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402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docx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

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语文教学重视了学生的体验、感悟,在广大师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窥探和瞭望现代教育的窗口。

当下,人们似乎在“母语学得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这一观点上能达成共识。

在以往的语文教育中占据尊崇地位的“训练”,很快遭到了口诛笔伐,似乎以前语文所有的问题都是“训练”惹的祸。

现在,人们谈及“训练”一词,往往是讳莫如深,几乎是避而不谈。

诚然,我们要看到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机械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的训练,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架空的内容分析、游离在文本之外的多样解读、形式化的合作探究、多媒体的滥用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进入课堂。

在这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似乎漂浮在空中,去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必要的基础知识被淡化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变得可有可无;语言工具失落了,训练也就没有了它的位置。

其实,训练的缺失还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说实在的,除了一些展示课、观摩课、竞赛课,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而出现“人文张扬,训练失落”的现象之外,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向更远一些,投向被应试搞得焦头烂额的教师和学生,训练非但不曾失落,而且依然盛行。

也就是说,我们在展示课上看到的情景与普遍存在的教学实际并不是一致的,即使那些执教展示课的老师,他平时的教学也未必都像那一节反复打造的“优质课”一样。

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不少老师都认同这样一个潜规则:

一节公开课后,要花三节课来弥补。

在课改样板校外,在落后地区的学校,在毕业班,课程改革难度很大,成果有限,各式各样的训练依然在进行着,而不存在失落或缺位的问题,甚至还会让人产生“怎么还那样”的感觉。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语文教学的训练,不仅有边缘化、异化的问题,还有个泛化的问题。

现在人们对边缘化、异化的问题非常敏感,而对大量存在的泛化问题却熟视无睹,或视为常态。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在大声疾呼训练的回归,但训练的泛化依然在进行。

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方式,但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泛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早的训练、重复训练、机械的训练、什么都训练,等等。

以阅读教学为例,多数教师实行的是解题式的教学法,即按照高考、中考阅读试题的样式,把课文或课外阅读材料改造成几道试题,然后再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如果稍微关注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几乎就是中考高考试题的翻版,甚至还会直截了当地说:

“这样的题型,去年就考过的,同学们要当心。

”如此与中高考接轨,一味追求解题技巧的训练,其结果就是教师离开考题就不会教学生阅读,学生没有题目就不会阅读、赏析,并且因此而消耗掉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破坏了学生本该拥有的对于阅读的美好情怀。

这样的训练,可能会获得高分,却牺牲了学生阅读的愉悦情感,从此厌倦阅读,甚至不喜欢语文,如此功利化的行为,无异于涸泽而渔,杀鸡取卵。

写作教学也是一样,从小学就开始训练话题作文;训练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而忽视了文章开头、结尾与主干是一个整体;脱离了主干的头、尾什么都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快速作文法,成了作文训练的法宝。

而对于满分作文、高分作文的模仿式训练现今已成为教师手中最后的招数。

这些远离作文本性、远离现实生活的训练正在导致新八股的出现,正在败坏学生作文的文风。

到了90年代,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训练的位置不但更加显赫,而且开始走向异化。

从双基训练到知识点训练,到考查点训练,到没完没了的模拟训练;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率,开足马力进行机械的、重复的以应考为目的的训练。

到90年代末,训练终于沦为应试的工具,语文教学弄得被群起而攻之的地步。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定,语文教学就不需要训练,这其实是矫枉过正的做法。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犹如游泳,如果不把学生抛入水中去呛几口水,去实际训练,只会在岸上指手画脚,任你如何比划,恐怕几年下来,学生还是一个旱鸭子。

试想:

学生的生字不会写,盯住它从早看到晚,不让学生去抄写3到5遍,学生恐怕也不会写;一篇课文学生不去认真地读几遍,恐怕是无法达到通顺流畅、声情并茂的;作文不会写,不让学生去练笔头,那么,文从字顺,文采飞扬的境界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做到的,纵然你有更多的思想,更丰富的情感,也只能是灵感闪现,稍纵即逝,即使想像模像样地表达出来,实在是“常恨言语浅,不及人意深”。

现实中,很多人往往会想会说,要想拿起笔写下来,却常常是犹如手握千钧之笔,无法下手。

多年的教学中,我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同学在口头表达上能做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是,一旦请他写下来,却总是很困难,考试成绩也是不理想,总觉得不像是他的语文水平。

一句话,语文的基本能力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这些基本功的养成,没有训练,都会成为缘木求鱼。

我们在反对高消耗的应试训练的时候,把语文学习应有的训练也当作一盆脏水一样泼掉了。

这真是可惜!

为此,曾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语文教学模式的钱梦龙先生,先后写了《为“训练”正名》、《再为“训练”正名》,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

其实,新的课程标准里讲得很清楚,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我们为什么在弘扬人文性的时候,避而不谈工具性呢?

在基础教育里,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定的人文性,你能说数学物理就没有人文性吗?

恐怕不能。

人文性不独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语文训练,要为“训练”正名。

语文要想学好,不进行一定的语文实践和训练肯定是不行的。

那种空谈感悟、空讲人文的语文学习,不仅不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宏大”的“人文精神”,而且会把语文学习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丢掉。

当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倡导者,如今发出这样的呼吁,给人颇有些凝重和苍凉的感觉。

(赵明,《训练之“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10,14页)

对“训练”,我认为要明确这样几点:

第一,“训练”不是做练习,更不是题海战术。

第二,训练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语言实践。

第三,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

说到这里,大致可以明确的是,训练并非洪水猛兽,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关键是为什么要训练,怎样训练的问题。

肖川先生说过这样的话:

训练是心智技能形成和熟练所必须的。

训练中就包含着示范(演示)、模仿、强化(反馈)、调节(矫正),等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语言学习中就有朗读训练、速记训练和写作训练。

学习总是由浅入深,由不系统不全面到系统全面;训练总是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创造,由粗疏到工巧等,沿着由低到高、由生到熟、由粗到精的序列前进的。

我们的教育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训练其实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二、语言训练的路径

(一)文本开掘,天光云影共徘徊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

”如此,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在文本阅读中进行语言训练,就是从阅读教学中选择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寻找好文本的训练参与点——它可以是文本的空白点,也可以是学生情感的兴趣点、阅读的延伸点等等,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核心,又与文本相辅相成,让学生品出语文的滋味和文字的美感。

在文本阅读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既让学生穿行在文本的世界里,深入体味文本的意味、意蕴、意趣,又以语言训练来发掘、发散、发展,注重提高语言素养,从而使学生的文本阅读从“索然寡味”变得“多滋多味”,甚至多有期待,语文课堂也因此呈现兴味盎然的局面。

在这个片断中,笔者及时捕捉到了学生的语言信息。

不难看出,“兄弟竟如寄生虫”用来形容弟兄的关系显得不太恰当。

学生的本意显然是想表达出于勒之于菲利普一家如同寄生虫一般,但这个词仅仅是表示个人,而不是表示二者关系。

由于学生急于想把心中的这种“意象”表达出来,而语言词库系统还没来得及进行筛选、判断、排序,口头上就已经表达出来,其结果就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失妥。

而经过一番引导后,学生很快意识到了表达上的不当之处,并结合所学,换用新词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了一遍。

第二个问题是“咫尺天涯”与“天涯咫尺”是否重复。

我抓住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探讨,在学生的分析中可见距离的近远,往往取决于感情的亲疏,为巩固这一认识,我又相机结合“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的词性比较,进一步佐证。

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使这位学记忆深刻,而对其他参与补白和旁听的学生也有一定启示。

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训练,其实就是一种示范引路,使学生有“法”可依,易学易会;启发点拨,给学生排除障碍,变难为易。

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的教学措施。

在学生提出了“蠢、笨、新、骗”等十余个能概括情节的“一个字”之后,先教给学生用“排除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情节而是概括人物的字,再教给学生用“检验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全篇情节的字,最后用“比较法”筛选出了那个既能概括全篇情节,又能突出本文情节特色的“骗”字。

文章的重点词语如此,即使是一些“貌不惊人”的虚词,也有值得咀嚼玩味之处,只要你愿意去挖掘,常常也会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请看以“青春语文”而蜚声全国的青年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一段教学片断:

异曲同工的是,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我也请同学们留心文章中的21个“也”字。

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忽然对此产生了兴趣,甚至有同学说,倘若我们平常写作文这样的话,恐怕是要被老师判为语言不合格的。

一句激起千层浪。

乘此机会,我请学生们先读几个句子来体会一下,再来思考讨论。

细心的学生通过反复吟诵终于心领神会的:

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

第一、文章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

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

我又带着学生通过再读深入比较。

例如“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

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情感,获得人生的启迪,把文本意义根植到学生的心里,促进生命的成长。

同时,语文教师还有一个神圣的使命,那就是以文本为依托,生发语言,积累语言,训练语言。

“滴水穿石”“厚积薄发”。

只要教师有语言训练的意识,日积月累,必有成效;只要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淀,“出口成章,落笔生花”自然就成为一种可能。

我们说,语文教学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其实就是暗合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因而教师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营养。

在教学《凡尔赛宫》时,我请同学们阅读文章,假如请你给文章的标题加个修饰的词语,使标题成为()的凡尔赛宫。

你想加一个什么词语呢?

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这样的训练,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又把从XX中搜索到的凡尔赛宫的介绍文字出示给同学们:

读完上述文字后,请同学们思考:

与课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呢?

为什么?

试选一个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建议同学们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

语言的准确性上;语言的生动性上;说明方法运用上;重点突出上;插入历史轶事的趣味上;今昔地位的变迁上……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我才做了简单的小结:

所谓平实说明,就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地说明事物。

所谓生动说明,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在说明事物时,多运用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和多种修辞手法,有时在说明时为了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往往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

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的说明方式。

二者比较,不是得出“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结论,而是要明白适用的范围各得其所,区别在于说明语言求真,文学语言求美。

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其实就是一个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

(二)耳濡目染,竹外桃花三两枝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尤其是语言类学科,教师的口耳相传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

即言传和身教。

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指示、建议等进行指导、教育、传授知识;身教则是通过示范、演示等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指导。

由于学生所具有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当学生对活动的内容不理解、有畏难情绪时,或者是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都采用示范或演示的方法,即便如此,示范和演示在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进行的。

因而,教师语言的技能是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以肯定,教师语言技能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

换言之,教师的语言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及发挥的效果。

此外,语言不仅能够表达教师对所面对的语言对象的看法,同时也能表达教师的态度和情感。

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

简单地说,哪怕是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往往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在听一位语文老师教学贾平凹的《月迹》时,我注意记录了几句老师的课堂用语:

……

或许,您会觉得这位老师的语言很“语文味”,但我不得不泼点冷水,这样的语言却是有些玄乎。

什么叫“让我们带着童心、热爱大自然之心、热爱生活之心来读一下”?

我猜测,可能是老师想让学生带着热爱之情去读课文。

根据老师的课堂进行情况,果真如此。

那么,老师何不把这像在天空中飘忽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呢,莫非是让听课的老师觉得他的语文课是“联系生活、联系学生实际”的?

高超的艺术不是故弄玄虚,令人摸不着头脑,而是能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枯燥的内容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像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改进:

大家都拥有一颗童心,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

严格地说,“给大家一定的时间来熟读课文的第三段”,这是个很不规范的表达,老师大概是想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达到读熟的目的。

可是,“一定”的时间表示多长时间?

5分钟?

10分钟?

如果不能明确,学生也许就会自由散漫,随意而为,没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没有效率可谈。

事实上,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去让学生爱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的,相反,很多老师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心里还在催促学生的:

快点、快点,要不然我下面的任务就来不及啦!

因为老师预设的时间就是这么多。

但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需要,不得不避开这个敏感的时间问题。

在我看来,这倒是弄巧成拙了。

与其含糊其辞,不如开诚布公地告诉学生有时间限制,让学生心中有数,其实更能体现老师的尊重学生。

当然,这里也有个矛盾的地方,比如,用5分钟时间,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读熟,值得研究,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就行了。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有人可能5分钟用不了,有人可能15分钟也读不熟。

不管怎么说,没有时间观念是课堂的一大忌讳,谈不上有效的。

我的体会是,如果宣布“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那学生可能会5分钟过去了,他的课本还没打开;如果告诉同学们“让我们用5分钟来读课文”,那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进入状态。

同样,“估计同学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也不过是老师的自欺欺人。

老师凭什么认定学生讨论得差不多呢?

是时间到了,还是讨论的结果出来了?

还不如直接给出时间,然后再请同学们谈谈讨论的意见,意犹未尽者,有不同意见者,可以让他们课后再继续。

如果老师坐等教室里安静下来并据此认为学生讨论结束的话,我们会遗憾地发现,很多公开课上,学生讨论的结束是以老师的击掌而停止的。

而问题的答案往往并非在讨论中就能形成共识的。

当然,关于讨论的话题,本身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我们说,时间是属于学生的,一切为学生计,但并不是说由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举手发言,结果无人应答。

老师见状就说:

“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那么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于是,四人小组开始讨论。

看上去,这样的做法很有道理,细细推敲,又觉得有些不妥。

老师判断“这个问题有点难”的依据是学生无人举手,这是草率仓促的。

初中学生举手发言的几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减少,这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觉得问题“有点难”(当然,可能是真的难住学生了)。

有时沉思默想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状态。

老师最好是提问几个同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质量来判断是不是提的问题失当。

否则,如果问题并不难,不必要讨论,却又让学生小组去讨论,只是浪费学生的时间。

同时,暂时的无人应答,应该是学生正处于紧张的独立思考之中,老师应耐得住教室里暂时的静悄悄。

没有这个过程,不假思索地参与讨论,有把个人的思考遮蔽于集体话语中的危险,最终只会演奏一出“无主题变奏曲”,除了形式上的热闹,难有受益。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过来也会影响内容。

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往往也会在不经意中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别忘了,上课不是做讲座或报告,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专家角色,学生在台下也不是忠实的听众。

语文老师除了让学生喜欢、敬佩、欣赏、激动之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必一味地借自己的舌绽莲花来炫耀个人的表达技巧,不必借云山雾罩的语言来掩饰内容的苍白,更不必借煽情掌声来转移学生的视线。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课堂用语只会把学生带入虚无缥缈的云端而找不着北。

生动固然重要,精要、准确的课堂语言,远胜过华而不实的词藻。

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温度,还要有广度和深度。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然而可惜的是,许多老师由于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芜的语言环境之中,当听说的没有听说,当掌握的没有掌握,从而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及适当的社会知识,人生哲理,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处于一种非常幼稚的状态。

下面是我在教学《天上的街市》的片段。

在一位女生站起来,流利的读完这首诗后。

我没有立刻评价该女生的朗读,而是说:

“请你谈谈自己这样朗读处理的理由。

”在该女生陈述了自己这样处理的理由后,我还是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请一位学生点评一下,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面对一男生的“刚才她读的还行,不过没有感情”的评价,才适时地做出了自己的评判。

当然,这个评判也只是教师的“一家之言”,仅供学生参考而已,并非提供“标准答案”。

这种情形在语文课堂上比比皆是,但我们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

我的课堂语文能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起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吗?

教师理想的课堂语言应该是:

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

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过分的要求,而应该被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

教师在课堂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担当起学生学习引路人的责任。

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但并非说课堂上总是弥漫着一种温柔声音。

有的老师平时对学生不是冷若冰霜,便是横加指责,可到了公开课上,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

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老羚羊为小羚羊牺牲了生命”说成了“小羚羊为老羚羊牺牲了生命”;把“秋收万颗籽”说成了“秋天收获了一万颗种子”;把“小夜曲”说成了“催眠曲”……教师都一律以“好”,“非常好”给予肯定,这样是非不分、一味肯定的课堂,我们已很难想象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发展和提高了。

再好的语言,再美妙的赞美,重复多次,自然会产生审美疲劳,同样的老师和同样的学生,如果天长日久地说着一样的话,那学生会觉得这些语言是单调的公式化语言,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

试想:

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

特别是面对学生明显错误的时候,老师也不分青红皂白地赞美,那么只会给学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给其他学生的感觉是,这个老师是非不分,也许连起码的常识也不懂,这是要不得的。

言过其实的语言,会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而不自在。

比如,学生的生字词写错了,读错了,我们总不能还是说“你写得真好,读得真准确”吧。

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可以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你是认真的”,“你在某个方面思考很有见地”,“你能这样想,说明你是认真读书的”,等等,同时也要指出,“你在这个方面还不正确,需要改正”,“你再仔细看看,是不是可以考虑得更全面”,“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看是不是对自己有所启发”,让学生学会理性面对自己的得失成败,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完美的,而不是只能在一味的褒扬中迷失了自己,被好话冲昏了头脑。

所以,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恰如其分地做出点评,最好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努力的过程相机评价,而不是游离于内容和过程只注重结果的信口开河。

比如,在听一个同学朗读后,我们可以根据大家听读的情形,“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一个同学过快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其他同学还没反应过来时,我们可以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等等。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

“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

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

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假如教师的语言总是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就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

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

如果教师讲课时能够娓娓而谈,明道析理,心驰神往,妙语连珠,纵情抒发,饱含深情,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像过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吹香,点滴入土,那么学生既是在听课,也是在听音乐,听演说,听心跳。

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享受!

(三)学而时习,操千曲而后晓声

新课标并没有将训练从中剔除,而是给训练以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界定而已。

我们要用新课改理念、新语文课标和新培养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但是对于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的语文教学传统应该继续发扬。

“知识与技能”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回避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教学与训练,该落实的知识必须落实,该训练的技能必须训练,该背诵的就要背诵,关键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形式、手段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真正改变。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

“‘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

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