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452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docx

新视角研究生英语读写1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Units110

一、AWorkingCommunity

5、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没有谁一出生就属于这些社区,也不是后来我们搬了进来。

这些身份是我们随身携带的,没有人可以拿出文件证明我们是这个或那个群体的会员卡持有者。

然而,不知不觉中人们的身份更倾向于各自所从事的工作,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由家庭住址来界定。

6、过去大多数彼邻而居的美国人彼此是同一个街区、教区、校区的成员。

今天的词典依然首先从地理的角度来定义社区,称之为“一个由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组成的群体”。

7、然而,如今的情况是居住和工作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人极少,对更多的人来说家成了一个仅仅用来睡觉的地方。

我们的居住地被叫做“近郊居住区”,由于没有了孩子像过去那样起到沟通邻里关系的作用,许多人感到要叫出跟我们同住一条街的所有人的名字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8、这不是说我们今天被分得更开了,而是好多人已经部分的友谊和大部分的日常社交生活从家里转移到了办文室。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去工作,工作的地方就变成了我们的街区。

9、50年代的下午茶成了80年代的喝咖啡的工间休息。

工作地的饮水冷却机、大厅、电梯、停车场是新社区的后院篱笆墙。

天天和我们共进午餐的人是给我们的母亲动手术的医生、孩子的数学老师、管道工、汽车修理工等。

10、人们曾经在杂货店的超市里可能是陌生人,但是却极可能在公司大厅的咖啡间里相识。

我们谈论一些人物,从街头办文室的老板,到运输部中的疯女人,到营销部的情人们。

难怪当研究者问及美国人关于工作他们最喜欢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和同事悠闲自在地闲扯”,当询问在家里做全职母亲的年轻妇女对工作最怀念什么时,她们说是工作中所接触过的人。

11、不是所有的住宅区都是空的,也不是所有的工作单位都是友好的。

多数人在这些环境里都曾有过复杂的经历。

然而,最近一位女性朋友告诉我她对工作单位里的人的了解程度要胜于对同一街区人的了解程度。

我们不仅把社区的概念从住宅区搬进了办公楼,上班时身上所佩戴的标志也把我们和异国他乡的人们和公司员工联系在一起。

我们假设自己和其他的教师、护士、城市规划者有着某些共同点。

12、这有点像最初移民来到美国的我们的祖辈们的经历,许多人来到这里后把自己原来的国籍当成一个社区,所以有意大利人社区、爱尔兰人社区、波兰社区等。

他们不断寻找并设想自己与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们有着亲密的联系。

我们把这种体验提升了一步。

像用工作单位取代居住地一样,我们用专业身份取代了种族身份。

这种社区的完全重组在流动作业的行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那些在不同城市变换工作的人似乎把自己的身份植根于他们的行业中。

在这个充满专业人士的时代,他们不得不费尽周折去寻找有共同语言的人。

13、我并不认为这种社区概念的变迁会造成大面积的混乱,这种对联系和共同理想的不断追寻充满了人性。

但我对我们不断变化的身份确实感到不安。

身份意识的天平似乎已经日渐倾斜到工作决定身份这边。

14、如果办公室真的彻底变成我们的社区,如果我们的所从事的行业真的彻底变成我们的种族印记,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和工作区分开来呢?

自我价值并不是只有在市场环境中得到体现的。

但是在这些新的社区中,如果不先说明我们是从事哪行哪业的,就越来越难以说清楚我们究竟是谁。

二、TheRootsOfMyAmbition

1、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做轻易放弃的人。

2、虽然她已离天人世,我母亲却依旧在我的脑子里大声嚷嚷,有时天还未破晓她就催我起床,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情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轻易放弃的人。

3、我一辈子都在听她讲这句话。

而今躺在床上,在黑暗中睁开睡眼,我就能感觉到她和那个一无是处,游手好闲的人对歭的那股凶劲儿,那个人就在我心中,他宁可缩回被窝继续睡觉,她不愿意抓住新的美好的一天。

4、我在心里默默地抗议:

我不再是个孩子,我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有权晚点起床。

5、罗素,你完全没有进取心了,只想当个无所事事的懒汉。

6、自从我还是穿着短裤整天乱跑的小男孩起她就用这种战场上的喊叫来鞭策我。

7、你一定得弄出个名堂来!

8、绝不要轻易放弃的人!

9、伙伴,得有点儿抱负吧

10、在我心目中这个世界上真的文明人嘲笑物质主义者和追名逐利的人。

这种人饱读哲学大师和社会批评家的著作,他认为花费整个生命去追求金钱、权力、名誉是粗俗而不值的……

11、母亲还对我说:

“有时你的行业显得自己还不如能置你于死地的那点火药或一粒子弹值钱。

12、自从外公死后母亲一直过着艰辛的生活,除了一大堆债务外公啥也没有留下。

家里的房子成了别人的。

孩子们四散各处。

我那染上夺命结核病的外婆患了自杀抑郁症被送入医院。

刚上大学的母亲不得不辍学去找工作。

13、后来母亲在结婚后5年内生下连我在内3个孩子。

但是,1930年我爸爸离开了人世,母亲一贫如洗,不得不将最小的孩子奥德丽送给别人收养。

也许母亲做过的最勇敢的事就是让我叔叔汤姆和婶婶葛黛收养了10个月大的奥德丽。

叔叔汤姆是爸爸的亲兄弟,他在铁路上有一份好工作,能够给奥德丽舒适的生活。

14、母亲带着我和另一个妹妹直奔新泽西州暂时寄居在她哥哥阿伦家里,成了投奔我那好舅舅的穷亲戚。

母亲后来总算在一家洗衣店找到了一份周薪10美元,修补杂货商穿用的工作服的工作。

15、假如我现在是总统或者是富有的商人,妈妈应该会更满意的。

虽然母亲很爱我,但她并没有欺骗自己。

在我高中毕业之时,她就意识到了我缺少那种日进斗金或博取群众爱戴的能力。

从那以后她就开始把我往写作的道路上推。

16、母亲的家族有从事写作的传统。

从她的外公开始似乎就有一种语言基因代代相传。

她的外公是一位教师,他的女儿露利是诗人,儿子查理后来成了《巴尔的摩先驱报》的通讯员。

在世纪之交,南方还没有从因为内战而大伤气的状态下恢复过来,写作在当时是一条谋生之路。

17、最充分的证据要数我母亲的一位表兄艾德文。

他是《纽约时代周刊》的执行主编。

他曾经遍游欧洲,这证明文字可以将你带到那些远离弗吉尼亚边远山区无比美好的地方,令你的亲戚惊讶而又嫉妒。

母亲常以艾德文为例,告诉我一个不是很有才气的男人能走多远。

18、艾德文并不比任何一个孩子聪明,看看他今天已经在哪了?

母亲总是这样遍又一遍地对我说,以至于我长大以后认为艾德文·詹姆士不过是碰上了好运气的平庸之辈。

也许母亲也是那样看待他的,但她的话中应该有更深的含意。

她是在告诉我不需要很聪明就能达到艾德文的高度,通往顶峰的路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19、当母亲看到我或多或少有些语言天赋的时候,她就开始努力要让这种天赋成长发挥出来,虽然家里穷得叮当响,她还是狠下心来给我订购了售价为39美分的月刊《世界最伟大的文学》

20、我很仰慕那些伟大的作家,但读起来使我最快乐的是报纸。

我如饥似渴地读着报纸上关于犯罪、恐怖事件和发生在遥远他乡的骇人听闻的杀戮。

关于那些死在电梯上的杀手的报道令我入迷,我甚至对死刑犯订的最后一顿快餐都特别留心。

21、1947年,我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时到了解到《巴尔的摩太阳报》需要招募一名治安记者。

另外有两三个霍普金斯的同班同学也在争取这个职位,为什么最后我被录用了是谜。

这份工作的薪水是30美金一星期。

当我在母亲面前抱怨这样的待遇对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种耻辱的时候,她拒绝给我同情。

22、假如你在这个职位上好好干,她说,也许你是会有所作为的,到那时他们就不得不给你涨工资了

23、7年之后,我被《巴尔的摩太阳报》任命为驻白宫记者。

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成为驻白宫记者被看成是离上天只有一步之遥。

那时我29岁,踌躇满志。

我回有对母亲讲自己晋升的事想看到她高兴。

但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

24、嗯,罗素啊,母亲说,假如你把白宫记者当好了,你会有所作为的。

25、进取、进取、再进取,这是母亲给我设定的方向。

小小的进步是不足以自我满足的。

那些因成功而沾沾自喜停下来欣赏自己的人是不会持久的。

即使你已经到达顶峰,你也最好不要放松。

爬得越高,摔得越痛,是母亲的至理名言。

26、在我从事报业的头几年,我就不怀着幼稚的要报复地表兄艾德文的怪念头。

假如我能成为非常杰出的记者,让《纽约时代周刊》在不知道我和艾德文关系的情况下雇用我,这难道不是件快乐无比的事情吗?

如果艾德文将我请到他那宽敞的办公室,对我说:

年轻人,能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吗?

我是你的穷表妹露西·伊丽莎白·罗宾逊唯一的儿子。

这回答是多么绝妙的复仇啊。

27、后来我的这种不着边际的少年狂想果真变成了现实。

《纽约时代周刊》真的派人敲开了我的家门,尽管在我到达时,艾德文表兄已经有事离开了,美国新闻界还是给予了我一个炫丽的奖励—做《纽约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

28、那不是新闻报导专栏,而是一个用不同文学体裁评论新闻的专栏,如散文、讽刺、夸张的模仿、有时甚至是小说。

这一切证明母亲早就看出是这块料并引导我走文学之路是完全正确的。

29、我负责的专栏后来赢得了它该得到的所有奖项,包括1979年的普利策奖,但母亲却不得而知。

她在前一年患了脑瘫住进疗养院,她从此与生活没有了接触。

30、我只能去想象她得知我获得普利策奖的消息时的反应。

她肯定又会说:

好样的,伙计,这证明了只要你下定决心,埋头苦干,某一天你一定能有所成就。

31、母亲一直宣扬而且我一直遵循的价值观终于开始遭到攻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开始分化。

那些承认自己想要获得成功的人被鄙视为在“激烈竞争”的凡尘中愚蠢地浪费生命的物质主义者。

“进取精神”这个词开始从我们的语言中消失。

32、我也努力按新时代的标准行事,决心不再像母亲逼迫我那样逼迫自己的孩子们,不再用那些陈腐的苛求非要他们大有作为。

33、新时代崇尚关系和自我满足,崇尚消极的东方哲学要人安于现状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我来说显得荒谬,但是我也得承认也许母亲已经将我变成一个粗俗的物质主义者(她的信条中的一个缺陷就是对金钱和地位的强调),我在新时代一直对自己怀着异教徒般的怀疑。

34、当意识到自己未能使孩子们充满抱负的时候,我心碎了。

一天晚上在用餐的时候,我听到自己大声吼道:

“你们难道就不想有任何作为吗?

35、孩子们满脸疑惑:

有所作为?

这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奇怪的字眼啊。

我能够清楚地分辨他们想法:

这不是爸爸的吼叫,是他饭前喝下的马提尼酒在作怪。

36、其实不是杜松子酒在吼,是我的母亲在吼。

酒只是借给了我勇气向他们宣布那个想法。

是的,上帝可以作证,我一直相信成功,一直相信如果没有辛勤的劳动和严格的自律,一个人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也不配有成就。

37、事实最后证明,那些曾使我感到黯淡无望的成绩单并没有预示我的孩子们一败涂地,而预示了他们拒绝平庸,这令我应该感到欣慰。

而今他们都已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彼此都怀着好感,家庭团聚时过得非常愉快。

38、家庭就是如此,我们在自己身上承传去世的老一辈,并将他们传给自己将来四散在各地的后代,让已经去世安息在教堂墓地的人们很久以后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39、罗素,假如有一件事我不能容忍的话,那就是做轻易放弃的人。

40、我的天啊!

我听见我的母亲还在说。

三、HelpYourselfthroughtheHardTimes

1、几年前,我拥有大多数人称之为美国梦想的东西:

一份蒸蒸日上的建筑生意,一个舒适的家,两辆新车和一艘帆船,此外,我婚姻幸福。

我拥有这一切。

2、接着,股市垮了,突然间再没人看我修的那些房子。

连续几个月支付要命的利息,耗尽了我的积蓄。

我入不敷出,经常彻夜无眠,一身冷汗。

就在我认为事情不可能变得更糟的时候,我太太宣布她想离婚。

3、无所适从的我决心真正驾船“向夕阳行驶”,沿着海岸线从康涅狄格州驶向佛罗里达州。

但是在离新泽西巷的地方,我转向正东方,直接驶往大海。

几小时后,我爬上船尾的栏杆,注视着从船体下面滑过的黑沉沉的大西洋海水。

我想让海水淹死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4、突然,帆船笔直地落在两个巨浪之间,使我失去了平衡。

我手抓住栏杆,脚浸在冰冷的海水里,勉强把自己拉回船上。

震惊之余,我想,我这是怎么了?

我不想死。

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必须看穿万物。

我从前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得想办法自己重建新的生活。

5、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将遭受损失—失去挚爱的人、健康或是工作。

“这是你经历中的荒漠---一段感到毫无出路,甚至毫无希望的时期”,帕垂克·戴尔·左珀解释说。

他是一名心理学家,纽约大主教管区的丧亲之痛专家,“重要的是不要让你自己陷入荒漠之中无法自拔”。

6、让自己悲痛。

顾问们一致认为,一段时间的悲痛是至关重要的。

“不必为此感到羞愧”,戴尔·左珀说,“眼泪并不意味着你仅仅自我垂怜,而是表达必须发泄的忧伤或情感”。

7、如果悲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它能最终找到表现的方式。

看看纽约锡拉库扎港的唐娜·克博的例子。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16岁的儿子小克立夫和他15岁的弟弟吉米正在给他们的船装沙,为渔季做准备。

突然,唐娜听到一声尖叫。

她冲到外面,发现两个儿子倒在船旁边的地面上。

8、吉米下到水中,上来的时候浑身湿透了。

当他拿起磨沙器时,触电致死。

克立夫在试图拿过磨沙器时被电流击倒在地,后来康复了。

9、这个悲剧的打击让唐娜变得麻木,以致好几周都没哭出来—甚至在葬礼上也没有哭。

后来有一天下班归来,她开始感到晕眩。

“最终我回到家,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开始嚎啕大哭”,她说,仿佛这块巨石从肩膀上卸下来。

10、克博在悲剧之后的经历就是戴尔·左珀所说的一种“使意识远离极端不愉快的现实的首要防范心理”。

除非本能给予她解决好悲剧的时间,否则克博不可能开始她的康复之路。

11、理解你的怒火。

愤怒是天性,戴尔·左珀说,但可以通过健康的方式释放出来。

你若得到恰当的理解,它将有助于你的恢复。

12、以前坎迪斯·布赖青肯的未来似乎是一片光明。

作为一名25岁的航班调度员,她刚生了一个宝宝,才换了份工作。

然而有一天她开始不由自主地出血。

诊断出是急性白血病,只有两个星期可活。

震惊之余,她感到愤怒,我一直爱惜自己的身体,生活诚实,正派,迈阿密的布赖肯说“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像我这样的人身上。

13、一想到死亡即将来临,她就感到心绪不宁,屈服了。

我完全放弃了,她说。

后来一个医生告诉她说她需要安排人照料她的女狼。

“你竟敢让我找别人带大我的小孩!

”布赖肯历声说。

在那一刻,她意识到有充分的理由去为自己的生命而战。

她的愤怒开始时极为有害,现在却鼓舞了她,帮助她渡过了痛彻心肺但最终成功的骨髓移植。

14、勇敢地面对挑战。

在经历重大打击之后,拒绝知我同样也是健康之路的重大障碍。

迈克尔•阿若诺夫是个精神病医师,美国精神病协会的一名发言人。

他说,很多人不是面对所发生的一切。

而是“竭力填补空虚的感情假寻找一种解脱。

”几乎滴酒不沾的男人会开始酗酒,担心肥胖的女性会吃得过多。

其他一些人,像我一样,力图“一走子之”。

15、为老板工作一辈子后,纽约史丹顿岛的约翰•简可夫斯基一直梦想有自己的选择和证券交易公司。

他最终找到了启动金并经营顺利。

接着生意急转直下,不久简可夫斯基就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16、“就好像我迎头撞上一面砖墙,整个人生都被击得粉碎,”他说。

经济来源耗尽,又有一个家庭需要供养,简可夫斯基开始想逃避。

17、一天早上,在跑步的时候,他一直往前跑。

在向西慢跑了两个小时之后,他步履蹒跚地回到家。

“我终于明白不能逃离我的困境。

唯一明智的事就是勇敢面对我的现状,”他说,“承认失败是困难的,但要想继续生活我必须得这么做。

18、走出门,做点事。

“几周之后,我要求那些从打击中复原的人回到日常生活中去,”精神病医师,波士顿大学教授贝瑟•A•凡•库克说,“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情,而不是所受的伤害上,这一点至关重要。

”考虑以下活动:

19、加入一个援助团体。

一旦你决心“继续生活”,你会需要向人倾诉,最有效的是和其他有过痛苦经历的人交谈。

20、阅读。

经历过最初的震惊之后,如果注意力可以集中,那就开始读书,尤其是有关自助的书,这将让你放松,同时也让你感到鼓舞。

21、记日记。

很多人发现纪录每天的经历让人感到安慰。

日记甚至能起到自我治疗的作用。

22、做事有计划。

有期待的事情,这一想法能增强你迈向全新未来的信息。

将你过去推迟了的旅行重新写进时间表。

23、学习新的技术。

在社区大学选修一门课,或是开始新的爱好或者运动。

有全新的生活等着你,而任何新的技术都将使它更充实。

24、奖励自己。

在强压力之下,即使是最简单的日常琐事,如起床、洗澡,弄东西吃,都能使人气馁。

每完成一件事,不管多么微小,都把它看作是一个值得稿劳自己的成就。

25、锻炼。

体育锻炼尤其具有治疗作用。

芝加哥的西瑞丝•坎普在她21岁儿子自杀后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一个朋友说服她参加了一个爵士锻炼培训班。

“只是随着音乐不动脑筋地伸伸手脚和蹦蹦跳跳,”坎普说,“但它却使我感到身体更棒,当你感觉身体更棒的时候你心理上也会感觉更好。

”“锻炼使你忘却自我和身边的麻烦,”阿若诺夫解释说,“并能让你感到踏实。

26、对自己有耐心。

人们常说,“什么时候这种可怕的痛苦才会结束?

”专家门反对时间期限的限制。

“大体上,你少则需要6个月才能开始感觉好点,”阿若诺夫说。

“也有可能长达一年,或是两年。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性格、周围亲友的支持、以及是否得到帮助并借此战胜痛苦。

27、因此,对自己宽容些。

认识到你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你自己的康复节奏可能和别人不一样。

在走出悲痛中每前进一步都要祝贺自己:

“我还活着,我已经撑到现在了。

28、航行是个慢活,我用了5周才抵达佛罗里达。

原本试图“一走了之”的我踏上一段旅途。

这段旅途让我重新组织生活,培养了每天的生活规律,要求付出在户外的体力以及大量的时间。

我的心依然在痛,但是等我到达迈阿密时,我已作好再次尝试的准备。

尝试什么,我还没确定。

29、何不回到写作?

回到你以前受过专门培训的写作嘛!

”爸爸在电话那头说。

他是对的。

现在我就在为你而写。

能回到的感觉真好。

四、WhatIsHappiness?

1、自从呱呱坠地,美国人就被赋予了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似乎没人确信幸福究竟在哪里。

正如它发给我们狩猎证,却不给我们提供猎物。

乔纳森•斯威福特似乎持此观点,他抨击幸福的想法是“鬼迷心窍的上当,”是“骗子堆中的傻瓜”的自鸣得意。

因为他视社会为虚妄目标聚集的名利场。

2、当然用傻子、骗子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是不合美国的人的风俗习惯的,然后我们似乎确实沉溺于用金钱购买幸福的想法:

只要有足够的钱,我们百年后就能上天堂。

3、同时,美国的商业主义却又殚精竟虑故意使我们得不到幸福。

广告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存在不是为了满足欲望。

而是为了制造欲望——其制造速度之快,使我们的腰包应接不暇。

就此而言,我们的整个经济是基于一种无法自拔的贪求无厌。

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占有却为幸福”,然后我们就被迫产生贪欲。

我们甚至被告知欲望是我们的义务。

引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为证:

仅仅几年前,全国的汽车销售商还打着“你应该立即购买汽车”的横幅。

他们号召美国人民:

作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他们应该立即按揭购买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的汽车,并且在次年新款汽车发布后他们会对原来这些汽车心生厌倦。

4、或者任意浏览一本女性杂志。

正如伯尔纳德•德•渥托曾经指出的那样,这些杂志开头几页的广告诗情画意,而最后则以类似药典和治疗手册结尾。

前者是完美美女的梦想:

这该是她婴儿般的股肤,这些是她无瑕的牙齿,这该是她呼出的香气,这该是她能保持到40、50、60岁甚至永远的16岁少女般的身材。

5、一旦读完这些隐约让人振奋的小说和专题文章,读者在杂志最后几页就会发现梦想的真相:

这是家庭主妇必须得系上的背带,以展现其完美身材。

这些是她睡觉时必须带上的颚带。

这是可以恢复青春的药剂和装备,这是她减肥用的缓泻药,这些是消化脂肪的药片,这些是使外表年轻的荷尔蒙,这些是掩盖静脉曲张的长袜。

6、显而易见,即使心智不健全的人也不会完全相信这些诗境或是这些药典和矫正术。

然后有人显然正在竭力购买这些广告所兜的美梦,并为此每年耗资数十亿美元。

这种幸福市场无疑不会无人问津,但他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呢?

7、诚然,给“幸福”这一概念下定义远非易事:

最好是尽量为这一概念确立一些极限,然后将两者折中。

将幸福视为物质上的拥有和相互攀比,这就确立了其物质上的极限。

将其视为一个人(比如印度的圣人)所感知的信念,则是确立了其精神上的极限。

圣人的幸福是无需身外之物。

无欲则无求。

他静坐不动,陷入冥思,甚至脱离或者说近乎脱离自己的肉体。

如果有虔诚的信徒带来食物,他硬听;如果没有,他便淡然地饿着。

有什么好牵挂的呢?

对他而言,物质世界只是虚幻。

宴想是他的极乐,而他通过修行来实现。

这种修行要求之高,让人难以置信,其完成本身就是他内心的一种极乐。

8、他幸福吗?

或许他的幸福只是另一种虚幻。

但谁又能将幸福从他身边夺走呢?

又有谁敢说这种幸福比分期付款计划中得到的幸福更缥缈呢?

9、然而,或许因为我是西方人,我对这种令人精神紧张的幸福持怀疑态度,正如我怀疑幸福市场的梦幻一样。

可以确信,他这种幸福方式对几乎任何一个西方人而言都是一种折磨。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这些极限来划定幸福的范畴,在这一范畴内每个人都得找到某种平衡。

梭罗,一个东西思想交融的人物,对这种平衡有他自己的坚定信念。

他的目标是在低层次节约,在高层次上付出。

10、梭罗所理解的“低层次”,即为自己而去拥有,或与邻里明争暗斗而致拥有。

他心目中的“高层次”,则是这样一种积极的人生戒律,即要使自己对自己界永恒之物的感悟臻于完美。

对于他从低层次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他可将其致力于对高层次的追求。

勿庸置疑,梭罗不赞成忍饥挨饿,但他在膳食方面投入的精力仅果腹而已,只要可以确保他能去从事更为重要的事务即可。

11、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便是问题的精髓所在。

除非我们愿意直面那些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的艰难困苦,否则便不会有幸福可言。

正如叶芝所言,除却某些不可能的情形,我们人生中所获取的满足皆取决于我们在多高的境界中选择我们所愿意面对的艰难困苦。

当罗伯特•弗罗斯特言及“以苦为乐”时,他内心所思,大体如此。

商业广告中所宣扬的寻种幸福观,其致使的缺陷就在于它宣称,一切幸福皆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

12、即使于游戏之中,我们也需要有艰难困苦。

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若没有困难,便断无游戏可言。

游戏即是这样一种方式,为了享受其中的情趣而人为地使事情变得不那么轻而易举。

游戏中的种种规则,便是将困难武断地强加于人。

有的人将情趣摧毁殆尽,总是因为他拒不按游戏规则行事而使然。

这犹如下棋,如果你随心所欲、心血来潮全然武断地去更改那些游戏规则、去赢棋当然会更加容易。

但下棋的情趣则在于应在规则的限定范围内赢取胜利。

一言以蔽之,没有艰难,断无情趣。

13、幸福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似乎大都体会不到挑战困难的乐趣。

天知道他们在玩些什么,但似乎不外乎那些无聊的游戏。

我猜印度的圣人在我们看来有些无聊,因为他似乎拒绝玩任何游戏。

西方人的弱点在于他们幻想幸福可以买到。

或许东方人的弱点在于他们认为存在产丰一种完美的(因而也是静止的)幸福。

14、从来就没有过完美的幸福。

人类社会不存在尽善尽美。

无论人们怎样界定何谓幸福,它既不在于拥有也不在于实现,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我们应该牢记:

开国元勋们为我们所宣布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不是享受幸福而是追求幸福。

假如他们当初预见到现在出现的幸福市场,他们就会强调指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幸福在于为之奋斗的过程,在于我们终生为之努力并从中获得启迪的事业,也就是说在于追求。

对于一个民族的评价不是看它拥有什么或是幸福拥有什么,而是看它想要追求什么。

15、当然,只要我们掌握好一个度,或者只作为一种精神调节,不妨从幸福市场买点满足感甚至可以花钱买点愚蠢的东西。

我既不信奉清教徒的生活准则也不赞面禁欲主义。

但如果我们在这些市场上放弃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财富,那么到头来我们只能是一无所有。

五、RemoteControl

1、最近《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解释家用电器制造商是如何谋划把消费者逼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