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35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docx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

  《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小班小手语言教案20篇!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观察画面,喜欢爸爸做的手影。

  2、初步理解手影表演中小鸡种麦子、做面包的故事内容。

  3、用小手学学小动物的手影动作,体验手影游戏的快乐,使幼儿懂得分享。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爸爸的手影故事》

  2.能做手影戏

  3.经验准备:

对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做做手指律动

  1.瞧,这是什么?

(手)

  2.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幼儿玩"五个手指爬呀爬"的律动。

  3.认认说说自己的手师:

我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呀?

(吃饭、穿衣服)小结: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有各种各样的本领。

  二、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

爸爸也有一双能干的手,咦,爸爸的手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

故事的名字叫《爸爸的手影戏》

  2.边讲边问:

  

(1)小鸡找谁一起种麦子呢?

猜猜是哪个小动物?

  小鸡找谁一起浇水呢?

猜猜是哪个动物朋友呢?

是谁呀?

(猫)小鸡找谁一起收麦子呢?

哎---是哪个小动物呢?

是谁呀?

(狗)小鸡找谁一起磨面粉呢?

会是哪个小动物?

是谁呀?

你猜小兔子会同意吗?

它会怎么说?

  小鸡找谁一起做面包呢?

是谁呀?

(狐狸)它们做的面包可真香呀,你们闻到香味了吗?

使劲闻一下,香喷喷的,面包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农场,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吸引来了。

  

(2)还记得小鸡第一个遇到哪个动物朋友是谁吗?

会嘎嘎叫的(鸭子),小鸡第二个遇到的是谁呢?

(小猫)接着又遇到谁了?

(狗)之后又遇到了谁?

(兔子)学兔子跳跳,最后遇到的是--?

(狐狸)小鸡一共遇到了几个动物朋友?

(5个)

  3.师:

小鸡想:

我到底应不应该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呢?

(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看看故事里的小鸡是怎样做的?

小动物们在吃什么呢?

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4.师:

宝贝们,你们有好吃的东西,会怎么办呢?

  5.看完故事,回答问题师: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

爸爸的手有趣吗?

他会变出什么?

  三、结合手指游戏,再次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师:

爸爸两手一握,墙上出现了什么?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

  --小鸡要种麦子,它请谁帮忙?

小鸭愿意吗?

  --勤劳的小鸡撒下种子后找到小猫说什么?

小猫怎么回答的?

  --小鸡找小狗做什么?

小狗同意了吗?

  --小鸡找兔子一起磨面,小兔要做什么?

  --谁来帮助小鸡一起做面包?

它们做的面包好吃吗?

  --小动物们闻到香味都赶来了,小鸡会和它们分享吗?

  四、玩玩手指游戏,体会游戏的快乐。

  师:

手指真有趣,我们也来和爸爸学一学!

  师:

手指还能变出什么有趣的造型呢?

等会我们到太阳底下再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故事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影子生动地告诉我们手势如何变成动物。

就这样,科学成像的原理、光与影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画面中一览无遗。

同时,故事中影子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也充分地展现了作者的想象空间,创意让一个科学小故事更具有情趣,活泼生动。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应该自己动手吃饭的道理。

  2、知道小手的用处很大,尝试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流眼泪的小河马、小青蛙立体图各一张

  2、《不爱用手的小河马》的课件

  3、创设(河马的家):

小碗和小勺子、豆子等让幼儿为瓶子宝宝喂饭等;准备橘子等;让幼儿学会剥各种食物的外壳;让幼儿学习系扣子的飞碟;小珠子、细线,让幼儿穿项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李老师跟你们上课高兴吗?

老师今天带了一位小客人,看看他是谁呢?

(同时出示小河马:

内容小河马流眼泪)

  2.呀!

小河马他哭了,为什么呢?

教师做倾听小河马讲话的样子。

(小朋友们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二、教师利用立体图片讲故事第一遍,边讲边提问问题。

  1.小河马为什么哭呀?

(小河马自己不会吃饭,总要妈妈喂。

  2.谁来帮助小河马的?

(青蛙出来帮助小河马。

  3.他是怎么帮助小河马的?

(青蛙用自己的小勺子喂小河马吃饭。

  4、有了小青蛙的帮助,为什么小河马还是哭个不停呢?

(青蛙用的勺子太小了,小河马吃不饱)

  5、最后用了什么办法小河马才不哭的?

(小河马自己动手吃饭,很快就吃饱了)

  6、再结合课件完整讲故事一遍,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习惯。

  三、讨论

  1、现在小河马在小青蛙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用手拿勺子吃饭了那小朋友会不会自己吃饭呢?

  2、自己动手吃饭应该怎样拿勺吃饭呢?

找个别孩子试试,其他孩子学吃饭的样子。

(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

  3、我们的小手除了可以拿碗拿勺子还可以干什么呢?

(电话铃声响了)

  创设情境:

  老师接电话:

"喂,河马妈妈呀,哦,啊,哦,好的。

马上就到"。

"小朋友们,河马妈妈邀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它已经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请小朋友也学小青蛙的样子教教小河马用小手做其它的事情好吗?

我们带上小河马跟着老师出发!

"小朋友进入河马的家,每人选一件物品,进行动手操作,老师适当指导并且提出:

"小朋友,你教小河马做什么呀?

"。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在河马家玩的开心,现在请大家和小河马再见!

我们下次再来玩了""河马再见!

"挥挥手,小朋友一起离开河马的家,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不爱用手的小河马》这个语言活动中,我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两个:

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小手的用处很大,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

为了能通过活动来达到第一个目标,我在第一遍讲故事的同时就出示了图片,想通过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吸引幼儿倾听,以此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可活动下来,事如愿违。

有较多一部分的幼儿只关注图片上的动物,而忽视了对故事的倾听。

因此在提问时,许多小朋友没能积极正确地回答问题。

因此,我体会到,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第一遍故事时,应尽量不出示图片,不在视觉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分散幼儿听故事的注意力,给幼儿专心听故事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幼儿安静听故事的好习惯,同时也能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再者我感觉到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提问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不能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时,我们要以引导的方式进行追问,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孩子没能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往往心里比较急,自圆其说,不自觉地就自个儿把问题全回答了。

因此孩子说的机会就比较少,自然对故事的理解也不会很透彻。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手,手心、手背、五根手指头的名称。

  2、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在活动中有所增强。

  3、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学习手指头的名称,知道手心、手背。

  2、了解小手的本领。

  3、掌握基本的护手方法。

  教学难点:

  1、自己动手穿鞋子、做大红花。

  2、保护小手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图

  教学过程:

  手指游戏,教师示范、谈话,自己动手做。

  1、游戏:

手指变变变,导入活动。

  教师带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

一个手指头呀,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老鼠,吱吱吱。

(两个手指头变小白兔,三个手指头变小花猫,四个手指头变小黑狗,五个手指头变大老虎)。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能干的小手》含课件

  3、了解小手的作用。

  游戏一:

送玩具宝宝回家,亲身体验小手的作用。

(请个别幼儿游戏)

  提问:

玩具撒了,你们的小手要怎么做呢?

  游戏二:

让幼儿不用手把鞋子脱出来,再穿上去。

(请所有幼儿游戏)

  提问:

不用小手可以脱鞋子吗?

那不用小手穿鞋子呢?

  引导幼儿从学习、日常生活中了解小手的本领。

  讨论:

小手除了可以玩玩具、收拾玩具以外,还可以干些什么事情?

  小结:

(游戏结论)我们的小手可以把玩具收到盒子里;不用小手也可以脱鞋子,但是不用小手就很难穿上鞋子了。

  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帮助我们拍球、穿袜子、喝水、刷牙……,小手真能干。

  4、掌握一些基本的护手常识和简单的护手方法。

  提问:

小手真能干,我们要怎么来保护它们呢?

  观看课件图片,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识。

如:

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干净和美观;天冷时给小手抹上护手霜,戴上手套,以免冻伤。

不随便将小手伸入电风扇或门缝,不拿锋利的危险物品,使小手安全、健康长大。

  5、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用小手来做大红花。

  教师示范,幼儿自己练习做,教师指导。

  6、教师与小朋友一起做小手操:

拍拍手、拍拍肩。

  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

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目标:

  1、愿意用小手表现各种动作。

  2、通过儿歌,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礼貌。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小熊娃娃手偶一只、儿歌《小小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娃娃教师演示小熊用小手做出动作问:

  1、看小熊会用小手做什么?

  2、说说小熊用小手做了什么,你会做吗?

  二、模仿小熊请大家学小熊做做动作,并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三、儿歌游戏:

小小手

  1、欣赏儿歌

  2、学念儿歌

  3、大家四散站立,边念儿歌边找朋友,念到"要拉许多好朋友"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面对面或围成圆圈,与好朋友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儿歌结束后再去找新朋友,游戏重新开始。

  四、说说、做做小手还会做哪些动作

  五、活动延伸:

  看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用手做哪些动作和事情。

请你也来学一学。

  《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要拉许多好朋友,"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拍拍手,"谢谢,谢谢"握握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读准“”(闪)。

  2.通过观看、倾听学习儿歌,进而仿编儿歌。

  3.萌发表演的兴趣,愿意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用布和盒子做成一个小小的表演台放在桌子上。

  小手、星星、风车、小狗和小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手指游戏导入,学说“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1.表演台上玩手指游戏然后伸出手问幼儿。

  教师:

这是什么?

  幼儿:

两只手。

  教师:

我有几只手?

  幼儿:

两只手。

  教师:

两只手也叫一双手,我有一双手。

你有几双手?

  幼儿:

我有一双手。

  教师:

什么样的手?

  幼儿:

小小的。

  教师: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们一起来学学。

  2.继续学习句式“我有十个手指头”。

  教师:

我有几个手指头?

一起来数数。

  幼儿:

十个手指头。

  教师:

我有十个手指头。

一起学学。

  3.通过玩“开火车”的游戏,大家一起学说“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二)启发幼儿通过做动作来学习儿歌。

  1.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两遍)。

  2.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

我的小手不得了,会变魔术。

刚才它变成了什么呢?

  幼儿:

变成星星。

  教师:

变成星星怎么样?

  幼儿:

闪呀闪。

  教师:

你能把这一句话说完整吗?

  幼儿:

变成星星闪呀闪。

  教师:

说得真完整。

小星星听了真高兴。

出示星星图片。

  教师:

儿歌里的小手还变成了什么?

  幼儿:

变成风车转呀转。

  教师:

你说得又清楚又完整。

出示风车图片。

  教师:

还变成什么了?

  幼儿:

变成小花转呀转。

  出示小花图片。

  教师:

有没有全说出来?

  幼儿:

还差一句。

  教师;谁能记起这句话?

教师动作提示。

  幼儿:

变成小狗汪汪汪。

出示图片。

  教师:

我们这么厉害啊,全说出来了。

  教师:

儿歌全说出来了,题目有没有啊?

  幼儿:

没有。

  教师:

猜猜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

  幼儿:

小手。

  幼儿:

一双小小手教师:

已经很接近了。

  幼儿:

会变的小手。

  教师:

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这首儿歌的题目就是会变的小手。

我们在念儿歌的时候题目也要念,这样才完整。

  3.师幼一起念儿歌,在幼儿反复朗诵多遍后,引导幼儿感知“韵”。

  4.教师鼓励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三)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并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

  教师:

你的小手还能变成什么?

  幼儿:

小兔。

  教师:

它在做什么啊?

  幼儿:

跳呀跳。

  教师:

你能把变出来的东西完整地说一遍吗?

  幼儿:

变成小兔跳啊跳。

  教师:

说得真好,我把这句话用画记录下来。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尝试将一人玩的游戏变成两人玩的游戏。

  附:

儿歌:

会变的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变成星星闪呀闪,变成风车转呀转。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变成小狗汪汪汪,变成小花转呀转。

  教学反思:

  《会变的小手》这首儿歌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

整个活动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提高了他们的动作表现力。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手的变化,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在玩乐中学习诗歌。

孩子们人人参与,特别是在看手影图片进行创编活动时,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大胆的模仿手影的动作,到活动结束他们还意犹未尽。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小手的作用。

  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初步仿编。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小手做事的相片、小手娃娃,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出示自己的一只手(上面画有眼睛、嘴巴),以小手娃娃的口吻说: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手娃娃,我的手能做许多事情,你们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小结:

原来小朋友的小手会做工这么多的事情,真能干。

  二、出示挂图,理解儿歌内容。

  1、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小手也很能干,我们来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画,说说小手做的事情,并用儿歌里的语言来概括每一幅图的意思。

  三、欣赏儿歌。

  1、我们来给这几幅图起个名字。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四、学习儿歌。

  1、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

  2、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演。

  五、创编儿歌。

  1、出示相片,看看小朋友的小手还会干什么。

  2、我们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编到儿歌里。

  六、保护小手。

  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我们要怎样保护它呢?

(不做危险的事情,不玩尖利的东西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通过学念儿歌,了解到自己的小手的本领,了解了原来自己的小手这么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从而促使更多的孩子愿意用自己的小手去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应该自己动手吃饭的道理。

  2、知道小手的用处很大,尝试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流眼泪的小河马、小青蛙立体图各一张;

  2、《不爱用手的小河马》课件;

  3、创设(河马的家):

小碗和小勺子、豆子等让幼儿为瓶子宝宝喂饭等;准备橘子等;让幼儿学会剥各种食物的外壳;让幼儿学习系扣子的飞碟;小珠子、细线,让幼儿穿项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林老师跟你们上课高兴吗?

老师今天带了一位小客人,看看他是谁呢?

(同时出示流眼泪的小河马)

  2、呀!

小河马他哭了,为什么呢?

教师做倾听小河马讲话的样子。

(小朋友们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二、教师利用立体图片讲故事第一遍,边讲边提问问题。

  1、小河马为什么哭呀?

(小河马自己不会吃饭,总要妈妈喂。

  2、谁来帮助小河马的?

(青蛙出来帮助小河马。

  3、他是怎么帮助小河马的?

(青蛙用自己的小勺子喂小河马吃饭。

  4、有了小青蛙的帮助,为什么小河马还是哭个不停呢?

(青蛙用的勺子太小了,小河马吃不饱)

  5、最后用了什么办法小河马才不哭的?

(小河马自己动手吃饭,很快就吃饱了)

  6、再结合课件完整讲故事一遍,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习惯。

  三、讨论。

  1、现在小河马在小青蛙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用手拿勺子吃饭了那小朋友会不会自己吃饭呢?

  2、自己动手吃饭应该怎样拿勺吃饭呢?

找个别孩子试试,其他孩子学吃饭的样子。

(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

  3、我们的小手除了可以拿碗拿勺子还可以干什么呢?

(电话铃声响了)创设情境:

老师接电话:

“喂,河马妈妈呀,哦,啊,哦,好的。

马上就到”。

“小朋友们,河马妈妈邀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它已经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请小朋友也学小青蛙的样子教教小河马用小手做其它的事情好吗?

我们带上小河马跟着老师出发!

”(幼儿教育..)

  小朋友进入河马的家,每人选一件物品,进行动手操作,老师适当指导并且提出:

“小朋友,你教小河马做什么呀?

”。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在河马家玩的开心,现在请大家和小河马再见!

我们下次再来玩了”“河马再见!

”挥挥手,小朋友一起离开河马的家,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继续将河马家的操作材料投放在区域中,方便小朋友在日常活动中操作,进一步培养幼儿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反思】

  在《不爱用手的小河马》这个语言活动中,我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两个:

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小手的用处很大,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好多孩子其实早就懂这个道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也愿意自己做。

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他们根本没机会做自己的事情,并不是他们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忙,而是大人们闲得无聊或怕这怕那,所以都抢着替孩子做了好多事情,使好多孩子失去了自己锻炼、练习的机会。

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地变得不愿意自己做事了,干脆依赖大人了。

因此,作为幼儿园的老师,需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共同探讨,只有达到了教育上的一致性,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活动目标

  1、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

  2、能感受儿歌的韵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学者改编儿歌。

  3、通过表述,能说完整话。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幼儿了解自己小手小脚的简单用途。

  难点:

教育幼儿能简单的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在家里拍的照片。

  2、幼儿印的小手和小脚

  活动过程

  1、找一找:

  幼儿看看自己印的小手和小脚。

——“找一找,哪个小手和小脚是你自己的?

  2、学念儿歌“小手和小脚”

  教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你有几只小手?

  “小手会做什么?

  “小手会洗脸,会梳头,它的本领怎么样?

  教师将小手的这一段在念一遍。

——“你有几只小脚?

  “小脚会做什么?

  “小脚会走路,会跑步,它的本领怎么样?

  教师将小脚的一段在念一遍。

  师生一起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3、改编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照片。

——“照片上的你在干什么?

  “你的小手还有什么本领?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小脚的本领,改编儿歌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念。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小手和小脚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通过每一幅画面所提出的问题,幼儿都能够较为最准确的表述出来,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在本次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需要调整的地方是,在让幼儿做一做小手小脚一块游泳、骑车、摘苹果等动作时,可以让幼儿把动词做得更加到位点,这样的话就能够凸显出小手和小脚之间的合作。

  活动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大胆地参与讨论小手和小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引导幼儿随音乐一起做“手指游戏”。

  2.刚才我们一起做游戏了,是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

  二、游戏:

认识小手

  1.师:

看看我们手上都什么?

有几个手指啊,来数一数?

  2.你认识他们吗?

  指导:

  

(1)我们一起来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2)看看我们的黑板在哪里啊?

你们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么?

用食指指给我看看,风琴在哪里、电灯在哪里……

  (3)宝宝们真聪明,看看我用了哪根手指?

  (4)我们把小手拿出来看看谁最高啊?

它旁边各有几根手指啊?

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间的。

  (5)还有一跟手指真可怜没人踩它,它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指。

  3.出示手图片,图字相结合。

(边说边出示字)

  三、游戏“变魔术”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会变魔术——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鸡叽叽叽……

  四、能干的小手

  1.我们的小手除了变魔术外,还可以干吗?

  2.我们的小手本领真大。

今天,我们回家后,要给爸爸妈妈剥橘子吃,好吗?

  反思:

  由于小手与小脚是小孩们最熟识的身体部位,平日里教师、爸爸妈妈们常常在讲孩子用小手,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孩子用小脚自个儿走路,自个儿来到幼儿园内去。

因此孩子学习差不多领会,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活动目标:

?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五个手指配合才能做事。

?

  2.认识小手的本领,喜欢自己的小手。

?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

  1.《小朋友的书—我自己》?

  2.一只大手套(手掌上贴上妈妈的角色形象,手指上非别贴上五个孩子的角色形象)?

  3.磁带及录音机

  4.废旧瓶子每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