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语文真题专项练习汇编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备战中考语文真题专项练习汇编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语文真题专项练习汇编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语文真题专项练习汇编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备战2021中考语文真题专项练习汇编:
现代文阅读训练
(山东潍坊,23-2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
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
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
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
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
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駛等级划分标准。
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
据比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
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
此外,路测也仅限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城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
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
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
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
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
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
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教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
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列举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B.第①②两段中,加粗词语“之一”和“相继”分别从范围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和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当前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统一规定的自动驾驶等级。
D.可以预见,自动驾驶发展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的改变,将给汽车保险行业的保险业务带来重大变化。
2.本文围绕“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请简要概括。
3.文章第④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第①段列举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辆自动驾驶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B.第①②两段中,加粗词语“之一”和“相继”分别从范围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和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当前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统一规定的自动驾驶等级。
D.可以预见,自动驾驶发展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的改变,将给汽车保险行业的保险业务带来重大变化。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说明文内容有效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分析,尤其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
ABD正确。
C有误,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
故选:
C。
2.本文围绕“自动驾驶塑造未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请简要概括。
①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②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的国际标准方面;③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方面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文章第二段介绍了世界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情况;第三段介绍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的国际标准的情况;文章第四段介绍了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情况。
3.文章第④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问题,事故责任主体认定与安全性密切相关。
社会伦理是前两个问题的延伸。
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
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
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即可。
第四段首先介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接着介绍了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最后介绍了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
是逻辑顺序中的有主到次的顺序。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截至2016年底,故宫文物藏品总数达186万余件。
近年来,故宫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开展文化普及活动,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场所。
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教育形式。
为了使展览效果最优化,故宫在以往展览的基础上,改变思路,不断创新,开创了文物藏品 ① 的新方式:
展览不再是对文物进行简单摆放,而是通过文字、颜色、声音、图像等进行艺术再现;同时,通过图录制作、书籍编写、学术研讨、数字影像辅助导览等方式,让观众在观展时更好地了解展品的文化内涵。
2016年,故宫成立教育中心,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全面、立体地发挥故宫的公共教育功能。
在公共教育中,故宫重视与教育机构合作,采用馆校合作方式开展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轻松活泼的参与中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材料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一座全面系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中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和10多个不同门类的专题展览,每年还有50余个临时展览,国博己经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国博的展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2017年国博接待观众总量达80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观众139万人次。
为了充分发挥国博的公共教育功能,自2012年5月起,国博设立了教育体验区。
目前,围绕“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主题,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
国博特别重视与学校合作,例如,为了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学校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
【材料三】
中国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一座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大型科技教育设施。
科技馆以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设计理念开展公共教育,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馆中展品涉及航空、航天、机械、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等众多领域。
科技馆在利用展品进行展览教育的同时,还设置了科普活动室和实验室,配置了计算机、微型机床、3D打印机等近200套不同系列活动器材和40多套相关的实验仪器,设计了“飞行器的奥秘”“光影探秘”“生命科学俱乐部”等系列活动,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②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
2017年9月1日,科技馆正式启动“馆校结合基地校”项目,为首批200所中小学校提供场馆活动,为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开发、科技教师培训等提供服务。
1.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展出和阐明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B.①阐释和展示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C.①展示和阐释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D.①阐明和展出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2.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博物馆开展公共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 、 、 (每空限8个字以内)
参考答案
1.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①展出和阐明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B.①阐释和展示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C.①展示和阐释 ②这些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
D.①阐明和展出 ②科普实践活动的这些内容
2.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
(1)图一说明国博接待的观众总量逐年增加,国博已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
(2)图二显示国博接待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
说明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
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博物馆开展公共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形式多样的展览、丰富的活动体验、馆校合作(每空限8个字以内)
(广东省考,15-18)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夜光。
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
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
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
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
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
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
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
”她仍没有抬头。
“那你怎么还不睡?
”“快完了,一会儿睡。
”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
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
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
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
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
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
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
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
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
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
“爹,咋了?
”“没咋。
”他也没有看我。
“没咋,那咋不睡?
”我又问。
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
“有两毛钱,对不上账。
”“多了还是少了?
”我接着问。
“多了。
”他说。
“多了,那好呀!
”我说。
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
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
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
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
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
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
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被经常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
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
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
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
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①
第三盏
女同学
②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加粗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2)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参考答案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
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①认真、公道、普良地对人对事等。
②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
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品味下列加粗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
(2)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
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