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063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docx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

1.4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人口老龄化

2.1.2退休与再就业

2.2相关理论

2.2.1人口转变理论

2.2.2人力资本理论

2.2.3人力资源理论

2.2.4就业理论

第3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

3.1.1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3.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3.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2.1影响了劳动力供给

3.2.2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3.2.3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2.4加大了养老保障负担

第4章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

4.1老年人再就业的经济社会效应

4.1.1社会角度

4.1.2个人角度

4.2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现状

4.2.1老年劳动力劳动参与率较低

4.2.2再就业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

4.2.3再就业老年人就业领域不平衡

4.2.4再就业老年人工作劳动强度较大

4.3影响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主要原因

4.3.1社会观念落后

4.3.2制度保障不够,缺乏协调机构

4.3.3再就业渠道不畅

4.3.4老年人自身条件

第5章老年再就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5.1法国

5.1.1法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5.1.2法国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措施

5.2美国

5.2.1美国人口老龄化状态

5.2.2美国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方法

5.3日本

5.3.1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情况

5.3.2日本在老年人再就业中的成功经验

第6章促进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6.1提高对老年人再就业的理性认识

6.2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6.3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4完善现有退休制度

6.5建立健全老年人就业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

【第一章】我国老年人再就业政策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口老龄化与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

【第五章】老年再就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六章】促进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老年人再就业制度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

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6.96%,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影

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阻力。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从劳动的有效供给,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储蓄水平和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数量巨大的老年群体对经济、精神、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要求一个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养老保障制度,而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养老金账户常常入不敷出,家庭养老负担沉重。

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

老年人再就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前期刺激政策亟需消化,但是人才资源不足、综合国力有限、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老龄化加速现象却越来越严重。

老年人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在体力、精力方面可能不如年轻人,但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精湛的技术水平、优秀的管理技能,广泛的人际关系。

因此,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再就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老年个体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探寻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途径,有利于弥补人力资本缺口,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社会经济压力。

同时能够缩减投资成本、扩大生产消费、缓解国家财政不足,减少老龄化现象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此外还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但目前我国老年人再就业整体水平较低,在受教育程度、就业领域、劳动强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正确看待老年群体、加大力度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提高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其他国家也

早在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因此国外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地较早。

这些研究首先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借鉴。

1956年联合国出版《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第一次界定了人口老龄化的定义,铸就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新里程碑。

1969年,马其他在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老龄化问题,倡导世界各国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和由此产生的问题。

鉴于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联合国于1982年和2002年先后两次召开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

1982年首届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各国应加大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

各个国家、地区应该制定政策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老年人潜力,减轻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该文件成为指导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纲领。

2002年第二届马德里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在就业、就业保障、保健、住房、教育和社会福利等多方面提出若干倡议,并指出老年人是社会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年人再就业,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国际上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的研究比较着名的着作有Schulz,James的《老年经济学》、Bellante,DonandJackson,

Mark的《劳动经济学》、戴维。

L.德克尔的《老年社会学》、马尔科姆?

H?

莫里森着的《老龄经济学--退休的前景》、Hooyman和Kiyak的《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等。

这方面的研究还体现在一些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中。

其中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的对策己经取得显着成果,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1.2.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这个时间比西方国家晚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因此我国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也相对较晚。

我国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始于1982年的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

之后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增多。

(1)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邬沧萍(1986)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但随着老年人口的高速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而非相对数量,所以人们要重新审视计划生育在老龄化过程中的作用。

曲海波(1990)研究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并且根据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结构,运用人口预测方法对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田雪原、胡伟略(1991)则认为,老年人口变动引起了老龄化,并且从经济发展、老年人口再就业、国民收入分配、技术进步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杜鹏(1994)指出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也在不断更替并且不断老龄化,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李军(2005)认为人口老龄化本质是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源结构变化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变化,从而使人口老龄化对经济产生多方面影响。

宋世斌(2010)分析了我国老龄化特征和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认为我国老年保障体系负担沉重,债务风险极大,提出要建立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体系。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对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同学者持不同态度。

马瀛通(1987)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经阶段,主张加速人口老化,解决现实老年人口问题。

相反,乔晓春(1988)则指出出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田雪原认为(2006)人口老龄化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婚姻家庭状况、社会养老保障、科技进步、文化生活等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也有学者采取中立态度。

于学军(1995)指出,不同阶段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只要注意利用有利时机发展经济、对人口老龄化采取相应对策,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利。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梁月秋(1999)在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的基础上回答了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

姜向群、杜鹏(2000)以1990年人口普查获得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基数,预测了我国未来50年的人口变化,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李德鸿(1987)、王爱珠(1996)、于学军(2000)、诸可邑(2001)等人认为老龄人口经济理论应当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对分配、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供求和商品结构等流通领域影响显

着。

此后一些学者对老龄问题的研究逐渐扩展至整个学科。

(3)对老年人再就业的研究

我国关于老年人再就业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20余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老年人再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原因方面的研究上,贾国年(1993)认为认为老年人再就业为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还会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熊斌、杨江蓉(2002)认为人口加速老龄化带来了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再就业必要且可行。

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梁中堂、翟胜明(1991)认为老年人再就业会影响青年人就业。

目前存在着的老年人退休再就业及青年人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只能凭改革。

微观方面,宋宝安、于天琪(2011)通过对吉林省数据的分析,认为再就业老年人幸福感更强。

程志华(1993)等人对宁波市低龄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及未再就业两组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再就业老年人的生活满意程度更高。

在对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原因的研究上,张翼(1999)以泰安市和无锡市的调查数据为资料,得出结论月均退休金、户人均收入对于再就业状况影响为负,受教育水平对再就业状况影响为正。

王红漫(2001)通过对北京大学燕园地区中低龄老年人的分析,认为老年人自身年龄、受教育情况、经济情况等与再就业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浩、易龙飞(2015)探讨了社会保险对城乡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认为社会保险对城镇和农村低龄老年人就业收入的替代效应存在差异。

老年人的再就业意愿也受许多因素影响。

刘彩云、王裕明、高艳杰(2012)通过对上海市的调查从个体、意识、制度三个层次对影响再就业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田立法、沈红丽、赵美涵等人(2014)通过对天津市老年人的调查认为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退休前职业不稳定、当前收入不能满足日常开销、子女支持其再就业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强。

还有一些学者对国外老年人再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

如陈泉(1991)对美国老年人再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杨志超(2013)对欧盟进行了研究。

田雪原(1989)、郑恩善(2010)、朱劲松(2010)也分别对中日、中韩、欧盟与日本的老年人再就业现状及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

国外关于老年人再就业研究地较早,国内研究则相对较少和分散,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近年我国在老年人再就业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理论也更加完善,对策研究也更加丰硕多样。

1.3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

首先介绍了人口老龄化、退休与再就业的概念,然后阐述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即人口转变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就业理论。

第3章介绍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4章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经济效应、现状及原因。

第5章研究法国、美国、日本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从而为我国研究老人再就业提供经验借鉴。

第6章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外先进经验,从观念、教育、政府、退休制度、市场五个方面为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再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1.4主要创新与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对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的研究逐渐完善,但大多数学者都侧重于在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中浅谈老年人再就业问题,对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的单独研究也侧重于从某一角度出发,缺乏对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的系统性研究。

因此本文试图从其现实背景、理论基础、现状、存在的问题、其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对老年人再就业问题做出系统性地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相应建议。

希望能对促进老年人再就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做出一点贡献。

当然由于文献资料有限,个人的专业知识也有限,在论文写作中不免有很多漏洞和欠缺有待完善。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

【第一章】我国老年人再就业政策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口老龄化与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

【第五章】老年再就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六章】促进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老年人再就业制度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国际上认定的国家或地区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

占比达到10%,或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口占比达到7%.人口老龄化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抚养比等。

2.1.2退休与再就业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养老的制度。

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1]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特殊情况可以提前5到10年退休。

再就业是指离休、退休人员被本单位或外单位重新聘用再次开始工作的制度。

本文所指的再就业指的是本人辞职、离职或被解职、

辞退开除等原因失去职业后重新就业,不仅仅包括退休老年人重新工作并获取劳动收入的现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开始了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2相关理论

2.2.1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盛行于60年代,是西方最重要的人口理论之一。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部分西方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

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

这个转变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人口转变理论正是以西方社会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对一些国家人口发展所经历的人口规模和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做出分析说明的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

(Landry?

Adolphe)。

他在《人口革命》一书中将人口的发展过程分为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这三个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不同,进而自然增长率不同。

他借此对法国人口转变过程做出了解释。

兰德里和汤普森(Warren?

Thompson)、诺特斯坦(Frank?

W?

Notestein)等人的人口理论被称为经典人口转变理论,它研究了总人口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而非限于以往的对总人口变动的考察,为现代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2.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它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生产性作用。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亚当?

斯密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早期的描述,提出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系统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则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

W.舒尔茨。

舒尔茨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体现在物质形式(如机器设备、建筑物)上的资本为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人力资本以劳动者的质和量,即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工作能力及健康情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和。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途径中最重要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质量,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舒尔茨通过对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分析有效地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舒尔茨之后逐渐形成了当代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2.3人力资源理论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到劳动年龄、在劳动年龄范围内、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即已参加或可能参加劳动的人。

人力资源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数量是指构成人力资源的具有

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既包括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也包括未处于劳动年龄但实际参与到就业中的未成年和老年就业人口。

质量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

对人力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这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包括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家庭、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行为;以总体经济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经济对于二者的供需;以及与现实结合的包括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经济政策等。

人力资源开发即指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劳动力的潜力,通过教育培训、激发鼓励等手段,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人在工作中的活力。

从而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更好地结合,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对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和核心。

2.2.4就业理论

西方的就业理论奠基在资本主义市场规律之上,主要就业理论沿着新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理论及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理论这条主线发展和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学派提出就业理论,这是西方经济学最早和较为系统的就业理论。

新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核心是“自动均衡”,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这个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根据劳动供求自动调整,进而导致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发生变化。

劳动供求平衡会自动去平衡,直到市场达到充分就业。

该理论认为政

府不应该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就业政策。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

新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不能自圆其说,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业理论借此产生。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由有效需求决定,经济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工资的刚性,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

因此提出要解决失业问题,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从而扩大就业。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受到巨大冲击。

为解决滞涨这一难题,各种理论纷纷出现。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菲利普斯曲线,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负相关;托宾等人提出结构性失业理论。

认为结构性失业是因为产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需求结构不对称而引起的;在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弗里德曼等人提出自然失业率理论[2].主张完善劳动市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创造信息获取平台,以期降低自然失业率;供给学派则从供给方面强调税收对产量、劳动供给、劳动资本率的刺激作用,因此主张降低税率。

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核心是工资-价格粘性理论。

认为当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不均衡时,工资和价格不能及时变动,因此市场失衡,就业和产出发生波动。

主张双管齐下,降低外部人劳动周转成本,削减内部人工资定价权,由政府干预工资合同,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经济学中对于劳动者就业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

虽然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但对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期的中国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探究

【第一章】我国老年人再就业政策研究绪论

【第二章】人口老龄化与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

【第五章】老年再就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六章】促进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老年人再就业制度构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3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于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峻,逐渐呈现出了自己的特殊性。

人口年龄结构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也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逐渐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

3.1.1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人口老龄化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国际上认定的国家或地区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占比达到10%,或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口占比达到7%.

2001年3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

数据显示,因出生率以及死亡率的下降及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已于2000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近年人口老龄化现象愈趋严重。

下表为2000年以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值及占比情况,由表3.1可见,14年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4934万人,增幅达55.93%,年均增长率为3.22%,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55%的增长速度(2000年126743万人,2014年136782万人),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也提出,2020年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48亿,30年后将超过4亿;202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30年后将达到30%,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2051到2100年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4亿,老龄化水平将稳定在31%左右。

老龄化的发展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将伴随21世纪始终。

3.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2000年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