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5910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docx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与比较

2011年与2010年新旧化学

考试大纲比较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

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

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

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为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为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3个选考模块中任意选考1个模块的内容.

必考内容

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具体内容包括:

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1.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①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④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常用计量

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

③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④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⑥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⑦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⑧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①了解溶液的含义。

②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③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④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⑤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⑦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的计算.

⑧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⑨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③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④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⑤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⑥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⑧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5.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④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三)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能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化学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示例

例1背景材料:

(1)2006年春季,宁夏大部分地区进行了人工降雨;

(2)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用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3)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用乙醇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4)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iu)的原料之一,它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I和于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

B.用米汤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C.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D.1mola能与4molNaOH完全反应

例2图中曲线a表示反应X(g)+Y(g)

Z(g)+M(g)+N(s),△H<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

例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例4右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然物质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例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B.16C.20D.25

例6.已知H2(g)、C2H4(g)和C2H5OH

(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kJ/molB.+44.2kJ/molC.-330kJ/molD.+330kJ/mol

(二)非选择题示例

例7现有甲、乙、丙、丁4种短周期元素,甲元素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电子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的单质在大气层高空释放的蒸气呈现明亮的橙黄色云雾,科学家由此可确定火箭在空中的位置;乙元素的单质在室温下、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丙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丁元素与丙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写出甲、乙、丙、丁4种元素的符号。

甲:

,乙:

,丙:

,丁:

(2)甲元素和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

(3)将过量的丙元素的单质通人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写物质名称)。

(4)由甲元素和丁元素组成的盐溶液的pH7(填>、<、=)。

(5)将乙元素的单质(除去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在其表面很快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加快,触摸容器壁得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

产生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请从有关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方面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

例8

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

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

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

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例9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

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

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3mol·L-1H2SO4/3%H2O2、6mol·L-1HNO30.01mol·L-1KMnO4、NaOH稀溶液、0.1mol·L-1KI、20%KSCN、蒸馏水。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例10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例11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

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

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p-CP)=mol·L-1·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

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

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4)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

PH等于10时,。

[思考与交流]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例12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

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

SO27%O211%N282%);

(1)已各SO2的氧化是放热反应,如何利用表中数据推断此结论?

(2)在大400~500℃时,SO2的催化氧化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原因是:

(3)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填“是”或“否”),是否可以增大该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填“是”或“否”);

(4)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吸收SO3;

(5)已知:

2SO2(g)+O2(g)=2SO3(g);△H=-196.9kJ·mol-1,计算每生产1万吨98%硫酸所需要的SO3质量和由SO2生产这些SO3所放出的热量。

 

例题17

(11分)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3)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不稳定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应是

(4)D的结构简式为,

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的有(写结构简式)。

例17(旧题型示例)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化学名称为;E2的结构简式是;

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例1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A可使臭的CCl4溶液褪色:

②B中有五种不同的化学环境的氢:

③C可与FeCl3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④ D不能使臭的CCl4溶液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为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种,其中在核磁共振中出现两组峰,且面积之比为3:

1的是(写出结构简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