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和谐思想.docx
《墨子的和谐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子的和谐思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墨子的和谐思想
墨子的“和谐”思想
墨子,名翟,先祖可能是宋国人,但长期居住在鲁国。
冯友兰援引清末经学家孙诒让考证,认为墨子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
据此,墨子65岁时,春秋结束而战国开始,又27年后去世。
墨子原是儒家的门徒,后因不满儒家繁琐的礼节,弃儒家而另立门户,形成了另外一个学派——墨家。
墨子亲身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体会到了社会动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深感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就通过社会治理来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一、墨子和谐思想的核心:
兼爱
墨子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社会关系出了问题,即君与臣、父与子、人与人、家与家及国与国等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和谐。
墨子说:
“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乱天下焉。
”在墨子看来,社会动乱的直接原因是人与人不兼爱,即“当查乱何自起?
起不相爱。
”墨子认为如果以损害别人的利益为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即“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父自爱,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就必然产生矛盾与冲突。
怎样使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墨子开出的药方是“兼相爱”。
墨子的“兼相爱”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也即每个社会成员自爱还要爱他,把爱己和爱人等同起来,这样,天下就不会有矛盾、冲突和战争,即“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孝慈;兄弟相爱,则调和。
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墨子的和谐社会具体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普通百姓之间、大夫之间、诸侯国之间等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社会状态下,不同人之间能够互助互爱,即“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
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
而有道肆相教诲”;孤寡老人和孤弱幼童能得到照顾,即“是以老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普天之下老百姓衣食都能得到满足,即“万民衣食之所足也”;大夫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整个社会呈现国家安定、万民团结、经济繁荣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墨子认为,兼爱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即“交相利”。
墨子说道: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
“视人若己”、“爱人若己”的“兼爱”社会是墨子所推崇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墨子大胆地突破了血缘和亲情的界限,将爱平等地播散到不同种族、不同疆域、不同阶层的群体中。
这种博爱的价值观,体现出了人类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高境界的爱,是人之所以为人和有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
墨子的“兼相爱”的和谐社会蓝图,其实就是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平衡,将“兼爱”落实到不同的社会关系中。
为此,墨子梳理出六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平衡之道。
二、和谐社会实现途径
1.自我关系的平衡:
修身
墨子的修身就是要处理好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即要求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观要与天道法则保持一致,并用这种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墨子说: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在墨子看来,就内在价值观与外在行为的关系而言,内在价值观为本,外在行为为末,内在价值决定外在行为。
在墨子看来,“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布清,行不信者命必耗。
”爱的善举,如果没有内心的信念支撑,也是不可能长久,即“善无主于心者不留。
”
墨家的修身终极目的是通过塑造君子人格而实现“兼相爱”。
在墨家看来,君子人格就是兼爱。
墨家的君子人格是“贫则见廉,富则生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
”墨家的“兼相爱”包含有两个层次,高层次的爱是尽力帮着别人,低层次的爱是不害别人,这就为个人践行“兼相爱”提供了可操作的选择。
怎样修身呢?
墨子认为首先是做人要真诚。
墨子说: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生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
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而且终身恪守这种内心修养。
其次,要善于自我反省。
墨子认为“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即提倡人在受到别人批评时,不要怨恨别人,而要深刻地反省自己,通过反省,促使自身的品行修为得以提高。
再次,要慎重交友。
墨子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子以此说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修身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所以,墨子主张一个人要明辨所接触的人,要与品行好者为友而疏远品行不好的人。
最后,修身还表现在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自然法则。
在这一点上墨家和道家的观念相似,倡导人道应遵循和服从天道法则。
墨子认为“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得,其明久而不衰”,所以,天道法则就具有客观性,墨子主张“莫若法天”,即效法天道法则。
墨子认为天道法则就是:
“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其实,这是墨子借天道法则来推销自己的“兼相爱”思想。
既然有了天道法则,作为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就应该在内心接受遵循这个法则,即要“以天为法,动有所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这就是修身养性的最终表现。
墨子认为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人,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人引起的。
如果天下人都具有君子人格,能遵守一个“兼相爱”的客观自然法则,则整个社会就走向和谐。
2.家庭关系的平衡:
节葬
墨家和儒家一样,认为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仁爱”,“仁爱”具体到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上就是孝。
子女对父母孝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父母死后的安葬礼节。
与儒家的厚葬久丧主张不同,墨家主张节葬。
墨子不认同“厚葬久丧”的孝道观,认为厚葬久丧会导致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不和谐。
首先,墨子认为厚葬是浪费社会财富和不人道。
墨子说,如果按传统的丧葬礼节,即“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纹绣必繁,丘陵必巨”,则对于一般的百姓而言,就必然散尽家财,甚至家庭死不起人;对于诸侯来说,因要把金银珠宝等随葬,必然会导致府库空虚,府库空虚必定会向百姓征收而加重百姓负担;对于天子、将军、大夫来说,则“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在墨子看来,百姓竭尽家财,诸侯耗尽府库是等于把大量的现有财富埋掉,而且天子等杀人殉葬,不仅不人道,而且等于减少现存的生产力,减损将来的财富。
所以,墨子认为厚葬必然会激化家庭、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其次,墨子认为,这种守丧的规制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按照当时久守丧的礼节,“君死,丧之三年;父母死丧之三年;妻与后子死者,吾皆丧三年。
然后伯父、叔父、兄弟、孽子其(通期,一整年);族人五月;姑姊甥舅皆有数月。
”在此期间,人要“哭泣不秩声,翁,缞絰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为饥,薄衣而为寒。
”经过折腾,最后服丧者呈现出“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的状态。
这种守丧制度对社会的危害表现在,一是人们无法正常从事管理和生产活动,二是对国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三是影响人口的增加。
这必然导致“国家必贫,人民必寡,行政必乱。
……衣食之财必不足。
”如果社会的财用不足,缺衣少食,则“为人弟者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者必将怨其兄矣;为人子者求其亲不得,不孝子必怨其亲矣;为人臣者求其君不得,不忠臣必且乱其上矣。
”
所以,厚葬久丧不仅没有促进家庭和谐,而且还恶化家庭关系。
更严重的是,如果整个社会大多数人因厚葬耗费而“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都会变成“僻淫邪行之民”,就会“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社会就必然陷入大乱。
墨子认为真正的孝道是厚养薄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竭尽全力使父母生活富足,比死后厚葬久丧来说是更大的孝。
墨子的葬丧标准是,在葬的方面,墨子主张“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
绝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就可以了;在守丧方面,墨子主张“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致孝于亲。
”
墨子的节葬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死后进行合理的安葬,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孝;而在安葬时奉行节约的原则,能够减轻子女的负担,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父慈子孝是一个家庭和谐的标志。
3.君与士的关系平衡:
尚贤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之一,但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代,涌现出大批饱学人才,包括墨子本人,被称为“士”。
这些“士”是治理国家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墨子说: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建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墨子认为这些“士”,都博学多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具有君子人格,有坚定的信心,身处顺境时,能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身处逆境时,能够躬身自省,寻找原因并加以改进;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之心。
这些贤能之士能够安邦定国,治理天下,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君王要平衡好与贤士的关系,就必须尚贤和爱士,即“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
首先,要提拔和重用贤才。
墨子主张提拔贤才时,不管其出身如何,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即“最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家各级职位应无条件地向不同民众开放,“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
”墨子主张废除官员终身和世袭,使为官者能上能下,即“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人人尚贤趋能的盛况。
其次,对待贤才要因才是用和量能授官。
墨子主张君王得到贤才后,要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即“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以此为依据,“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
”这样,这些贤者就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为君王服务。
最后,要在物质和精神上给贤才以相应的待遇。
墨子认为,贤士是国家的财富、社稷的良佐,要给他们以充足的物质和精神待遇,即“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并给予相应的位次、俸禄和权力,即“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之以令”(《墨子·尚贤上》)。
这样,“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所以,墨子主张君王为政要倡导和践行让贤士“富、贵、敬、誉”,让不义的庸才“不富、不贵、不亲、不近”的社会价值观。
这样,人人都会趋近贤、义。
墨子的尚贤就是主张君王要重视和任用贤士,使其各居其位,各尽其能和各得其所,这样,天下贤士就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性力量。
4.上下级关系的平衡:
尚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关系的层级结构是:
最高的是天子,其次是三公、诸侯和国君,再次是卿宰(士大夫),最底层是乡长、里长和普通百姓。
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各层级在思想认识上不统一,要使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大治的状态,就必须“尚同”,使全社会的思想和舆论达到高度的一致,下级思想都要统一于上级,层层递进,最后都统一于天子的意志。
天下的意志最终统一于天子,那么天子的位置就非常关键。
墨子反对世袭制,主张天子之职应选举产生,而且是“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天下选出天子之后,由天子选拔贤能的人出任三公和诸侯、国君,诸侯和国君再选拔贤能的人出任大夫、乡长和里长。
这样,层层官吏都逐级委任给有贤能的人出任,就能够保持思想的高度统一。
要统一天下意志,就必须实行层层裁决统一的流程。
总的原则是任何人听到社会的不同意见,都要报告给上级,由上级进行裁决,最后,各级都要服从最高上级的裁决。
具体操作中应遵循这样的程序,里长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先由里长做起,里长号召所管辖区域的百姓“闻善与不善,必以告其乡长。
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
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善行。
”同样,乡长号召辖区百姓,思想统一于诸侯国君;诸侯国君号召其辖区域的百姓,思想要统一到天子。
墨子主张任何人不得擅自主张,必须与上级的意见保持一致,按上级的要求去做。
但墨子也主张在统一上下级意见中,下级并不是盲目服从,上级有过失时,下级要规劝进谏;如果听到来自下面良好的意见也应该向上级推荐,即“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
”而且墨子还主张在意见形成过程中应当民主,而意见形成后,则应当集中、尚同。
在统一思想的过程中,统治者要了解民情,要了解老百姓的是非价值观,这样,统治者在颁布政令时能够充分考虑民意,制定出的政策法令能够被天下百姓所普遍认可,就能够统一天下意志。
墨子特别强调,天子并不是最终裁判者,天下最终要以天帝的意志为圭臬,即“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
”天下意见统一后,由天子以政令的形式发布,成为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
在顺从天子政令的前提下,社会各级官吏逐级保持一致。
“里长既同其里之义,率其里之万民以尚同乎乡长”;乡长“率其乡之万民,以尚同乎国君”;国君“率其国之万民以尚同乎天子”;最后,天子率领天下之民与上天保持一致。
社会各阶层思想保持高度统一,彼此就能够相互知情,使社会矛盾及时得到解决和化解,从而保持社会和谐。
5.君民关系的平衡:
节用
“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墨子从《周书》中引用此话,意在强调粮食储备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
而粮食生产者主要是普通百姓,以君王为代表的统治者集团对广大民众是一种依存的关系,即“五谷,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
民无食,则不可事。
”所以,君民关系的平衡,对一个国家的强盛、稳定、和谐至关重要。
在君民关系中,统治集团处于主导地位,君民关系是否处于良性状态,完全取决于统治集团的作为。
墨子认为统治集团平衡君民关系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减轻人民的负担。
为此,墨子主张统治集团要带头节用、非乐。
首先,墨子主张统治者在灾害之年要削减俸禄。
墨子认为在灾害之年,百姓为了活命,就可能铤而走险走向反抗之路,主张各级统治者阶层削减俸禄,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墨子提出了在不同等级的灾荒下各级官员应当减奉的标准,即“岁馑,则士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
”
其次,墨子主张统治者要节约用度。
墨子对当时统治者耗费民财民力,穷奢极欲的生活提出了批评。
墨子说,君王们“厚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在修筑宫殿方面是“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在穿衣方面是“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珮”;在饮食方面是“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饰饐”;在出行用的车船方面是“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君王带头侈靡,各级官吏也纷纷仿效,致使国家“财不足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
”所以,墨子认为“君欲实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就必须在以上五个方面节约用度。
为此,墨子主张君王应当带头倡导一种以“实用”为准则的社会风尚,即在衣着方面,“冬能圉寒,夏能圉暑”;在饮食方面,“充虚继气,强股肱,使耳目聪明”;在住房方面,“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在出行乘坐车船方面,“乘之则安,引之则利。
”
墨子认为如果统治阶层带头节用,并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仅可以节约现有的存量财富,而且还能够把占用的劳动力解放出来,用于生产而增加社会财富,就等于社会财富增加了一倍。
这样就“用财不费,民德不劳”,使君民关系走向和谐。
6.国际关系的平衡:
非攻
在国际关系上,墨子提出“非攻”思想,即不要用非正义的战争手段来处理国际关系,主张国与国要兼爱。
首先,墨子提出兼并战争是最大的罪恶。
墨子说:
“今有一人,人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
上为政者得儿罚之,此何也?
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人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
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墨子认为,偷人家的桃李,盗别人家的鸡犬牛马和杀人抢劫这些行为,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是社会公认的不义行为;而且,损害别人的越多,罪责越重,这也是社会共识。
但是,有人却对“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这就把“义”与“不义”的价值观给搞混乱了。
墨子认为兼并战争是夺人财产,杀人民众,是天下的最大的不义行为。
其次,墨子认为兼并战争会破坏生产,耗费财富和导致百姓死亡。
墨子说,“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
存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此不可以春秋为者也。
”诸侯们发动战争都选择春秋两个季节进行,可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而且,发动一场战争,要征召民众服役和运送军粮,即“若使中兴师,君子数百,庶人也必且数千,徒倍十万,然后足以师而动矣。
”此外,战争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即“久者数岁,速者数月。
”可见,战争不仅占用了生产的时间和生产者,还耗费大量钱物和导致百姓大量死亡,致使一个国家正常的生产活动无法进行。
最后,墨子认为,进行兼并战争是得不偿失。
墨子为诸侯们算了个细账,即使攻占一个“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小国,不动用精锐部队和杀人是不可能得到的,因此,“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
”墨子进一步分析道,“今万乘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
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
然则土地者,所有馀也;人民者,所不足也。
今尽人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馀也。
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墨子认为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小城多得管不过来,土地多得开辟不完,所缺乏的是人而不是土地,但是愚蠢的诸侯们却牺牲本国人民,屠杀他国人民,最后拿下一座空城,是舍弃不足的而增加有余的,是一种得不偿失。
进行了以上分析后,墨子提出自己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非攻。
诸侯的“兼爱”回报“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
”墨子认为这才是统一天下的圣王之道。
三、结论
墨子以“兼爱”为其理论基础,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抓住社会六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提出了自己和谐社会的治理主张。
虽然墨子的和谐管理思想并没有为当时统治者所采纳,也没有阻止当时的社会动乱和兼并战争,但从政治和哲学意义上看,墨子的和谐管理思想给后来的思想家以深刻的启迪,特别是为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参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