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576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5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项目摘要

一、项目摘要说明

1、项目名称

XXXX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XXXX公司(以下简称:

“xx公司”)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XX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工咨乙

4、项目建设地点

XX市

5、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期二年。

即2009年—2010年。

2010年12月底竣工验收,2010年达到设计能力的50%,次年达到100%。

6、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设集约化育苗场共120亩。

主要建设内容:

(1)建安工程:

基质处理车间600平方米、播种车间300平方米、催芽室300平方米、包装车间300平方米、检验检测综合用房150平方米、配电间50平方米、冷藏库100平方米、室处道路工程400平方米、电气工程1000米、沉淀池、化粪池50立方米。

(2)田间工程:

智能育苗温室2000平方米,连栋温室大棚8000平方米、遮荫棚2000平方米、干渠1200米、支渠1500米、田间道路2000米、滴灌设备3套、围栏900米、蓄水池200立方米。

(3)仪器设备:

购置设备仪器79台(套、件)。

项目实施后,达产年新增优质各类种苗4500万株,其中越冬蔬菜种苗4000万株,可供13万亩大田种植;瓜类嫁接苗500万株,可供7.8万亩大田种植;提供鲜菜10万公斤。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682.20万元,包括建筑工程投资额187.80万元,田间工程投资额358.6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额68.8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额35万元,预备费32万元。

项目达产后,需全额流动资金102.63万元,主要用于购买有机肥、农药及人工费用,全部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不计入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资金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申请中央投资5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82.20万元。

建设资金分两年使用。

8、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正常年份销售收入1070万元,年生产总成本费用为746.31万元,经营成本693.20万元,利润总额323.69万元,项目全部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1.62%,财务净现值992.63万元,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4.7年,平均投资利润率为24.92%,盈亏平衡点34.32%,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全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2、《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度投资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09]6号);

3、《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5、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7、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程;

8、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总规模

1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

120

含建筑物占地

2

新增建筑物面积

平方米

1800

3

种苗年产量

万株

4500

4

鲜菜年产量

万公斤

10

项目建设期

2

投资规模

万元

682.20

1

建筑工程

万元

187.80

2

田间工程

万元

358.60

3

仪器设备购置

万元

68.80

4

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万元

35

5

预备费

万元

32

资金筹措

万元

682.20

1

中央投资

万元

500

2

地方配套

万元

100

3

自筹资金

万元

82.20

财务评价指标

1

销售收入

万元

1070

达产年

2

总成本费用

万元

746.31

3

利润总额

万元

323.69

4

税后内部收益率

%

31.62

5

税后财务净现值

万元

992.63

i=8%

6

税后投资回收期

4.7

含建设期

7

平均投资利润率

%

24.92

8

平均投资利税率

%

33.23

9

盈亏平衡点

%

34.32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蔬菜产业是我国仅次于粮食业的大产业,产值高于林业和渔业总产值。

蔬菜是人民群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蔬菜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瓜类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作物。

发展蔬菜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东南市场对蔬菜需求显著增加,给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008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战胜了重大自然灾害,克服了多种困难风险,农业农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局面。

在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一定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

2009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指出,我国蔬菜(含西甜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政府要提高对发展蔬菜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将发展蔬菜产业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蔬菜产业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随着全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瓜菜播种面积在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近10%,90年代年均增长14.5%,本世纪前7年平均增长1.9%,到2007年达到2.94亿亩,总产量6.41亿吨。

其中,蔬菜2.6亿亩,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7公斤。

设施蔬菜发展更快,1980年设施蔬菜不足10万亩,到2007年达到5,050多万亩,增长504倍。

另据FAO统计,2006年我国蔬菜产量占世界的49.6%,居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对日常生活必需品——蔬菜的质和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种趋于多样化,要求能做到四季供应,淡季不淡。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农村建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人口结构都将发生大的改变,由于市场的需求,蔬菜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并快速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必然要求蔬菜育苗实现集约化。

蔬菜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增长优势,传统育苗由于占地时间长、出苗率低、用工大,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蔬菜种植的要求。

随着人们经营观念的转变,蔬菜苗的商品化和集中培育、异地销售将逐渐占据主导。

国外冬季反季节栽培的蔬菜受到菜农的青睐。

但是,国外的蔬菜良种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征,种植一年后,来年再种时,种子就变异了。

这样一来,菜农不得不花大价钱重复买种子,重复引种,既增加了蔬菜生产成本,又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要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就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而蔬菜则是相对比较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

因此,加快我省蔬菜育苗集约化、工厂化建设势在必行。

XX市作为一个拥有四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又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蔬菜需求量巨大,迫切需要建设一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场。

XXXX实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主要基地分布在XX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东镇、小蓝开发区和XX县向塘镇,面积1750多亩,该公司长年从事商品蔬菜生产,具备了蔬菜种植的丰富经验。

为确保蔬菜种苗供应能力,促进我省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拟建设XXXX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在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延长蔬菜产业链,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蔬菜。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度投资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09]6号),特提出《XXXX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并委托XXxxx咨询公司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保障蔬菜生产有效供给的需要

2008年春天我省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给全省蔬菜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蔬菜生产设施受损严重,早春大棚菜苗大量冻死,据统计,全省蔬菜受灾面积达350万亩,损失大中小棚15.2万亩,损毁蔬菜生产大棚88066个,育苗受灾面积7万多亩,发生冻害苗床约1.5万亩,冻死菜苗约20亿株。

由于基础设施受损和菜苗大量冻死,灾后蔬菜恢复生产的困难加大,造成市场蔬菜供需矛盾加剧,导致蔬菜价格迅速上涨,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负担加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恢复和推动全省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保障市场的有效供给,必须加快和推动蔬菜集约化育苗进程。

另外,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部分蔬菜种植户成为商品蔬菜的消费者,导致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场,提高蔬菜种苗繁育效率,是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的有力保证,为菜农提供可靠的生产保障,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是调整品种结构,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蔬菜育苗主要采用传统的营养土畦式育苗,户户育苗,自育自用。

这种传统的育苗方式由于育苗分散,育苗设施简单,育苗方式落后,造成菜苗品质低下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严重制约了全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蔬菜集约化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进行工厂化育苗,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技术措施,使蔬菜秧苗达到快速、批量、优质、高效和安全生产,实现蔬菜种苗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具有节能(传统育苗100株/㎡,穴盘育苗700-1000株/㎡,节能2/3)、省工省力(传统育苗土坨重500-700g,穴盘基质不足50g)、苗质量高和适于远距离运输的特点,对于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量的扩张,就是主要靠扩大面积增加总产,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但是,重视发展忽视提高、重视数量忽视质量、重视发展生产忽视开拓市场的倾向普遍存在,致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以至总量偏多,大众化蔬菜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效益下降;而稀有品种以及设施栽培的花色品种和数量,尚不能满足供应,价位较高,效益较好。

已经形成优势和特色的蔬菜产区,市场竞争力强,效益相对稳定。

鉴于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蔬菜的产出率比较低、增产增效潜力大,以及蔬菜商品总量偏多和品位档次偏低的情况,今后蔬菜产业的发展,应主要靠增加科技含量,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品质和单产,增加花色品种,培育和发展优势蔬菜产业、特色蔬菜产业,积极推行采后商品化处理增值,稳定提高蔬菜产业效益,适应内销和对蔬菜品种不断增加和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变化,顺应国内外蔬菜多元化、多样化、保健化的消费观念,主动分析和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引进新的优良蔬菜品种进行育苗、试种、推广,及时调整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是发展市场化蔬菜产业的必由之路。

3、是提高蔬菜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从讲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