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69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x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LJKGH

课题批准编号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课题负责人曹立新

负责人所在单位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填表日期2016年4月20日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6年4月

摘要: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学校。

为了使学生更加适应将来的岗位需求,我们必须不断进行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将来学生是做幼儿教师为主,教师更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而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作为新课改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对课改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必定会遇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反思与分析,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实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我校重点专业之一,课改更是走在最前面,这便是本研究选择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作为课题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根据我国现阶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现状,本研究讨论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相关的问题,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内涵界定。

本部分界定了学前教育的相关概念,国内外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界定,并阐述了研究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部分,介绍本课题的内容、目标、假设和创新之处。

第三部分,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第四部分,对我校学前教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前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本部分主要用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

分析了我校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前现实特点与存在问题。

第五部分,针对我校学前专业课程改革方向提出建议和策略。

第六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

第七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在课程改革当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是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的一个必经之路。

我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综合前面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再次进行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我校重点专业之一,从1982年开设以来,该专业已经连续招生28年,学前教育专业不断的经历了很多次的课程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开展了很多的理论研究。

基于此,我们决心对我校学前专业课程改革作出一个具体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要对比分析课改前我校学前专业的现实情况,分析课改后我校学前专业的变化与依旧存在问题,并针对现实存在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材料,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对于我校学前专业提出课程改革新的建议和策略,使我校学前教育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使学前教育专业沿着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使我校学生可以顺利就业,更加迅速的适应就业岗位,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新时期幼儿园的不断提高的要求与课改的不断深入的实际需求,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学前教育作为我校重点骨干专业之一,在我校的很多改革中处于示范的作用,为此,我们选用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课程改革的研究对象,跟踪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为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提出建议与策略,对比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前后变化,找出课程改革中依旧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与改革相关研究

自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后,国外不少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政策或法规的形式从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财政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机构设置以及课程设计理念等方面提出了适宜于本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举措,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有关国外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研究层出不穷,了解其相关的研究,并从中借鉴,会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各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规划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其中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虽然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18世纪,但从20世纪后半叶(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各国对学前教育才更加重视,不断地推出各种法律法规,以保证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美国在二战后,于1956年的《社会安全法案》修正案中,提出了为职业妇女提供托儿服务的方案。

1958年,美国政府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强调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应该重视天才儿童的选拔和教育,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立法中体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谓史无前例,如白宫于1970年和1981年两次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大最迫切的需要之一,1979年美国通过了《儿童保育法》,1990年又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

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在上台之后于2001年1月23日公布了《不让一名儿童落伍》的教育蓝图;2001年1月8日,又正式签署了《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案》。

【1】尤其是《2000年目标:

美国教育法》中把发展学前教育,使所有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放在全美八大教育目标的首位并以联邦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这在美国教育立法中尚属首次,足见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2】。

英国在1944年颁布了《1944年教育法》,该法案写道:

“以教育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目的的初级学校就是保育学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正常儿童,主要是进行教育,其次是进行补偿”。

近年来,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本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和颁布许多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报告,如《儿童法》、《儿童保育法》、绿皮书《每个儿童都重要》以及《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等为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以此来加强和改善本国儿童的教育与保育质量,确保每个儿童潜能的发挥及其健康发展,其核心在于改革本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3】

(2)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会议报告中就将“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

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作为早期教育部分的标题,这充分反映了OECD成员国已经意识到了在人生早期向幼儿提供教育资助的深远意义。

【4】近年,各国已采取各种形式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

从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分析,主要体现在五部立法上。

美国政府于1965年通过了“向贫穷宣战”的《经济机会法案》。

根据《经济机会法案》,联邦教育总署在1966年开展了旨在向贫穷家庭3~5岁儿童与残疾儿童进行免费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的“早期开端计划”,以期对“处境不利者”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使贫穷家庭的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依照该法规定,1996~2002每个财政年度联邦政府应对该法授权的儿童保育服务提供10亿美元的拨款,获得拨款的机构要将其中不少于4%的部分用于改进和提高儿童保育服务的质量,包括促进家长选择权的活动、为儿童及家长提供相关保育信息的服务等。

【5】到1994年又提出《早期开端计划》,将资助对象延至2岁的孩子。

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到1977年拨款达到39.8亿美元,比1966年增长了40倍。

1989年,白宫与国会还先后通过了《日托法案》,进一步增加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

克林顿总统上任以后,继续扩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

国会还通过决议要增加学前教育经费,在1994年前使所有的2岁儿童都能享有学前教育的机会。

1998年,克林顿政府又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设立专项奖学金等。

2002年正式通过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该法第1002条规定2002财政年度拨款9亿美元用于“阅读优先”项目,即在2001财政年度3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6亿美元,其目的在于帮助各州和学区在幼儿园至3年级发展各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阅读项目,从而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6】在美国历届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儿童发展事业经费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州政府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增加投资支持公立学前教育,例如美国在1979年只有4个州政府拨资援教,到了1989年则上升为32个州政府,而到了2004年已经涵盖了美国的49个州。

英国政府早在1970年就开始实施了儿童5岁入学的义务教育(北爱尔兰是2岁),近些年来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筹集教育经费,资助贫困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1998年,英国开始推行“开端教育”,自项目实施到2003年4月,“确保开端”(SureStart)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与过去相比,中央政府的相应预算拨款有较大增长,2002~2003年度的预算投入达8亿英镑;各地政府已宣布了524个“确保开端”的地方计划,其中已正式实施的地方计划有450个;已有46个小型“确保开端”地方计划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展开,其中有13个得到政府2200万英镑支持的地方计划集中在农村地区,预计将使7500名4岁以下儿童受益;已有24个“确保开端”专门试点计划在那些18岁以下少女低龄怀孕现象突出的地区展开,其目的是为低龄怀孕者和低龄家长提供综合性建议,以便他们提前为将来的生活作好准备,同时低龄家长们还会得到包括住房、卫生保健、父母必读、教育和养护等方面的协调援助服务。

【7】

日本于1961年通过了振兴幼儿园教育的决议,制定并实施了三次幼儿园振兴计划,旨在通过为适龄幼儿提供奖励和补助费、向幼儿园提供园舍设施完善费、园具设施完善费等一系列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幼儿进入幼儿园。

【8】调查显示,1978年国家和地方当局为私立幼儿园提供的补助经费比1960年增加了18倍。

日本政府还根据家长的不同经济情况,部分减免儿童入读私立园所的入园费和保育费。

1991年,日本又制定了“二战”后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规定国家划拨专款,为新建或改建幼儿园设施提供经费。

【9】直至目前,日本70%以上的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已经开始接受政府的财政资助。

【10】

(3)培养优质学前教育师资

幼教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关键条件。

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不仅仅是资金和设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儿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师资的工作看作是学前教育发展与提高的基石。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其一,培养幼教师资采用多层次、多规格的方法。

一般来说,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由教育学院或科系完成,日托中心的教师由有关儿童发展的学院或科系完成,保育学校的教师两者兼而有之。

【11】

其二,幼儿教师不仅起点高,而且还重视大学后的继续学习。

美国托幼机构的教师,要求中学毕业入教育学院接受专业培训3~4年,学完3年的课程获教师合格证后才可以当教师,然后再学习第四年的课程获学士学位。

而土耳其则把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的2年发展为90年代的4年;西班牙、匈牙利、朝鲜、澳大利亚把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时间从2年延长至3年或4年;奥地利把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时间从4年改为5年。

其三,重视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

一般大学文科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育实习等。

学生实习的时间很长,要深入幼儿园学习和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全部经验。

【12】例如,西班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第1年要学习西班牙语、外语、社会科学、数学、文学艺术等公共基础课,第2年除了学习幼教理论、幼教史、幼教方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以外,还要在幼教机构实习4个月。

其四,是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

一些国家注意通过多种形式来培训学前教师,例如日本教师的在职进修形式有院内培训及公开保育活动、国际间研修交流、幼儿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短期培训班等。

另外一些国家注意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管理,比如朝鲜学前教师的在职教育是国家和地方共同负责的,各省、市、区都设立了“教师课程讲习所”,教师每年有几个月脱产轮训的机会,学习国家教育科学院和中央教育所制定的教材和科研成果。

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各国学前教师的合格率有所上升,师资队伍的质量得到提高。

最后,是注意教师的性别构成。

丹麦、瑞典、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男性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支持、鼓励男性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这使男性学前教师能占有一席之地以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据统计,日本学前教育男性教师自199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6.3%的高比率,而美国学前教育男性教师比例更高达10.3%。

此外,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提高学前教师的地位,改善其物质待遇,满足其生活与心理需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

例如,为了防止教师队伍的流失,1993年韩国政府为学前教师增加薪水;1998年英国政府在时隔80年后,重新划分社会阶层,使教师职业在17个阶层中跃居榜首。

(4)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为了推动学前教育的普遍发展,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运用适当的策略,积极创造条件,兴办各种各样的学前教育机构。

在美国,为适应不同的社会阶层的要求,学前教育机构不断多样化,主要是:

日托中心、保育学校和幼儿园。

在这三种之外尚有名目繁多的不同机构,如蒙台梭利学校、智力缺陷儿童学校、幼儿艺术学校、幼儿音乐学校等。

其中比较新颖的是临时性日托中心,这种中心一般设在商业中心地区、医院附近、教堂、军队的周围,专为临时入托,给父母提供方便。

中心接待乳儿、婴儿、学前儿童、学龄儿童,按钟点计费,可随送随接。

此外还有上学前和放学后的日托中心。

这是为解除父母上下班接送入小学的孩子不便而设立的,它有专人负责照管。

【13】近些年来美国还兴办了很多“随接随送中心”、“普通教育团”、“临时教育室”、“蹦蹦跳跳室”、“小家伙团”、“游戏照顾中心”、“美国儿童中心”、“双亲指导中心”、“父子中心”等等。

【14】

在英国,主要有幼儿学校、幼儿班、日托中心、游戏小组、幼儿保育学校等;在瑞典,主要有日托中心、托管中心、学前教育中心、家庭日托、儿童护理中心、公园游戏场所、玩具图书馆等;在澳大利亚,主要有学前教育中心、儿童保育中心、家庭日托、游戏小组等;在南非,主要有保育中心、游戏小组、小学预备学校、母亲日托等。

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也促进了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此外,各国政府还鼓励社区和家庭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来,进行合力教育。

(5)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日、中幼教课程调整方向受“终身教育”大潮的冲击,认为幼儿教育是整个人生的奠基教育,教育目标重点转向对整个人生发展都将发生重大影响的智力开发、道德修养、人格形成、人际关系以及基本生活习惯的培养上,重视幼儿的整体发展,同时重视面向全体儿童的幼儿教育。

1)学前课程生活化

至21世纪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开展了进步教育运动和儿童学运动,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站在时代的前沿,相继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在他们的学术思想中体现着回归生活教育的主张。

杜威在《我的教育的信条》中指出: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生活的准备。

”【15】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将儿童的学校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教育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以美国为例,自1958年在康涅狄格州重建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后,至2004年,美国教育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全美蒙台梭利学校已超过4000所。

2)学前课程的游戏化

20世纪60年代起,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理论和相关实验研究揭示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与环境中的人和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换而实现的。

在美国学前教育中,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产生了颇有代表性的认知发展学前教育课程方案。

这些课程方案一般有以下特点:

其一、高度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儿童知识的获得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主动学习”。

其二、强调活动与游戏的教育价值,提倡活动教学,认为活动和游戏能激活儿童思维的内部运算,是智慧的源泉和发展的基础。

总之,当前中国的学前教育因自身发展的不足与社会需求之间巨大的反差等因素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变革,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到教育部正在制定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都能领略到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前奏,希望这场变革能在传承和借鉴之中奏出强音。

【16】

2.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与改革相关研究

2)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

第一,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4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2089.4万人,增长了4.5%;幼儿园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长了4%;班数增加了28876个,增长了4%;3-6岁幼儿入园率为40.75%,比2003年提高了3.35个百分点;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为71.8%,比2003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学前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如上海近两年每年幼儿教师缺口1600多人,北京2004年缺口近万人,辽宁省在各级学校师资短缺现象中幼儿教师短缺尤为突出。

目前,阜新市共有幼儿园所近340个(包括民办幼儿园),入园儿童约2万多人,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员2300多人,其中学前专业毕业生占70%左右,且流动性很大,可见,学前专业毕业生在本地有很广阔的就业市场。

第二,早教事业方兴未艾,早期教育人才奇缺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孩子数量为1090万人。

“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最初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段幼儿的智能开发,是目前幼教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等城市及县级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

目前阜新市的早教机构仅有三家。

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例1:

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通晓此年龄段幼儿心理的教师却很少,并且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中等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第三,阜新地区普通话标准,外埠幼儿园有需求

由于阜新地区普通话相对标准,且阜新人作风朴实,使得沿海一些城市的幼儿园(所)也有聘用我市幼儿教师的市场,且回报率较高,因而对我市幼儿教师有一定的吸引力。

2)学前教育专业前景无限

尽管几年来全国幼儿教育获得了发展,儿童入园率达40.75%,但仍与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55%,有一定的差距。

  

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个差距就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

从2007年的就业形势来看,学前教育人才奇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连续24年招生,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学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100%。

总之,社会对具有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

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

经过调研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有一定教学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意识强、技能高、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等特点,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在我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学习是通过职前的培养来进行的。

在我市中职学校中只有我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前景无限。

(三)相关概念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问题:

1.工作过程导向的概念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并按照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归为4个学习范畴;课程开发由注重劳动科学的资格研究转向注重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

这一思想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学科体系职教模式,建构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2.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

指的是专门为培养幼儿园教师所设的学校体制下的一个专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幼儿园里的所有工作人员称为教师,本研究中指的是那些以“教学”为专职的教师,同时也包括经过职业教育后从业的保育员,因此,本研究所涉及的学前教育专业特指的是中等职业教育体制下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

3.课程改革的概念

课程改革: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John.I.Goodlad)强调关注课程改革的不同阶段。

他认为课程应有五种不同的层次,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以及经验的课程,为此课程改革要经历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学生和教师好几种转变。

弗兰(Michael.G.Fullan)对课程改革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和观念三个维度,注重改革对象、内容上的不同,并将其分类。

我国的研究者从六个方面对课程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教学材料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课程组织的改革;课程权责的改革;课程观念的改革。

本研究所涉及的课程改革主要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评价的改革。

(四)研究意义和价值

基于此,我校决定在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特点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理念,分析当前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重新构建出适合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自身的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策略,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繁荣发展

具体研究价值如下:

1.基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可以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可以为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办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加适应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形成。

4.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实践策略与借鉴。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目标

1.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全课程,分析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2.以学习领域理论为指导,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改革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实施以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4.依据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编写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