权和共同决策权;

2.共同商讨和解决协会内部的各项重要事宜。

(二)主席一人:

负责社团的统一管理工作。

副主席两名:

负责日常活动的具体实施和会员的组织安排。

(三)秘书处:

负责活动时所需资料,整理相关的文件。

并且负责管理和监督社团各种财务收支活动。

(四)宣传部:

对外宣传的职能部门,承担每次活动的宣传工作,并负责活动宣传工作,制作宣传刊,出好板报及海报。

(五)活动组织部:

主要负责各个活动项目的策划工作并根据根据策划的方案开展具体组织工作。

(六)外联部:

主要负责社团对外的联系。

联系会员,深入会员,服务于会员。

关注协会的运作情况,收集会员及同学对协会的意见及建议,改进我们的工作。

负责联系有意向的赞助商提供经费,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七)礼仪咨询与培训部:

是协会宗旨具体体现和承担部门。

负责本协会对内、对外的礼仪培训,并向在校同学提供免费礼仪咨询。

在纳新后,应尽快提高部员的礼仪和沟通能力,在恰当时期,着手组建我们协会自己的礼仪队。

第十一条会长,理事产生办法:

1.由协会全体会员自愿报名,思想品德端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召开全体大会,候选人做竞选演讲,由会员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会长及理事。

3.常务理事由会长提名,经理事会讨论通过,统一上报院团委审批,填写协会干部登记表后方可任职。

4.理事会成员任职期间,因各种原因造成职务空缺需要增补成员的,按以下程序进行:

如会长空缺,由理事会提名推荐人选,并向全体会员通报;如理事空缺由会长提名,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向全体会员通报。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理事会成员,采取直接罢免方式;

1.组织的活动违背协会章程

2.在协会内部拉帮结派,造成协会内部不团结的。

3.将协会经费作不当使用的。

4.作风不正派,严重影响学院社团名誉的。

5.累计三次无故不参加协会和理事会举办的活动或会议的。

6.以协会名义谋一己之利的。

第四章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每学期全体成员大会

期初全体大会;新成员作自我介绍,并作交流;畅谈心中梦想;主席发言,布置协会本学期的一些工作安排与要求;发放会员证。

期末全体成员大会;理事会作学期工作总结报告,听取各会员提出的要求或意见,罢免和选举产生新的理事会,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各会员展示本学期学习到的社交知识与礼仪文化知识。

第五章活动内容

第十四条协会按照章程在团委的领导下,开办社交礼仪的培训班;协助各院,各系举办各种活动。

第十五条协会要树立独特的礼仪文化意识,以文化文明为精神参加学院的社团评级活动,力创优秀社团。

第六章活动范围、方式

第十六条本协会日常礼仪座谈内容包括:

日常交往礼仪、求职应聘礼仪、简单商务礼仪、服饰与色彩、简单沟通艺术。

其中和大学生关系密切的将作为重点交流内容,学礼致用,力求务实,具体方面如下:

1.握手礼仪;

2.介绍礼仪;

3.称呼礼仪;

4.鞠躬、敬烟、致意、脱帽;

5.演讲礼仪;

6.鼓掌礼仪;

7.电话礼仪;

8.戒指、手镯、项链、耳环的佩戴技巧与寓意;

9.站姿、坐姿、坐姿、手姿、蹲姿的礼仪;

10.帽子、手套、围巾的礼仪要求;

11.正式场合着装礼仪;

12.求职应聘礼仪;

13.简单商务、公务活动礼仪;

14.恰当的社交态度;

15.餐桌礼仪。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甘肃政法学院社交礼仪协会。

第十八条协会章程未免有简略或不尽之处,日后由理事讨论通过尽可能将章程完善。

第十九条本章程批准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