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docx
《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
编号:
TQC/K679
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
Inordertoensuresafeproduction,accordingtotheproductionnatureoftheenterprise,thecharacteristicsofmachineryandequipmentandtechnicalrequirements,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andexperience,thesafetyoperationrulesareformulated.
【适用技术操作/规范行为/增强沟通/提升效率等场景】
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版
下载说明:
本操作规程资料适合用于为保证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操作者必须遵守的操作活动规则。
具体阐述为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机器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经验制定出的安全操作守则。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煤气总则
1.严格执行冶金部和公司颁发的煤气安全规程和规定。
2.凡接触煤气设备操作、维护、检修及管理人员应学习本规程有关条例,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工作。
3.凡接触煤气设备的非直接操作人员,必须经煤气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工作。
4.为确保煤气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夜间工作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6V电源、二层平台处)。
5.煤气设备的低压或CO报警器,由煤气专业人员管理,要定期进行灵敏度检验。
6.煤气设备严禁用铁器敲打,以保证设备完好并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煤气泄露或爆炸。
(包括煤气管路)。
7.煤气设备的改建和大中修等完工后,要经煤气负责人和热工技术人员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有关技术文件要存档备案。
8.每季用肥皂水检查一次煤气压力、流量导管及接头处的煤气泄露情况,发现泄露及时处理。
9.煤气设备的严密性检验、应用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严禁用水压试验。
新用或检修后的煤气设备都要进行泄露试验。
10.煤气设备有缺陷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班、段长、煤气负责人、安全员及调度,立即采取安全处理措施。
11.如发生煤气中毒、爆炸、起火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并挂煤气急救电话、火警电话,同时报告调度室。
不准冒险抢救,煤气泄露用CO报警仪事后进行检查。
12.在煤气区,不准有明火和易燃物等,以免引起火灾。
如需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取得煤气动火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13.无关人员不许在煤气区域逗留。
严禁在隐蔽不通风的地方休息,特别是煤气管道和转动机械及炉体附近(炉底层和二层平台)。
14.凡在第一类、第二类煤气危险区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有煤气救护人员在场。
(2)参加工作人员必须带氧气呼吸器,并经煤气知识考试合格佩带煤气区域出入证。
(3)必须有经批准的煤气危险区工作计划和许可证方可施工。
15.煤气危险区工作计划和许可证的办理,必须是在二天前由工段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安全、及煤气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执行。
16.加热炉系统煤气危险区划分:
一类危险区:
(1)带煤气拆装盲板、更换流量孔板;
(2)带煤气处理大小开闭器和处理煤气设备。
(3)煤气管道排水口,烟道内部及煤气爆发试验。
二类危险区:
(1)渣道的检修及送煤气操作;
(2)停煤气后的清扫煤气设备;
(3)煤气开闭器的开、关及煤气仪表附近;
(4)煤气水封闭。
三类危险区:
(1)炉内、炉顶及周围;
(2)烧咀的煤气阀的开关;
(3)煤气管道及附属设备附近。
二.煤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使用煤气人员必须进行煤气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懂得煤气设备操作、煤气爆炸、煤气中毒和火灾处理等技术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工作,否则不准使用煤气。
2.煤气的使用由专人负责,非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动用炉内、外的所有阀门。
3.正常使用的煤气设备和阀门,要经常检查,如发现煤气管道有裂纹和法兰盘、开闭器等漏煤气时,要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4.现煤气时,谨防人员中毒。
凡发现煤气着火时,应迅速排除或用石棉被盖好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
凡着火地点威胁着电源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5.混合煤气压力低于3000Pa时,不得放煤气入炉。
6.放煤气入炉前,经爆发试验,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送煤气。
取样方法步骤必须遵守《操作规程》。
7.置换煤气时(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拴拉电焊机二次线。
煤气设施周围40米内严禁火源。
8.煤气设备发生事故,原因不明时,不准送煤气。
9.点炉前,应将烟道闸板打开,起动引内机排除烟道及炉内可能泄露的煤气。
10.点燃煤气时,必须先点火后开煤气阀门,并且要小开阀门,点燃后,再由小往大调整,两人以上操作。
11.点火时,如第一次没点着,不要继续点火,必须将残余煤气排除,再按第10条重新点火。
12.点燃后正常使用煤气时,不要把阀门开得过大,以防煤气大量流出,不能充分燃烧,造成中毒或爆炸。
13.当煤压力降到3000Pa时,应立即组织做停炉处理。
14.用完煤气要关闭好阀门。
如长期停炉,要进行吹扫,将煤气吹扫干净,并加堵盲板,以免漏出煤气,引起爆炸和中毒。
15.停烧咀时,要先关煤气阀门,后关风阀。
三.煤气检修与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1.煤气及附属设备,每班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时间,煤气区域维修人员不得少于2人。
2.煤气设备、管道和阀门应作出定期的检修计划,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禁在煤气设备和管道附近设置易燃及有腐蚀液体的管道。
4.煤气管道发生冻结或堵塞时,可用蒸汽加热管道,绝对禁用明火烘烤管道,防止发生起火或爆炸。
5.煤气设备停用时,应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管道1.5~2小时,然后堵上盲板。
6.煤气切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7.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CO临测装置。
8.在有煤气的情况下,抽、堵盲板、修理阀门、导管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的,氧气呼吸器的使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并且要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
9.凡处理煤气设备内部时,要取空气样作CO含量分析。
10.凡处理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时,当放散管开着时,不准在管道附近有明火,以防引起火灾或爆炸。
1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孔,放散管,保持设施内的自然通风。
12.每次进入设备内部的工作人员,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
13.经CO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
14.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取样分析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2h必须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半小时,也要重新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失误。
15.带煤气作业时,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距工作场所10米内,禁止火源,并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米以外。
距作业点10米以外才可以安设投光器。
16.进入管内检查前要先将管内有害气体吹扫干净,要设专人看管入口,检查完毕经检验人数,以防误封入口。
在管内工作,管内温度不得超过40℃,要打开两头入孔,将露在外面的皮肤涂上防护油、戴上风帽、风镜和面罩。
17.在煤气区动火时,在有安全动火证的前提下,在动火前必须准备好沙子、蒸汽管、黄泥和沙袋子等防火用具,并将易燃物带走,用黄泥和石棉绳将泄露煤气的地方堵严,才允许动火。
并且由煤气负责人同安全员等有关人员检查工具、设备和氧气呼吸器等。
18.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要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联系。
压力表必须有专人看守,而且必须用电焊,严禁用气焊动火。
19.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取空气分析以外,还应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0.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氮气,但煤气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
严禁关闭煤气阀或封水阀,以防回火爆炸。
21.当直径小于或等于10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22.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将残余煤气处理干净。
(保护现场)
23.抢救煤气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进入煤气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严禁用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24.排放冷凝水注意事项:
(1)不要将煤气放出,以防中毒。
(2)经常定期排放,以保证煤气质量及安全,排放完应将阀门关死。
(3)非工作台保员严禁进入冷凝水排放小房,防止煤气中毒。
25.长期停用,大、中修或改修的煤气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作严密性试验,试验前做到以下几点:
(1)检查确有盲板,切断煤气管道。
(2)在检查管道内部时,必须有安全照明。
(3)检查所有水封,排水器进水,排水管上的开关位置,测量水封排水器,水位高度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26.煤气检修高空作业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注意安全。
27.冬季对煤气设备要采取蒸汽保温措施,以防冻结。
28.为保证煤气工人的身体健康,煤气工人每年要进行两次体检。
本处可输入公司或团队名字
THISTEMPLATEISDESIGNEDBYFOON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