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312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比例.docx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比例

一、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课时划分: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比?

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4.5:

2.710:

6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

(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1)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1出现各图中国旗的长、宽数据。

2测量教室里国旗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2)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1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

1.6=

2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

2.4:

1.6=60:

40

也可以写成

=

(5)什么是比例?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找比例。

师:

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过程要求:

1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

2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

3汇报。

2.做一做。

完成课文“做一做”第1题、第2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

0.25和0.2:

0.4

:

和5:

2

:

:

0.2:

和1:

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2.4:

1.6=60:

40

内项

外项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如:

=

外内内外

项项项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如:

:

0.5=1.2:

两个外项的积是

×

=0.6

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

=

2.4×40=1.6×60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填一填。

(1)

=

()×()=()×()

(2)0.8:

1.2=4:

6

()×()=()×()

(3)4×5=2×10

4.做一做。

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

5.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

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解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你用什么方法检验?

9:

10和3.6:

41000:

0.2和10:

0.002

:

: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共有几个项?

有什么关系?

(2)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不能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说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板书: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和情境图。

(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1)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汇报解答情况。

(4)小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1.教学例3。

解比例

=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解:

1.5X=2.5×6

X=

X=10

4.做一做。

5.课堂小结。

(1)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

(2)你有什么不懂之处,与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的第7~13题。

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

存在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

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情境图。

问:

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表格。

问: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

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2。

教师:

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2)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1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2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4)想一想:

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举例说明。

2.教学例2。

(1)出示表格(见书)

(2)依据下表中的数据描点。

(见书)

(3)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4)看图回答问题。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图像特往。

3.做一做。

4.课堂小结

说一说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七第1~5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重点:

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举例说明。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成反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1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2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3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

问: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

30×10=20×15=15×20=……=300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1)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

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

X×Y=K(一定)

2.想一想。

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3.你还有什么疑问?

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你知道吗”中的图像。

(1)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

(2)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所连接起来是一条曲线。

(3)图像特征不要求掌握。

4.课堂小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七第6~11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提高学生的人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总个数如下表。

箱数/箱

4

8

16

32

总个数/个

32

64

1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2说一说箱数和总个数的变化情况。

3这里哪一个量不变?

4箱数和总个数成什么比例?

(2)木瓜的总个数一定,每箱个数与所装的箱数情况如下表。

每箱个数

4

8

10

20

箱数

50

25

1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2说一说每箱个数和箱数的变化情况。

3这里哪一个量一定?

4每箱个数和箱数成什么比例?

(3)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天数的情况如下表。

每天看的页数

4

8

10

16

20

所看天数

80

40

32

1把表格填写完整。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这里哪一个量一定,你是怎么知道的?

4每天看的页数与所看天数有什么关系?

说明理由。

2.问:

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

正反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有什么不同?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归纳。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会表达。

(3)全班交流。

使学生明确几个要点:

正比例: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减少。

3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理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3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二、综合练习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生产总时间一定,生产一个零件所用时间和零件总数。

4.中国儿童报的订数和钱数。

二引导练习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课题:

正、反比例的比较

出示表格。

1.说一说。

提问:

从表1中,你怎样发现速度是一定的?

根据什么判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从表2中,你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

根据什么判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想一想:

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师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师: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

3.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通过前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

你能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讨论,教师提问并板书如下:

相同点: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

正比例: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关系式X×Y=K(一定)

4.小结;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判断两种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三、作业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比例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地图。

(挂图)

(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2)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2.板书课题:

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做比例尺?

师:

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2.数值比例尺。

(1)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1:

100000000”。

(3)认识数值比例尺。

11:

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

21:

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并做相应板书。

3因为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

所以1厘米:

100000000厘米

=1厘米:

1000千米

1:

10000000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千米。

41:

100000000有时也写成分数形式

3.线段比例尺。

(1)

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

(3)

认识线段比例尺。

①说明:

“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

4.放大比例尺。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后,再画在图纸上。

5.比例尺书写特征。

(1)观察:

比例尺1:

100000000

比例尺1:

5000000

比例尺2:

1

(2)看一看,比例尺书写形式有什么特征。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八第1~3题。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

求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

45000

(2)比例尺80:

1

(3)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1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2条幅地图的比例尺1:

500000。

所求问题:

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2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解答情况。

2.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讨论:

你想怎样画?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1确定比例尺;

2求出图上的距离;

3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汇报,交流。

1小组派代表说明你的方案和结果。

2选择合适的方案,展示结果,并说明解决方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八第4~10题。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

出示课文插图。

问:

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

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

物体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要求:

按2:

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按2:

1放大”是什么意思?

②说一说放大后图形的边长。

3画一画。

(3)出示图形。

要求:

按2:

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4)出示图形。

要求:

按2:

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5)讨论。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过程要求:

1分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讨论结果。

要点:

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样。

3.练一练。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

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1)按1:

3缩小是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按1:

3缩小就是各边长度缩小到原来的

(2)学生尝试画一画。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4)想一想。

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课堂小结。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九第1、2题。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

重点:

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课文情境图,描述例题内容。

(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汇报解决问题的结果。

引导提问:

A.题中哪两种量是变化的量?

说说变化情况。

B.题中哪一种量一定?

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C.用关系式表示应该怎样写?

(3)与算术解比较。

①检验答案是否一样。

②比较算理。

算述解答时,关键看什么不变?

板书:

先算第吨水多少元?

12.8÷8=1.6(元)

每吨水价不变,再算10吨多少元。

1.6×10=16(元)

(4)即时练习。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过程要求:

1用比例来解决。

2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3汇报思维过程与结果。

3.教学例6。

(1)出示课文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和问题。

(2)说一说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用等式表示两种量的关系。

每包本数×包数=每包本数×包数

(4)设末知数为X,并求解。

(5)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4.完成课文“做一做”。

5.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3~5题。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练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地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中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1)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2)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

(3)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

(4)在一定的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时间和加工零件个数。

2.说一说。

(1)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2)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二、综合练习

1.用比例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矾的练习簿216本,如果要装订成每本18页的练习簿,可以装订几本?

(2)装订一种练习簿,装订200本要用4800页纸,有12000页的纸可以装订多少本?

过程要求:

1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

2写出关系式。

3列式解答,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2.引导比较。

(1)说出题中数量关系,写关系式。

每本页数×本数=总页数

(2)说一说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针对以上两题,说一说思维过程和解题步骤

1找出题中数量关系,判断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2根据等量关系列比例式。

3解比例。

4检验。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九第6、7题。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复习过程:

一、比、比例的意义

1.什么是比?

2.什么是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解比例

1.什么叫解比例?

2.解比例是解方程吗?

解方程也是解比例吗?

为什么?

3.解比例。

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2题。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练习活动。

(2)说一说解比例的步骤,每一步运算的根据是什么?

(3)请学生上台板书。

(4)师生共同评价,并强调书写格式。

三、正、反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3.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你是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

学生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

一找:

哪两种上关联的量。

二想:

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

联系关系式,看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

5.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