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指导.docx
《013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3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指导.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3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指导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绪论重点知识
一、现代汉语的特点:
汉语是华人社会使用最广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对亚洲好几个民族语言的发展,起过重大影响,如朝鲜、日本、越南语等。
总之,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词汇丰富,语法灵活,历史悠久而又不曾分化的语言。
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1、音系简单明了2、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4、有显著的音乐性
(二)词汇方面1、丰富经济:
汉语词汇的丰富,是与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化分不开的。
汉语有各种各样表示事物最细微的差别和感情色彩的词和许多同义词。
所以。
世界上任何复杂的事物和人类思想,汉语都可以表达出来。
汉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保存下来很多的成语,这也是汉语词汇丰富的一个重要因素。
汉语词汇的经济,主要指结合方式说的。
如有的两个词素单独使用时,是两个词,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者颠倒过来使用,又可以组成两个意义不同的词。
如“兄”和“弟”,可以结合为“兄弟”、“弟兄”;“牛”和“奶”,可以结合为“牛奶”、“奶牛”。
这种结合方式,不仅经济而且灵活,促成了汉语词汇的丰富。
2、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选择题)在现代汉语词汇里,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另外还有许多词,在古汉语中是单音节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变成了双音节词。
如“耳:
耳朵”,“鼻:
鼻子”,“目:
眼睛”等。
(三)语法方面
1、词序固定汉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词的排列次序比较固定。
汉语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的关系都必须通过固定的词汇来表示。
如“我们爱祖国”这句话,就只能是这个词序,如果说成“祖国爱我们”或“爱祖国我们”就把意思全变了。
在外语当中,不少语种,是靠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
2、量词丰富在现代汉语里,对不同的事物常用不同的量词来分别。
如称牛用“头”,称马用“匹”,称猪用“口”,称羊用“只”,称门窗用“扇”,称事情用“桩”,称题目用“道”,以及用双、把、对、付、个、条、辆、斤、间、所、座……等量词来表示不同事物的数量。
3、句子结构层次分明汉语的句子结构可以一层套一层,中间不必用连词。
只要认清层次,条理就非常清楚。
如“我知道”是一个句子,“他来”又是一个句子。
“我知道他来”,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中间不要加词。
整个句子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
二、目前使用的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简答题)
一类是没有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一类是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汉字基本上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存在以下问题:
每个字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符号,字形上既不能正确地表示读音,结构又很复杂,学的时候必须一个个地死记。
笔画多。
常用的汉字半都在十笔以上,笔画多的可以到二三十笔。
三、语言的本质
(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二)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工具(选择题)
第一章重点知识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论述题)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婴幼儿在学会说话以前,已开始用种种非语言方式与周围人交往,如用哭叫表达饥饿、疼痛、疲倦等不愉快感觉或其它需要;用手脚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表达各种情绪……但是这些非语言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常常不能被他人正确理解,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
因此,只有能准确表达各种意思的有声语言,才是人们最简便、准确、迅速的交际工具。
婴幼儿学会说话,就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如最早的哭声,可以表示饿、疼、渴、湿等多种情况,成人只好根据个人的经验去推测,若判断失误,他们会哭得更厉害。
而婴幼儿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愿望时,他们和周围人的交往就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彼此之间的沟通就变成极为容易的事。
语言可以使婴幼儿清楚地讲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及时地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可以提高婴幼儿在交际中的地位,因为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情感的婴幼儿,总是受周围人的欢迎,受到成人或同伴的喜爱,使其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
可以调节婴幼儿的行为,成人用语言肯定或否定他们的行为时,就逐渐使他们掌握自我评价的标准,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什么时候不该做。
如有的婴幼儿在打针前,成人不断地说:
“打针不哭是勇敢的幼儿,宝宝是勇敢的幼儿,打针一定不哭。
”这样的言语,常常成为婴幼儿克服困难的巨大力量,打针忍着不哭,打完针有时会含着眼泪说:
“宝宝不怕疼,没哭。
”由此例可以看出,恰当的言语不仅能调节婴幼儿的行为,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明显增强。
它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口语水平,能在众人面前,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够适应语言传递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会讲标准的普通话,以迎接人机对话(口语指挥机器,语音打字机的使用等)时代的到来。
未来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人都会说普通话,而且要具备相当水平的说话能力。
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使婴幼儿尽快地从用表情、动作与周围人交往,进入用口语与周围人交往,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欢与人交际,并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二)学前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婴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正确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经具备,三四岁时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以后再发别的音,就容易有口音。
一个人在婴幼儿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后进行补偿教育就困难多了。
婴幼儿在掌握词汇方面,可由3岁的800-1000左右个词,发展到6岁的3000—4000左右个词。
在掌握语法方面,由掌握简单陈述句的语法形式,发展到掌握多种句式(并列句及主从复合句等)的语法形式。
在正确教育下,幼儿入学前就能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情感等。
如果婴幼儿在发展语言的关键期,没有条件学习口语,以后就不能真正学会说话。
众所周知,7岁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开始学习说话,经几年的训练,只记住四、五个单词。
这个实例说明,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如错过了时机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学前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成果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学前期语言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
语言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婴幼儿在掌握语言之前,要认识一个物体的特征,必须对该物体的各部分和各个特征逐一进行详细的感知,他们用手摸,抓起来玩弄着看,放进嘴里咬,甚至把东西拆了……,而当他们掌握了语言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成人在带领婴幼儿观察周围世界、传授知识技能、解释行为规则时,都将伴随语言。
语言的参与,将使婴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语言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起作用:
(四)学前期语言教育可以为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证明,学生写作能力低的原因之一是独白能力低,不怎么会说话,写起文章自然杂乱无章。
而独白能力强,比较会说的学生,说起话来有条有理,生动自然,写出文章一般都不错。
这是因为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
在幼儿入学以前,如果能学会普通话的准确语音,掌握大量的词汇,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入学后学习认字、读书和作文时,主要是把看到的字形和相应的语音联系起来,理解文字内容和用文字表达意思就比较容易了。
学前阶段成人如能在日常生活、游戏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口头组词、组句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现想现说,有条有理地说,就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的发展。
以上这些因素,均可为幼儿入学后学习书面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获得良好发展的条件(简答题)
(一)要有健全的大脑和言语器官(论述题)
人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有能说话的基础——言语的发音器官。
这个器官包括肺、支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人说话就是靠这几部分的协调活动来完成的,人说话是靠大脑的言语运动分析器来指挥的。
说话时口腔共鸣器和咽喉共鸣器的活动是由听觉来监督的。
人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和大脑的健康和完善,是人的言语活动的先决条件,其中任何部位发育不完善或受到损伤,都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言语能力。
如声带受到损伤,人的外部言语就无从表现。
当听觉减弱或完全丧失时,人的言语就不会清晰或完全失去言语能力,即俗话所说:
“逢聋必哑”。
由此可知,大脑和言语器官发育是否完善和保持健康,是幼儿能否说好话的关键。
为使婴幼儿的大脑和言语器官发育完善和保持健康呢?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要优生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不少婴幼儿是带着病来到人世间的。
如痴呆、先天性聋哑、兔唇、腭裂等,它们都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言语发展。
这些由遗传带来的疾病,有的是因父母患有遗传病传给婴幼儿的;有的是因父母近亲结合所致;有的则是母亲怀孕期间用药不慎,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能损伤第八对脑神经;导致耳聋。
年轻的父母欲使自己孕育的下一代是发育健全的,就要按优生的原则养育子女。
2、要保护好婴幼儿大脑及言语器官婴幼儿的大脑及言语器官尚未发育完善,都很娇嫩,易受损害,必须保护好这些器官的健康和卫生。
要有合理的生活制度。
为保护婴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及言语器官,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每天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睡眠,不使他们的脑力活动负担过重。
要注意不要让婴幼儿的头部受伤。
尽量让婴幼儿少感冒,预防传染病。
为了保护婴幼儿的听觉和发音器官,特别要避免婴幼儿患上病毒性传染病,万一患病要小心护理,不使他们并发脑炎和中耳炎。
婴幼儿用药要十分小心。
婴幼儿患病后用药不慎,或对某些药物过敏,也可以使听力减弱或丧失听力,尤其是在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后,要随时观察婴幼儿的听力反应,如发现听觉出现迟钝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对听觉的破坏。
大人对婴幼儿讲话时声音不要过大,也要教育婴幼儿不要大喊大叫。
不要带婴幼儿到噪音很大的地方去玩,因为婴幼儿经常受噪音的刺激,听力会有所减弱,长期、严重的噪音刺激,会破坏婴幼儿的听力。
总之,健康完善的生理条件是婴幼儿言语获得发展的决定因素,父母和教师要让婴幼儿言语发展得好,就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和训练好这些言语器官。
(二)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简答题、填空题)
幼儿出生后,虽然都具有能说话的物质条件,但是如果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人类的语言,没有模仿对象,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永远不会说话的。
因此,成人的言语范例,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是幼儿掌握语言的关键。
1、成人的言语范例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从发音、用词到掌握语法规则无不如此。
因此,成人的言语质量,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言语的发展水平。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言语就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
成人的言语范例应表现在:
发音正确,坚持讲普通话;词汇丰富,用词确切;口语清楚明确,文理通畅,有文学修养,富于表现力;在表达方法上要适于幼儿的接受水平:
讲话的语调要使幼儿感到亲切;讲话的速度和声音大小,以幼儿能听清为准。
总之,从内容到形式,成人的言语都应是幼儿的榜样。
成人的言语要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应以幼儿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为原则。
但不能错误地认为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就去讲“小儿语”。
有的小班幼儿管汽车叫“笛笛”,管糖叫“甜甜”,成人也随着叫就不合适了。
成人的责任应是不断地扩充幼儿的新词,告诉他们事物的正确名称,逐步培养他们能听懂成人的言语。
为了以正确的言语影响幼儿,成人对自己的言语应十分注意,应多看些文学作品,多听广播中的朗诵、讲述。
更重要的是自己多练,特别是方音较重或有语病的成人更要如此,以不断提高个人的言语修养。
2、丰富的生活内容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
“幼儿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
丰富的生活内容有利于幼儿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因为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总是反映一定的思想或生活内容,只有具有活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时,才有表达的要求。
而思想和情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们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才能有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幼儿也不例外。
幼儿的生活范围狭窄,知识经验贫乏,这是幼儿言语发展的不利条件。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创造条件,使他们多接触社会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有了被反映的内容,幼儿自然也就有了反映的要求。
如果幼儿有一个丰富多彩、轻松愉快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环境,必然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愿意与成人和同伴交往,谈论他们的感受和见闻。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经常会产生交际需要和表达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便成为他们学习语言的动力。
当幼儿需要有更多的词去命名事物和现象,需要有更强的表达能力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但又说不好时,他们就会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就会积极主动地模仿别人的语言。
这样就能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
因此,成人应非常重视幼儿生活内容的安排,使他们的生活内容尽量丰富多彩一些,生活内容的丰富并不单纯指新内容的增加,也包括着变换方式去复习、巩固旧的内容,以形成深刻的印象。
这样,言语表达才能有基础,言语质量的提高才有了前提。
丰富幼儿生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每天的日常生活内容应有所变化外,还可以带幼儿外出参观,组织好节日活动,听“小喇叭”广播,看图书等。
总之要尽可能增加幼儿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机会。
3、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
“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因此,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把“不许说话”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如睡觉、吃东西时等。
其它时间,不应过多地限制幼儿自由交谈,应创设条件启发他们自发的交际愿望,使其多听、多说、多实践.以丰富他们在不同情境中的交际经验。
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中还提出:
“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
(三)成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
1、成人要随时随地指导幼儿的言语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与幼儿和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环境,幼儿不仅可以从成人和同伴那里学习用词、造句和表达的技能,而且在自己表达有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自由交谈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言语发展水平,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特别是对那些在集体活动中沉默寡言的幼儿,更要帮助他们。
另外,幼儿言语中的消极面,最易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出来,如骂人或讲粗鲁的话,乱用词,语法错误和语病等,需要及时指出与纠正,若放任自流,就会使错误的东西巩固下来而难以改正。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各种活动,商量怎么玩,定什么规则等,都要通过他们相互交谈来解决。
有时幼儿还把语言教育活动中学过的内容,在游戏时间内表演、复述、朗诵。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使幼儿从多方面提高语言技能,而且还便于教师在提高言语质量方面,做具体细致的指导。
2、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
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园内,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发展幼儿的语言的教育形式。
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形式的教育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是从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角度考虑教育目的和方法,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教育活动。
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不要严格分科,没有必要刻意地进行单纯的语言教育,因为语言以外领域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幼儿获得各领域知识和经验的工具,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时,都要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语言,对他们的言语质量有明确要求,发现言语上的缺点要及时指正。
三、口语表达的过程(简答题、填空题)
口语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言语(思维)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有声语言)的过程。
心理语言学家把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理解为信息传递的过程,即说话人发出信息,听话人接受信息的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编码说话人把想说的内容编成语言,发出信息。
这时就要找适当的词,按语法把它组成句子,组成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编码。
编码过程是在脑内进行的,说话人要编得清楚、明确,避免失误(用词不当、语法错乱)。
发生编码失误,说话人就要重新组织。
口语编码是现想现说,要求思维敏捷、灵活和条理化。
编码过程是否顺利,编码效果如何,取决于说话人掌握语言符号系统的熟练程度。
(二)发送利用发音器官把编好的码,准确、清晰地发出去。
(三)传递传递靠空气,要保证传递无误,就要注意克服周围环境中无关刺激的干扰,以保持发出语音的基本特征。
(四)接收话人听觉器官开始活动,要求耳朵能正确辨认说话人发出的音,听不准就要发生接
收误差。
(五)译码听话人把接收到的语言形式还原为语言内容,只有译码正确,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表达的意思。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常用的方法(简答题)
教学方法是保证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是教师指导幼儿学习的方法。
幼儿园语言教育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直观法
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它能保证幼儿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生动的直接感知来获得知识,使词和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同时作用于幼儿,使教育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和记忆等。
在引导幼儿认识新事物,进行某方面的知识教育时,凡是幼儿能直接观察的,教师都可采用直接观察法,如观察各种实物,到社会上某个场所进行现场参观。
对那些不可能让幼儿直接观察的事物,或巩固幼儿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知识时,教师可采用间接观察法,如观察图片、模型、玩具、艺术品,观看幻灯、录象等。
凡能让幼儿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以直接获得印象的方法,均属直观法。
如运用某些动作表现诗歌或故事的内容和感情,练习发音时指出发音器官的位置等。
(二)口述法
谈话发展幼儿对话能力的方法。
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会话:
有主题的各种谈话活动(如观察后的谈话、总结性谈话、主题谈话、看图说话等)。
讲述发展幼儿独白能力(即连贯性语言)的方法。
它包括讲述、复述和表演故事、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境讲述、创造性讲述等。
朗诵发展幼儿学习艺术发声的方法。
它包括朗诵儿歌、儿童诗和散文。
语言教育活动中口述法的运用
言语示范教师正确的言语示范是为幼儿提供可以重复和模仿的榜样,是幼儿学习语音、朗诵和提高讲述质量的重要方法。
教师的言语示范必须正确、清楚、响亮、富于表现力,要面向全体幼儿,保证每人都能看到并听清楚。
言语示范的运用要适时,有时可在在幼儿的言语活动之前进行;有时在发现幼儿的言语活动有错误或缺乏表现力时,教师的示范可重复进行;有时也可做部分示范;有时在运用言语示范时辅之以解释、提示,效果会更好;有时可在语言教育活动最后进行,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质量。
讲解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词义,理解故事、童话、诗歌的内容,理解某些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
教师讲解的语言要清楚简练、形象生动,符合本班幼儿的接受水平。
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在可能条件下,讲解最好结合示范或演示进行。
口头练习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口头练习是大量的。
一类练习是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言语因素(语音、词、句),目的是让幼儿记住它,并把它正确运用到自己的言语中去。
另一类练习是发展幼儿某方面技能技巧的练习,如讲述、朗诵、表演故事等。
这种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求幼儿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独创性。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口头练习时,应让幼儿明确练习的要求。
练习方式应生动活泼、多变换,以引起幼儿练习的兴趣,应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
练习的要求要逐步提高。
提问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己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
在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可运用不同性质的判断性提问。
根据内容可分为再现性提问(如是什么?
什么样的?
在做什么?
有什么用处?
……);探索性提问(如为什么?
什么原因:
哪儿相同?
哪儿不同?
……以及要求做出某些结论的提问)。
根据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截了当的提问(如看图讲述时,问图片有谁,长得什么样,在干什么……);启发性提问(如问幼儿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就具有启发性);暗示性提问(如问幼儿地上长出了小草,柳树开始发芽,是什么季节?
)
幼儿言语的评议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谈话、讲述、朗诵的内容或表达的技能技巧进行评议,可以明确幼儿的知识和言语技能掌握的程度。
评议应在幼儿言语活动后及时做出,其目的是引起所有幼儿的注意,又能加深本人的印象。
评议应着重讲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时,最好以建议口吻提出练习要求,纠正错误时,最好能配以示范,这样既可鼓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可给以具体帮助。
在一次活动中,一般只能对几个幼儿的言语进行评议,不可能对每个幼儿的言语都进行评议。
(三)游戏法
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运用游戏方法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
发展语言的教学游戏(亦称智力游戏),有的要运用直观材料(玩具、实物、图片)进行,有的就是纯语言的游戏,如练习发音、学习反义词、练习组词和造句等游戏。
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练习各方面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还可以游戏的方式表演故事(亦称表演游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的水平,因为在表演过程中,可以使幼儿学会用不同的语调对话,有表情地朗诵和连贯地叙述等。
五、口语本身的特点(简答题)
1、短句多,自然句多(结构比较松散的、自由的句子);
2、省略句多(因口的对象确定,常常就在眼前,又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所以可以省略一些语言成分;
3、易位现象多(主语和谓语,状语和中心语,定语和宾语等,常常把要强调的部分前置,先传递给别人听,如“甜不甜?
这桃”);
4、口语的声调富有弹性,可以借助音高、音长、音强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与书面语言显著不同的地方。
第二章重点知识
一、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的共同特点(简答题)
(一)活动有明确的目标;
(二)活动的主体是幼儿;(三)注重个体差异;(四)活动形式多样化。
二、1岁前婴儿的语言教育(论述题)
1岁前为口语发生期,满1岁时虽然也只能说出个别单词,但近一年的口语练习,却能对人的言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成人可侧重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
(一)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
孩子出生后的啼哭就是发声的开始。
开始的哭声一般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第二个月以后,哭声开始和一定的意义相联系,以哭表示“饿了”、“湿了”等意思。
孩子从2、3个月起,在吃饱、睡好、情绪良好的状态下,常常会发出一些单音:
如ā(阿)、ē(鹅)等。
五六个月以后,会逐渐发出复合音:
mā—mā(妈)、dà—dà(大)……等。
这种自发的发声练习,6个月以后依然存在。
在这个阶段,父母不要怕孩子哭,如果孩子一哭就喂,一哭就抱,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练习发声和呼吸配合的机会,因为孩子哭时,吸气短,呼气长,正好和说话时的呼吸状况相同。
当然,过多的啼哭也不好,不能将孩子身体不适的哭声也置之不顾。
为了诱发孩子自动发声,成人要注意创造条件,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
让孩子吃好、睡好、无病;在孩子周围挂一些彩色饰物、发响玩具;成人用亲切、爱抚的言语逗引孩子,引起其对声音的注意和发出声音;经常为孩子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以发展他们的言语听觉和方位听觉。
(二)多和孩子说话
孩子在自发的发声时期,还没条件模仿成人说话,但可以听和看着成人说话。
成人如能注意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对着孩子说话,让他们看清说话的口形和嘴的动作,使言语视觉和言语听觉协调起来,加深对语音和语调的感受,这些对他们以后学习说话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成人应不管孩子对你说的话有无反应,都要抓住一切机会和孩子说话,为孩子创造好的语言环境。
如:
动作伴随语言成人在照顾孩子生活时,最好是边做边说。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